今天中秋節,月亮上竟然有一隻兔子?

2021-03-01 時尚芭莎藝術


難得今年「十一」趕上了中秋佳節,是闔家團圓、遊園賞月的好日子。一千年前,李白舉杯邀明月,卻只能獨自徘徊;蘇軾把酒問青天,又恐高處不勝寒。賞月是中秋節最重要的傳統,但是除了月亮,你也可以賞賞那只可愛的月兔。嫦娥和玉兔的故事在中國家喻戶曉,古時候的人們都相信月亮裡住著一隻兔子,每天不停地搗藥。每到中秋節,人們就可以在圓月中看到它。但是為什麼兔子會在月亮裡呢?它又為什麼要搗藥?這隻兔子,可能沒有你想得那麼簡單!崔白《雙喜圖》,絹本設色,193.7×103.4cm,北宋其實,月兔的傳說比中秋節還早。月球上的陰影看久了,就真的好像一隻兔子的剪影。於是,迷信的古代人就認為月亮裡一定住著瑞獸,可能是一隻兔子。早在戰國時期,屈原就曾在《天問》中問道:「闕利維何,而顧菟在腹?」在中秋節出現之前,月兔還沒開始搗藥,它只是一隻住在月亮裡的奔兔。在西漢長沙馬王堆一號墓中出土的帛衣中,左上角繪有一輪彎月,蟾蜍和奔兔在其上。李俊民《中秋詩》中云:「鮫室影寒珠有淚,蟾宮風散桂飄香。」古人對月宮和玉兔都有很多美好的想像,正如明代吳門畫派的畫家陶成在《蟾宮玉兔圖》中所描繪的月宮景色:高大的桂樹下花團錦簇、山石嶙峋,白兔抬頭仰望空中一輪明月,道盡畫家的憂思。陶成《蟾宮玉兔圖》,絹本設色,205×105.3cm,明陶成《蟾宮玉兔圖》,絹本設色,193.2×106.4cm,明

後來民間有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傳說嫦娥帶了身邊的一隻白兔和她一起飛上月亮,住在冷清的廣寒宮中。於是月兔也被稱為玉兔,它搗的是傳說中的長生不老藥。月兔也逐漸成為月亮的象徵,人們在中秋賞月、祭月的時候也就相當於在祭拜玉兔,祈求健康長壽。

到宋代時,「中秋」才成為正式的節日。自唐代以來形成的賞月風俗在宋代變成了一項「全民運動」,熱鬧非常。人們將玉兔形象融入到中秋習俗的方方面面,從糕點到服飾,一應俱全。清代乾隆明黃色緞繡彩雲黃龍夾龍袍上繡有月兔搗藥的圖案李世倬《桂花月兔圖》,紙本設色,167×49.4cm,清
說到中秋玉兔,當然不能不提兔兒爺。明清時,玉兔從祭月儀式中分離出來,被塑造為穿著盔甲的武士形象。傳說兔兒爺是玉兔下凡拯救蒼生的樣子,宮廷裡稱之為「太陰君」,民間就叫「兔兒爺」。「月餅高堆尖寶塔,家家都供兔兒爺」。過去北京的中秋節是少不了兔兒爺的,它就像老北京文化的一個象徵,但它也正在民間文化中逐漸消逝。只有中國人在賞月的時候才能看見兔子嗎?其實,其它文明中也有。古代印第安人認為滿月時可以看到一隻兔子的輪廓;16世紀的《新西班牙諸物志》中有著表現月中兔子的插圖……這些奇妙的巧合,不禁讓人懷疑是否真的有兔子住在月球上。

貝爾納迪諾·德·薩阿貢修士編纂的《新西班牙諸物志》(也稱《佛羅倫斯手抄本》)中第228頁的插圖,在印第安人的神話裡,兔子被神靈扔到了天空中的第二輪太陽中,從而降低了太陽的亮度,從此變成了月亮。因此人們可以在月亮中看到兔子的輪廓。但要說對月兔描繪最多的,還是鄰邦日本。日本人也過中秋節,但他們的月兔傳說和中國不太一樣。據日本《本生經》記載:狐、獺、猴、兔每天到修道者處聽道。某年天旱,修道者欲遷,四獸為了挽留他,各自尋找食物。兔子自忖無能為力,於是自投火中,把自己作為食物。於是修道者顯露帝釋天真身,將兔繪於月上,作為紀念。有趣的是,日本的月兔搗的不是藥,而是麻薯,或者說年糕,這和韓國的月兔一樣。或許是因為日本人對長生不老沒有那麼強的執念吧,年糕可比藥好吃多了。在中秋節,日本的家庭也會聚在一起賞月,孩子們唱起名為「兔子」的歌謠。

在日本浮世繪中,也經常出現描繪月兔神話的圖像。在他們的筆下,月兔神態生動,幾乎和人類一樣。月岡芳年是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大師,在人生的最後一年,他完成了一部以月亮為主題的版畫集——《月百姿》。

其中除了日本的月兔神話故事,也不乏許多中國文化元素,《西遊記》中的「孫悟空戰玉兔」也被畫家描繪了出來。月岡芳年《月百姿》其一,《孫悟空戰玉兔》,1885年
月岡芳年《一魁隨筆》(左);月岡芳年《月百姿》之《金時山の月》(右)。比起傳統中國畫,日本畫家筆下的月兔多了幾分嫻靜和可愛。他們常常表現美人抱月兔的場景,在中秋的圓月下帶著秋風和詩意。又或者一兩隻雪白的兔子臥在草地上,朝著月亮抬頭仰望,和中國畫的構圖相似,卻又意境不似,可謂各有千秋。2017年,SpaceX公布了首位月球私人旅遊者,他是來自日本的億萬富翁、藝術收藏家前澤友作。與此同時,前澤友作宣布發起一項計劃——和藝術家一起去月球,他將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6-8位藝術家一起參與月球任務。不知道在月球上,前澤友作和藝術家們能不能看到月兔?當然也別太羨慕他們,億萬富翁的生活羨慕不來。但是,藝術家們早就把月兔帶到凡間了。2014年,荷蘭藝術家、「大黃鴨」的作者弗洛倫泰因·霍夫曼(Florentijn Hofman)為中秋節創作了大型裝置作品《月兔》,安置在中國臺灣的桃園。這隻月兔長達25米,用紙、木頭和泡沫塑料做成,它的身體在風的吹拂下還會輕輕晃動,紙張沙沙作響。「中國的嫦娥和月兔的神話故事賦予了我靈感。」霍夫曼解釋到。「這隻月兔正躺著做夢、思考人生的可能和不可能,並創造出它自己的故事。」在中秋節的晚上,兔子沐浴著月光,是不是也在看月亮上有沒有自己的影子呢?只可惜,桃園的一場意外大火將這隻月兔燒了個乾淨,終究它還是要回到月亮上陪伴嫦娥。月兔不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縮影,更是中秋節不可或缺的部分。今年的中秋夜,說不定你真的可以在圓月中看見它的身影。


相關焦點

  • 什麼,日本中秋節竟然吃這些?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啦,對於中國人來說,吃月餅賞月亮是中秋必備,不過聽說日本人這天不吃月餅吃糰子,而且他們竟然不只一個中秋節?!現代人喜歡在月見糰子上塗上豆粉、蘸醬或紅豆泥當做調味。古代日本,每到觀月日,人們擺好月見糰子、蘆葦草和日本清酒以祭天神。祭拜完畢之後,一家人邊吃月見糰子邊聊天賞月。不過,現代都市人已經很少有祭拜的習慣了,只是在神社或佛寺偶爾會舉行賞月會。
  • 幼兒園中秋節創意手工,賀卡,嫦娥,玉兔,月亮,月餅,花燈全都有!
    中秋節有許多美麗的文化符號:月亮,玉兔,錦鯉,花燈,扇子……這些都可以通過充滿創意的美工活動走進孩子的認知,讓孩子們過一個具有濃濃的文化氣息和節日氛圍的中秋佳節。 小莉給大家獻上的這些美工創意都很可愛,非常具有中國味兒。老師們閒暇的時候也不妨做一個,讓中秋節更溫馨,讓生活更有情調!
  • 中秋節,日本人不吃月餅吃什麼??
    今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啦,對於中國人來說,吃月餅賞月亮是中秋必備,不過聽說日本人這天不吃月餅吃糰子,而且他們竟然不只一個中秋節?!現在,日本已不過舊曆,但賞月的習俗由來已久。現代人喜歡在月見糰子上塗上豆粉、蘸醬或紅豆泥當做調味。古代日本,每到觀月日,人們擺好月見糰子、蘆葦草和日本清酒以祭天神。祭拜完畢之後,一家人邊吃月見糰子邊聊天賞月。不過,現代都市人已經很少有祭拜的習慣了,只是在神社或佛寺偶爾會舉行賞月會。
  • 中秋節手抄報三年級
    首先我們要在手抄報的頂部寫上「中秋節」三個字,然後在畫面中添加月餅、兔子、月亮等裝飾圖案,再在月亮兩邊畫上對稱的大燈籠並對手抄報中的圖案上色,最後在大燈籠中畫上間隔相近的直線就可以了。三年級中秋節手抄報教程1、首先我們要在手抄報的頂部寫上「中秋節」三個字來表明這個手抄報的主題,然後在手抄報的底部畫上三個大月餅,並在它們的頂部畫一隻可愛的小兔子。2、在兔子添加一個圓形的月亮並雲朵對它進行裝飾,再在月亮的左邊畫上一個大燈籠,這裡要保證燈籠中的空白區域足夠放下一定數量的文字。
  • 關於月圓之夜的哪些謎——《爬上月亮的兔子》導讀
    可是安房直子著的《爬上月亮的兔子》,把文字連起來讀,依然保持著童話故事的完整性和連貫性。這個故事主要講惠子生日那天,外曾祖母送給她一隻兔子,並告訴她月圓之夜別讓兔子逃走。中秋節的晚上,惠子把兔子抱進屋,關緊門窗,抱著兔子一起睡,可是半夜,惠子還是發現兔子逃走了,並沿著天梯爬向月亮。後來,惠子把月見草的葉子染黃手絹,追到兔子後,把兔子的眼睛蒙上,兔子才安安靜靜地睡在惠子的懷裡。
  • 中秋節小兔子月餅簡筆畫教程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馬上就要到了,大家都可期待了。中秋節是團圓的日子。大家在這一天都會吃一種美食,也就是月餅,那大家知道月餅是如何來的嗎?
  • 關於月亮的故事:中秋節玉兔、恐怖的滿月、人類登月謎團
    每年中秋節,中國人會吃月餅、賞月,人們認為農曆八月十五日的滿月代表了「圓」,也就是團圓的意思,以月相來寄託對家庭的美好願景。關於月亮,其實不只中國人對其感興趣,世界各地都有關於月亮的傳說和故事。月亮在英語中寫為moon,尋找它的詞源,可以追溯到拉丁語中的metiri一詞,表示測量的意思。
  • 中秋節的故事簡短20字50字100字 中秋節的傳說故事有哪些
    中秋節要是沒有了月亮和嫦娥的傳說,將無法想像。除了嫦娥奔月以外,中秋節的傳說還有很多,比較出名的有吳剛伐桂、玉兔入月宮等。小編整理了中秋節的傳說故事簡短介紹。中秋節嫦娥奔月傳說中秋節的故事簡短20字-50字  【嫦娥奔月】后羿當上皇帝後,沉迷酒色,隨意殺人,成了暴君。
  • 從一隻史上最貴的兔子說起
    2020年9月24日,紐約佳士得,「崇聖御寶-詹姆斯及瑪麗蓮·阿爾斯多夫珍藏」專場,一隻來自中國唐朝的小兔子以40萬美元成交,約合人民幣280萬!
  • 最漂亮的中秋節手抄報
    首先我們要在手抄報中畫上燈籠、月亮、雲朵並在燈籠中寫下「中秋節」三個字,然後在畫面裡空白的地方畫上星星、月餅等各種小圖案和方形、圓形的文字框,最後給手抄報中的圖案上色並在文字框和空白的地方用尺子畫上間隔相近的直線即可。
  • 月見:我是日本的中秋節
    直到平安時代中國的中秋節傳入日本,才有八月十五賞月之說。而後,日本每年會有兩個觀月日,九月十三的月亮被稱為後月。 日本有一種特殊的掛曆——ムーンカレンダー,也稱「新月満月カレンダー」,通過這種掛曆,人們可以形象地得知每個月的月圓月虧,不只是八月十五和正月十五哦!
  • 中秋節要到了,你知道為什麼叫中秋節嗎?
    就朝月亮追去,可是無論他跑得多快,就是追不上月亮,他快,月亮快;他慢,月亮慢;他停,月亮停,無論怎樣也追不到到月亮。沒有辦法,后羿只好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裡,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食品鮮果,讓嫋嫋香菸和果味飄上月宮帶去他對嫦娥的思念。百姓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 線上故事會|中秋節傳統小故事來了~(第三期)
    后羿歸來後,只能仰望夜空,對著月中身影呼喚愛妻,並擺上香案、放上果品,遙祭嫦娥。就這樣,中秋節這天祭拜月亮的習俗世代相傳。吳剛伐桂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漢朝西河人吳剛,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砍伐桂樹。
  • 老手藝搭上「龍德號」 中秋節一起拜拜兔子王
    「兔子王」是老濟南中秋節期間祭拜用的泥玩具,象徵平安、健康和吉祥。濟南兔子王有別於北京的兔兒爺,兔子王底座下伸出一根長線繩,每每拉動線繩時,它的手臂和刀槍就一上一下地活動,並發出吧嗒吧嗒的響聲。   孩子們製作的兔子王大的身披鎧甲,背插靠旗,手執長矛或鋼鞭,坐騎大多為黃虎或綠麒麟,英姿颯爽。小的兔寶乍一看很是相像,仔細觀察,卻是每一個都不一樣,有敲鑼打鼓的,也有搗藥的。
  • 中秋節|願人月兩團圓!
    說到中秋節的起源,大家必然想到的是那個美麗的住在月亮上的仙女——嫦娥姐姐,以及她手裡那只可愛的白兔子。但是別忘了,還有一個痴情郎吳剛啊,那個每天默默砍樹的小夥伴。好吧,除開這些現在我們對中秋節的想像,事實上,真正中秋節的起源說法有很多種。一說它起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說明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
  • 一夢江湖中秋節全部活動匯總 2020一夢江湖中秋節活動一覽
    最近臨近中秋節,一夢江湖也開啟了中秋節的活動,很多玩家還不清楚中秋節到底有哪些活動,下面就來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活動一、中秋節活動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溼。驚鵲棲未定,飛螢捲簾入。中秋之時,少俠不妨邀上三五好友,一同漫步月下,共度團圓之夜。
  • 民間故事:路過亂墳崗,他看到兔子拜月,老人說:它要成精
    直到有一年的八月十五中秋節,因為過節,來槐漢爺爺這裡定菜的人比往常多了不少。為了搶到最新鮮的蔬菜,槐漢爺爺凌晨兩點半就出發了。這一天的月亮特別的圓,皎白的月光照射下來,路邊的草木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槐漢爺爺一路緊趕,路過亂墳崗的時候突然聽到「咯噔」一聲響:馬車的後輪竟然鬼使神差地掉了下來。真是越著急越出錯,槐漢爺爺費了半天勁把輪子裝上,氣喘籲籲地靠在馬車上抽菸。
  • 一隻兔子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
    因為我有一個秘密:我隨時隨地會從嗓子裡嘔出一隻兔子。比如當電梯升到一樓與二樓之間時,我覺得一隻小兔子快要嘔出來了。我以前從沒向人提過這事,因為太不真實了。當它發生時我總是儘量讓自己一個人呆著。當感到自己快要嘔出兔子時,我就把兩個指頭伸進嘴裡作鉗狀,等待那溫熱、毛絨絨的一團從喉嚨裡湧上來。
  • 中秋節範文十篇
    早晨,我從床上起來,看了一下日曆,啊!今天既然是中秋節。我馬上吃完了早飯坐在電視前,興奮地看著中秋的節目……  晚上,我吃完飯,就和爸爸媽媽一塊去陽臺賞月。金燦燦的晚霞好迷人呀,有點像一隻也來賞月的狼。我看著看著,這隻狼慢慢變成了白狼,哈,原來是我等待已久的月亮升起來了。
  • 《月亮粑粑》中秋節快樂!
    讓我不由得想起席慕蓉那句「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總是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還記得二十多年前的我曾用錄音機反覆地播放著這首歌,就為了扒下這首歌裡面的竹笛前奏。二十二年了,幾乎每年中秋都會聽這首《月亮粑粑》。中秋之夜,音樂響起,遠眺窗外,把所以的思念都寄託給音樂,讓音符稀釋濃濃的鄉愁,讓笛聲帶走沉默的問候。二十多年前聽這首歌是品味鄉愁,現在聽更是回憶過往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