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段氏究竟是怎樣一個家族?

2021-02-07 奇葩看歷史

段譽用北冥神功吸了別人的內力後,體內真氣亂竄,伯父段正明急壞了,趕緊送他去天龍寺求救。不巧鳩摩智來天龍寺找事,時任大理國皇帝的段正明把心一橫,決定剃度出家,先幫天龍寺的老和尚們驅退強敵,再求長老們救侄兒的命。

關於皇帝出家,我們中原漢人只聽說過梁武帝入寺捨身,讓臣子們花幾億把他贖出來。要說真做和尚且再也不染指皇位這種驚世駭俗之舉, 大理段氏果斷贏了。

1094年,保定帝段正明避位為僧,國人奉鄯闡侯高昇泰為主,段氏中絕。(馮蘇《滇考》)

《天龍八部》劇照

大理皇帝為何避位為僧?

大理段氏屬於白族,白族大約形成於南詔中後期,是烏蠻與白蠻混同之後,以「白蠻」為主體的民族。此民族自南詔時起便崇信佛教。他們熟悉佛典而少知六經,喜歡請得道高僧來教育子弟,甚至選官置吏的標準都跟佛學修養掛鈎。

不管貧窮富有,家家都設有佛堂;無論僧俗少長,人人皆手持念珠;一年到頭動不動就齋戒,早早晚晚亦不會忘記擊鼓參禮。

《天龍八部》劇照

因佛教導人向善,有此信仰的白族人便顯得比當時雲南地區的其他少數民族更文明些,其最突出的表現就是不願殺生。『』

諸種蠻夷剛愎嗜殺,骨肉之間一言不合,則白刃相剸;不知事神佛,若梟獍然。惟白人事佛甚謹,故殺心差少。(李京《雲南志略》)

所以金庸設定大理世子段譽愛好佛學而厭惡習武,應該說非常合理。而段正明自稱「皈依我佛」是他的夙願,也就不顯得虛偽了。

不過,歷數大理國歷史上避位為僧的皇帝,不難發現,段氏出家的緣由,不只是「篤信佛教」這麼簡單。

《天龍八部》劇照

937年,段思平討平楊幹貞,建大理國。945年,皇位傳到了他的兒子段思英手中。

據說段思平在世時,就知道自己的這個兒子不賢,曾有廢他的念頭,臨死前還囑咐弟弟段思良,如果段思英胡來,他可以取而代之。果然,段思英即位後「淫戲愈甚」,同年就被廢為僧,叔叔段思良做了皇帝。

後人讀到這段記載時,也許會覺得所謂段思平的臨終囑託,多半是出自段思良的編造。不過就算段思良用心險惡,以中原王朝的標準視之,能給廢帝留一條青燈伴古佛的生路,也已算是相當仁慈了。

段氏下一個出家的皇帝為段素隆。他的特別之處在於,他不是上一任皇帝段素廉的兒子,而是侄子。段素廉因嫌自己的兒子頑頓不賢,將其幽禁至死。等侄兒段素隆登基後,皇太后心疼孫子段素真,就請人去到高國相那裡抱怨了一番。結果是段素隆的皇位還沒坐滿五年,就宣布辭職,出家去也。他把皇位還給了段素真。

祖母憐素真不得立,使人讓高相。高相言於素隆,素隆避位為僧,傳國素真。(《滇考》)

段素真在位十五年後,亦避位為僧,傳位於孫子段素興。段素興因貪玩被國相與諸大臣所廢,改立段思廉。段思廉在位時,朝政大權均掌握在擁立他的高國相手中,最後他大概也覺得沒意思了,禪位為僧,傳位於兒子段廉義。

段廉義死於叛臣楊義貞之手,其後高國相又立段壽輝為帝。段壽輝即位次年,亦迫於高國相的權勢而避位為僧,這才把皇位傳到了段正明手中。

到了段正明這一代,國相高智昇也老了。他自求退位,讓兒子高昇泰繼續把持朝政。由此可見,段正明避位為僧的真正原因,大概也是逼於高昇泰權勢太大。

說起來,高昇泰算是《天龍八部》開篇戲份較多的醬油角色。他首次出場乃是以一支鐵笛擊退了四大惡人中的葉二娘,其戰鬥指數在漁樵耕讀四大家臣之上。

正混亂間,山背後突然飄來一陣笛聲,清亮激越,片刻間便響到近處,山坡後轉出一個寬袍大袖的中年男子,三綹長鬚,形貌高雅,雙手持著一枝鐵笛,兀自湊在嘴邊吹著。(《天龍八部》)

《機靈小不懂》劇照

與一般弄權篡位的奸臣形象不同,高昇泰在小說裡被描寫得對段氏極為忠心。皇族對他亦十分友愛。只看小說的話很難想像他會篡位來著。

高昇泰道:「淳哥,大敵當前,你何苦在這時候為我耗損內力?」鎮南王笑道:「你內傷不輕,早治一刻好一刻。待得見了大哥,他就不讓我動手,自己要出指了。」(《天龍八部》)

究其原因,大概是高昇泰做上皇帝後,沒過多久就病逝了,死前還交代兒子高泰明把皇位還到段氏子孫中,並令高氏子孫以後別再做篡位的事。

為什麼高昇泰要把皇權還給段氏呢?也許高昇泰意識到段氏為帝、高氏為相的局面才是最平穩的,掌握實權比獲得皇帝的虛位重要。畢竟大理國還有經常叛亂的三十七部,沒有段氏的威名,高氏一家獨木難支。

「段氏不振,國人推我,我不得已從之,今其子已長,可還其故物,爾後人勿效尤也。」(馮蘇《滇考》)

1096年,段正淳即位,改國號為「後理」。高氏依然執柄國政。1108年,段正淳避位為僧,傳位於段和譽。段和譽做了四十年皇帝後,有感於諸子內爭外叛,心灰意冷,禪位為僧。

1147年,段正興即位。二十多年後的某一天,大理城起了大霧,十六日後方開,段正興即以此為由避位為僧……

大理段氏就這樣在出家的道路上前赴後繼。雖然第一個為僧的段氏皇帝並非出於自願,此後「避位為僧」的大理國主也有被權相高氏脅迫的可能,但至少他們篤信佛教這一點是真實無疑的。

也許是因為被信仰淨化的靈魂相對淡泊於權力之欲,加之受高氏制約的君權也沒有多少興風作浪的空間,段氏國主才一到暮年就四大皆空吧。

他們看到霧霾天,想出家(不想上班了),看著蒼山雪洱海月,想出家(不想上班了)。

與宋朝的關係

《天龍八部》中說,大理對宋朝一直「忍讓恭順」,好像大宋對大理不懷好意似的。其實宋朝對大理一點興趣都沒有;每每回應段氏的日夜思慕之情,通常也只是做做表面功夫,本質上十分抗拒雙方有真正的政治往來。

在大理段氏之前,雲南地區長期為蒙氏南詔國所有(段氏世為南詔國的「清平官」,地位相當於宰相)。南詔與唐朝時戰時和,這種互相消耗的關係嚴重損耗了唐朝國力,有鑑於此的趙匡胤便在平蜀之後一揮玉斧,以大渡河為界,不再西進入滇。

因有太祖之訓,宋朝的皇帝對於大理國提出的內附請求,才往往以優禮婉辭敷衍過去。唯有段素順曾被宋太宗封為「雲南八國都王」(《雲南買馬記》)。到段和譽這代,宋徽宗又盛情難卻地冊封其為大理國主、金紫光祿大夫、雲南節度使。但到了宋高宗時期,宋朝又拒收了大理進貢的寓意為「馴服」的馴象,連入貢的馬匹也都特地付了買馬錢才收下,似乎並不想明確承認大理國於宋的臣屬地位。

「段氏自改稱後理, 嚮慕中國, 志不少衰。而南宋君臣視之蔑如者, 終鑑於唐季之禍也。」(《滇雲歷年傳》)

比段和譽傾慕中國的心理更值得玩味的,是宋朝君臣這聽人叫爸爸都不敢答應的謹慎。

無量山和靈鷲山

因歷史資料的缺乏,文學作品很好地填補了人們對大理佛國的諸多想像,這大概是讀金庸小說的重要樂趣之一。那麼除了段氏「避位為僧」這一設定之外,《天龍八部》裡還有多少細節是借鑑自歷史記載呢?

公元778年,南詔國主異牟尋改國號為大理(後復名南詔),僭封五嶽。

其中,點蒼山為中嶽,共十九峰。點蒼又名靈鷲,梵文曰「耆闍堀」。傳聞點蒼山巔有黑白龍池,雲晦霧瞑中千百群龍出沒。巖谷間則奇花異卉遍布,四時不謝。七八月份雲霧較稀,唯有一帶橫繞山腰,早晚如是,所謂「玉帶鎖蒼山」。

圖片來自網絡

絳雲露山為東嶽,蒙樂山為南嶽(又名無量山),高黎共山為西嶽,玉龍山為北嶽。

光是大理五嶽中的點蒼、靈鷲、無量山這三個名字,你便知道古雲南的歷史給金庸提供了多少創作靈感。

一筆書法,兩處茶花

「青裙玉面初相識,九月茶花滿路開」,本是宋人陳與義的句子,金庸改了一個字,藉以為段正淳與王夫人的定情詩。

為什麼偏偏是「茶花」呢?也許是因為大理和江南都盛產茶花之故——把這對異地有情人聯繫到了一塊兒。

《滇遊記》中特別提到,雲南地區的茶花有黃、紫、紅、白四種,其大如碗。而點蒼山上的蕩山寺中更有一株名貴的白茶,其花如玉蘭,中心殷紅,想要分種別地都存活不了,滇南地區僅此一家。

段譽初到曼陀山莊中,就展露了自己對茶花高超的鑑賞能力。他告訴王夫人,那白色花瓣上有紅斑的,叫做「紅妝素裹」;有紅絲綠暈的,稱為「抓破美人臉」——這不正與蕩山寺中的紅心白茶相似麼?不過金庸本是浙江人,浙江產茶,茶花中紅白色錯雜的現象十分多見,所以這一筆也很可能來自生活經驗。

另外,段正淳情人之一甘寶寶的名字,大概取自段智興所建的「寶寶寺」;阮星竹住在小鏡湖畔,小鏡湖的名字,或許來自段思平起事時從中覓得神馬的葉鏡湖;無量玉壁映射仙人舞劍的橋段,也可能受到了雲津洞中有「飛仙遊戲」的傳說的啟發。

臨安閻洞,舊名巖洞,今名雲津洞。深二十餘裡,廣二十餘丈,石乳凝結,千態萬狀。內有大河,清流奔駛,浮橋橫亙凡七,最深處有石楸枰一,石坐具二,雲系飛仙遊戲處。(吳應枚《滇南雜記》)

入唐朝學書法,以至於「雲南尊王羲之,不知尊孔、孟」。白族雖然一度對四書五經的興趣不大,但其中聰明俊秀者的書法卻有晉人筆意,這算是有選擇的漢化吧。

晉人留給後世的背影是瀟灑又痛苦,大理段氏則是無奈又從容。無奈的是大理高氏權勢燻天,難以制約。從容的是你把我逼入空門,我反倒在這裡明心見性,發現了世人難以達到的清淨樂土。

好像慕容博與蕭遠山匿於少林寺中,本也是迫於時乖命蹇,可最後二人都情願皈依。師從於玄苦大師的蕭峰,原本連經文都聽不懂,佛學造詣遠不及段譽和虛竹,但他生命最後關頭的選擇,卻體現了捨身為人的慈悲精神。

仰頭見雪山萬仞,自覺佛法無量。五色花卉雖大雪漫覆而不凋,還不夠你為之一笑嗎?

段氏自與佛有緣。

茶花圖片來自網絡

PS:關於大理國歷史的記載, 不同文獻中有許多自相矛盾之處。本文主要參考的是元代李京的《雲南志略》、明代楊慎的《滇載記》與清代馮蘇的《滇考》。


相關焦點

  • 大理段氏家族今何在?600年輝煌過後是落寞
    當年,還未到過大理的金庸先生,在其小說中就把段氏家傳武學一陽指和六脈神劍等演繹得淋漓盡致,讓人無限神往;而大理國段氏10位國君不愛龍椅愛青燈,甘願禪位為僧的故事,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700多年的歷史,哪些是小說中的情節?哪些又是現實生活中的段氏王朝?他們的生活是怎樣的?打開那道塵封的大門,走進去,我們看到不一樣的段氏家族。
  • 認真梳理大理段氏家族人物譜:看段氏一家如何撐起大半個江湖
    認真梳理大理段氏家族人物譜:看段氏一家如何撐起大半個江湖 文/無計讀書 在金庸老先生的眾多作品中,除了反武俠套路的《鹿鼎記》,其餘作品中,要論作品的格局和內容深度,可以說是《天龍八部》莫屬
  • 大理段氏世家之《劍氣縱橫自逍遙》
    「六脈神劍」、「一陽指」的神奇,曾經令好幾代年輕人心神激蕩,恨不能學得其一招半式,然後縱橫天下。再不濟,也可以平添無窮酒量,以「六脈神劍」神功,從手指逼出酒精,笑傲任何酒局。 作為武學愛好者,雖然我已經獲得古本《易筋經》,但對於段氏武功,還是興趣非凡。
  • 圖說歷史上大理段氏真正的武功絕學
    所以,電視裡的主角一燈大師、段譽、段延慶等施展兩種武功時,大家就可以看到一道一道白色的綠色的雷射滿天飛。武俠劇中武打場面,變成了雷射武器對決冷兵器,自然是雷射武器勝出。所以,無數的讀者和觀眾,都深深為大理段氏的這兩種武功(準確的說是這兩種雷射武器)折服,且神往之。
  • 真實歷史上的大理段氏:統治雲南四百餘年
    金庸先生在其小說《射鵰英雄傳》和《天龍八部》中均提到過大理段氏,尤其在《天龍八部》中將大理段氏的段譽寫成主要人物之一。真實歷史上大理段氏的確存在,不過與小說所說不同。小說只是藉助了大理段氏存在的歷史事實做了演繹。利用歷史事實再創造也是金庸武俠的一大特色。真實歷史上大理段氏的確存在,不過與小說所說不同。小說只是藉助了大理段氏存在的歷史事實做了演繹。
  • 歷史上真實的大理段氏
    >
  • 金庸小說中「大理段氏」是真是假?後代在哪裡?真相揭開,讓人不敢相信
    大理段氏起源 大理段氏基本可以算作是白族人,其實在最早的時期,也就是段氏祖先是漢人,大理段氏起源於漢代,段氏祖先是西漢時期的武威太守段貞,
  • 大理段氏家族,不只是武俠世界裡的傳說,看他們留下了什麼
    大理國阿閦佛金坐像,宋,雲南省博物館如果不是武俠小說裡面遠在滇南有個大理國,段氏家族幾代人在這裡執掌政權,並且練成了絕世武功,什麼一陽指
  • 段氏大理——享國三百年的傀儡政權
    後晉開運元年(944),段思平在巡視途中病逝,一個豪雄就這樣完結了一個花開花落的不凡人生,他那剛剛有點眉目的「大理之花」也隨之零落。 兒子段思英段氏取名類似於日本古代,沒有輩分,不避先諱。繼位。他在位僅僅一年,就因荒淫昏庸被叔叔段思良代替。
  • 看金庸:22任大理皇帝有10位出家為僧,大理段氏經歷了什麼?
    大理王朝段氏在位過22任皇帝,歷時317年,其中有10位皇帝都出家為僧。大家比較熟悉的段譽,更是祖孫三代都出家做了和尚。除了大理本就個篤信佛教的國家之外,主要還是因為內爭外叛,先後被楊、高兩大權貴把持朝政,權傾朝野,無奈之下被逼禪位為僧。
  • 天龍八部中的大理段氏真實存在嗎?
    大理國是中國古代和中原王朝並存的一個地方性政權,它主要位於今雲南、貴州、四川西南部,以及緬甸、寮國、越南北部的部分地區,國都在羊苴咩城(今大理古城及以西地區)。大理國大概存在於五代十國到南宋後期這段時間,歷時300多年。
  • 七百騎兵暴揍緬甸象兵陣,大理段氏的獨門絕技不是六脈神劍,而是騎射突擊?
    編者按:說起雲南的歷史勢力,大家馬上會想起大理段氏。有賴於金庸先生《天龍八部》和《射鵰英雄傳》當中的描寫宣傳,大理段氏的聲名已經變得如雷貫耳。以至於有段氏後人都對小說情節信以為真,宣稱祖先確實擁有一陽指絕技,不過真正歷史上的大理段氏,絕技卻不是一陽指和六脈神劍,而是騎兵突擊。
  • 《聊齋志異》:段氏
    今天我們來講一個關於無兒受欺辱的故事。《聊齋志異》:段氏清朝初期,大名縣的段瑞環家財萬貫,是當地有名的富翁,可惜的是不惑之年了還沒有一子半女。妻子連氏,為人兇悍,善嫉,段瑞環想買妾生個兒子繼承家業,可沒有連氏的允許不敢。就偷偷地和一個婢女私通,想先有了孩子再說。連氏知道後,將奴婢痛打一頓,賣給了河間縣一個姓欒的人家。
  • 熱烈祝賀《段氏族譜》電子版、微信版順利完成交接!
    交接資料2020年12月18日,京兆段氏家族代表人段才強、段子友、段定建等宗親到訪北京九親文化重慶分公司,北京九親文化重慶分公司市場部經理陳夢雙進行了接待並成功交接《段氏族譜》電子版、微信版資料,標誌著《段氏族譜》編修的圓滿結束!
  • 突然,想去大理!
    痴醉江湖的人們渴望一覓段氏王朝、六脈神劍的蹤跡那麼一個真實的大理   究竟是什麼模樣?窟、139座造像,攝影師@楊繼培;左滑圖片為第7窟中形態獨特的甘露觀音,也稱「剖腹觀音」,攝影師@蘇金泉)到了大理國段氏王朝民眾家家設佛堂、人人持佛珠姓名冠以佛號、墓碑刻有經文官吏多從佛教徒中甄選王室更是篤信佛教「歲歲建寺、鑄佛萬尊」
  • 小虎隊、SHE的幕後推手,臺灣策劃界男神加盟段氏影業,牛逼吧!
    期待蔡博士在兩岸文產的交流與合作方面作出貢獻,也讓段氏影業和全民星秀在藝人打造、娛樂營銷方面後來居上,大展宏圖! 除紅頂藝人劇團外,目前也是蔡氏國際傳媒有限公司CEO,而且在最佳的時候加盟了」段氏影業「!      紅頂藝人從90年代開始,一路從臺灣紅遍、東南亞、日本、直到美國紐約,之所以能夠突破亞洲人的傳統與保守的觀念,主要賴於團長蔡斯聰博士對於新聞傳播、媒體營銷的專業操作。
  • 山東省段氏字輩大全!
    泰安市段氏字輩:洞庭湖區(酉陽堂)段氏字輩  濰坊市段氏字輩:承宗祖緒,光宜慶昌日照市段氏字輩:純良元繼世必勉,相業茂修學益衍  威海市段氏字輩:得勝永心貝,之維有上萬。顯子景正應,志啟昌文定 濱州市段氏字輩:得勝永興家,存仁恭敬友。曰尚景萬大,政啟朝文定 東營市段氏字輩:得勝永心貝,之維有福興。??彥景寶木,一世如文定
  • 《天龍八部》中的主角,大理國歷史上的明君,情痴段譽的傳奇人生.
    終於,大理國第12位皇帝段廉義在位期間,權臣楊義貞弒帝自立,4個月後,高氏父子起兵殺死楊義貞,扶持段廉義的侄子段壽輝為帝,一年後,高氏父子又逼迫其出家為僧,改立段正明為帝,他就是小說中的保定帝,段正明在位13年,無奈禪位於高升泰,到天龍寺出家為僧。高升泰兩年後病危,遺命其子高泰明歸政於段氏。
  • 香港豪門風雲錄① | 利氏家族,香港第一隱形富豪家族
    鴉片與銅鑼灣是利希慎家族的兩大標誌,前者與港英殖民當局推行鴉片合法化政策,利希慎取得鴉片經營專利權有關;後者則是利希慎在發家致富後將大部分財產轉移到地產業,購入當時仍人跡罕至的銅鑼灣山頭,成為利氏家族日後發展的根據地。
  • 湖南桃江符氏家族概敘
    我也相信,父母親的在天之靈,將庇佑子子孫孫興旺發達,人才輩出,為家族為祖國爭光。桃江風光秀美,山水清幽,旅遊景點眾多,文化底蘊深厚,是湖南旅遊開放重點縣,也是社會經濟和城鎮建設不斷發展的欣興縣,她的山水風光和文化氛圍更是一個休養生息的宜居地。自從湖南符氏始遷祖,39世彥文公由閩官長沙協鎮後,湖南符氏逐漸繁衍,彥文公下傳二代,即符氏41世忠烈公徙居益陽。忠烈公,符氏43世思誠公,思得公,思明公三兄弟分別居於益陽(現為益陽市資陽,赫山兩區)和桃江的修山鎮和灰山港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