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130就一定成績好嗎 | 對智力,你可能也有的誤解

2021-02-08 京師心理大學堂

吃了多日的瓜,既沒得恩愛秀的又取向不明朗的小編某還是打開了某浪,然後發現今天佔據熱搜實時榜首的話題竟然是——

這是怎麼回事?學心理的小編某挺身而出:放著我來!然而小編某智商並沒有130

 「智商130成績卻不好」,一個「卻」字將「智商130一定成績好」的大眾觀念表達得淋漓盡致。

智力的定義有許多種,被研究者普遍接受的一種定義如下:智力(intelligence)是一種一般的心理能力,包含推理、計劃、問題解決、抽象思維、理解複雜思想、快速學習和從經驗中學習等能力。

這樣一種能力要怎麼測呢?最初,心理學家比奈為了將智力發育遲緩的兒童與正常學齡兒童區分開來,設計了一些與兒童年齡相當的問題,然後將孩子在答題中的表現對應到相應的年齡上。比如7歲的孩子應該會算9-3,而8歲的孩子應該會算9*3,但一個8歲的孩子仍然只會算9-3,那孩子的心理年齡就是7(當然實際的測驗包含的題目類型比算數廣多了)。後來,史丹福大學對比奈的量表進行了改良,通過「心理年齡/生理年齡 *100」的數值來表示智力,由於這是一個商數,「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一詞應運而生並沿用下來

那為什麼測得的智商高,也不一定在考試中獲得好成績呢?因為「考」智力和考試,考的東西本來就不同

後來心理學家想通了普遍認為,智力應該是多方面的(詳見多元智能理論)。既然智力包含這麼多種能力成分,就需要用多種測驗、多種方式來測量,有的測試測邏輯思維能力與概括能力:

微笑和哭泣有什麼相似的地方?

第一與最後有什麼相似的地方?

有的測試測視動協調能力:

受測者應使用積木拼出如圖所示的圖案

而有的測試測注意力和記憶力:

測試時施測者會依次讀出數字,讀完後受測者按順序背出

最後,這些測量了智力不同方面的分數,依據一定的規則折合成一個分數,就是「測得的智力」了(想了解更多心理測驗相關內容,可戳當《中國詩詞大會》遇上心理測量 | 如何讓電視節目規則更公平?)。

而考試又就不同,學校考試的內容一般是一段時間內對知識的記憶和運用。小編某不知道小姑娘用的是哪一套智力測驗,偏重的是何種智力,如果智力測驗偏重小姑娘正好擅長的推理能力,而考試偏考察小姑娘不擅長的記憶,那得分相差較大也屬正常。

另外,據新聞稱,小姑娘被診斷為ADHD(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又稱多動症),這就是另外一種情況了。ADHD的常見表現為與年齡和發育水平不相稱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時間短暫、活動過度和衝動,常伴有學習困難、品行障礙和適應不良。

以韋氏兒童智力測驗為例,測每種智力的分測驗大概只有幾分鐘,小姑娘集中精力完成尚不困難,而一節課要40分鐘,考試要一個多小時,小姑娘的注意力難以維持,手腳又多小動作,會影響課堂的聽課效果、課後複習作業完成效果和考試答題效果,致使小姑娘學業成績差,低於其智力所應該達到的學業成績。

(還有新聞稱小姑娘有閱讀障礙,真假難以考證,但閱讀障礙確實也會影響學習成績。如果你想了解閱讀障礙,可以戳讀不好書,怪我咯?)

除了「智商高一定成績好」的誤解,吃瓜群眾們可能對智力還有很多誤解,比如——

「人生最輝煌的一斷時間是高考前6個月,這時的我們上知天體運行原理,下知有機無機反應,前有橢圓雙曲線,後有雜交生物圈,外可說英語,內可修古文,求得了數列,說得了馬哲,溯源中華上下五千年,延推赤州陸海百千萬,既知音樂美術計算機,兼修武術民俗老虎鉗,現在呢,除了玩手機,廢人一個。」

這段話每年高考前後都會在網絡上瘋傳,多數人以之為調侃,但也有人一本正經信以為真,把自己的喪推給智力下降,好像曾經的自己就真的無所不知一樣。

首先,在某種意義上,人的智力是一生都在上升的,因為即便我們逐漸忘記了高考要考的各科目知識點,我們依然每時每刻都在學到新的知識經驗——這就是卡特爾認為的晶體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包括一個人所獲得的知識以及獲得知識的能力。

其次,即便年輕人的反應速度更快、記憶速度普遍更好,這種能力的巔峰一般也並不是高考的年齡,而是一路上升至二十幾歲左右後開始緩慢下降,這是卡特爾認為的流體智力(fluid intelligence),指的是發現複雜關係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接近於大眾對「智力好即聰明機靈」的認知,也就是為什麼會出現下圖這種過度解讀……

不要覺得「智商的滿分應該跟考試一樣是100,99分就很厲害」;如果按照比奈的計算方式,智商99是心理年齡比生理年齡還要差一點;而根據現代常用智商計算方式,99也比理論平均水平低了那麼一點點。

在「智商」定義的基礎上,研究者又對斯坦福-比奈量表進行了修訂,除了更新題目外,還擴大測試量,經過轉換得到了智商的常模:

雖然99分比平均值低了一點,但依然處於正常範圍內;而開頭提到的小姑娘智商130分則是遠高於平均值,達到了很優秀的程度。

比起智商,情商的定義和測量方法好像都顯得比較模糊,有些人也會說「雖然我成績不如他好,但我情商肯定比他高啊,以後在職場肯定風生水起」,但如果問他「情商是什麼」,他大概也支支吾吾給不出好的解釋。

Mayer將情緒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定義為4個主要成分:

準確和適當地知覺、評價和表達情感的能力

運用情感、促進思考的能力

理解和分析情感、有效地運用情感知識的能力

調節情緒,以促進情感和智力發展的能力

而測量情緒智力得到的分數就是情商。根據這個定義,我們可以看出,情商高也能反映出運用情感促進思考的能力強,使思維更聰明,因此從這個理論看來,情商高的人應當也是智商高的。

當然,也有研究者認為,情緒智力就是智力的一部分,反映的是人運營和思考情緒的能力;在這種觀點下,這句話就更是偽命題了。這句話可能是酸葡萄心態,也可能是由於媒體報導「難與人相處的天才」過於誇張而造成了大眾的易得性啟發(戳一盤青島天價蝦如何毀掉「好客山東」了解易得性啟發)。

這一新聞上了熱搜,搜索頁面中對智力和ADHD的科普讓急忙趕稿的小編某略有欣慰;但評論區仍有部分評論表示不理解、嘲諷或抨擊。智力測驗不是萬能的,ADHD也不是藉口,希望每個孩子都能被溫柔以待。

其實更想說,先讓小編某有130的智商也行呀……

你覺得智商重要嗎?

好像是在2010年左右,學堂君身邊的家長就開始認為情商比智商重要了,但其實學堂君一直認為很多東西不是一個 商 就能測出來的。

我們完全可以直呼它為:學習能力、為人性格或者處世能力之類的,沒有必要因為一個人小的方面就認定TA全部的智或者情的能力範圍,學堂君一直堅信智商能測出許多能力但測不出的能力更多。擁有超級心算能力的周瑋被鑑定為智障、學科成績不夠優異的人可以走上藝術的巔峰…

你覺得智商重要嗎?

參考文獻

理察・格裡格. (2006). 心理學與生活(第16版). 人民郵電出版社.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與後臺聯繫

相關焦點

  • 哈佛大學邏輯智力題:20秒搞定的人,智商起碼130+,你用時多長?
    什麼樣的人智商比較高呢?或許我們不太好回答這個問題,還是先來看一個具體的例子吧——馬雲與俞敏洪的一次對話。俞敏洪站在講臺上說道:「面向未來的十年,阿里巴巴、騰訊、小米、樂視一定都在我們的經濟發展事業中,問大家一個問題是,百年中國經濟的興旺和中國的昌盛,是不是這些公司還會在?我認為這些公司可能就不在了,可能未來一百年之後『巴巴阿里』之類的就出現了,但是什麼東西能夠保證中國的可持續的發展呢?
  • 厲害:清華北大學生平均智商130!你信嗎?
    決定學生成績好壞的因素有很多,其中除了努力外,智商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前段時間無意看過一篇新聞,說清華北大的學生平均智商高達130,你信嗎?130左右,130已經屬於非常高的智商了,但在清華教授眼裡居然叫不超群,然後我就凌亂了!
  • 初中成績好與壞,其實跟智商只有半毛錢關係,另外9毛半在這!
    而成績差的孩子,往往都被說成笨。有的家長甚至會認為自己的孩子笨。 現在有句流行語,叫「智商是硬傷」。但孩子成績差,就是智商有問題嗎?學霸之所以成績好,與智商有多大關係呢? 關於智商,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
  • 智商測試,基本不靠譜
    智商測試很片面  所謂智商,全稱是智力商數,英文縮寫為IQ,據統計,一半人口的智商介於90~110,其中智商在90~100和100~110的人各佔25%。智商在110~120的佔14.5%,智商在120~130的人佔7%,130~140的人佔3%,其餘0.5%的人智商在140分以上,另有25%的人智商在90分以下。
  • 你可能是天才!智商越高,成就越高?心理學家打破天才迷思
    特曼是智力測驗方面的專家,他修改了法國心理學家比奈(Binet)與西蒙(Simon)合作發明的智力測驗量表。他所創新的史丹佛—比奈量表風行五十年以上,至今仍是標準智力測驗,全世界已有好幾百萬人接受過這種智力測驗。特曼心想,柯威爾這孩子一定絕頂聰明,於是想測量一下他的智力。果然,柯威爾的智商在一四○以上,屬於天才的等級。
  • 我猜 | 你總是默默無聞,可能是智商不夠?
    腐蘭蘭的智商有130,還有收集名校的好習慣~在拍攝《蜘蛛俠3》的時候,他進UCLA完成英語專業的學習, 一口氣修完62個學分,正常情況下修19個學分就夠了。醫學博士鄭肯Ken Jeong智商也超過130,16歲就高中畢業了。
  • 玩腦力遊戲真的能提高智力嗎?別做夢了……
    玩腦力遊戲真的能提高智力嗎?有的遊戲會在屏幕上呈現數字,有正數也有負數,要求你從小到大點擊這些數字。有的遊戲會在屏幕上顯示一些方塊,然後這些方塊會消失,要求玩家點擊方塊曾經的位置。
  • 2歲男孩智商高達141,歐巴馬智商測試為130,高智商是天才硬體嗎
    這些人往往智商要比常人要高很多,在英國就有這麼一個才2歲的「神童」。這個只有2歲「神童」的叫阿達姆,我們平常的智商為100,這個叫阿達姆的小男孩智測試高達141。而歐巴馬的智商才130。這個小男孩在九個月的時候,就能讀出多國的文字了。
  • 不同血型智力排行榜:父母是這種血型組合,孩子智商明顯遙遙領先
    執筆:邵菲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為人父母,都希望自家孩子能成為人中龍鳳,擁有過人的智商。但其實,孩子的智商如何主要取決於先天遺傳,其中,在一定程度上還受血型的影響。
  • IQ測試:2道數學智力題,據說智商125+的人只需3分鐘,你呢?
    所謂IQ就是指智商,它是衡量一個人智力高低的標準,這個概念最早是由美國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推孟教授提出的。雖然說智商的概念看上去非常簡單,然而至今為止,還很真沒有任何一家機構或者單位能夠準確測量出一個人的智商。
  • 反應快=智商高?這5道智力題,90%的人第一反應會答錯,不服來試
    智商是衡量一個人智力高低的重要標準,它是一種精神能力。很多朋友對智商測試十分感興趣,喜歡通過一套測試題來衡量智商的水平,於是網上出現了很多智力測試題,有的考察答題者的計算能力,有的考察反應能力,有的考察邏輯能力,其中不乏類似「腦筋急轉彎」一樣的題目。
  • 清華大學生平均智商130,普通人怎麼努力也趕不上!真是這樣嗎?
    很多家長和學生都經歷過這樣一種困擾,自家的孩子或者自己已經很努力了,為什麼成績還是提升不上去?難道努力真的沒有用,智商才決定一切嗎?先不說出我的觀點,我們先來看一個調查!既然在戰略層面上,努力的大方向沒有錯,那為什麼成績提升不起來呢?我們從戰役的角度分析一下。努力不是蒙著眼睛胡亂衝鋒,在戰場上這樣的兵肯定打不好仗,甚至可能誤傷戰友!所以在衝鋒之前要搞清楚敵人是誰?敵人在哪?換到學習上就是,搞清楚自己的哪個學科是弱項?弱勢的點集中在哪一部分?
  • 智商的神話
    因此,美國心理學家大衛·韋克斯勒在1939年提出他的智商測試方法,現在更為流行。他的方法是,先定義一個固定年齡群人口的平均智商為100,以15為一個標準差。標準差是一個數學名詞,需要解釋一下。標準差15,就是說假如你的智商在85到115之間,就屬於68%人群。如果你的智商在70到130之間,你屬於95%人群。假如你的智商高達145呢?那麼,只有不到千分之二的人比你更聰敏。
  • 陳喬恩羅志祥恩師親妹猝死,大哭自責:她有智力障礙,智商僅3歲
    提起孫德榮,相信大家對他有一定的了解。被譽為「偶像教父」的他,捧紅過很多超級明星,其中陳喬恩、羅志祥、明道都曾是孫德榮旗下藝人。雖然事業順遂,31歲時就已經成為了臺灣唱片圈最年輕的總經理,之後馬不停蹄自創品牌,成立公司,取得卓然成績,但孫德榮的人生也布滿荊棘,令人唏噓——眾叛親離,與羅志祥陳喬恩等人紛紛鬧翻,之後身體健康頻亮紅燈。2015年孫德榮在臺北的家被警方搜出2小包安非他命,他本人也對這件事供認不諱,孫德榮的風評因吸毒風波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 即使你的智商130以上,3分鐘內答對的人不超過10%
    作為都上過學的我們來說,不少人都羨慕過那些數學成績非常牛的同學,每每看到他們那麼輕鬆愜意的就解出難度很大的數學題時,通常都會覺得自己的智商被「碾壓」。有人甚至會覺得,同樣都是二個肩旁扛著一個腦袋,為什麼學霸就比自己強那麼多呢?難道真的是智商不如別人?
  • 這道數學智力題,限時80秒,適合IQ120+的人解答,你能答對嗎?
    這無疑從事實上證明了數學和智商確實存在著一定的聯繫。當然,我們利用數學題來判斷一個人的智商,肯定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眾所周知,當兩個人的數學知識層面不在一個範圍內的時候,這時利用數學來衡量智商簡直就是笑話。不過,如果當兩人的數學知識相差不多的時候,那麼一道數學題或許真能測量出大致的結果呢。
  • 孩子四種「高智商血型排名」引家長圍觀,血型真的決定智商嗎?
    在這篇文章裡,作者提到,日本育兒專家認為孩子的智商和血型息息相關。4種血型的排名,從高到低分別是:AB型、O型、A型、B型,排名越高,說明智商就越高。這篇文章引起了群裡寶媽的熱烈討論,大家紛紛在聊"你家孩子排第幾"。不過,小安也頗感不悅,因為自己孩子恰好是"墊底"的B型血,難道這就代表了孩子的智商天生低人一籌嗎?
  • 三歲的孩子智商多少算達標?你會給你家的寶寶測智商嗎?
    門薩俱樂部1946年成立於英國牛津,入會者須通過門薩智商測試,證明申請人智商處於當地人口中最高的前2%。對於10歲內的孩子,評估過程要得到教育心理學家協助。中國也有句老話,叫做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意思就是說孩子在3歲時的情況,可以預測長大後的成就。
  • 羅志祥恩師公布親妹猝死消息大哭自責:她有智力障礙,智商僅3歲
    提起孫德榮,相信大家對他有一定的了解。被譽為「偶像教父」的他,捧紅過很多超級明星,其中陳喬恩、羅志祥、明道都曾是孫德榮旗下藝人。雖然事業順遂,31歲時就已經成為了臺灣唱片圈最年輕的總經理,之後馬不停蹄自創品牌,成立公司,取得卓然成績,但孫德榮的人生也布滿荊棘,令人唏噓——眾叛親離,與羅志祥陳喬恩等人紛紛鬧翻,之後身體健康頻亮紅燈。
  • 寶寶的血型決定智商,在A、B、O、AB四種血型中,第一名是它!
    AB型血結合了A型血和B型血的雙重優點,往往思維靈活,適應能力強,是四種血型中智商最高的人群。 第二名:O型 O型血的人平均智力數值略低於AB型血的人,但也有其自身優勢,其中以記憶力最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