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這支轉輪手槍著實瘋狂,看了它的子彈你就明白了

2021-02-06 輕兵器愛好者

  新浪官方微博:@輕兵器愛好者

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經介紹過史密斯-維森M500轉輪手槍,該槍發射的.500英寸史密斯-維森馬格南轉輪手槍彈(.500 S&W )是目前威力最大的商業量產手槍彈,槍口動能近4000J,有讀者形容是「博爾特揮舞著大錘飛奔著砸過來」。

今天要介紹的是史密斯-維森公司另一種瘋狂的轉輪手槍——史密斯-維森M53,它的口徑不大,只有0.22英寸,但發射的子彈不是.22LR這樣的小砸炮,甚至都不是.22WMR,而是一種叫.22 Remington Jet的子彈。為啥說這種轉輪手槍瘋狂呢?看下這種子彈的照片你就明白了。

史密斯-維森M53轉輪手槍(6英寸槍管型)

這是一盒.22 Remington Jet槍彈,這麼看似乎看不出什麼特別之處……

可是這樣看呢……這麼小的彈頭居然有這麼大的藥筒容積!!

.22 Remington Jet與.22 Hornet(左)、5.56x45mm(右)的對比。

.22 Hornet彈的介紹可見舊文:

.22 Hornet步槍彈包裝盒上為何有「禁止對人射擊」提示?

先來說說這個.22 Remington Jet彈,該彈也叫.22 Jet或者.22CFM(.22 Centerfire Magnum),是史密斯-維森公司與雷明頓公司在1959年共同研製的一種小口徑中心發火彈。.22 Remington Jet彈的設計初衷是研製一種供轉輪手槍和輕型步槍發射的小口徑、高初速獵狐彈,用於在100碼距離內射殺狐、獾、郊狼等小型害獸,也可以狩獵中小型獵物。該彈彈殼之所以那麼誇張,是因為它將.357英寸馬格南轉輪手槍彈(.357 Mag)的彈殼縮口,裝上一個.22英寸彈頭演變而來的,依靠大藥室、大裝藥量推動小彈頭在近距離內達到很高的初速,所以有了.22 Jet,「噴射」、「噴氣發動機」的名稱。

.22 Remington Jet彈彈頭重40或45格令(2.6/3g),在8.3英寸槍管的史密斯-維森M53轉輪手槍上發射初速可達到500-520m/s,槍口動能在350-360J左右,而同樣彈頭重的.22LR邊緣發火彈用槍管長得多的步槍發射,初速只有370m/s,槍口動能只有178J。.22 Remington Jet彈的威力可見一斑。

一盒雷明頓公司生產的.22 Remington Jet軟尖彈

再來說說史密斯-維森M53轉輪手槍,這種轉輪手槍是在.22LR口徑史密斯-維森M17轉輪手槍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與.22 Remington Jet彈一起於1961年上市發售。史密斯-維森M17轉輪手槍是一種使用K型轉輪座的高精度靶槍,有個俗稱叫K-22,即K型轉輪座,.22口徑。

K型轉輪座原本是配合.357 Mag口徑轉輪手槍的,發射.22LR彈自然冗餘度非常大,彈巢、槍管都非常厚實,K-22用這樣的設計目的是儘可能提高射擊精度。也正是因為有極大的冗餘度,所以在K-22的基礎上改造成M53,發射高膛壓的.22 Remington Jet彈也沒什麼問題,只需要修改轉輪彈巢的尺寸即可。

.22LR口徑史密斯-維森M17轉輪手槍,俗稱K-22,這是M53轉輪手槍的前身。

K-22的框架和轉輪尺寸原本是為大威力轉輪手槍彈設計的,打.22LR邊緣發火彈冗餘度極大,彈巢之間的間隔非常厚實。

這是M53的槍管口特寫,由於它繼承了K-22,所以槍管壁特別厚。

M53的轉輪彈巢前方特寫,與前身K-22一樣,彈巢之間的間隔非常厚實。

由於.22 Remington Jet是在.357 Mag基礎上縮口演變而來的,所以彈底尺寸和.357 Mag一樣,故M53轉輪彈巢後方的孔並不小,比K-22的小孔大很多,可以想見該槍彈巢的錐度有多大。

在下面這張照片中,擺在M53轉輪手槍槍管下方的還有6個銀白色物體,外觀很像.22 Remington Jet彈,但仔細看可發現沒有彈頭,類似6個空彈殼,這是什麼東西呢?

在M53轉輪手槍槍管下方放著6個銀白色的「子彈」,這是什麼呢?

放大點看,這些「子彈」沒有彈頭,底部也是空的。

原來這是配給M53轉輪手槍的.22LR邊緣發火彈適配器。.22 Remington Jet彈初速、膛壓、槍口噪聲都很高,價格也較貴,平時在室內靶場練習用這個彈動靜太大,成本也太高,為此M53轉輪手槍專門配有.22LR彈適配器,適配器外廓形狀與.22 Remington Jet彈非常類似,中心為一通孔,可容納一發.22LR邊緣發火彈,在轉輪彈巢內裝上這種適配器後,就能發射.22LR邊緣發火彈了。

由於邊緣發火彈需要擊針打在彈底邊緣才能擊發,與中心發火槍彈的擊發位置不同,為兼容兩種槍彈,M53轉輪手槍的擊針有兩個,上方擊針對準彈底邊緣,打.22LR邊緣發火彈用;下方擊針正對彈底中心,打.22 Remington Jet彈用,在M53的擊錘上有一個可調節的擊錘頭,撥動滑塊控制擊錘頭俯仰,就能選擇打擊哪個擊針。

M53轉輪手槍彈巢適配器的使用方法

M53轉輪手槍轉輪後方的底座上有兩個擊針孔,上方擊針孔打.22LR邊緣發火彈用,下方擊針孔打.22 Remington Jet中心發火彈用。

M53轉輪手槍擊錘特寫,擊錘上有一個帶防滑紋的撥塊,撥動撥塊可調整擊錘頭高低,選擇打擊上方或者下方擊針。

史密斯-維森M53轉輪手槍有4英寸、6英寸和8.3英寸三種槍管可選。該型號轉輪手槍從1961年開始生產,一直生產到1974年正式停產。

4英寸槍管的M53

8英寸槍管的M53

硬核戰術之選,受「速龍小隊」青睞

表面採用黑色三級軍規氧化處理

XT21X顏值在線,實力爆表的產品

今日測評同款,7天特價優惠
長按圖片二維碼掃描購買

雙11特惠產品

500D注膠面料,防潑水級別,手感更棒

點擊觀看測評文章:想成為辦公室中最硬核的仔?你要有這樣的「戰術公文包」才可以!

長按圖片二維碼掃描購買

更多雙11特惠產品盡請期待

有趣有料,讓你漲知識的輕武器文化平臺

官方網站:www.armsrock.com

回復關鍵字 「 11月 」 看本月

相關焦點

  • 轉輪手槍還有全自動版本?一百年前的神奇設計,一秒鐘打出三發子彈
    這款轉輪手槍名為Union(聯盟),1909年誕生於美國。在那個時代,自動手槍雖然剛剛興起,但它的性能比半自動手槍更加出色,所以得到了市場認可,市場前景非常好,於是就有人想把全自動結構運用在轉輪手槍上,最終誕生出來的就是聯盟手槍。
  • 這支槍打死了梵谷——勒福舍邊針發火轉輪手槍.
    2016年,這支槍曾在阿姆斯特丹的梵谷博物館公開展出,作為「瀕臨瘋狂:梵谷和他的疾病」展覽的一部分。以上是簡短的新聞內容,今天彩雲要說的就是梵谷用的這支「7mm轉輪手槍」。雖然照片中這支槍的握把已經腐爛、槍身金屬部分也鏽跡斑斑,但還能識別出它的主要特徵——該槍槍管截面為六邊形,槍管下方有退殼杆、沒有扳機護圈、最主要的是它的擊錘不是打在轉輪後方,而是打在轉輪側面。這是一支於1858年設計定型的法國勒福舍(Lefaucheux)7mm邊針發火轉輪手槍。
  • 退殼難、初速低,畫蛇添足裝手動保險,這支轉輪手槍出生即過時
    看到這個標題,你們在想什麼?你們以為彩雲今天要說什麼?咳……今天要說的是一把德國古董轉輪手槍。說到德國的手槍人們普遍會想到的是盧格P08手槍、瓦爾特P38手槍、瓦爾特PP/PPK手槍等等,他們都是自動手槍,性能優異質量可靠,是德國槍械工業高品質的象徵。
  • 揭秘中華警用第一槍:9mm警用轉輪手槍
    據媒體報導,此次全國基層民警上街武裝巡邏配備的是9mm警用轉輪手槍,該武器系統是中國第一支嚴格按照軍品研發程序研製的警用轉輪手槍,號稱「中華警用第一槍」。與公安部門已列裝的五四式、六四式、九二式等軍用手槍相比,9mm警用轉輪手槍發射低殺傷力的手槍彈和非致命性的像皮子彈,手槍彈殺傷能量適中,改善了軍用手槍殺傷能量過剩狀態;橡皮子彈增加了對目標造成非致命性損傷的功能,使它可滿足警用手槍所提出的使用要求。
  • 把轉輪手槍和自動手槍結合到一起,多不正經的人才會設計出彈匣式轉輪
    當然,作為鋼鐵直男的我們一眼就看出了問題所在,這轉輪手槍要用哪門子彈匣啊?這把手槍虛構的吧喂!編劇XX。 但這會兒咱們想,子彈不還在下邊這個彈巢裡麼?咋發射啊?看下邊這個圖,它的扳機連著一根推動彈巢的連杆,扳機行程較長,在釋放擊針之前會推著彈輪旋轉180°,這有點像正常轉輪的雙動扳機,只不過人家才不會帶著彈輪轉那麼大一圈。
  • 這支槍打死了梵谷——介紹勒福舍邊針發火轉輪手槍。
    巴黎拍賣會上拍出16.25萬歐元高價的梵谷自殺用槍報導稱,這把目前已經鏽跡斑斑、失去功能的7mm口徑轉輪手槍在法國巴黎拍賣會上被拍賣,拍賣行稱這支槍是「藝術史上最著名的武器」。按照拍賣行的說法,這把槍是在梵谷自殺的地方被發現的,其口徑與當時醫生描述的從梵谷身上取出的子彈相同。
  • 轉輪和半自動相結合會變成什麼樣 看這款配備了彈匣的自動轉輪手槍
    19世紀末總是能誕生一大堆稀奇古怪的新鮮事物,而在武器製造方面同樣也不例外,包括這款挪威設計師叫哈爾瓦德·蘭斯塔德(Halvard Lanstad)製造的擁有著彈匣的轉輪手槍。諸位沒有看錯,這支在1899年申請了專利的「自動轉輪手槍」,可是轉輪手槍和自動手槍的結合體,發射挪威制式的7.5x23mmR轉輪手槍彈,可以兼顧兩種不同種類手槍的特點。說起來,這種彈匣式的轉輪手槍的原理結構並不是多麼的複雜,單排彈匣從該槍的握把底部插入的彈匣,由於彎曲的彈匣很難插到位更加彎曲的握把裡,所以蘭斯塔德自動轉輪手槍的彈匣其實是從側面裝填的。
  • 雙槍管 無擊錘 一次擊發兩顆子彈 小口徑轉輪手槍中獨一無二的奇葩
    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現代化的武器出現在西方民用槍械市場上,武器生產商為了提高產品的競爭力,從而佔據更多的市場份額謀取更多的利益,一些設計新穎甚至可以說是奇特的槍械逐漸的開始湧入武器市場,而這一款具有著獨特雙槍管設計的轉輪手槍就是其中非常著名的怪異槍械。
  • 二戰兵器全集,美國史密斯&威森M1917轉輪手槍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大英帝國從美國的軍火商訂購了種類和數量都很繁多的武器裝備,伊利諾州斯普林菲爾德的史密斯&威森公司是其中一家,這家公司生產11.56毫米轉輪手槍,這一口徑彈藥是當時英國軍用制式口徑彈藥
  • 彈匣+轉輪+三角形子彈,神腦洞就造出了這麼一把醜槍?
    昨天狗子寫了篇轉輪和自動手槍結合的蘭斯塔德手槍,有小夥伴在評論區談到現代還有一款採用三角形子彈的自動/轉輪結合體,所以這篇就談談這貨——達迪克Dardick手槍。設計師大衛·達迪克本人是個出生在俄羅斯的猶太人,後來移民到美國。
  • 轉輪手槍見多了嗎?那就來看看柯爾特的這款難得一見的轉輪步槍吧
    塞繆爾·柯爾特的轉輪手槍設計是在1836年期間獲得的專利,這種槍械上獨特的轉輪系統使得這種手槍快速射擊六次,在半自動手槍發明之前,這種射速極快又不用來回裝填的手槍在當時那個大部分還是使用單發前裝火器的時代,絕對稱得上是一款大殺器。
  • 「小耳朵」的長管轉輪,曾經是美國最流行的警用轉輪手槍
    在這段劇情中,有一個給轉輪手槍裝彈的鏡頭,這支轉輪手槍是側擺裝填、彈容量六發,轉輪解脫鈕的式樣是後拉式的,更重要的是在轉輪架側面依稀能看到一個站立的小馬商標,可以確定這是一支柯爾特轉輪手槍。劇中「小耳朵」打開轉輪的情景,從轉輪解脫杆式樣和轉輪架上的立馬商標可判斷,這是一支柯爾特轉輪手槍。但柯爾特轉輪手槍有好多型號,這支道具槍又是具體哪一型呢?
  • 盤點二戰期間的經典轉輪手槍:力量與美的結合,收藏家的最愛
    今天我們就聊一聊二戰時各國曾裝備過的那些經典轉輪手槍,現如今它們已經成為收藏家的最愛。納甘M1895轉輪手槍 納甘M1895轉輪手槍,由俄國時期的李昂-納甘設計,圖拉兵工廠生產,發射7.62毫米R手槍彈,七發。納甘M1895轉輪手槍與大部分左輪手槍的運作原理不同,它採用固定式彈巢結構氣體密封式設計。
  • 美國M1917轉輪手槍,一個型號,兩種槍型
    ,這在1899-1902年美菲戰爭中反映尤其強烈。,無法擊發,所以必須使用半月形彈夾,把子彈3發一組固定在鋼片衝壓的彈夾上,再裝到轉輪彈巢裡,裝2夾裝滿。發射.45ACP手槍彈的史密斯-維森M1917轉輪手槍史密斯-維森M1917轉輪手槍相比柯爾特M1917轉輪手槍有一個優點,就是它的轉輪彈巢內有供彈殼口定位的臺階,這樣一來即使不用彈夾,.45ACP手槍彈也可以將彈殼口卡在彈巢內部臺階上定位
  • 早期轉輪槍中的佼佼者——柯爾特-帕特森第五型轉輪手槍
    因此,帕特森第五型轉輪手槍的威力要超過那些只有0.28英寸(約7.1毫米)口徑的早期轉輪手槍很多,能同時滿足許多人對防身武器的威力要求,這是之前其他型號的轉輪手槍所不能比擬的。帕特森第五型轉輪手槍的槍管長約19釐米,內刻7條螺旋狀膛線,這賦予了該槍很高的精度,有效射程達59米。
  • 《城市獵人》中寒羽良用的是什麼轉輪手槍?
    這是史密斯-維森M629轉輪手槍,它的轉輪解脫裝置是按鈕式的,為一個帶滾花的按鈕。通過轉輪解脫裝置的形狀,基本能識別柯爾特還是史密斯-維森。蟒蛇轉輪手槍在一開始考慮設計成一種.38SPL口徑的比賽級轉輪手槍,所以它有可微調的機械照門、順滑靈敏的比賽級扳機,以及厚重的槍管和彈巢,後因為該槍設計得非常堅固,乾脆放大尺寸,改用威力更大的.357英寸馬格南轉輪手槍彈,由此成為一種威力強大的大型轉輪手槍。
  • 左權的轉輪手槍
    【本期介紹——左權的轉輪手槍】這是一支比利時製造的轉輪手槍,長220毫米、口徑8毫米,它是八路軍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最高將領——左權的遺物。在巍巍太行山上,是這支槍伴隨左權轉戰華北敵後,粉碎日偽軍「掃蕩」。
  • 德意志帝國腦洞之:兩個扳機的轉輪手槍你見過沒?
    這是繼德國M1879、M1883轉輪手槍那篇文章的續篇,介紹M1883轉輪手槍派生出的幾種型號,比如軍官型和各種商業型。
  • 轉輪手槍的彈膛究竟是怎麼實現旋轉的?
    專家解答:   轉輪手槍是一種小型槍械,誕生於19世紀30年代。轉輪手槍的子彈裝填於槍身中部的一個轉輪(也稱「彈巢」)內,這個轉輪一般有6個膛室,不過也有4個或者12個膛室的設計。轉輪手槍就是因這個裝子彈的轉輪而得名的。
  • 4槍打不死一個逃犯,這大概是裝備時間最短的制式轉輪手槍
    這四發子彈中的三發都是致命傷,但並沒能放倒安東尼奧,最後他被春田卡賓槍一槍託砸在腦殼上暈了過去。後來安東尼奧被送進醫院,11月23日傷愈出院」這段話是醫學博士劉易斯·拉加德在1916年在《槍傷》雜誌上撰寫的報告,這些內容深刻的指出了當時美軍裝備的柯爾特M1892轉輪手槍缺乏停止力,而且這已經不是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