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兩個月時間「一出一進」,娃哈哈是難捨酒業投資,還是另有打算?
文 | 雲酒團隊
被傳退出酒業之後,娃哈哈悄然增持了旗下兩家酒業銷售公司的股份。
日前,雲酒頭條(微信號:雲酒頭條)獨家獲悉,娃哈哈已經完成增持旗下茅臺鎮領醬國酒業銷售公司、宏振酒業銷售公司股份,完成了全資持股。
就在9月9日,在遵義市白酒產業鏈專題招商會上,娃哈哈的「領醬國酒項目」被河北華林集團籤約「收購」。短短兩個月時間「一出一進」,娃哈哈是難捨酒業投資,還是另有打算?
娃哈哈完成對兩家酒業銷售公司全資持股
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娃哈哈對於茅臺鎮領醬國酒業銷售公司、宏振酒業銷售公司的全資持股都在11月20日完成,時間一致性顯示了娃哈哈對於此次調整是統一進行。
變更之前,茅臺鎮領醬國酒業銷售公司由娃哈哈商業股份公司和茅臺鎮金醬酒業董事長汪洪彬分別持股80%和20%,而茅臺鎮宏振酒業銷售公司則由杭州娃哈哈宏振投資有限公司和汪洪彬分別持有80%和20%。
變更之後,茅臺鎮領醬國酒業銷售公司由娃哈哈商業股份公司持股100%,而茅臺鎮宏振酒業銷售公司則由杭州娃哈哈宏振投資公司和杭州娃哈哈宏盛食品飲料營銷公司持股100%。
汪洪彬正是娃哈哈投資領醬國酒的合作方,雙方「解約」已經並非第一次。
2013年,娃哈哈和汪洪彬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成立了茅臺鎮領醬國酒業公司,由金醬酒業和娃哈哈宏振投資公司分別持股20%、80%。2017年9月,娃哈哈宏振投資公司退出,2018年5月金醬酒業退出,領醬國酒業被順平縣華江商貿公司全資控股,名字也改為茅臺鎮華領國酒業公司。
對於娃哈哈來講,與汪洪彬的「解約」似乎「順理成章」。雙方都已經撤出領醬國酒業公司,領醬國酒業務開展不順,汪洪彬也將精力投入到金醬酒業的運作之中。無論娃哈哈是否繼續投入領醬國酒,「切割」都是合理選擇。
「輕資產」的領醬國酒雖「仍在堅持」,但被質疑銷量不佳
對於被「籤約收購」的「領醬國酒項目」,娃哈哈在回復媒體時曾指出,「領醬國酒的法人變更是生產端的業務,這只是集團輕資產運行的一種行為,娃哈哈目前仍在負責領醬國酒的品牌及銷售的運營」。
完成對茅臺鎮領醬國酒業銷售公司、宏振酒業銷售公司全資持股之後,意味著娃哈哈徹底轉型以銷售為主的「輕資產運行」模式,即酒業常見的「委託加工」。值得一提的是,領醬國的33類酒類商標仍歸娃哈哈宏振投資公司持有。
這一模式的好處顯而易見。娃哈哈集團掌門人宗慶後在2013年7月到貴州考察仁懷醬香白酒生產工藝,9月籤約合作,11月即推出了領醬國酒,並在當年娃哈哈經銷商大會上向經銷商推廣。這種模式可以最快在渠道鋪貨,既避免了購買酒廠的重資產,又縮短了自生產的周期。
然而,多元化方面一直不順的娃哈哈,自2013年宣布進軍白酒行業以來,雖然宣稱「仍在負責領醬國酒的品牌及銷售的運營」,但頻頻被拷問白酒業務業績不佳。從行業內來看,曾希望以「高品質高性價比」致勝的領醬國酒基本淡出視野,多名茅臺鎮酒業人士也表示不了解其相關經營情況。
雲酒頭條檢索發現,領醬國酒在近年來大熱的線上銷售同樣不理想。在淘寶平臺,銷售領醬國酒的只有幾家商戶,付款人數多的只有幾人,少的甚至0人付款。在酒類垂直網站,多數領醬國酒系列產品的累積銷量只有三位數甚至兩位數,唯一一款銷量上萬的是99元的53°領醬國酒賦韻酒,但被標註「清倉」,部分地區也無貨。
值得一提的是,多個商家網上銷售的領醬國酒,生產廠仍然標註娃哈哈已經撤出的「茅臺鎮領醬國酒業」,似乎也從側面可以印證其銷量不佳。
早在投資領醬國酒之初,宗慶後即坦言,「渠道是我們的優勢,但賣飲料跟賣白酒完全不同。娃哈哈集團要想在白酒行業站住腳跟,必須重新搭建專營白酒的營銷團隊。」未曾想到,娃哈哈在多元化領域「折戟」的情況再次上演在白酒業務板塊。
「二次創業」的娃哈哈,領醬國酒未來去向何方?
雖然娃哈哈選擇全資持有兩家酒業銷售公司,但是領醬國酒的未來去向仍然存疑。
對於白酒業務,擁有龐大渠道優勢的娃哈哈一直保持熱忱,最早可以追溯到2002年兼併涪陵地區酒廠後投入巨資開發的中高檔「白露醇」產品,此後也曾在2004年傳出與金六福酒達成異業聯盟共同賣酒,然而最終都「無疾而終」。
與2013年進入白酒行業時看到行業調整前「黃金十年」的美好前景類似,進入2017年以來的行業復甦,尤其是茅臺等一線名酒和醬香型白酒的快速增長態勢,似乎給了娃哈哈繼續投資白酒的信心。
這十分符合娃哈哈既往的發展策略:在進入新領域時,跟在別人後面搞創新,在別人的基礎上稍微改進一下,利用自己的渠道優勢取得快速成功,具備一定實力之後再引進和自主創新。
基於此,「輕資產」模式十分有利於娃哈哈重新發力領醬國酒,只要尋找新的委託加工企業即可實現生產,新舊產品的風格不同、包裝信息差異不過都是小問題。
而根本上決定領醬國酒未來的,還是娃哈哈自身的戰略調整。2017年11月18日,娃哈哈舉行了30周年慶典,到場的近萬名員工和經銷商除了到場紀念和慶祝,也是希望尋找一個答案:娃哈哈將走向何方?
在這個問題的背後,是30歲的娃哈哈衝擊千億失敗,5年營收縮水超過300億,超級大單品「營銷快線」產品老化,包裝水和飲料業務市場份額不斷被蠶食的困境。最終,72歲的宗慶後宣布要開始第二次創業,給出的方向是「大健康」。
宗慶後表示,將利用中醫食療傳統理論和現代生物工程技術,發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健康型產品。他透露,娃哈哈未來將積極向高新技術產業進軍,要把國內沒有的技術引進來,實現彎道超車。
對於二次創業的娃哈哈來講,白酒行業保持持續增長的市場份額和渠道相對傳統的特點,仍然是一個機會,同樣也可能是一個「大健康」探索的阻礙。也正是因此,有分析人士曾表示,未來娃哈哈有很大可能會將白酒銷售業務也出售,畢竟娃哈哈也在聚焦主業。
娃哈哈該不該放棄酒類業務?文末留言等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