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拿下旗下兩酒企100%股份,領醬國酒未來去向生變?

2021-01-18 藍鯨財經

短短兩個月時間「一出一進」,娃哈哈是難捨酒業投資,還是另有打算?

文 | 雲酒團隊

被傳退出酒業之後,娃哈哈悄然增持了旗下兩家酒業銷售公司的股份。

日前,雲酒頭條(微信號:雲酒頭條)獨家獲悉,娃哈哈已經完成增持旗下茅臺鎮領醬國酒業銷售公司、宏振酒業銷售公司股份,完成了全資持股。

就在9月9日,在遵義市白酒產業鏈專題招商會上,娃哈哈的「領醬國酒項目」被河北華林集團籤約「收購」。短短兩個月時間「一出一進」,娃哈哈是難捨酒業投資,還是另有打算?

娃哈哈完成對兩家酒業銷售公司全資持股

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娃哈哈對於茅臺鎮領醬國酒業銷售公司、宏振酒業銷售公司的全資持股都在11月20日完成,時間一致性顯示了娃哈哈對於此次調整是統一進行。

變更之前,茅臺鎮領醬國酒業銷售公司由娃哈哈商業股份公司和茅臺鎮金醬酒業董事長汪洪彬分別持股80%和20%,而茅臺鎮宏振酒業銷售公司則由杭州娃哈哈宏振投資有限公司和汪洪彬分別持有80%和20%。

變更之後,茅臺鎮領醬國酒業銷售公司由娃哈哈商業股份公司持股100%,而茅臺鎮宏振酒業銷售公司則由杭州娃哈哈宏振投資公司和杭州娃哈哈宏盛食品飲料營銷公司持股100%。

汪洪彬正是娃哈哈投資領醬國酒的合作方,雙方「解約」已經並非第一次。

2013年,娃哈哈和汪洪彬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成立了茅臺鎮領醬國酒業公司,由金醬酒業和娃哈哈宏振投資公司分別持股20%、80%。2017年9月,娃哈哈宏振投資公司退出,2018年5月金醬酒業退出,領醬國酒業被順平縣華江商貿公司全資控股,名字也改為茅臺鎮華領國酒業公司。

對於娃哈哈來講,與汪洪彬的「解約」似乎「順理成章」。雙方都已經撤出領醬國酒業公司,領醬國酒業務開展不順,汪洪彬也將精力投入到金醬酒業的運作之中。無論娃哈哈是否繼續投入領醬國酒,「切割」都是合理選擇。

「輕資產」的領醬國酒雖「仍在堅持」,但被質疑銷量不佳

對於被「籤約收購」的「領醬國酒項目」,娃哈哈在回復媒體時曾指出,「領醬國酒的法人變更是生產端的業務,這只是集團輕資產運行的一種行為,娃哈哈目前仍在負責領醬國酒的品牌及銷售的運營」。

完成對茅臺鎮領醬國酒業銷售公司、宏振酒業銷售公司全資持股之後,意味著娃哈哈徹底轉型以銷售為主的「輕資產運行」模式,即酒業常見的「委託加工」。值得一提的是,領醬國的33類酒類商標仍歸娃哈哈宏振投資公司持有。

這一模式的好處顯而易見。娃哈哈集團掌門人宗慶後在2013年7月到貴州考察仁懷醬香白酒生產工藝,9月籤約合作,11月即推出了領醬國酒,並在當年娃哈哈經銷商大會上向經銷商推廣。這種模式可以最快在渠道鋪貨,既避免了購買酒廠的重資產,又縮短了自生產的周期。

然而,多元化方面一直不順的娃哈哈,自2013年宣布進軍白酒行業以來,雖然宣稱「仍在負責領醬國酒的品牌及銷售的運營」,但頻頻被拷問白酒業務業績不佳。從行業內來看,曾希望以「高品質高性價比」致勝的領醬國酒基本淡出視野,多名茅臺鎮酒業人士也表示不了解其相關經營情況。

雲酒頭條檢索發現,領醬國酒在近年來大熱的線上銷售同樣不理想。在淘寶平臺,銷售領醬國酒的只有幾家商戶,付款人數多的只有幾人,少的甚至0人付款。在酒類垂直網站,多數領醬國酒系列產品的累積銷量只有三位數甚至兩位數,唯一一款銷量上萬的是99元的53°領醬國酒賦韻酒,但被標註「清倉」,部分地區也無貨。

值得一提的是,多個商家網上銷售的領醬國酒,生產廠仍然標註娃哈哈已經撤出的「茅臺鎮領醬國酒業」,似乎也從側面可以印證其銷量不佳。

早在投資領醬國酒之初,宗慶後即坦言,「渠道是我們的優勢,但賣飲料跟賣白酒完全不同。娃哈哈集團要想在白酒行業站住腳跟,必須重新搭建專營白酒的營銷團隊。」未曾想到,娃哈哈在多元化領域「折戟」的情況再次上演在白酒業務板塊。

「二次創業」的娃哈哈,領醬國酒未來去向何方?

雖然娃哈哈選擇全資持有兩家酒業銷售公司,但是領醬國酒的未來去向仍然存疑。

對於白酒業務,擁有龐大渠道優勢的娃哈哈一直保持熱忱,最早可以追溯到2002年兼併涪陵地區酒廠後投入巨資開發的中高檔「白露醇」產品,此後也曾在2004年傳出與金六福酒達成異業聯盟共同賣酒,然而最終都「無疾而終」。

與2013年進入白酒行業時看到行業調整前「黃金十年」的美好前景類似,進入2017年以來的行業復甦,尤其是茅臺等一線名酒和醬香型白酒的快速增長態勢,似乎給了娃哈哈繼續投資白酒的信心。

這十分符合娃哈哈既往的發展策略:在進入新領域時,跟在別人後面搞創新,在別人的基礎上稍微改進一下,利用自己的渠道優勢取得快速成功,具備一定實力之後再引進和自主創新。

基於此,「輕資產」模式十分有利於娃哈哈重新發力領醬國酒,只要尋找新的委託加工企業即可實現生產,新舊產品的風格不同、包裝信息差異不過都是小問題。

而根本上決定領醬國酒未來的,還是娃哈哈自身的戰略調整。2017年11月18日,娃哈哈舉行了30周年慶典,到場的近萬名員工和經銷商除了到場紀念和慶祝,也是希望尋找一個答案:娃哈哈將走向何方?

在這個問題的背後,是30歲的娃哈哈衝擊千億失敗,5年營收縮水超過300億,超級大單品「營銷快線」產品老化,包裝水和飲料業務市場份額不斷被蠶食的困境。最終,72歲的宗慶後宣布要開始第二次創業,給出的方向是「大健康」。

宗慶後表示,將利用中醫食療傳統理論和現代生物工程技術,發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健康型產品。他透露,娃哈哈未來將積極向高新技術產業進軍,要把國內沒有的技術引進來,實現彎道超車。

對於二次創業的娃哈哈來講,白酒行業保持持續增長的市場份額和渠道相對傳統的特點,仍然是一個機會,同樣也可能是一個「大健康」探索的阻礙。也正是因此,有分析人士曾表示,未來娃哈哈有很大可能會將白酒銷售業務也出售,畢竟娃哈哈也在聚焦主業。

娃哈哈該不該放棄酒類業務?文末留言等你分享!

相關焦點

  • 中小酒企危情?2019中小酒企「冰火兩重天」,未來何去何從?
    而這恰恰是又一件讓中小酒企碰到的「糟心事」。未來國家對環保還將一如既往的嚴厲和殘酷,多重因素讓眾多中小酒企老闆們個個心驚肉跳。可以說2019年的全國中小白酒企業均處在四面楚歌之下,外部名酒市場下沉,省級龍頭降維蠶食,中小酒企舉步維艱又豈止章貢酒業、紅樓夢酒業、黃山頭酒業的轉讓與售賣?2020年又將如何,依然是眾說紛紜。
  • 員工退股神速完成,娃哈哈打算上市了!
    他來公司不到三年,沒有股份。但他對記者表示,他認識的幾個工齡在五年以上的同事,股份都被公司收回了。退股風暴悄悄席捲了整個娃哈哈。在娃哈哈湖南一家分公司上班的李莉回憶,年前就聽到風聲,「上面說公司要收回員工股份」。很快,關於退股的紅頭文件下來了,通過娃哈哈的內部網進行了全國通報。除了回收股份的通知,公司還發布了籤訂股份回購協議的模板。
  • 中國酒企涉足威士忌 短期或難現品類爆發
    事實上,青島啤酒並不是首個涉足威士忌的中國酒企,此前洋河股份就曾與帝亞吉歐聯合成立一家公司,並推出了威士忌產品。業內認為,中國酒企近年來開啟多元化布局屢見不鮮,發力威士忌,既是未來的市場佔位,也是年輕化的一步棋,但短期內很難形成新的品類爆發機遇。
  • 戰疫·奮進者——酒企抗疫:洋河股份,報國報民報一方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曹靜每年春節,酒都是年夜飯中必不可少的,連帶著白酒股也會上漲一波。 不過庚子年的除夕,酒企們不好過。疫情將加速酒企分化,強者恆強中國酒類消費與宏觀經濟的關聯性強。受疫情影響,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同時,中國酒業2020年的發展也冒出了諸多不確定性。 據了解,受此次疫情影響,社會庫存普遍增多,酒業銷售端承壓最大。
  • 光瓶酒 酒企酣戰江湖的新賽道?
    綿竹酒體驗館內陳列著多款區域酒企生產的光瓶酒。對此,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淼表示——將把G系列打造為繼瀘州老窖特曲、國窖1573之後的第三曲線,真正開闢出一條新賽道。  光瓶酒的市場發展前景如何?據中國酒業協會統計,2016-2019年,我國光瓶酒市場規模從650億增長至1100億元,年複合增速近20%。
  • 盤點非茅臺系的茅臺鎮醬酒,誰是茅臺鎮醬酒第二?
    生產飛天茅臺的上市公司貴州茅臺光芒太過耀眼,所屬母公司茅臺集團也是大名鼎鼎,許多不了解醬香型白酒的朋友,只知道茅臺集團旗下產品,卻不知道除了茅臺系的產品,生產好醬酒的茅臺鎮酒企還真不少
  • 皇臺酒業恢復上市首日股價狂飆315% 一線酒企扎堆進駐西北競爭加劇
    然而,一線酒企陸續進駐西北,甘肅省內的金徽酒獲得「復興系」助力,皇臺酒業未來仍面臨不小的考驗。恢復上市首日漲315%在皇臺酒業暫停上市前後,對公司影響最大的無疑是實際控制人的更替。盛達集團是一家甘肅的民營企業,其產業布局涉及礦業開發、地產建築、金融資管、商業文旅、酒類文化、貴金屬文創等領域,旗下還擁有上市公司盛達資源(000603)。盛達集團官網介紹顯示,其業務分布在北京、上海、甘肅等10多個省、市和自治區。
  • 疫情下的中小酒企:有的生產醫用酒精,有的開賣高度酒
    中小酒企及其渠道商各有應對對於白酒行業而言,在這場疫情中最「受傷」的可能要數中小酒企和他們的渠道商。 失去春節聚餐的消費高峰,營收降至冰點的同時還意味面臨庫存高企、員工成本負擔、現金流扭轉難等多重壓力。
  • 中國酒企衝進威士忌市場,它們在著急什麼?
    但在過去1年多,威士忌確實吸引了大量中國市場上的酒企。在勁牌之外,青島啤酒、百威英博、洋河等酒企開始加大在威士忌這種烈酒產品上的投資,一出手就是數千萬、上億的投資。簡單羅列中國市場上酒企在威士忌上的投資,就有下列這些:在中國進口的多種洋酒品類中,威士忌這種酒精濃度在40%左右、生產周期較長的烈酒品類似乎成為了近期的熱點。不約而同投資威士忌,酒企都是什麼算盤?
  • 中植系解直錕欲跨界當「賣酒郎」 趁機成為寶德股份實控人 遭深交...
    12月2日,陳明輝等交易對方與寶德股份籤署交易協議,寶德股份將支付現金11.22億元購買名品世家酒業連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名品酒業」)89.76%股份;其中36.19%股份屬於限售股份,需要在遠期進行交割。遠期交割股份在完成過戶前,交易對方將相應股份質押給上市公司,並將股份表決權委託給上市公司。
  • 消費品精品展丨川酒德陽產區14家酒企集體「首秀」
    此次展會期間,作為川酒四大產區之一,德陽將攜14家酒企集體參展,這也是川酒德陽產區的14家酒企首次集體亮相,其中13家來自「世界美酒特色產區」綿竹。這也成為此次展會上「德陽館」一大亮點。這14家酒企包括「六朵金花」之一的劍南春、「十朵小金花」之一的金雁酒業,以及東聖酒業、綿春酒業、九香春酒業、碧壇春酒業、杜甫酒業、五福酒業、齊福酒業、劍西酒業、鳳凰酒業、天韻酒業、白雲池酒業、豐諄酒業12家省市知名白酒企業。
  • 金沙酒業漲價被指營銷造勢,百億酒企夢只能依賴提價?
    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白酒行業營業收入增速為8.24%,其中茅臺增速高於行業2倍,其他醬香酒企更是大多取得70%—80%的高速增長,醬酒行業的市場地位不斷抬升。貴州金沙窖酒酒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沙酒業」)正是這浩浩大軍中的一員猛將。
  • 醬酒熱持續升溫 貴州安酒投資50億擴產赤水河
    醬酒火熱下醬酒企紛紛擴產   近年來,在「茅臺熱」的帶動下,醬酒熱已然成勢。   中泰證券發布的研報顯示,「2019年醬酒市場整體營收1350億元,預計未來幾年內,醬酒市場規模將擴容2000億元」。
  • 億元餐券補貼,國臺「好酒進名企」瞄準的什麼「千萬」生意?|雲酒觀察
    來源:雲酒頭條文 | 雲酒團隊(ID:YJTT2016)4月18日,由國臺酒業主辦的《大國醬香 名企共享·「好酒進名企」賦能峰會暨千商萬企行動》線上直播峰會引發超過50萬人在線圍觀。雲酒頭條(微信號:雲酒頭條)從國臺方面了解到,此次推出「好酒進名企」行動,就是在疫情後期國臺酒業與用酒企業客戶、經銷商和餐飲酒店的一次創新融合,即用打造服務消費者的系統生態鏈,來實現多業態聯動發展。有行業觀點認為,國臺攜好酒走進名企,無疑是發揮自身優勢和特點,利用醬酒本身所具備的價值屬性,為餐飲行業全面的復工復產助力。
  • 小瓶酒圈出「千億」市場,四川人最愛哪款「二兩酒」?
    "二兩酒"裡,江小白只是選擇之一先來說說"二兩酒",其實就是這幾年市場上興起的小瓶酒,也稱小酒,看起來像迷你版的光瓶酒。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國內的小瓶酒市場容量近300億,並且將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持續增長,在未來的三到五年裡,小瓶白酒市場容量可達到500億甚至1000億的規模,目前小瓶酒主要分為時尚白酒單品以及傳統白酒品牌的精釀產品。
  • 百潤股份跨界烈酒,威士忌能拯救RIO預調酒嗎?|雲酒獨家
    由此可知,銳澳預調雞尾酒的烈酒廠選擇在了川酒大本營,位置毗鄰公司雞尾酒的成都生產基地。據百潤股份2019年報披露,項目總佔地面積約518畝,將在今年布局並推進烈酒全產業鏈建設,包括巴克斯烈酒品牌文化體驗中心項目及烈酒生產基地升級項目等。百潤股份預計,待項目建成並完全達產後,能實現約3.4萬噸威士忌原酒的儲藏能力。
  • 海銀系搭上白酒概念順風車上海貴酒欲重啟併購,關聯地產基金曾陷...
    次日,大豪科技停牌並公布重組計劃,擬購買控股股東北京一輕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下稱 「一輕控股」)持有的北京一輕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 「一輕資管」)100%股權,並向北京京泰投資管理中心(下稱 「京泰投資」)購買所持北京紅星股份有限公司(下稱 「紅星股份」)股份。紅星股份主營白酒品牌紅星二鍋頭。
  • 酒企3年減少了500家,酒企將定格2020?
    據中酒協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白酒行業產量是785.9萬千升,同比下降0.8%左右,規模以上酒企從2016年1600多家減少到1176家。3年減少了500家企業,銷售額提升的同時,明顯看到行業產量數據也正在逐年遞減,已到了近十幾年最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