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的態度是什麼?
是《論語·為政》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是《論語·裡仁》的「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是《論語·述而》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工作的態度是什麼?
是赫爾岑所說「不是每一個人都要站在第一線上的,個人應該做自己份內的工作」,是羅曼·羅蘭所說「對等工作的嚴肅態度,高度的正直,形成了自由和秩序之間的平衡」,是富蘭克林所說「人類一生的工作,精巧還是粗略,都由他每個習慣所養成。毅力、勤奮、忘我投身於工作的人。誠實和勤勉,應該成為你永久的伴侶」。
人生的態度是什麼?
是拿破崙說的「默認自己無能,無疑是給失敗製造機會」,是卡西·拜特說的「我們醒來的每一天都是一個新的開始,又一個機遇。為什麼要把時間浪費在自憐、懶散、自私上呢?」,是佩恩說的「沒有播種,何來收穫;沒有辛勞,何來成功;沒有磨難,何來榮耀;沒有挫折,何來輝煌」。
從學習到工作再到人生,無論哪一方面,都切實地告訴我們:
態度決定一切!
我們改變不了過去,但可以改變現在;也改變不了別人,但可以改變自己;更改變不了環境,但可以改變態度;
人生於世,不可能順風順水,一路暢通無阻,但可以事必盡心,無悔於己。
工作無謂卑微與尊貴,只有卑微的工作狀態,無論從事何種行業,都是自我勞動獲取的報酬,是實實在在工作取得的回報,但是當你對所做工作認為丟人時你已無法再從事這份工作,只因這份態度已然決定你不可能再繼續下去。
態度是職業生涯中最強大的競爭力,良好健康有利的職業態度可以讓你在團隊中脫穎而出成為其中的佼佼者,反之則只有被淘汰的下場。
另外能力也是職業中最重要的,能力強者確實可以在工作中取得驕人成績,但是態度卻要比能力更重要,能力強者如果態度不端正,那麼他所帶來的破壞力對團隊將是災難性的,可見,態度不管是對團隊建設還是個人發展都是起到關鍵性作用,他決定著建設或發展的成敗。
我們必須從此刻就要端正態度,改變心態,端正態度,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能行,千萬不要為自己的不負責任去尋找藉口,藉口是弱者行為表象,是嚴重的推卸責任。
關於態度是沒有任何藉口的,所有推辭都是對自己不可原諒的傷害,要學會原則、學會承擔責任,但不是要圓滑。
現實中很多人被社會諸多條框磨合,變得謹小慎微,圓滑於世,這種態度是不可取的,千萬記住不能讓藉口成為習慣,要勇於接受工作的全部,愛崗敬業,用積極心態去工作。
直白一點,就是工作中要像水牛一樣不辭辛勞,比老闆更主動積極,哪怕是每天多做一點點,積累下來也是很可觀的,我們要懂的創新,用更好的方法去解決問題,短時間或無法看出成效,但長遠來看其成績是斐然的,領先他人也是必然的。
忠誠是職業生涯中必須面對的一種生存方式,保守公司機密是對公司表現忠誠的最基本的行為,我們要懂得不要把問題留給老闆,要在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且所做之事是對公司而言非常需要做的事。
我們去做工作不僅僅是為了獲取一份薪酬,在工作中去實現自己的理想,用成績去展示自己的存在價值才是人生最大的收穫。
事無巨細,且工作之中無小事,我們不能忽視工作中任何個細節,要按照最高的標準去要求自己,用100%的熱情去做1%的事,必須要盡職盡責方能盡善盡美。
沒有良好態度是很難做到這些的,尤其在團隊裡面,更是要團結合作,用合作態度凝聚人心,強化團隊力量,沒有團隊精神的組織就是一盤散沙,個人只有在團隊中才能變得更加強大,要顧全大局,甘當配角,與性格不同的其他成員默契配合,面對諸多問題時更要學會借力與合作。
有了良好心態,那就要施諸於行動,用行動收穫一切,培養自己做到永不放棄的習慣。
生命只有一次,我們如能正確地運用它,那麼一次足矣。
現實生活中,誰能以深刻的內容充實每個瞬間,誰就是在無限地延長自己的生命。
現今之世是一個細節取勝年代,細節蘊藏機會,故於細節必須精益求精,它體現個人的工作、學習態度,行為方式,做人理念,唯有注重細節者方能創造出驕人業績,須知能否把握細節並予以關注就成了一個人的素質體現與能力體現。
細節能充實人生,改變我們的生活,小塞涅卡說「內容充實的生命就是長久的生命,我們要以行為而不是以時間來衡量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