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關於太空旅行的電影,講的其實是「孤獨與愛」

2021-03-01 24樓影院

| 本文首發於24樓影院(movie24luo)

有一個對幾乎所有直男都很有誘惑性的假設:假如在一個荒島上,只有你和一個你心儀的女人,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想必不管發生什麼,都是讓直男非常愉悅的事情吧。


這樣一個似乎只存在於幻想中的情景,在電影裡實現了。不過不是在荒島,比這還浪漫,還危險,還更加極端,是在茫茫太空中的一艘巨大無比的宇宙飛船上。


新上映的《太空旅客》中,星爵克裡斯·普拉特飾演的吉姆和大表姐詹妮弗·勞倫斯飾演的奧羅拉,就在這艘宇宙飛船上相遇了,其他幾千名太空旅客都在漫長的休眠中,而他們兩個將面臨數十年的孤獨。這是常人無法遇到的情境,也是常人無法想像的孤獨,孤男寡女,乾柴烈火,一觸即發。


不過,電影最吸引人的部分,其實在星爵遇到大表姐之前:因為遭遇故障,星爵飾演的吉姆從休眠中提早醒來,要獨自面對剩下來的漫長的星際旅程——漫長到窮盡此生都無法到達目的地。


已經駛向太空深處的飛船,向地球發射求助信號需要幾十年,所有的工作人員和乘客一起在漫長的休眠中等待。而提早醒來的克裡斯,將會在應有盡有,只是沒有人類的太空飛船上,孤獨終死。


肯定有人覺得這未嘗不是一種天堂,對吉姆來說,也確實度過了一段獨自狂歡的時光,但致命的永遠慢慢來到,便是孤獨。孤獨可能是這個時代最常被提及的詞語,也是最被誤解的詞語。


因為當代的孤獨,是人太多反向造成的孤獨——所謂萬人如海一身藏,所謂知音難覓,弦斷無人聽,旁人太多聲音太雜,反而越孤獨。但吉姆遇到的孤獨,是魯濱遜式的孤獨,沒有文藝的點綴,沒有心靈的掙扎——這裡的孤獨就是孤獨,孑然一人,連個伴兒也沒有。


電影裡的酒保機器人阿瑟,反而更加刺激吉姆:阿瑟有著人類的外表(當然只是吧檯露出的上半身),有著極為發達的智能系統,可以和吉姆談笑風生,但永遠無法給予吉姆更深的慰藉。


仿生人到底是仿生人,只能無盡地模仿人類的感情,但永遠都差之毫厘,而人類的感情,比毫釐還要細微。飛船上的設施齊備,衣食住行的問題全都不成問題,成問題的只剩下心靈。


那些說可以一個人在荒島上悠哉一生的,是完全沒有體驗過這種最原始、最直接也最致命的孤獨滋味。吉姆正是一位太空魯濱遜,這種「太空孤獨」的主題,是近些年太空題材科幻片常見的主題之一。


比如《地心引力》中桑德拉·布洛克的角色,在茫茫太空中憑一人之力返回地球;比如《星際穿越》中那個黑人物理學家羅米利,在馬修·麥康納和安妮·海瑟薇的一次失誤中,獨自在飛船中等待了二十多年;還有《火星救援》裡,馬特·達蒙飾演的馬克·沃特尼,在火星上獨自生存。

這類的太空孤獨,有的是悲壯式的,有的是喜劇式,但無疑都令人崩潰。


面對這種徹底的、不著邊際的孤獨,每個人的心理都將經受一次煉獄般的折磨,或者崩潰放棄,或者勇敢掙扎。而能夠勇敢掙扎的,還是因為前方有希望,可以回到地球。而《太空旅客》的吉姆這般,休眠無望,回地球無望,似乎註定將在漫長的旅行中消耗殆盡。


《太空旅客》對「太空孤獨」的處理是偏喜劇色彩的,我們看到生性樂觀的吉姆用各種方法自娛自樂,到越來越消沉絕望的過程。前後反差的對比令人對吉姆的處境,從好奇變成深深的恐懼。


對吉姆的處境感受越深,越能明白他後來遇到詹妮弗·勞倫斯飾演的奧羅拉時的那種驚喜與感恩——雖然這種相遇的方式充滿了爭議——才能加倍得感受到這場浪漫戲的與眾不同。


吉姆與奧羅拉的戀愛,仿佛脫離了科幻背景,回歸到地球世界的節奏:朝夕相處日久生情,到約會到戀愛,一起穿著太空服在飛船外漫遊,這種堪稱奇觀的約會方式讓人無比豔羨,仿佛忘卻了兩個人依然絕望的處境。


愛情的奇妙或許就在於此:當兩個人一起面對絕望的孤獨時,這孤獨反而就減輕了,甚至在戀愛的歡欣中,這種孤獨會時不時煙消雲散,真正只剩下二人甜蜜世界。


這也是看《太空旅客》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這部電影雖然有著太空科幻的外殼,但核心依然是愛情故事。

《太空旅客》沒有《地心引力》、《星際穿越》甚至《火星救援》中那麼多的硬科技元素,也沒有高深的物理學知識。

回想起來,《火星救援》因為喜劇元素的豐富,也遭到不少科幻影迷的吐槽,抱怨不夠「硬」。


連《星際穿越》這種級別的、有紮實太空物理學理論作為基礎的科幻片,也被不少人批判理論空洞。

電影,畢竟不是嚴苛的科普視頻,何況《太空旅客》也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硬科幻影片。


如果不對「太空科幻」抱有強烈的期待,吉姆與奧羅拉的愛情故事或許會吸引你:兩個提前結束休眠、註定餘生被困的情侶,將如何度過接下來的生命?


電影劇情很聰明地給兩人的「提前醒來」賦予更高使命:兩個提前醒來的人,不能只有談情說愛湊CP的功能,冒死修復飛船的重大故障,讓這對情侶的「醒來」,變得偉大。尤其是吉姆,這是他的某種救贖。


而作為愛情片,吉姆與奧羅拉在最後關頭的互相付出,令人動容,如果無法休眠,也無法回到地球,那就在飛船上安安靜靜地攜手度過餘生吧。


畢竟,相愛的兩個人廝守在一起,孤獨就是紙老虎。

如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分享到您的朋友圈。
投稿請郵件至173641687@qq.com;
合作或其他事宜請加微信chen173641687
最快提高個人觀影逼格的公眾號。24樓影院movie24luo長按左側二維碼關注

相關焦點

  • 《太空旅客》太空孤獨
    《太空旅客》現如今,快節奏的生活讓每個人都疲憊不堪,好不容易找出假期想出去旅行,景區裡也都人滿為患。假如這個世界就剩下自己還醒著,你會感到孤獨嗎?地點還是在一艘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宇宙飛船上。《太空旅客》就是這樣一部講述孤獨與寂寞的電影。前往殖民星球的「阿瓦隆」號飛船遭到小行星撞擊。
  • 無盡的孤獨消散在太空
    2個多小時的太空電影,讓我對孤獨這個詞有了新的認識,而布拉德皮特的精湛演技,給這部極具導演個人化的片子增色不少。只是如果抱著看《星際穿越》的期待看這部《星際探索》的話,恐怕要大失所望,因為他講的只是一位孤獨的男人找尋父親拯救地球的故事。不過過硬的攝影和虛無的太空描寫,還是值得一看,如果恰好你想找個地方靜一靜的思考一下人生,或許這部片子會非常適合你。
  • 關於《太空旅客》這部電影,你對這部電影有什麼樣的看法?
    對於科幻類型的電影,小編基本上都會看,《太空旅客》這部電影也是小編無意之間看到的,所以就靜下心來看了一遍,說實話,這部電影在科幻片中只能算是中下等水平了,基本上小編是這麼認為,至於你們怎麼認為,那小編就不知道了,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看完這部電影之後的想法吧。
  • 太空科幻電影發展簡史:從《月球旅行記》到《星際探索》
    就拿本文標題為例,100多年前為《月球旅行記》感到驚嘆的觀眾又怎麼會想到《星際穿越》中表達出的關於時間、空間、人性的深刻探討呢?1902年,法國導演梅裡愛拍攝了《月球旅行記》。這部電影只有十分鐘左右,沒有對白也沒有色彩,卻被視為第一部真正的科幻電影,成為了科幻乃至整個電影發展史的一座裡程碑,時至今日依然常常被提起。
  • 你看過那些關於太空的電影?喜歡太空電影的看過來
    因而我也喜歡上了看一些關於太空的電影,先不說這些電影的劇情是否合理,就只是那一些細枝末節的關於太空的特效就已經足夠吸引我的注意力了,下面羅列一些我最近看過的電影,喜歡的朋友也可以收藏。第一部:《天際行者》
  • 科幻電影中的科學,休眠是人類太空旅行的關鍵技術
    《太空旅客》是由美國哥倫比亞電影公司製作的科幻愛情片。它於2017年發布。由於過分強調愛情,對人類孤獨的討論,以及對宇宙和宇宙飛船本應獲得分數的平淡表達,電影表現顯得平淡無奇。這部電影的故事發生在一艘飛向人類殖民星球的宇宙飛船上。
  • 科幻電影中的科學-《太空旅客》,休眠是人類太空旅行的關鍵技術
    《太空旅客》是由美國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出品的科幻愛情片,上映於2017年,由於本片過於強調愛情,探討人類的孤獨,對本該加分的宇宙和太空飛船等表述的過於平淡,使得影片表現平平。《太空旅客》劇照這部影片的故事發生在一艘飛往人類殖民星球的飛船上,由於距離過於遙遠,以0.5倍光速前進的飛船也需要120年才能到達目的地,而男主的休眠倉出現故障,提前90年從休眠中醒了過來,過了一年多的孤獨生活後,男主破壞了女主的休眠倉
  • 十大太空電影 不容錯過的十部太空科幻電影推薦
    2、《地心引力》Gravity(2013年) 看完這部電影後覺得腳踏實地真的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在無邊的孤獨的宇宙,活著已經不是最大的難關
  • 《太空旅客》——今年最浪漫的科幻電影
    孤獨的太空旅行中,兩位孤獨的乘客開始相識相愛,但之後他們發現乘坐的飛船中還存在著更嚴重的隱患,甚至會危及所有人的生命,而拯救5000名乘客的任務就落到他們兩人肩上。電影製作技術上,影片應用了時下多種前沿科技,無論是場景塑造還是特效製作均呈現超一流水準,兼具科技與藝術美感的「阿瓦隆」號宇宙飛船、攝影測量法創造的數字版3D男主角,重力系統失效後形成的巨大球形水流等畫面唯美震撼,將太空旅行的新奇感和未來感展現得淋漓盡致。從影片故事上講,影片將深空愛情與人性救贖融為一體,蘊藏其中的深刻立意留給觀眾無限思考。
  • 「七夕單身觀影指南」關於孤獨的電影
    關於戀愛,關於單身,關於孤獨,其實有好多話說,但後來想想都算了如果屏幕前的你在今天還是單身狀態恰好又沒有人約,那麼你應該讓自己靜下心來去尋找一些美食,去尋找一些好玩的東西,或者在家裡看一部電影,七夕註定是充滿戀愛酸臭味的節日,但一個人也並不會覺得有多麼委屈,事實上現如今的很多人選擇單身恰好是因為能夠過得瀟灑愉快
  • 《太空旅客》這部電影哪裡「三觀不正」了?
    於是問題來了,《太空旅客》這部電影哪裡「三觀不正」了?這主要是因為在情節中,由於宇宙飛船的故障,這名男子提前90年醒來。其他4999人還在睡覺。一個人在太空船上生活了一年,感覺自己再也活不下去了。所以他就激活一個他們喜歡的女人,然後勾搭上。他們是整個宇宙飛船中唯一一個醒來並彼此共享同一艘船的人。
  • 跟《三體》玩轉太空,這10大星球孤獨地等你來
    其實,你只需要一部電影!史上最全科幻大片,他們才是太空旅行團的大玩家,現在,影帝就帶你玩轉外太空!起航之前,來一段好萊塢配樂大師漢斯·季末的原聲,感受下銀河的聲音。李安曾經這樣感嘆—— 「我非常崇拜庫布裡克,關於《2001太空漫遊》我無法說清它究竟是一部怎樣的電影,我當年第一次看這部影片時,它深深地吸引了我,那種感覺就像吃了迷幻藥之後的幻覺經歷。」
  • 關於太空宇宙星際的科幻電影!
    關於太空宇宙星際的科幻電影!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對外太空的了解也越來越多了,那麼在此的知識基礎上衍生的外太空的電影也比較多,接下來,小編與你一起分享!歐比-旺追查刺客行跡一路深入吉諾西斯星,發現了杜庫伯爵的陰謀,自己卻深陷囹圄,危在旦夕…《星際旅行II:可汗怒吼》抵抗暴君的故事《星際旅行II:可汗怒吼》是派拉蒙電影公司在1982年出品的一部科幻電影。該電影是《星際旅行》科幻系列的第二部電影。影片講述了詹姆斯·T·柯克(威廉·夏特納)與進取號的其他船員一同對抗暴君可汗(裡卡多·蒙塔爾萬)的故事。
  • 電影《太空旅客》
    △兩人初次見面△兩人約會看電影△兩人牽手遨遊太空△突遭失重,兩人飛起        兩位齊齊亮相「阿瓦隆」號太空飛船,這「魔形女×星爵」的superheroCP,我站!        講真,被甜到了。且看電影《太空旅客》,除了美景和愛情,更值得期待的太空冒險之旅的驚險刺激。
  • 電影光年之外—Passengers《太空旅客》觀感
    有天早上,當忽然想起電影最後一個鏡頭:船員推開艙門發現飛船居然開滿鮮花和綠樹參天,我忽然就哭了。 這部爛番茄新鮮度評分並不是很高的電影在有些地方觸動了我。至少作為類型片,是我喜歡的太空科幻加愛情片類型。故事也講的好。大表姐和男主顏值擔當,機器人和飛船的設計也是亮點。
  • 《太空旅客》最絕望的孤獨
    昨天看了《太空旅客》這部電影,電影結束時,我哭了。落淚,並不是因為這部電影拍得多麼感人,而是為其中極致的孤獨感落淚。電影講述的是未來,5000位乘客和258位工作人員乘坐太空飛船前往殖民星球,前往殖民星球需要在宇宙中飛行120年。
  • 關於旅行的5部電影,看完更能理解旅行的意義
    朋友們你們是出去旅遊呢,還是窩在家裡看電影,順便看看別人旅遊在路上堵車呢?哈哈。言歸正傳,喜歡旅遊的人們不單單要看旅遊攻略,也應該看看和旅行相關的電影,畢竟出去遊玩,不僅是身體的放鬆,更是心靈的一次放飛。如果能在電影裡找到和旅行的共鳴,可能會更加明白旅行的意義吧。下面我們就聊聊這5部關於旅行的電影。
  • 太空旅行給人帶來什麼?新片《天空中的露西》深層剖析太空人內心
    儘管這部電影是對極端行為的戲劇性演繹,但它的確觸及了一個非常真實的觀念:太空旅行可以從很多方面改變一個人,而且在他回到地球之後這些影響還會持續很久。露西在宇宙中和回到家後經歷了一系列強烈的情感:敬畏、渴望、判斷力受損、焦慮,以及最終經歷了一個暴力事件。儘管太空人們可能不會受到露西他們返航時遭受的嚴重心理創傷,但是專家說,太空旅行確實會造成心理傷害。
  • 關於月亮的電影,這部高分科幻片一定要看!
    電影講的是未來世界因為汙染問題,人類開始到月球上開採能源。電影裡有一個比較好玩的橋段是:山姆和另一個自己打桌球,竟然大比分落後。真是名副其實的「我認真起來連我自己都怕」。電影裡山姆的孤獨特別令人印象深刻。
  • 12月這部大片,看穿了每個人的孤獨
    這兩部電影分別代表了太空片的兩種不同方向,前者是實現了在當時最高水準的工業技術流作品,後者是強調了人文精神的延續和人類情感的抒發。 (《太空生活》講父女、《登月第一人》講父女、《星際探索》講父子。《星際穿越》也講父女,它介於橫縱坐標之間,有較高的情感濃度,但又是以極其主流常規的商業範式去引領和感動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