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古錢幣欣賞之徽宗錢

2021-01-20 古玩鑑賞與投資

  中國歷史悠久,幾千年來不乏名錢,也不乏名帝,但像徽宗錢這樣由名帝打造出名錢的卻並不多見。

  宋徽宗趙佶是位名帝,但這位「名帝」不同於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以及康熙幹隆那些名帝,那些人或開創基業、一統天下,或締造盛世、大展宏圖,而在後世百姓的印象中,宋徽宗是靠兩位旁人出的名。一位是汴京名妓李師師,《水滸傳》中寫了宋徽宗與李師師的三次風流,好像有一次宋徽宗還是鑽地道駕臨李師師家,宋徽宗由此在家喻戶曉的「四大名著」中留下了令人難忘的故事。另一位是抗金名將嶽飛,幾百年來,民族英雄嶽飛的事跡通過小說、戲曲、曲藝、小人書等形式在民間廣泛流傳,20世紀70年代末,劉蘭芳播講的評書《嶽飛傳》在各地一百多家電臺同期播出,使全國人民都知道,大敵當前卻讓位做了太上皇的趙佶及其子宋欽宗趙桓被金兵擄往北國,嶽飛為「迎請二聖還朝」而浴血奮戰,最終蒙冤遇害。宋徽宗沾李師師、嶽飛這兩位的光出了名,但這名出得實在不光彩,前者證明他在生活上荒淫腐敗,後者反映他在政治上喪權辱國。

  其實,宋徽宗在執政初期未嘗不想有所作為,他的第二個年號「崇寧」,即崇尚熙寧之意,「奉神考恭行之志,繹紹聖申講之文」,「慨念熙寧之盛際,闢開端揆之宏基」,顯然傾向於新黨,有改革變法的願望。在文化藝術上,他開創新風,建立書院畫院,研究博古鑑藏,講修五禮新儀,興辦學校道觀,意圖以文致太平。流傳後世的《宣和書譜》《宣和畫譜》、《宣和博古圖》等名著,、就是在宋徽宗的提議和支持下由官方編纂的。徽宗本人才華橫溢,書畫、吹彈、聲歌、詞賦無不精擅,有畫跡和詞集存世至今,人們常常把他與同是亡國之君兼文藝奇才的南唐後主李煜相提並論。

  無論宋徽宗在歷史上、在文藝作品和民間傳說中的形象如何,廣大錢幣收藏愛好者對這位皇帝都是心存感激的。泉友們聚在一起常念叨:要是沒有宋徽宗,哪會留下這麼多好錢啊。徽宗錢被譽為宋錢巔峰、古幣經典,無疑與宋徽宗推行重視文化的政策及其個人高深的藝術造詣分不開。宋徽宗被後世錢幣學家推為鑄錢能手,與新朝王莽並稱「鑄錢二聖」。馬克思主義從不否認個人在歷史發展進程中所發揮的特殊作用,中國錢幣史上的宋徽宗就是個典型。

  徽宗時期,官方貨幣發行政策發生了全面、劇烈的變動。在銅錢鑄行上,第一次在全宋範圍內推行當十錢;在鐵錢鑄行上,把夾錫鐵錢推向四川、陝西、河東以外的地區;在紙幣發行上,把交子改名錢引,一度推廣到全宋。因此,收藏徽宗時期錢幣,意義絕不僅限於錢幣本身的價值,它們還包含著中國古代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和社會變革的大量信息。

  徽宗於1100年正月即位,次年定年號為建中靖國,鑄國號錢聖宋元寶、通寶,後面五個年號崇寧、大觀、政和、重和、宣和都鑄有年號錢,分為元寶、通寶和重寶,其中崇寧通寶、大觀通寶等錢文為御筆親書的瘦金體,而後期以對錢為主,錢文書體變化無窮,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

  宋徽宗的瘦金書,筆法剛勁清瘦,結構疏朗俊逸,氣度闊大深遠,在中國書法史上獨佔一格,並為後人紛紛模寫。此書體以形象論,本應為「瘦筋體」以,「金」易「筋」,是對御書的尊重。宋徽宗以御書鑄制錢幣,推行他「天骨遒美,逸超靄然」的瘦金書,令流通傳播於天下。較之紙絹,以金屬鑄成的錢幣更易於流傳與保存;較之碑帖,錢幣上的文字更易於隨時與民眾接觸。歷代文人喜歡收藏徽宗錢,主要是喜歡瘦金書的「骨秀格清,令人意遠」。有鑑賞家曾云:吾人收羅此泉數百「種,陳覽於綠窗綺幾之間,直無異展開一部瘦金字帖也。」宋徽宗御筆書法早已成為國之至寶,一紙難求,崇寧通寶和大觀通寶作為徽宗瘦金體書法藝術的物質載體,不能不為收藏界所珍視。

  徽宗錢版式極多,令人集不勝集,永無止境,這也是很多收藏者為其痴迷一生的重要原因。我統計了下一,在中華書局出版的《北宋銅錢》一書中,徽宗銅錢版式佔北宋銅錢版式的三分之一強;在中華書局出版的《兩宋鐵錢》一書中,徽宗鐵錢版式佔整個北宋和南宋時期鐵錢版式的四分之一強。僅以崇寧通寶為例,日本古錢學家今井貞吉在1899年編著出版的《古泉大全》中就已經開始總結介紹崇寧通寶的版別。在崇寧通寶研究成果中,《古泉大全》收錄崇寧通寶版式77種,《崇寧通寶分類圖譜》收錄400種,《北宋銅錢》收錄300種。有專家認為,2013年嘉德春拍以一百七十多萬元高價拍出的同嘉堂藏崇寧通寶大系,收集了三百餘種崇寧通寶大類,基本涵蓋了目前已知的崇寧通寶的版式錢,而且還有大量的珍罕版,其中有數十種為錢譜所未載的僅見品,這樣完備的崇寧通寶集藏,當是收藏家嘔心瀝血之作,殊為難得。

  徽宗錢素以鑄造精美著稱,以至像我這樣粗通古錢的人,也只需看錢背,就能馬上從一堆古錢中識別出崇寧通寶或大觀通寶來。這樣嚴格的規範化鑄錢固然與皇帝高度重視有關,而防止私鑄也是原因之一。因當時鑄行不足值大錢,民間私鑄成風,所以官鑄不惜工力,務必精益求精,與私鑄錢涇渭分明,從而便於糾發制止,同時促進鑄錢技術的飛躍。據專家分析,當時可能採用特別細膩範型砂,或以磁模或以失蠟法鑄造母錢來提高子錢精美程度。更有專家認為,崇寧通寶和大觀通寶銅母錢能夠做到不需修整任何字口,鑄造精度便直接達到母錢甚至原母錢的水準,這種技術能力竟連七百年後的清代母錢也難以做到,時至今日依然匪夷所思。即使是崇寧通寶和大觀通寶中很多普通的行用錢,其精美程度之高,也完全可以混同於母錢,甚至比其他年號的母錢還要精整。

  很多歷史書都著重講徽宗時期通貨膨脹,積貧積弱,最終導致北宋滅亡;但當我們欣賞徽宗時期鑄造的精美錢幣時,可以想見的卻是,有宋一代,經濟是多麼的發達,文化是多麼的繁榮。

  雖然宋徽宗時代已過去將近九百年,但有人估算,目前存世的徽宗錢仍有上億枚,這無疑為歷史研究和文化收藏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在北宋各朝錢幣中,徽宗錢在收藏市場上整體價格一直是較高的,但與中國歷代名泉大珍相比,徽宗錢卻又屬於「物美價廉」的。東西很好,但因存世量不小,所以具有潛在的收藏空間。這或許也是我得以集存了近千枚徽宗錢的主要緣由吧。


相關焦點

  • 徽宗其實是個好人
    因為「靖康之恥」,所以徽宗被認為是「無道昏君」。其實,徽宗是個好人,所以對內他沒有正確對付、利用好蔡京這些 人,對外不能對付野蠻的女真人,終致於亡國!    說他在文學藝術上對我們民族的貢獻,無法證明他是個好人,甚至他還會被認為是「不務正業」和「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元宰相脫脫語)。
  • 大臣和李師師約會,被徽宗撞見,用一首詞巧妙化解危機
    蔡京深受徽宗寵信,權勢顯赫。他若要辦某件事,必先以徽宗口令擬成詔書,送給徽宗看後,再由徽宗親抄一遍,稱之為御筆手詔,臣下都得遵從,不遵者以違制論處。蔡京80歲高齡時依然擔任宰相,徽宗準許他在家裡辦公,並下詔褒揚他「忠貫金石,志安社稷」。徽宗曾七次乘著小車,臨幸蔡京府第,不用君臣之禮,只用家人之禮。善於逢迎的蔡京引導徽宗過奢靡腐化的生活。
  • 唐朝的古錢幣精品
    唐朝經濟繁榮,曾發行過很多貨幣,唐朝流通的貨幣中,有哪些古錢幣精品?又有哪些入選「中國古錢五十名珍」?1、乾封泉寶乾封泉寶是中國古代錢幣之一。唐代稀見錢幣之中的「乾封泉寶」,該錢為唐高宗李治乾封年間所鑄,鑄時僅八個月。
  • 古錢幣光緒元寶一枚價值360萬,一枚古錢幣成富翁
    而本枚三錢六分的光緒元寶更是極少見到,因為人們保存的比較多的一般是七錢二分的大銀元,而不注重保存小銀元,導致現在三錢六分的拍賣價格突破150萬。古錢幣在收藏市場上一直是比較熱門的收藏品,雖然在歷史的推移下,許多古錢幣早已經失去了其原有的流通功能,但是卻多了考古價值、藝術價值、欣賞價值、收藏價值等各種新功能,經過一定時間的演變,錢幣愛好者以及錢幣收藏家們的數量也已經發展到一定的程度
  • 古錢幣中的白銅,是真的銅?
    而在古錢幣界所謂的白銅錢並不完全是真正的白銅錢,成為白銅錢和真正的白銅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第一種以砷為主要合金元素的銅合金被稱為砷白銅,而砷是一種非金屬的元素,呈現白色、黑色和灰色三種同素異形體,有毒,材質較脆與銅可以製作成合金,由於他含有劇毒古代也被嚴格限制,不會拿它來製作一般的物品,所以至今為止沒有發現一件這樣的白銅合金製品,最早只出現在煉丹的書籍中。
  • 2017古錢幣收藏價格表排名,最新中國古錢幣價格表
    而古錢幣就是一種很值的入手的收藏品。當然一定要把握好,好好選擇合適的古錢幣收藏,比較每樣古錢幣的價值都是不一樣的。下面為你公布古錢幣收藏價格表排名,最新中國古錢幣價格表。最新中國古錢幣價格表  第二類是銀幣小十珍價格,小十珍的市場價格低於大十珍,價格一般都在幾十萬元上下,據2013年的銅錢價格市場行情顯示,新疆造光緒銀元七錢二分一級,價格在150萬元左右;光緒十四年貴州官爐造黔寶一元一級、庚戌春季雲南造宣統元寶七錢二分一級和四川光緒楷書缶寶七錢二分一級價格都在140萬元上下,2014年銀幣小十珍的價格又有部分上漲。
  • 米芾父子實力擔當,隱藏宋徽宗怎樣構想
    宋徽宗聽琴圖 在徽宗的親自帶動下,北宋的藝術事業開始走上了繁花似錦的春天,一時間名家輩出,名作亦如同春筍般的湧現出來,最終散落在歷史的角落,成為經典。 讓人無法理解的是,置書學之後,徽宗幾次進行罷廢,然而幾個月後又再度「復書、畫、算學」。想必,設立之初的水平未能讓這位藝術大家感到滿意。 按照《宋史》記載,大觀四年,他下把「醫學生併入太醫局,算入太史局,書入翰林書藝局,畫入翰林畫局,學管等並罷。」
  • 古董鑑定 古錢幣的造假與鑑定
    3、古錢幣粘合拼接法此種方法多用於連泉、合背、同文錢。取相同品兩至數枚,磨去沒錢的一部分,粘合拼接,即成連泉、合背或同文錢。還有磨去二個舊錢的背,拼合起來成為兩面文字。4、古錢幣色澤作舊法出土古錢幣歷經百年地下腐蝕,有的滿身翠綠、有的紅、綠、黃、白,斑斑駁駁,錢幣界稱為「生坑鏽」。傳世的古錢由於長久玩賞,油汗入表,錢體呈黃褐或褐色。作偽者為取得「生坑」、「傳世古」的表面效果,便在偽錢色澤上作舊。
  • 【古董鑑定】古錢幣的造假與鑑定
    取相同品兩至數枚,磨去沒錢的一部分,粘合拼接,即成連泉、合背或同文錢。還有磨去二個舊錢的背,拼合起來成為兩面文字。4、古錢幣色澤作舊法出土古錢幣歷經百年地下腐蝕,有的滿身翠綠、有的紅、綠、黃、白,斑斑駁駁,錢幣界稱為「生坑鏽」。傳世的古錢由於長久玩賞,油汗入表,錢體呈黃褐或褐色。作偽者為取得「生坑」、「傳世古」的表面效果,便在偽錢色澤上作舊。
  • 古錢幣交易價格表成交記錄
    古錢幣屢創天價 說起古錢幣,相信全國的愛好者並不在少數,它方寸之間不僅將經濟與歷史囊於其中,甚至還向人展示了其在冶煉、醫學、政治、文化、宗教等領域的獨到作用
  • 徽宗到慈禧,八百年來帝王品味
    這些橫跨八個世紀、四個朝代的宮廷收藏,欣賞繪書、畫法、織品、陶瓷器、漆器、琺瑯器、青銅器、玉器和圖書文獻之美,同時藉由九位統治者——包括北宋徽宗、南宋高宗、元朝忽必烈、明朝永樂、宣德二帝、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帝,以及清末慈禧太后——的藝術品味,感受十二至二十世紀初期文化藝術的精緻華美和多元發展。
  • 寧鄉發現大量千年古幣,疑與靖康之難有關
    星辰在線1月8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譚芳 通訊員 賀得權)  1月7日下午,寧鄉市流沙河鎮花林村村民發現大量古錢幣,隨即向當地政府反映此事。次日,寧鄉市文旅廣體局文物科聯合當地文化專幹迅速前赴現場。
  • 12枚錢幣4197.5萬,乾隆御製祈福金錢,泉屆神話,古錢幣的春天
    金錢十二枚,分兩層置於十二槽內,置於特製銀盒,一層六枚,通體浮雕纏枝忍冬,內面鏨雲紋,均勻細密,繁複奢華,兩層底面纏枝花卉,有牡丹、石榴等吉祥花樣,金錢十二枚配六樣錢蓋,每樣兩支,錢蓋飾蝙蝠、萬字紋、花卉等有吉祥寓意的紋飾。金錢放置的內槽,可謂獨具匠心,錢內穿處的凸起按下可旋轉錢槽底部,旋轉後槽底上凸,將金錢頂出,而向相反方向旋轉,金錢則被鎖於槽內不得取出,配上錢蓋,嚴絲合縫,精妙至極。
  • 徽柔公主的妹妹,經歷7位皇帝,躲過「靖康之恥」活到南宋
    事實上這部影視作品改編自小說,原著中真正的男女主角也並非宋仁宗趙禎與皇后曹丹姝,而是剛剛「上線」的小宦官梁懷吉(梁元亨)與小公主徽柔,後面的主線劇情也將圍繞二人展開。就在眾多原著黨感慨徽柔終於「上線」且仁宗的孩子大都夭折時,筆者不禁想起了仁宗的另外一位公主。仁宗一生共有3個兒子和13個女兒,可是卻僅有4個女兒長大成人,存活率只有可憐的25%。
  • 熊倉功夫・程啟坤主編《徽宗「大観茶論」の研究》出版
    〔執筆者〕熊倉功夫/中村順行
  • 古錢幣怎麼判斷真假?來看看你的古錢幣值多少錢吧!
    說起古錢幣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常常新聞爆出某某人,交易什麼什麼古幣,價值多少百萬之類的。數不勝數,就算起初有些人不相信,保持懷疑態度以及觀望態度。但是經多那麼久的薰陶,估計也是心癢難耐了吧!現在古錢幣的市場可謂是褒貶不一,這邊百萬交易的如火如茶,而那邊又是罵聲一片,各種負面緋聞滿天飛,讓很多想出手的藏友不知道該如何時候,有時候不僅在想古錢幣到底有沒有市場,我們出售古錢幣是不是在劍走偏鋒?還是說只是別人的惡意炒作,古幣有沒有市場呢?
  • 幣修(一)|古錢幣收藏的基本知識,懂了這些才算「真入門」吧
    古錢幣,始於商周,發展於春秋戰國時期,統一於秦始皇,而終於清代末年和民國初期。如此橫跨千年,多達數萬種類,許多新手常常望錢興嘆,感覺無處下手。三孔布推出古錢幣系列文章,致力於普及古錢幣文化,分享收藏知識,與大家一起感受傳統文化之美。
  • 市面上流行的十大高仿古錢幣,謹防吃藥!
    所有文物造假中,古錢幣造假最為普遍。 古錢幣收藏入門門檻兒低,人氣高,招致大批假幣湧入市場,令人防不勝防。 那麼,古錢究竟如何作偽呢?
  • 為什麼古錢幣被稱為「古泉」?
    實際在收藏圈內,很多與錢幣相關的事物都與泉有關,例如古錢幣又稱為古泉、泉幣,收藏錢幣又稱為藏泉,收藏錢幣的朋友之間互相稱為泉友。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古泉就等同於古錢。那麼,為什麼古錢幣被稱為「古泉」?古泉的說法又從何而來呢?文瀚樂拍就為朋友們細緻解讀一下。
  • 古錢幣有多值錢,發展前景咋樣?
    古錢幣作為古玩的一種,一直以來都是收藏家關注的熱點。一些珍稀的古錢幣備受收藏愛好著的追捧。古錢幣的受眾藏家看來真的是十分豐富,基本上可以算是囊括所有的人群。古錢幣是一個國家歷史中組成的重要部分,其特定的歷史時期在錢幣史上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它不僅代表著近代中國的貨幣文化,反映了我國近代歷史、經濟、金融的興衰和滄桑,清代作為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其所鑄造的銅錢在融合了以往文化內涵的同時又能與時俱進,成為歷代錢幣中最為輝煌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