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俄衛星大比拼:中國200顆,俄羅斯135顆,美國令人不解

2021-01-13 騰訊網

1969年7月20日,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從阿波羅號飛船緩慢走出,在月球表面留下了人類的第一個腳印,堪稱是人類一小步,地球一大步;不僅如此,阿波羅號飛船還挖掘了月球的土壤,將其攜帶回地球。1978年,美國贈送了一部分月壤,中國的科學家高興壞了,可萬萬沒想到,只有1克,像黃豆一般大小。

中科院院士歐陽自遠回憶,1克的月壤中只能使用0.5克,可中國的科學家們僅利用了半顆黃豆大小的月壤,就發表了14篇論文,摸清了月球土壤的成分,令美國人肅然起敬;最悲催的是荷蘭,美國贈送的巴掌大的月巖被證實是假貨。如今,中國的嫦娥5號卻攜帶1731克的月壤返回地球,令美國人眼紅。

人類的徵途是星辰大海,地球的航天技術在數十年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而登陸月球則十分考驗一個國家的衛星技術;地球土地已經瓜分完畢,未來各國競爭的場景必定是外太空;外太空先到先得,衛星等技術顯得十分重要,衛星數量多的國家將處於有利地位。目前,中美俄三國擁有衛星數目最多。

其中,俄羅斯繼承了前蘇聯的實力,擁有135顆衛星,以其經濟實力卻不足以支撐巨大的開銷,航天發展幾近停滯,衛星的數量基本不變;中國的航天事業發展得最快,長徵火箭、東方紅一號人造衛星、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船、天宮空間站、嫦娥玉兔等等,尤其是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令人矚目,目前的衛星數量大約是200顆。

那美國目前的衛星數量是多少呢?大約是600顆,但並非是真實的數據,美國的衛星數量接近1500顆,到了2027年,美國將擁有超過4萬顆人造衛星。中美俄三國的差距竟如此之大,令人大感不解,問題的關鍵是馬斯克和貝佐斯,馬斯克和貝佐斯均為世界首富,偏偏對太空探索情有獨鍾,尤其是馬斯克的太空探索公司,令世界各國不敢小覷。

美國的官方衛星數量確實是600多顆,而馬斯克卻有一個名為星鏈的核心計劃:在2027年之前,太空探索公司將向外太空發射4.2萬顆人造衛星,構建6G網絡。以太空探索公司的實力,獵鷹9號可回收火箭每次可發送60顆星鏈人造衛星,現在已發射了14批人造衛星,美國許多鄉村地區已經在使用星鏈網絡,馬斯克填補了華為的空白。

如此一來,國人們又有了另一個不解之處:馬斯克的太空探索公司是屬於私人的商業航天公司,為何國內沒有出現馬斯克這樣的人物?也沒有類似的商業航天公司呢?實際上,中國也有私人的商業航天公司,而且不止一家,大名鼎鼎的小米手機創始人雷軍也投資了商業航天公司,該公司名叫銀河航天。

小米雷布斯也對外太空情有獨鍾,小米10可是真正上過外太空的智慧型手機,國內能跟馬斯克過招的,恐怕只有雷布斯,您認為小米有可能發布火箭產品嗎?中國的衛星數量能否超越美國?歡迎您在下方留言!

相關焦點

  • 中美俄衛星數量對比:美國有600顆,俄有130顆,中國的數量如何?
    各國之所以將本國的衛星發射工作抓得很緊,就是因為地心引力的作用範圍是有限的,也就是說,誰能夠更早的研製並發射更多的人造衛星,就能夠佔據各大有利軌道。否則的話,很容易影響到未來衛星體系的建設。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衛星的數量能夠代表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大小。根據現有數據來看,目前太空中的人造衛星已經突破1000大關,並且還有不斷上漲的趨勢。
  • 三大國衛星數量對比, 美國600顆, 俄130顆, 中國數量讓人高興
    而經過了大航海時代的洗禮,現代的人類也突然意識到未來的太空時代將會是「新的大航海」,因此大多數國家對於太空領域的探索可謂是趨之若鶩。在現目前的太空探索中,經濟高效的人造衛星一直是主力軍,它除了能幫助人類探索太空外,還能在通訊、氣象觀察等方面為人類提供巨大的幫助,可以說只要能夠發射衛星,對於國家來說絕對是一樁穩賺不賠的買賣。
  • 中美俄衛星精確度比拼:美國達到0.1米,俄1.5米,中國是多少
    俺麼你知道中美俄三個國家的衛星精度分別是多少嗎?下面讓我們來對比看看。 俄羅斯的全球定位系統是叫做格洛納斯全球定位導航系統。雖說當時前蘇聯希望能夠利用這個系統超越美國的GPS,但是最後由於前蘇聯的解體,這個目標也沒有實現,後來俄羅斯對其進行了大量的改進完善以後,這個系統才正式投入使用。
  • 中美俄三國轟炸機載彈量比拼:俄羅斯45噸,美國23噸,我國呢?
    在現在的世界上,軍事力量最為強大的國家就是中美俄三國了。這三個國家強大的軍事力量都是建立在規模龐大的陸軍、軍艦總噸位龐大的海軍以及擁有先進戰機的空軍這三點上面。中美俄的軍工產業在世界上都是數一數二的存在,因此他們都擁有全世界最為先進的五代戰機。
  • 俄反衛星飛彈隆隆升空!美軍跳出來痛斥:俄羅斯要毀了地球外太空
    美國太空司令部12月16日發布一份聲明稿,指控俄羅斯軍方於12月15日當天進行新型直升式反衛星飛彈的實彈測試。美國太空司令部指揮官迪金森對俄軍上述行為予以痛斥,並稱"俄羅斯不斷測試反衛星武器,遲早將會毀了整個地球外太空的秩序,並讓外太空過早地成為人類的新戰場"。
  • 新一輪太空競賽開始,中美俄或同臺競技?俄:美國將在此之前瓦解
    圖為中俄合作基地的渲染圖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稱,俄羅斯國家空間活動公司預計,到2030年地球將進行載人飛行,而中國將是俄羅斯最有可能在地球天然衛星上建立全新基地的合作夥伴與此同時美國也一直在開發自己的雄心勃勃的阿爾忒彌斯項目,美國人現在正以懷疑和明顯不滿的眼光看待不斷發展的中俄登月合作。值得一提的是,英國也一直在緊盯中俄在太空的動向,並且言辭比美國還激烈。英國的國防大臣華萊士表示,英國將採取必要手段保護自己,謹防中美俄在太空帶來的「軍事威脅」,為此英國將準備大幅修改《反叛國法》。
  • 馬斯克12000顆衛星的星鏈計劃,將怎樣影響我們的生活和錢包
    而之前為了完成自己的空間站作業,美國的航天員想要到達空間站就不得不向俄羅斯購買每人8500萬的車票!有統計顯示,在過去的9年時間裡美國就花費了超過40億美元的巨資向俄羅斯購買了52張航天飛船的車票。剩下的衛星,他打算未來的4年發射並搭建完成。這樣他就可以在全球範圍內提供低成本的網際網路連接服務,取代華為的5G技術,實現全球的壟斷。馬斯克部署的這420顆衛星和目前已在太空提供網際網路服務的衛星完全不同。他們的重量在200公斤左右,在距離地球2000公裡以內的軌道上。而目前的地球同步衛星,軌道高度36000公裡。
  • 中國首顆6G衛星上天啦!一箭13星
    近日,在我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升空的「一箭多星「技術再次以令人驚嘆的姿態再次刷爆了各大媒體的科技板塊,其中兩大元素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一是這次發射的是中國首顆、全世界第一顆用於6G網絡通信的實現衛星,另一個是這一次我們總共一次性發射了13顆衛星!
  • 俄專家:不愧是中國北鬥,厲害了我的國
    國家之間的比拼不僅僅局限於軍事、經濟更有科技領域的競爭。未來社會科技必定充當「重頭戲」。科技的進步對國家的發展、人民生活的變化都起著重要的作用。中國近年來科技發展速度迅猛,基於我國科研人員的自主創新,使得我國科技發展迅速。那這次中國北鬥的正式開通對我國有什麼重要的意義?與世界各國的競爭又能突顯什麼重要的功能?
  • 美國太空軍高調指責俄反衛星武器,最受傷的會不會是馬斯克?
    12月15日,美國太空軍負責空間作戰的參謀長尼納·阿馬格諾公開表示,俄羅斯最近的飛彈試驗對空間飛行的衛星造成了嚴重威脅,必須要建立一定軍事力量來保衛美國的衛星,他說:「美國必須為此做點什麼。」
  • 俄外長接受衛星社採訪:美國制裁行為已發展成本能; 據俄羅斯衛星...
    俄外長接受衛星社採訪:美國制裁行為已發展成本能;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9月18日消息,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日前首次接受了衛星社大篇幅採訪,並就多方面問題進行回應。在談及美國指責俄羅斯幹涉大選一事時,拉夫羅夫表示,俄方始終強調,美國大選是美國內部事務,俄方將與任何國家選出的任何政府合作。
  • 馬斯剋星鏈計劃損失慘重,26顆衛星燒毀,誰在默默支持他?
    改造火星難度重大,但是改造地球就簡單很多,2019年美國太空探索公司就「星鏈計劃」展開實施,結果損失慘重,已有26顆衛星燒毀掉落,是誰在背後默默支持著馬斯克呢?作為SpaceX的創始人,既然能夠想到用1萬顆核彈轟炸火星兩極,眾所周知,火星是地球的「姊妹星」,不光馬斯克認為火星可能會成為人類居住的第二個「地球」,就連世界上的眾多科學家們都一致認為火星在40億年前就是「地球」,那既然過去有生命存在,相信在未來也會擁有生命。作為一名商人的馬斯克首先抓住這樣一個大商機,計劃2050年在火星建成完全自治的火星殖民城市。
  • 馬斯克要發4.2萬顆衛星,5G之外的通信新戰場,為何中國版「星鏈」迫...
    參考美國的發展經驗,民營公司在商業航天中扮演了重要角色,SpaceX的星鏈計劃之所以能夠實現,在於它打破了壟斷,接受了大量美國宇航局(NASA)和美國軍方的訂單,並且研發出低成本的可回收火箭,大大降低了發射成本。 在衛星的研發和製造方面,SpaceX也有一系列創新,使衛星成本降到每顆80萬美元以下,且能夠日產6顆,這在體制內是很難實現的。
  • 霸星|中美俄美蘿莉大比拼
    大批粉絲趕來,小羋月的微博一下暴漲到接近200萬。然後大家發現,哇現代裝扮也很好看!上一個讓我如此驚豔的童星還是一位美國小姑娘Mackenzie foy。就是暮光之城裡的女兒Renesmee。你們知道,在超模界有一個支派叫俄羅斯軍團,她們來勢洶洶勢不可擋。看到Kristina Pimenova之後,我才大概了解為什麼她們這麼強:模特要從娃娃抓起。
  • OneWeb走出破產保護後首次組網發射,36顆衛星上天
    英國通信公司OneWeb擺脫破產保護後恢復寬帶衛星星座部署,36顆衛星日前搭乘聯盟號2.1b運載火箭從俄羅斯東方港航天中心發射升空,起飛4小時後完成部署。這是OneWeb走出破產保護後的首次組網發射,被部署在450公裡軌道上的衛星隨後利用機載推進裝置進入1200公裡高的最終軌道。OneWeb至今已累計發射110顆衛星。
  • 中美俄核潛艇可在水下待多久?美國83天,俄羅斯46天,中國呢
    想要擊沉一艘航母對於很多國家來說是基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美國曾做過一個實驗,擊沉一艘退役航母花費了一個月時間。其實當今世界,也不是沒有可以對航母產生威脅的武器,其中威脅最大的就要屬核潛艇了。核技術的應用讓人類在武器裝備上進步了一個層次,但是能把這項技術用好的國家卻沒有幾個。就拿核潛艇來說,擁有的國家屈指可數,今天咱們就來看看中美俄核潛艇能在水下待多長時間?
  • 木星有79顆衛星?不,可能是600顆
    "點擊「國家空間科學中心」關注我們吧"「最新研究表明,行星之王木星可能擁有數百顆較小的衛星。這些衛星中的大部分都分布在廣闊的、形狀不規則的逆行軌道上。在過去的20年裡,大型數位相機的快速發展幫助天文學家們發現了數十顆小型的木星衛星。早在2003年,卡內基研究院的Scott Sheppard就曾估計過,直徑在1千米以上的木星衛星可能有100顆左右。
  • 中美俄三國必須聯手,否則無法解決問題
    1957年10月7日,蘇聯將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送上了太空軌道,這顆衛星宣告著人類進入航天時代,根據數據,這顆人造地球衛星重達83千克,雖然沒有什麼很高級的功能,但是內部自帶一臺無線電發報機,不間斷向地球發出信號,只要通過收音機就可以聽到衛星的聲音。
  • 俄計劃一年後發射新一代地球遙感衛星
    新華網莫斯科6月15日電(記者耿銳斌)俄羅斯「進步-中央特種設計局」15日發布消息說,由該機構研發的新一代地球遙感衛星「資源-P」預計於2012年上半年發射升空。   俄羅斯計劃使用「資源-P」衛星替換目前在軌超期服役的遙感衛星「資源-DK1」。新衛星的在軌工作壽命為5年,比「資源-DK1」衛星至少多2年。
  • 中國衛星解析度0.1米,導航精度3釐米,美國還有太空優勢嗎?
    將與高分十一號衛星01星實現在軌組網,大幅提高觀測效率。高分十一號02星應用了我國自主研製的第四代數傳產品,較之前一代產品,數據處理能力提高至少6倍,數據傳輸能力提高3倍。在不久前出版的《中國測繪》雜誌,以「對地觀測衛星系統——14顆衛星花樣齊全高分家族個個本領大!」為主題專訪了我國李德仁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