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7月20日,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從阿波羅號飛船緩慢走出,在月球表面留下了人類的第一個腳印,堪稱是人類一小步,地球一大步;不僅如此,阿波羅號飛船還挖掘了月球的土壤,將其攜帶回地球。1978年,美國贈送了一部分月壤,中國的科學家高興壞了,可萬萬沒想到,只有1克,像黃豆一般大小。
中科院院士歐陽自遠回憶,1克的月壤中只能使用0.5克,可中國的科學家們僅利用了半顆黃豆大小的月壤,就發表了14篇論文,摸清了月球土壤的成分,令美國人肅然起敬;最悲催的是荷蘭,美國贈送的巴掌大的月巖被證實是假貨。如今,中國的嫦娥5號卻攜帶1731克的月壤返回地球,令美國人眼紅。
人類的徵途是星辰大海,地球的航天技術在數十年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而登陸月球則十分考驗一個國家的衛星技術;地球土地已經瓜分完畢,未來各國競爭的場景必定是外太空;外太空先到先得,衛星等技術顯得十分重要,衛星數量多的國家將處於有利地位。目前,中美俄三國擁有衛星數目最多。
其中,俄羅斯繼承了前蘇聯的實力,擁有135顆衛星,以其經濟實力卻不足以支撐巨大的開銷,航天發展幾近停滯,衛星的數量基本不變;中國的航天事業發展得最快,長徵火箭、東方紅一號人造衛星、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船、天宮空間站、嫦娥玉兔等等,尤其是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令人矚目,目前的衛星數量大約是200顆。
那美國目前的衛星數量是多少呢?大約是600顆,但並非是真實的數據,美國的衛星數量接近1500顆,到了2027年,美國將擁有超過4萬顆人造衛星。中美俄三國的差距竟如此之大,令人大感不解,問題的關鍵是馬斯克和貝佐斯,馬斯克和貝佐斯均為世界首富,偏偏對太空探索情有獨鍾,尤其是馬斯克的太空探索公司,令世界各國不敢小覷。
美國的官方衛星數量確實是600多顆,而馬斯克卻有一個名為星鏈的核心計劃:在2027年之前,太空探索公司將向外太空發射4.2萬顆人造衛星,構建6G網絡。以太空探索公司的實力,獵鷹9號可回收火箭每次可發送60顆星鏈人造衛星,現在已發射了14批人造衛星,美國許多鄉村地區已經在使用星鏈網絡,馬斯克填補了華為的空白。
如此一來,國人們又有了另一個不解之處:馬斯克的太空探索公司是屬於私人的商業航天公司,為何國內沒有出現馬斯克這樣的人物?也沒有類似的商業航天公司呢?實際上,中國也有私人的商業航天公司,而且不止一家,大名鼎鼎的小米手機創始人雷軍也投資了商業航天公司,該公司名叫銀河航天。
小米雷布斯也對外太空情有獨鍾,小米10可是真正上過外太空的智慧型手機,國內能跟馬斯克過招的,恐怕只有雷布斯,您認為小米有可能發布火箭產品嗎?中國的衛星數量能否超越美國?歡迎您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