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的姐姐》落幕,成團名單刷屏。
但作為一名專業的觀眾,你更需要看到成團夜裡的兩種有價值的信息。
如果你錯過了這場直播,你一定不要錯過這兩篇爆紅的「作文」。
一篇,是張雨綺提前準備的成團感言。
她沒有百分百的把握成團,這張紙,也只有50%的機會打開它。但很幸運,我們是站在幸運的一邊,聽到了一番值得寫下來的感言。
她說:
人生說50%50%。50%的成,50%的不成,我今天就準備的只有那50%成的發言稿。
大家一直說我是一個獨立女性,那麼獨立女性在我人生中帶給我一種什麼樣的經驗和感受?今天我想跟大家談一談。
首先,我覺得獨立女性得具有支配時間的能力,因為,青春不長,皺紋會長。
然後呢,我們還要有一種能力能和暴力和拳頭說NO,因為不是所有人的婚姻都是那麼幸福和完美的。
我們還要有一種能力,把自己的才華展示出來,讓這個世界上面用相貌來評定能力的人,告訴他們,智慧和美貌是可以並存的。
我還要有特別獨立的和敏銳的判斷力,因為我要讓我的孩子知道,這個世界上除了有童話般美好的故事,還有誘騙 拐賣和無盡的人生意外。
作為一個母親,我要努力呀。因為我要告訴我的寶寶們,你媽我不僅芳華絕代,還能乘風破浪。
巴黎不遠,隊也不長,
你若敢愛,我陪四方。
不知道你是否和我一樣,聽完這段發言,想大喊一聲「說的好」!
無關兒女情長,不是姐妹情深,這樣的成團發言稿,你在任何一個年輕女孩的遊戲比賽裡,都不會看到!
雖然這不過就是一個展示女性才華的舞臺。但張雨綺在自己走向成功的一刻,最想說的話是關於女性獨立支配時間,關於暴力和拳頭。
張雨綺喊出來了,那是30+的女孩需要證明的東西。我們習慣了看初出茅廬的小姑娘,聽她們講述未曾經歷、也未曾感知的夢想。勵志背後,最殘酷的東西,這次也終於有人講。
在這樣一個平臺,在這樣一個節目,張雨綺的這番發言,看似性情大發,實際上是最有深度,也是最值得掌聲的發言。
另一篇百萬文案,是芒果tv為姐姐成團之前播放的最後一部視覺短片,文案,如同一篇詩篇。
五百多年前
哥倫布的帆船 在大海中瀕臨崩潰
即將一無所獲地返航
最絕望時 水手爬上桅杆
驚呼陸地出現了
這是改變歷史的一次眺望
而所有的榮耀
來自於勇於開始
水手眺望星星 判斷方向
我們從真實出發去建造
即使表達笨拙而貧乏
所有的「從零到一」
最難的不是聽取答案
而是提出問題
不是誰能成就我
而是誰能阻止我
我們期望以平靜和敏感的視角
觀察世界 尊重選擇
並保持永不知倦的好奇
這一生決定我們能走多遠的
不是能力 而是選擇
在一切看起來的「不可能」與「不可能」之間
是選擇困在岸上
還是乘風破浪
在整個2020年的故事裡
有複雜的萬象
重建的世界
和遙遠的心
每一個曾經登船的人
一定都有著燦爛如火的眺望
人們在這裡握手 致意
為了遠行
此後
不祝一帆風順
但祝乘風破浪
在諸多芒果百萬級文案之中,這算不上驚世駭俗。但有一個規律可尋覓:凡是能寫出這樣被網友稱為「百萬級」文案的作品,大多數情況下,都已經確立了屬於這個節目的核心價值。
《歌手》如此,《花少》如此,《乘風破浪的姐姐》也是如此。他們都不僅是一個節目而已,而是包含了關心個體、關照世界的胸懷。
比如這段文案。
它關照個體——這一生決定我們能走多遠的,不是能力、是選擇
它也心繫天下————在整個2020年的故事裡,有重建的世界,和遙遠的心
它甚至有些預言式的哲理——不祝一帆風順,但祝乘風破浪
如果文案是50分,那視覺短片就是剩下的50分。
雙重曝光、書法體與解說雙敘事並舉,這種非傳統的當代藝術風短片,在這場直播裡,比比皆是。
一場直播裡的精巧細節,遠遠超出了每一期節目,甚至帶來了無數驚喜。
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有腦子非常靈活的導播——當楊瀾說出自己是52歲時,導播瞬間就把鏡頭切給了同為52歲的伊能靜。王霏霏和孟佳,永遠是一個鏡頭組。
透過一個文案,一段短片,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無論是技術上,還是內容上,或者是情感上,《姐姐成團之夜》,都是近年來少有的一臺精彩紛呈的直播大秀。
今天有個熱搜,說「乘風破浪的夏天結束了」。
但還好有這樣兩篇作文,一個是講姐姐的力量,一個聊綜藝的夢想,就是《乘風破浪的姐姐》留給2020夏天最有意義的價值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