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愛電視臺臺慶 做媒體始終如一清流十五年

2021-01-13 手機鳳凰網

慈濟人文志業中心主管同仁演繹《行願》。(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 攝影:陳慶雄)

人文志業中心主管同仁演繹《圓夢》。(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 攝影:葛傳富)

上百位歷年大愛劇場本尊主角一起合影。(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 攝影:葛傳富)

大愛電視臺自1998年1月1日正式開播,十五年來遵循證嚴上人創辦大愛臺的宗旨,堅守傳法角色。2013年欣逢十五周年慶,於元旦當天舉行臺慶活動,並邀請各地慈濟人、人文志工、戲劇節目製作人、故事主角等佳嘉賓參與,共同祝福大愛臺,並期許未來。

環繞全球持續不斷的清流

十五周年臺慶活動,總計動員了節目一、二部、新聞部、科工部、廣播部、媒體資源中心、戲劇一、二、三部等同仁,並由總監辦公室擔任統籌,活動現場分別在「大愛廳」與「關渡園區佛堂」同時進行,透過豐富多元的活動內容,讓現場佳嘉賓共同見證,大愛臺以媒體清流為宗旨,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堅持。

臺慶活動由人文志業同仁演繹《行願》與《圓夢》揭開序幕;活動主軸則依循證嚴上人當時創臺的堅持,以及對同仁的耳提面命為依據:「做節目要『苦集滅道',做新聞要』報真導正',戲劇則是為慈濟人撰寫大藏經,以真人實事來製作慈濟列傳。」

而記錄環保志工的《草根菩提》,則是提倡用垃圾變黃金,用以支撐大愛臺的營運;當黃金變清流,清流變主流,主流將隨大愛臺開播環繞全球。當日邀請七十歲的王恆義師兄,與八十七歲的施慶忠阿公,兩人合演即興環保歌。

王恆義師兄把資源回收來的南胡、口風琴、大小鼓、木魚、鈸、鑼等十幾種樂器組合,不僅成為臺北市文化局核准的首位「街頭藝人」,加入慈濟之後,更成立了環保樂隊。施慶忠阿公是百年古厝第三代傳人,兒子住在美國,已是慈濟委員;受兒子影響,他每天早上出門運動,邊唱歌邊做環保,當日分享他雖然獨居,仍每天快樂做環保的心情。

報真導正傳達人性良善光輝

戲劇一、二、三部,則分別請到戲劇本尊、戲劇製作人,展開幕後溫馨對談;戲劇一部請到跨時代拍攝的年度大戲《芳草碧連天》,由本尊魏杏娟分享家族故事;戲劇二部則由《愛的練習題》的洪美香來分享親子教養問題。

戲劇三部並邀請《無毒有我》系列本尊到場,與現場佳嘉賓分享自身的經歷。由於《無毒有我》與法務部合作,全省臺巡迴播放,觀賞人次高達三十幾萬人,劇中本尊每一場都會隨片登場,現身說法為現場觀眾解答,也為年輕學子帶來重要的提醒與啟示。他們願意貢獻自身的故事做為世人的借鏡,精神十分令人感佩。

戲劇部共同製作「懷念與感恩」專題,剪接已往生的故事本尊影片,表達緬懷與追思之意,並邀請節目製作人與慈濟藝聯會藝人成員,共同來分享參與大愛臺戲劇演出的心得,以及對自身人生的正向影響。

新聞部則是由陳竹琪主播引言,透過一分半鐘影片,快速瀏瀏覽十五年來的重要新聞主題,其中包括新聞部同仁上山下海、深入災區,無一所不在的現場畫面。

藉由臺慶活動機會,新聞部更對真善美人文志工長達十年來的協助,表達深切感謝,並邀請志工前來分享參與大事件的心得;旅居海外的志工不克前來,則以照片來呈現。此外,新聞部亦製作「人物專輯」,內容是記錄在逆境中,仍憑藉一己之力、省吃儉用儲蓄金錢用以助人的故事,希望藉由人的善舉,透過大愛新聞來傳達社會光明的面向。

為人類寫歷史,為慈濟入大藏經,在臺慶當天,證嚴上人開示感恩過去許許多多人的參與成就,更期勉大愛電視未來走出一條淨化人心的大道。

相關焦點

  • 臺灣大愛電視臺
    臺灣大愛電視臺是由慈濟傳播文化志業基金會所經營的電視網,原名慈濟大愛電視臺、大愛衛星電視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1998年1月1日,為慈濟基金會所屬之非營利事業
  • 大愛電視臺生日 | 大愛20年 為愛堅持
    報導真實】大愛電視臺的前身–「慈濟世界」電視節目於1995年12月1日開播,以「淨化人心、祥和社會」為製作理念,有別於一般的電視節目型態,朝向人性化、生活化、知性化方向,規畫各類型節目。「慈濟世界」電視節目全長六十分鐘,分新聞及節目兩部分;周一至周六固定播出十五鍾「慈濟新聞,由葉樹姍帶領慈濟新聞主播群,報導海內外慈濟人最新訊息;周日特別制播閩南語的一周新聞回顧,由楊榮南先生和慈韻師姊主播,延伸服務觀眾的範圍;新聞之外,每天並規畫不同的節目單元。當慈濟媒體從月刊、廣播走向電視,除了立體徵信的功能外,  證嚴上人對於當年節目的期許又是什麼呢?
  • 【大愛電視臺十八周年慶】守之不動 堅定傳法精神
    (攝影者:陳武良,地點:高雄靜思堂,日期:2016/01/01)一走入講經堂,即被舞臺上八道藍光吸引,在大型聚光燈的照射下,彷佛走進大攝影棚一般,有人趕緊整理起儀容,老人家與小朋友則是四處張望,也有坐輪椅與拄著拐杖的長者由家人陪伴來到現場。每年的元旦是大愛電視臺臺慶,今年(2016年)是大愛電視臺十八周年慶,臺慶活動於全臺四地聯機舉行,南部則在高雄靜思堂進行。
  • 臺灣大愛電視臺到德陽拍攝慈濟大陸20年專案紀錄片
    記者採訪什邡市委常委、秘書長黃劍(德陽市臺辦 甘和林 攝)   中國臺灣網7月8日德陽消息  7月4日至7日,臺灣慈濟基金會大愛電視臺執行長室專員葉育鎏和節目部副理王俊富帶領編導、記者等一行4人到德陽拍攝「慈濟大陸20年專案紀錄片」。
  • 臺灣大愛電視臺採訪文峰寺慈善基金會
    當看到殿堂一旁擺放整齊的愛心福罐時,大家也紛紛駐足拍照,連臺灣大愛電視臺也對文峰慈善基金會產生了興趣。基金會肖秘書長接受了臺灣記者的採訪,介紹了基金會的緣起和發展。 (圖片來源:文峰寺) 基金會的成長與發展的背後是義工們無私的付出,講到這裡,肖秘書長回憶起在臺灣慈濟參訪時,曾深深地被一位小義工的盡心服務所感動。
  • 大愛電視臺:為時代做見證 為慈濟留足跡
    大愛電視臺即臺灣大愛電視臺。臺灣大愛電視臺是由慈濟傳播文化志業基金會所經營的電視網,原名慈濟大愛電視臺、大愛衛星電視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1998年1月1日,為慈濟基金會所屬之非營利事業,成立宗旨為透過電視傳播,淨化人心。臺呼是:「大愛,讓世界亮起來。」
  • 臺灣慈濟:大愛電視臺網站全新改版上線
    大愛電視臺網站全新改版上線(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大愛電視臺網站於2013年10月21日起全新改版,推出新版的接口,新加入的影音服務,採用更高畫質的影像、聲音質量,讓觀眾的心能夠更貼近! 網站隨時辰變化道理亙久不移為了更好的用戶體驗,大愛電視臺網站新版本,將大愛一臺與二臺之節目作了更完整的介紹與呈現;大愛新聞亦作了更完整的歸類,使用者也能進一步的推文與分享;大愛戲劇部份,透過新界面的規劃,讓功能更簡潔、戲劇主題更鮮明。
  • 傳播管理獎 大愛獲團體獎
    大愛電視臺總監葉樹姍率領團隊一起上臺,並表示臺上團隊成員得過六座金鐘獎,都比不上一座傳播管理獎,並表示將會繼續為這個社會帶來正向的影響力。(攝影者:葛傳富,地點:臺北市市長官邸藝文沙龍,日期:2016/10/05)2016年由中華傳播管理學會所主辦的傳播管理獎,在10月5日下午三點於位在臺北市中正區的「市長官邸藝文沙龍」之表演廳進行頒獎典禮,今年(2016年)的頒獎人為長期關心臺灣媒體產業發展的前行政院長張善政,希望藉此喚醒媒體人對於傳播管理的重視。
  • 臺灣大愛電視臺赴四川開展汶川地震五周年專題採訪
    臺灣大愛電視臺赴四川開展汶川地震五周年專題採訪 2013年04月12日 13:20: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大愛電視臺記者專訪四川省住建廳總規劃師邱建。
  • 【大愛臺下載】真善美的電視臺
    http://dl.wcd.qq.com/webapp_dloader/appdetail/appdetail.jsp
  • 走進慈濟大愛臺:臺灣最專業的佛教電視媒體
    走進慈濟大愛臺:臺灣最專業的佛教電視媒體
  • 臺灣媚日神劇提前下架 臺當局卻要強迫電視臺重新上架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由臺灣慈濟基金會經營的大愛電視臺推出單元劇的《智子之心》,電視劇的預告片在臺灣播出後,立即受到了兩岸網民的一片譴責,在播出2級之後就下架了。但臺媒24日報導,這事又有了新進展。大愛電視臺媒體發展部經理歐宏瑜受訪時表示,下架沒有任何政治因素,也沒受到外界的幹擾,大愛目前沒收到NCC來函,待收到通知後會再向NCC做說明。據報導,《智子之心》在兩岸媒體引發熱議。國臺辦16日上午舉行例行記者會,發言人安峰山針對此事回答媒體稱:「我們也注意到,這部電視劇的預告片在臺灣播出後,立即受到了兩岸網民的一致譴責。」
  • 延參有請第4期:走進慈濟大愛電視臺
    這一次,延參法師走進慈濟大愛電視臺,去看看他們如何做佛教傳播。大愛電視,是由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所經營的電視網,原名慈濟大愛電視臺,1998年1月1日開播,為慈濟基金會所屬的非營利事業。成立宗旨為透過電視傳播,淨化人心。大愛電視不播出商業廣告,其資金三分之一來自慈濟基金會環保志工從事資源回收所得、其他來自善心人士捐款。
  • 臺灣大愛電視臺來杭拍攝「二董」專題紀錄片
    近日,臺灣大愛電視臺攝製組一行6人,專程來到杭州富陽拍攝當地歷史文化名人、清中期父子宰相董邦達、董誥專題紀錄片。
  • 公視清流不堪藍綠衝擊 臺灣不配擁有公共電視?
    公視是具什麼樣身份的電視臺,董事會難產是怎麼回事,又陷入哪些困境?且隨島內多位電視業者及新聞傳播學者一探究竟。  公視,臺灣電視中的清流  臺灣公共電視臺(PTS),是具有公共服務性質的電視頻道,乃臺灣電視中唯一保持著非商業性的綜合性電視臺。
  • 上海歲末祝福 大愛清流永不乾涸
    今年的主題是「大愛之道廣披環宇,長情之路古往今來」!希望藉由此次盛會,把握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廣結善緣,留住這份情。這裡不僅是慈濟人的家,也期望成為更多人的家,愛一直都在。這也正是慈濟用五十年走遍了九十幾個國家的因緣,慈濟世界繼續開闊著大愛之道,拉長情擴大愛。長達半個小時的「2015年慈濟大藏經」視頻,把大家帶回2015年的春夏秋冬。
  • 大愛之光 金鐘獎入圍七項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入圍名單:戲劇節目女主角獎 林嘉俐(吉姊當家)兒童少年節目獎 生活裡的科學科學節目獎 發現教育文化節目獎 青春愛讀書兒童少年節目主持人獎 王伯源 陳瑋薇(生活裡的科學)教育文化節目主持人獎 簡守信(大愛醫生館)謝哲青(青春愛讀書)終身貢獻獎 龐宜安(獲獎)龐宜安導播獲得終身貢獻獎
  • 廣東廣播電視臺《大愛公益》頒獎盛典--暨新春聯誼會
    2015年2月6日,由廣東廣播電視臺舉辦的《大愛公益》頒獎盛典暨新春聯誼會,在廣州鴻星酒家盛大召開,眾多企業、媒體到場參加。
  • 愛的力量——走進慈濟 感受大愛
    2017年的11月2日,我有幸接受李桂芳師姐的引領,來到我國的寶島臺灣,全方位走近慈濟,走近證嚴上人,全面了解慈濟,並感受了慈濟無限的大愛
  • 臺灣奇聞:佛教電視臺打造公益 不播商業廣告
    上周到臺灣旅遊也不例外。一到旅館放下行李,我就打開電視,一個頻道一個頻道挨著看。  臺灣有多少家電視臺呢?據說有40多個臺,200多個頻道。一般老百姓家裡裝的有線電視大概能收100多個頻道。以比較大的東森電視臺為例,它有綜合臺、新聞臺、財經新聞臺、電影臺等等,跟中央電視臺的分類方法差不多。跟內地的電視節目相比,臺灣電視有三類節目特別有意思。一類是電視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