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耐煩強求,
凡是叫我們痛苦的,
全部是美麗的誤會。
電視劇《我的前半生》靜悄悄地開播了,卻遭到書迷們熱烈的吐槽?
大陸子君或許比較可以體現這個時代國內中產階級太太的形象,但與其說大陸子君很不子君,不如說馬伊琍演的根本就是小說裡子君最瞧不起的女人——姜太太,八卦、言談舉止粗俗、衣著誇張的市儈女人。
簡直是反面啊!反面!原來的白襯衫卡其褲,T恤牛仔褲去哪了?
既然想反映中產階級家庭的婚姻現狀,為什麼一定要硬生生地套上亦舒的外衣呢?看過流金歲月沒有?朱鎖鎖(鍾楚紅飾演)和蔣南孫(張曼玉飾演)才是亦舒女郎啊!
現實中,亦舒在21歲的年紀已經早早離了婚。《我的前半生》裡有關女性離婚後親人的真面目以及求職謀生的辛酸苦楚的描寫如此真實,也許就是取材自生活。經歷一場失敗的婚姻對於女性來說從來都不容易,何況那個年代。
亦舒從小愛看小說,尤其是愛情求而不得的書(像《了不起的蓋茨比》)。她自知自己的寫作能力,並且堅信能夠以此來謀生。
16歲那年,亦舒第一次告訴哥哥倪匡,「二哥,我寫了一篇小說。」
倪匡說亦舒是一個有天生小說創作能力的人,「一個天賦有寫小說才能的人,不論她年齡是多麼小,拿起筆,鋪好紙,寫下了一生之中第一篇小說,實在是不能追問「為什麼會這樣做」的,因為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是必然會發生的事——若是還未曾發生,或只是想了而一直未做,那麼,請對自己寫小說的才能,略表懷疑。」
17歲,亦舒在明報當記者,至今還在明報有自己的專欄,伊莎貝專欄。當時是香港文壇公認的才女。
21歲遭遇婚姻失敗,後來的感情也受挫,只好遠赴英國讀書。25歲前揮灑自如,極其豪放,25歲後腳踏實地,力求上進。
英國讀書的三年對她的磨練很大,那段時期她手裡一無所有,只剩兩個殘破的旅行箱。
「莊敬自強,絕不投降,環境惡劣到在荒山野嶺做超齡學生,更應進時裝店消遣解悶。天天陰天下雨?才不要緊,找一把最漂亮花哨的大傘撐起上街。根本這個世界人若不願自愛,就不會得到他人之愛,抱怨、訴苦、解釋、牢騷,什麼都可以,但不可以放棄。」
亦舒相當高產,2016年1月她出版了她的第300部作品,《衷心笑》。蔡瀾說她每天定時寫作是驚人的毅力,世上難得。撇開有寫作的才能這一點,亦舒的勤奮、克制真正是不得不佩服。
人們對亦舒的小說有這樣的普遍印象:年輕的女性讀者居多,按照某些人創造的小說歸類法屬於「言情小說」範疇,因為銷路好,又稱為「通俗小說」、「流行小說」。但其實所有的好小說,必然流行。流行小說,不足以貶低小說的地位。
即使是諸如一男一女,二男一女,二女一男的愛情故事,竟然也能寫出三百多本書,真的是很厲害啊!
對於亦舒的小說,倪匡這樣評價:「是極佳的文學作品,她小說中社會現實意識之濃,比起一般枯燥乏味,詞堆砌,美其名曰嚴肅文學,自名正宗的那些作品來,不知真實強烈多少。」
亦舒五歲起就隨家人移居香港,在香港長大。她的小說,部部洋溢著極「香港」、極「城市」的味道,「和香港人的脈搏頻率相同,是地道的香港文學」。
除了經常被人吐槽小說格局不大,「庸俗」之外,師太最被人詬病的大概就是拋棄親生子長達三十多年,無任何來往這件事了。
2015年蔡邊村通過紀錄片《母親節》向亦舒喊話:「您好,是我,蔡邊村,您的兒子,很久不見,我們可以見面嗎?」當時44歲的蔡邊村遠赴溫哥華約見亦舒,亦舒拒絕會面。香港詩人蔡炎培一篇《蔡邊村和蔡邊人》更是一石激起千層浪,整個華人圈子都在討論這件事,而去言論大致傾向同情蔡邊村,譴責亦舒的殘忍行為。
但其實熟知師太的人,也知道這是意料之中。師太甚至跟哥哥倪匡也老死不相往來。
師太的好友柴娃娃說:「剛認識亦舒的時候,常給她嚇個半死,見她開口閉口有載不動的愁,以為她不再有明天了,不料明天她哈哈大笑,判若兩人,漸漸地有『狼來了』的習慣。一方面她極力地抗拒傳統正道,另一方面她已潛移默化(指熟讀聖經),於是她會很矛盾,這也就是她不快樂的根源。」
香港文人沈西城據此說亦舒其實是一個非常情緒化又自相矛盾的人。「一個自相矛盾的人,難與人相處,而人也難與她相處,一定要與她相處,就得接受她的性格,甜酸苦辣俱備,令人哭笑不得。年輕時的亦舒,喜歡談戀愛,戀愛時的爭吵、妒忌、痛苦、歡樂,又可給予她新鮮的『感受』,支撐她的寫作。可以說,戀愛是亦舒的精神食糧。既是食糧,哪又豈可安然於一段愛情,她跟蔡浩泉的斷然分手,那是必然的事。」
何止一向辛辣不羈的柴娃娃不敢招惹亦舒,就連哥哥倪匡也不敢多說她。對於沈西城求他向亦舒介紹自己的要求,倪匡連連擺手:「小葉!別別別,我很少很少跟亦舒來往。這件事我辦不了!」一年365日,倪匡見亦舒的時間,絕不超過6小時!
倪匡坦言亦舒的朋友比自己了解亦舒多多了。為什麼?原因很簡單,因為年齡差距大呀!倪匡少小離家時,亦舒還在上幼兒園,剛來香港時,她還只是個見了哥哥抽菸以為那是大墮落而當街哇哇大哭的小女孩。
兄妹兩人老死不相往來,也沒什麼特別原因或不和,只是兩人性格皆異於常人而已。
亦舒是怎樣一個人?
或許就是「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
對於像師太這樣悍強、以自我為中心的人來說,她根本不會理會外界的聲音。
至於電視劇,咱們吃瓜群眾啊,各看愛看的就好。泥萌說是不是?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