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尾螳螂蝦的錘子和銀屑病性指(趾)甲炎

2021-02-08 華斌的超聲世界

        午間休息,看到一段小視頻,講海洋中一種非常兇猛的小動物——雀尾螳螂蝦。這傢伙實際上和我們平常吃的皮皮蝦是表親,但是它前面的一對足特化成了一對錘子,遇到獵物能夠以極快的速度錘擊對方,甚至能擊碎堅硬的貝殼。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索相關的視頻觀看。高速攝影機拍攝到雀尾螳螂蝦由於出錘速度太快,局部甚至夠形成空化效應,其原理與超聲產生的空化效應實際上是一樣的。

雀尾螳螂蝦

雀尾螳螂蝦前部的錘子。

雀尾螳螂蝦用錘子錘擊獵物。


超聲空化效應。


     不過,我們今天談的不是超聲的空化效應。而是由雀尾螳螂蝦的錘子想到了一個疾病——銀屑病性指甲炎——的超聲表現。

      約80%銀屑病關節炎患者伴有有指(趾)甲病變。最常見的指甲病變是頂針樣凹陷。其他表現有指甲脫離,甲下角化過度、增厚、橫嵴及變色。在很多患者出現肉眼可見的指甲病變之前,在甲床就會出現改變,這種改變可以利用高頻超聲檢查發現。因為絕大部分伴有指甲炎改變的銀屑病患者都可能伴有銀屑病性關節炎,如果能夠越早診斷指甲炎,就能夠越早進行幹預,避免銀屑病性關節炎造成的關節破壞和功能障礙的發生。

       早期的銀屑病性指甲炎在聲像圖表現為甲床的增厚和血流信號的增多。甲床的增厚以甲根部為主,甲根部顯著增厚使得指甲下的甲床低回聲在聲像圖特別像我們上面看到的雀尾螳螂蝦的錘子,有作者就稱之為「錘子徵」。而正常的甲床甲根處是「劍」形的。

圖1 銀屑病性指甲炎的甲床(綠色)呈現為「錘子」狀。箭頭所示為指甲。

圖2 圖1同一病例增厚的甲床局部血流增多。

圖3 正常的甲床假根部呈「劍」形(綠色)。箭頭:指甲。

圖4 正常甲床下血流較少。



     文中掃查指甲及甲床使用了聲學耦合墊,是由 「超及導聲墊」友情提供。如有需求,可以直接點擊下面的二維碼進入該公司的微店購買。



謝謝!

相關焦點

  • 深海拳王-雀尾螳螂蝦
    深海拳王之:雀尾螳螂蝦圖片來自與網絡深海拳王作為皮皮蝦之光,深海拳王。。。能夠襯得上這些稱號的自然歸功於雀尾螳螂蝦的第二對顎足。這對顎足最前端一節為單刺狀,末端為錐子狀,根部則凸起厚重。伸展時可輕易刺穿動物的軟組織。摺疊起來時,加厚部分可以向錘子一樣擊碎動物的甲殼。這也是他深海拳王稱號的由來。
  • 每天認識一種魚(496)丨雀尾螳螂蝦:天生殺手,傑出拳擊手!
    雀尾螳螂蝦的第二對顎足非常發達,是它捕食和禦敵的利器。其捕肢最前端的一節呈單刺狀,末端如錐子一般非常尖銳,根部則凸起加厚。當它摺疊起來時,加厚的部位可以像錘子一樣擊碎甲殼類、貝類、螺類等動物的硬殼;而當它伸展開時,又可以輕鬆刺穿動物的軟組織。
  • 「巡洋艦級」海洋鬥士:雀尾螳螂蝦
    「巡洋艦級」海洋鬥士:雀尾螳螂蝦作者/張濤拉罕拳擊,和射箭一樣,誕生自人類古時,是原始人類賴以為生的生存技巧之一。海洋鬥士雀尾螳螂蝦雀尾+螳螂,林奈諸子之一雀尾螳螂蝦,又稱紋華青龍蝦、蟬形齒指蝦蛄,是一種小型肉食性節肢動物。它們主要分布於印度尼西亞峇里島、西太平洋熱帶海域以及關島至東非的附近水域,在我國南海及臺灣海域也有分布。
  • 海底實力派打手——「刺頭哥」雀尾螳螂蝦.
    口味蝦、白灼蝦、油爆蝦、烤蝦……不過蝦除了好吃之外它們也具有爆表的戰鬥力今天的主角就是它-雀尾螳螂蝦螳螂蝦(Mantis Shrimp),又叫蝦蛄、皮皮蝦,是口足目(Stomatopoda)生物的總稱。在生物分類學意義上,螳螂蝦和其他蝦的親緣關係,甚至不如其他蝦和螃蟹的關係近。
  • 海洋科普(1185)| 雀尾螳螂蝦:漂亮兇悍的海洋拳王,得用防彈玻璃水缸養它
    本文來自 長沙海底世界訂閱號(ID:cshdsj2016)雀尾螳螂蝦,也被稱為蟬形齒指蝦蛄或
  • 一個會拳擊的海洋殺手——雀尾螳螂蝦
    (圖片來源:品正優鮮)雀尾螳螂蝦棲息在水下3-40米的深處,通常在10-30米的深處發現。它們喜歡22-28°C的水溫。這些螳螂蝦藏身在它們的U形洞穴中,通常見於靠近沙質和沙礫地區的珊瑚礁基地附近。它們主要分布於關島至東非的印度-西太平洋熱帶海域,包括中國的南海及臺灣海域。
  • 雀尾螳螂蝦,長得好看卻讓人不敢捉
    ,這種蝦就是雀尾螳螂蝦!    雀尾螳螂蝦的外形長得非常好看,可以說是蝦類中的「孔雀」,外表由鮮豔的紅、藍、綠等多種顏色構成,尾部很像孔雀尾巴,但它的頭部卻像螳螂,更重要的是獵食的方式也像螳螂,所以叫做雀尾螳螂蝦!
  • 雀尾螳螂蝦,又稱作紋華青龍蝦
    雀尾螳螂蝦,又稱作紋華青龍蝦,距今已經有著上億年的生存歷史了,在漫長的演化中它們的外貌幾乎沒有發生變化,至今仍生存在地球上,屬於一種十分兇悍的古老蝦類,據悉,雀尾螳螂蝦的捕肢在水中能夠以0.02秒的時間內彈射出去
  • 白鈴鳥、多毛蛙、藍紋章魚、琴鳥、雀尾螳螂蝦及蛇鷲的特異功能
    人類和高等動物大腦之間的差別,顯然在於程度上而不是本質上的差異。——查爾斯·達爾文一,白鈴鳥是世界上叫聲最刺耳的鳥(鴿子大小的雄性白鈴鳥發出刺耳的聲音以吸引伴侶。)雄性多毛蛙會長到11釐米,在繁殖期,它們會長出如毛的皮膚和動脈。咔麥隆當地的人們用長矛和彎刀抓多毛蛙,以避免受到其利爪的危害。三,藍紋章魚會發出警告色。
  • 螳螂蝦的飼養
    俗話說有喜歡孫悟空就有喜歡豬八戒的有這麼一群人專門喜歡飼養螳螂蝦
  • 遠程VS近戰,槍蝦完勝螳螂蝦?不,正相反
    海底較量的兩個對手是甲殼類動物:螳螂蝦和槍蝦。螳螂蝦,掠足上有對長得像棒槌一樣的錘子,攻擊時掄起鐵錘重擊對手。 600種槍蝦中,有近10種槍蝦是真社會性的生物。社會蝦指的是:它們有各自分工,能集體哺育小蝦。
  • 螳螂蝦與梭子蟹的爭霸戰
    原來,這個會唱歌又好看的精靈就是名滿海洋江湖的——鐵拳無敵雀尾螳螂蝦小七。「那就祝你好運吧!」紅珊瑚笑了。小七晃著燈泡似的眼睛說:「謝謝!民以食為天,能吃飽肚子快樂似神仙。」梭子蟹和別的螃蟹一樣,都是八條腿,橫著走路,只是身體是青綠色,體型左右兩頭尖,像織布的梭子。看見雀尾螳螂蝦小七出現,嚇得差點尿尿。想逃是來不及了,只能硬著頭皮和這個死對頭打一場。「小七,你別欺負螃蟹太甚,我今天和你大戰一二十個回合!」梭子蟹話還沒說完,就揮動鰲鉗搶攻。
  • 皮皮蝦:愚蠢的吃貨,你們對力量一無所知
    蝦蛄是蝦和蟹的遠親,因為味道鮮美經常被人們當做上等的海味,不過你可能不知道的是,當蝦蛄們生活在海裡的時候,它們也是不可小覷的可怕殺手呢。蝦姑在餐館和菜市場也有蝦爬子、瀨尿蝦、富貴蝦等名稱。因為肉質鮮嫩緊實,產量有很大,所以自然就成了人們餐桌上的常客。
  • 惹不起的螳螂蝦,一拳能打爆你魚缸,沒個防彈玻璃箱也別想養活它
    惹不起的螳螂蝦,一拳能打爆你魚缸,沒個防彈玻璃箱也別想養活它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螳螂蝦呢?雀尾螳螂蝦的長相與皮皮蝦近似,卻是截然不同的生物,它們的外觀比皮皮蝦更加豔麗,雖然外觀豔麗,但卻掩蓋不了它們猙獰的面目。
  • 一拳擊碎6mm玻璃,螳螂蝦的重擊無法抵抗?不,能用它的殼來扛
    雀尾螳螂蝦,甲殼界的顏值擔當,一身鎧甲像孔雀羽毛一樣鮮豔,集全了藍、綠、紅、黃的亮麗顏色。 高顏值的螳螂蝦是海族館的收羅對象,把它放到觀賞魚缸裡,色彩明豔很是吸睛。但可惜完全可以靠顏值吃飯的螳螂蝦,根本沒有做花瓶的覺悟,它會一拳擊碎6mm的玻璃,逃出玻璃缸。
  • 全世界蝦姑大全,皮皮蝦我們走,去找比「青島大蝦」還貴的蝦姑
    這種蝦姑,就是我們一直說的皮皮蝦、蝦爬子、琵琶蝦,是最為常見,也是價格相對其他來說,最為便宜的一種。黃螯半指蝦蛄黃螯半指蝦蛄,也叫加州半指蝦蛄,是目前已知世界上體型最大的粉碎型蝦蛄,清晨和傍晚活躍,晚上和中午在關閉的洞穴中。
  • 皮皮蝦才是海洋王者?出拳速度700分之1秒,防彈玻璃都能擊碎
    在大海中有一種海洋動物叫做雀尾螳螂蝦,它的外形和皮皮蝦幾乎是一模一樣,唯一的區別就是雀尾螳螂蝦擁有非常豔麗的外殼,從外觀來看就好像一件藝術品一樣,非常的漂亮,但是你千萬不要被他的樣子所矇騙,雀尾螳螂蝦其實是一種非常兇悍的海洋生物。
  • 一拳打碎防彈玻璃,出拳速度700分之1秒,皮皮蝦被人類小看了
    而深海中,有一種外表和皮皮蝦幾乎一樣的蝦姑,學名為雀尾螳螂蝦,正如它的名字所描述的那樣雀尾螳螂蝦有著豔麗多彩的外殼以及像螳螂一樣鋒利有力的爪牙。雀尾螳螂蝦是甲殼類動物中的顏值擔當,它們擁有著一身堅硬的盔甲但卻如同孔雀尾巴一般鮮豔的色彩,分別由藍、綠、紅、黃等顏色組成。
  • 皮皮蝦竟然在海洋稱霸?不靠體型靠鐵拳,太讓人震撼了!
    當然,一些朋友可能會說,我也不關心蝦類和口足類有什麼區別,反正蝦類和蝦蛄都是可以吃的,那以此類推,雀尾螳螂蝦也是可以吃的。這個邏輯大體上沒錯,這種生物吃是能吃,只是你敢不敢吃而已。並且,基本上所有的動物都可以吃,只是人類敢不敢,能不能承受吃完以後的後果而已。
  • 一拳打出80千米的時速,運載皮皮蝦需防彈玻璃?被它擊中或會昏迷
    在印度-西太平洋的熱帶海域,就分布著一種顏色豔麗,外表和普通皮皮蝦相差無幾的雀尾螳螂蝦,這種節肢動物以攻擊力著名。雀尾螳螂蝦通常棲息在珊瑚礁巖縫和洞穴,有時候也會藏匿在砂礫中等待獵物出現,它們是肉食類動物,最顯著的標誌就是身上五彩斑斕的花紋,以及前肢的顎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