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情人節小夥伴們怎麼過呢?
這種到處瀰漫著戀愛酸臭味的節日裡,是宅在家裡刷劇看番?還是上街虐狗?
這世界對單身狗總是十分不友好,總是要變著法地虐。
但是,你們以為只要假裝2月14號不存在就能躲過這一劫了麼?太天真了!
一個月過後,日本還有一種叫做「白色情人節」的東西在等著你們!
沒錯,「白色情人節」,日語寫作ホワイトデー,時間正好位於情人節的整整一個月之後的3月14日,是在情人節那天收到巧克力的男性向女性回禮的日子。
這個白色情人節具體究竟怎麼回事呢?
起源是商家的陰謀?
就如同不知何時光棍節成了商家的促銷手段一樣,情人節要贈送巧克力這一源自日本的習俗本來就是某商家為了促進巧克力的銷量而一手策劃的陰謀。
聽上去還有點小溫馨的白色情人節也沒有例外。
最開始,日本全國點心工業協會決定「3月14日是贈送糖果的日子」,並且組成了日本點心協會白色情人節委員會。
然後在1977年,福岡市的石村萬盛堂為了擴大棉花糖的銷量,首先採取措施,將白色情人節作為「棉花糖日」開始了第一波促銷攻勢。
之後在1980年的3月14日,第一屆白色情人節才正式開始。
白色情人節意外地開始得很晚呢。
至於為什麼設定在情人節的一個月後——
當然是為了讓大家在血拼的情人節之後再賺一波錢再坑啦。(和手遊一個套路嘛)(劃掉)
實際上,在1973年的時候,公司EIWA和不二家聯手,認為「白色具有『喚來幸運』『會帶來好運』一類的理由。」便將白色情人節的日期設定在了情人節的整一個月之後。
當然也有一種更靠譜的說法。
據說從以前開始日本人就十分重視回禮,只要得到了什麼必定會進行回禮。因此白色情人節的出現不過是眾望所歸。
至於為什麼要命名為「白色情人節」呢?
關於這個問題,有兩種答案。
一種是,製作點心的原料砂糖是白色的,因此命名為白色情人節。
一種是,因為白色是純潔的象徵,正適合青少年清純不做作的戀愛。
收到回禮還有意義?
和原則上只能送定番的巧克力的情人節不同,白色情人節的回禮可謂是多姿多彩無奇不有。
從糖果到點心,從紅茶到項鍊,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送不到。
那麼,在那些回禮中,又蘊含著怎樣不同的意義呢?
【キャンディー】(糖果)
その意味は「私もあなたが好きです」という意味になります。
キャンディーでお返しをするのは、長く楽しめるお菓子だから。
意味著「我也喜歡你」。
因為糖果是能夠享受很久的點心。
【マカロン】(馬卡龍)
実は、マカロンには、『特別な人』と言う意味があります。
意味著「你對我來說很特別」。
【クッキー】(曲奇)
クッキーをもらうと、「友達のままでいよう」という意味があるそうです。
如果收到曲奇,似乎意味著「我們還是做朋友吧」。
【マシュマロ】(棉花糖)
実は、マシュマロ=「あなたが嫌い」という意味だそうです。
溶けてなくなるからよくない意味がある。
實際上,如果收到棉花糖,基本代表著「你很討厭」
因為棉花糖易化,所以代表的意義也不好。
作為白色情人節起源老大的棉花糖居然會混到這個地步真是讓人十分意外。
以上就是白色情人節的一些相關知識了。
有沒有對這個滿是狗糧的世界更加絕望一點呀?
如果中國也有白色情人節,各位希望收到什麼樣的回禮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給單身狗們貢獻一波狗糧哦。
順便來點個讚嘛麼麼噠~
明王道の日語大廳 285089780 (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