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變調夾吧,我們在需要使用變調夾的時候一般主要是因為方便、好用,在不改變指法的情況下就能改變調。
大家注意調和調式的區別,調包括調式,例如:我們說C調 ,其實C調包含C自然大調和A自然小調這兩張調式。
例如:我們大部分的時候是把吉他按照標準調弦調弦法。(最常用的是用調音器調,方便,好用)
從一弦到六弦(高音E、B、G、D、低音A、低音E),最細的那一根弦是一弦。標準調弦法按照六弦到一弦的同一品音程關係是純四度、純四度、純四度、大三度、純四度。
當然我們有時也會用特殊調弦,後面我會介紹到特殊調弦法,這裡只簡單提到,讓朋友們知道還有另外一直調弦方法
我們現在就以吉他已經標準調弦調好了來討論一下變調夾的使用方法吧。
相信彈過吉他,或者了解過吉他的朋友都知道變調夾一般用來升調,當我們運用變調夾一般是因為我們所彈的調式和弦要比較複雜,或者說和弦相互之間轉換比較困難。
所以我們才運用變調夾(在不改變指法的前提下改變調,這就是變調夾的優點)
例如:同樣的一個C和弦的指法,當變調夾夾在一品的時候,向當於把和弦都升高了半音,那麼其實就是不加變調夾的情況下#C和弦的音高
同理:夾在兩品就是D和弦的音高,三品就是bE和弦的音高
另外我們需要知道,調是沒有絕對的高低的,只有放在某一個音區(吉他上基本分為:5弦和6弦為低音區、3弦和4弦為中音區、1弦和2弦為高音區)才有高低之分
那麼變調夾如何來升調我們基本都了解了,那麼究竟如何降調呢?
我們把C調的一個(高音1),用變調夾夾四品後,本來是不是我們應該讀(高音3),比原調升高了一個大三度。但是如果我們把升高後的大三度音不讀(高音3)了,而是讀成(中音1)。當我們讀成(中音),此時已經降低一個八度,又因為變調夾夾在四品上,音高上升了一個大三度。所以就算比原調降低了一個小六度
可能有的朋友不是太懂,我來說說可能是什麼原因吧,我之前也困惑過,之所以感到困惑是因為我們受首調唱名法的影響,我們腦子裡形成一種固定模式。
你問我什麼是首調唱名法?
首調唱名法就是以調式的主音為DO例如以大調為例,1=D 主音D為DO、1=E 主音E為DO。然後按照 全、全、半、全、全、全、半 的音程關係排列得到D調音階:D(1)、E(2)、#F(3)、G(4)、A(5)、B(6)、#C(7)
E調音階:同理推導
例如:上面的把1=C 的一個(高音1)升高後的大三度音本來應該讀(高音3=高音MI)。
那(高音3)的音名是什麼呢?(高音3的音名是高音E)。受首調唱名法的影響,我們一看到(高音E)就讀成(高音3=高音MI)。
這樣就造成了原來理論上我們可以把任何音高命名成任何符號的叫法的困擾了。
這既是優點也是缺點,優點是首調唱名法對轉調非常方便,缺點就是上面那種情況吧。
其實按照固定唱名法,任何一個音名可以唱成任何音,只要你骨骼驚奇,發明一種外星語言都行,但是音高必須發出一樣高或者相隔一個低八度或是高八度。例如:(高音E),我們可以把他唱成任何音高,只要我們喜歡,我們把(高音E)讀成@或者*都行。
可能有點繞口,怎麼說呢,就是命名的道理,我們遇到一個不認識的人,可以叫他小明,小紅都可以,但是不管小明還是小紅都是特指這個不認識的人。
這就是變調夾降調的原理
但是對於一些吉他大神級的人物,他們會覺得使用變調夾是一種很低級的方法,因為他們已經對指法、調式音的音程位置、各種指法音階,如何轉調 ,了如指掌,所以他們不需要變調夾
如果對大家有用,有所幫助的話,你們的關注點讚支持是我繼續寫下去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