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老兵朱青川
全國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團隊志願者贈送給朱青川的紀念章
【口述人物】
■姓名:朱青川■年齡:92歲
■家庭地址:平和小溪鎮
■主要經歷:從1942年開始,在巫家壩空軍軍官學校任學生隊庶務長,專門負責辦理學生衣、食、住、行、用等事務
閩南網10月19日訊 92歲高齡,精神矍鑠,很健談,在朱青川心裡,有一段藏了幾十年的從軍經歷。
1942年,老人跟西南聯大的學生一樣,抱著拳拳報國心,準備到印緬的正面戰場去打鬼子。很遺憾,當他到達雲南時,時局變化,第二批遠徵軍停止招收。
不過,當時他在曾經的軍事教官的介紹下,進了巫家壩空軍軍官學校,當了學生隊的庶務長。老人說,當時印緬、滇西活動的遠徵軍的很多空投物資,有的就是這個學校畢業的飛行員空投的,自己也算間接為遠徵軍提供後勤服務。
20多年前,朱青川和老伴一起從平和縣九峰鎮搬到了小溪鎮四兒子家,幫忙照看孫子。老伴和四兒子相繼離世後,只剩下老人和孫子相依為命。孫子在縣城開了一家推拿按摩店以求生計,老人則每天早早起床,為孫子準備好飯菜。
投筆從戎
因時局變化,朱青川當年沒能上正面戰場打鬼子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響起抗日槍聲,舉國上下掀起抗日救亡運動,那時我正在平和縣立簡易鄉村師範讀書。
當時,中等以上學校實行軍事化管理,設軍訓課程,進行軍事訓練;高中以上學校由軍管區派出專職軍事教官,對學生進行軍事管理、軍事訓練,教官直屬軍管區領導,不受學校領導。學生生活軍事化,受過集中訓練的高年級學生,全副武裝,有武器彈藥,與普通軍隊完全一樣。
暑假,我報名參加了私立補習學校舉辦的學員軍事訓練班,由社訓隊教官及黃埔軍校畢業生擔任教官,學習內容有步兵操典、射擊教範、陣中要務令,目的就是訓練培養能帶一班、一排、一連作戰的學生兵。
後來,我考進了永安的福建師範學校。學校三年級學生曾更求考入四川成都空軍軍士學校,校長王秀南將來自成都的信件公開張貼,讓全校師生去看,我開始萌生投考軍校的念頭。
學校的軍事化管理讓他萌生考軍校念頭
1937年
報名遠徵軍沒如願當上空軍官校庶務長
1942年
1942年,我聽說西南聯大等大學的許多大專學生報名參加了第一批遠徵軍,開赴中緬邊區。當時,我剛好念師範二年級,在家過寒假,了解到第二批遠徵軍正要發動。這個時候,曾任杭州筧橋空軍官校機場掩護隊連長的曾夢華,奉令來廣東韶關一帶招收學生兵,他曾是我的軍事教官,他讓排長曾俊達回平和帶一批人去雲南。我決定跟他們到雲南報名參加遠徵軍。
1942年農曆四月初三,我們學生兵一行15人,跟著他們出發,農曆五月十七才到昆明。
我當時的理想,第一是投考陸軍或空軍學校,第二是報名加入第二批遠徵軍,雖說當時形勢需要,降低空軍報考學歷,但仍要求必須是高中畢業生,我才高二,沒有資格報考空軍。我又託人了解了陸軍學校的生活情況,結果不滿意,就打消了報考陸軍學校的念頭。更糟糕的是,當時因為形勢關係,第二批遠徵軍也停止招收了。
為了保證日常生活,在教官曾夢華的介紹下,我暫時到昆明吳井橋空軍防空無線電總臺軍需股當一名軍需上士,幾個月後,再經他介紹,我進入巫家壩空軍官校高級班學生隊當庶務長,開始負責辦理第十六期飛行學生衣、食、住、行、用等事務。
1943年
親歷昆明首場大空戰飛機丟下兩副油箱
在昆明,我經歷了三次日機大轟炸,其中最難忘的是二戰以來昆明首場大空戰。
我記得很清楚,轟炸是1943年9月20日發生的,那天早晨6點多,學校突然接到防空無線電臺發回來警報信號,航校所有官兵開始疏散,因自美軍支援中國後,昆明上空一直平安無事。當時十六期飛行生正在膳廳吃早餐,隊長在膳廳門口問我,要不要吃好才走,我說有3輛空軍第五總站卡車要疏散,我搭他的車。
此時3輛已開走兩輛,只剩下一輛,我爬了上去,坐在一盒跳傘盒上,伸手再拿了一盒做靠背。先走的兩輛已到飛機場出口處,這時一陣爆炸聲傳來,飛行生從膳廳四散衝出,向學校後門跑去,我從車上跳下,也向後門跑去,在後門牆腳有幾個醫務科護士臥倒在地,我也學他們臥倒在地。大家感到奇怪,只聽到一聲爆炸,為何沒有第二聲。大家正在議論時,忽然從空中投下兩顆黑東西,大家以為是炸彈,但沒有聽到爆炸聲,我們抓緊爬起,從後門跑出學校。
後門口是體育運動場,滿滿的都是人,有官兵也有學生,有人撿起銅質炸彈保險,上面釘有「昭和幾年」的字樣,才知道是日機投下炸彈,因密集投下,一齊爆炸,所以只聽到一聲。而我們看到的那兩顆黑東西是我們的飛機丟棄的副油箱。
在被擊落的日機殘骸中,我們撿到了一張地圖,地圖邊上寫著日文「支那昆明南機場,中佐某某拍攝,高度8千尺,9月16日12點」。才知日軍偵察機9月16日拍攝了飛機場、航校和第五總站及高射炮團,自此以後我們才提高警惕,加強防備。
收藏機場停靠飛機照照片在文革中被毀
大概在10月,日機對我們進行了第二次轟炸,事後當地的少數民族群眾抬著被擊落的敵機殘骸來航校,航校為他們發了獎金。第三次是1943年12月6日,日機從越南河內機場起飛轟炸我們,被我們擊落了70多架。自此以後,昆明上空再沒有敵機來犯。
當時我有個福建老鄉也在航校,他負責照相,後來被派到印度去了。當時機場停靠的任何一類型號的飛機,他都拍了下來。我跟他關係很好,見了飛機照片很喜歡,叫他每款飛機多洗一張送給我。由於這種資源,我收集了停靠在巫家壩機場所有飛機的照片。像飛虎隊早期的P40戰鬥機,後來的P38雙機身戰鬥機,P43戰鬥機,B25輕轟炸機,B24四推進器重型轟炸機,C45運輸機及C47運輸機……我都有。比如P40戰鬥機,機頭畫鯊魚嘴眼,機身畫一隻飛虎,每擊落日機一架,飛虎隊的隊員就會在機身畫一面小小的日本旗。很遺憾,這套珍貴的照片,在「文革」時被毀了。(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曾炳光 楊清竹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