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最近在思考一個問題:機器誕生的目的是什麼?
深層次的東西筆者自認為考慮不到,但就自身作為一個剪輯師而言,重複的東西筆者是最討厭一次次操作的,比如PS裡有自動批處理,可以做字幕(早期筆者做字幕都是用這個方法,只需要做好一個字幕模板就可以批量生成,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百度看看)。筆者由於工作原因需要做卡點剪輯,由於音樂換的不勤所以經常一首音樂卡節奏卡的身心疲憊,有幸真找到了提高效率的方法——自動匹配序列。
簡單描述一下它的功能:自動按照選擇的順序把素材排列在時間線上,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按順序(不改變素材的長度,如果是圖片可以設置圖片時長)。第二種:按標記(你在時間軸上打的卡點標記)。下面上圖一一解釋。
選擇好你的素材,點擊上圖箭頭所指向的按鈕(自動匹配序列);
上圖所示就是默認的各種參數,自上而下解釋:順序裡面有兩個我們按照這個選擇順序;放置,不要按順序,選擇按標記;方法改成覆蓋編輯;剪輯重疊改成0;靜止剪輯持續時間 不動;轉換,兩個對勾都取消(轉換就是轉場,排好素材後我們可以自己設置轉場);忽略選項,顧名思義。下圖是設置好的以供參考。
點擊確定。
可以看到,素材按我們打的標記排列起來了。
注意:判定開始是由標記確定的,如果時間指示器不在第一個標記上,它就會從指示器右邊第一個開始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