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凌波散文集《那年冬,真冷》出版

2020-11-17 網易新聞

2020-11-17 09:45:40 來源: 西安商網

舉報

  導讀:第五屆柳青文學獎獲得者、作家、資深媒體人尤凌波最新鄉土散文集《那年冬,真冷》近日由作家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西安商網訊 ( 胡智勇) 第五屆柳青文學獎獲得者、作家、資深媒體人尤凌波最新鄉土散文集《那年冬,真冷》近日由作家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這也是尤凌波繼《風從場上過》《隨風不遠去》《溝底有人家》之後的第四部散文集。

  尤凌波下過鄉,當過兵,做過工,上世紀九十年代進入媒體。近年來他於繁忙的新聞工作之餘潛心散文創作,大多數作品關注回憶關中獨特的風情和淳樸的鄉戀,運用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方言,以其洗鍊的文筆、淳厚的情懷和淡淡的鄉愁,傳達出樸素的人文情懷和鄉土情懷,鄉村生活點點滴滴在他的筆下充滿了煙火氣,讀來妙趣橫生,耐人回味,且有其獨特的地域文化價值。

  《那年冬,真冷》這部鄉土題材的散文集有40餘篇近18萬字,既有《陽坡坡曬暖暖》的純粹幸福感,也有《風雪夜歸》的遊子鄉愁,既有《苞谷糝裡下把面》的舌尖上的鄉村,也有《蟲行關中道》的鄉間昆蟲小世界,其中20多篇作品濃墨重彩地聚焦了秉性各異、形象鮮明的鄉黨,和他們悲歡離合、坎坷奮鬥的傳奇故事。這部作品是作者寫給鄉村的驪歌、讚歌和詠嘆調,是文化旅人心裡不絕如縷的鄉村煙嵐一般的羈旅惆悵,是一個資深媒體人眼中的農耕演進和世道變遷。正如作者在《後記》中寫到,「每晚入睡前,我都祈願著能夢回逝去的故鄉」,「而是那份濃濃的怎麼也釋解不開的鄉戀鄉愁鄉情,再也找不回來了呵。」散文集中由畫家劉水力創作的10幅風格獨特的水墨插圖,也形象的詮釋了作品中韻味獨特的關中風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一曲釋解不開的鄉村詠嘆調 尤凌波散文集《那年冬,真冷》出版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一曲釋解不開的鄉村詠嘆調 尤凌波散文集《那年冬,真冷》出版 來源:西安發布 時間:2020-11-18 20:52 字號:
  • 散文集《沂蒙人家》出版發行
    近日,散文集《沂蒙人家》由現代文學出版社出版發行,這部散文集收集整理了作者孫運奎的回憶錄和部分散文隨筆,國家水利部原部長鈕茂生先生為散文集題寫書名。  作者孫運奎系山東莒南文疃中心小學高級教師,從教三十六年,作者在前言中寫道: 人生七十古來稀,回首人生往事,不免唏噓感慨。
  • 宋長徵散文集《鄉間食味》出版
    日前,中國作協會員、山東省籤約作家、菏澤市作協副主席宋長徵力作《鄉間食味》由黃山書社出版發行。本書為中國作協定點深入生活項目籤約作品,也是宋長徵「鄉間系列三部曲」之一,與其已出版的《鄉間遊戲》互為映照、補充。
  • 聊城張桂林散文集《慢煮時光》出版發行
    近日,我市作家張桂林的散文集《慢煮時光》由團結出版社出版發行。《慢煮時光》列入山東省散文學會、團結出版社共同策劃的系列叢書「魯韻文華」文叢,主要收錄了作者2015年以來創作的48篇佳作。
  • 甘肅作家呂兆霖散文集《人生的拐杖》出版
    甘肅省作協會員、金昌市作協會員呂兆霖的散文集《人生的拐杖》於團結出版社出版發行。本書精選收錄了呂兆霖近些年創作的文章,共分為三卷:《散文卷》《隨筆卷》和《紀實卷》,共計78篇。該書出版後,被評為金昌市第九屆「金星獎」文學獎。(本文由作者授權見詩如面發布,如需轉載,請您聯繫作者本人)
  • 林青霞第三部散文集《鏡前鏡後》出版
    2020年11月3日,林青霞66歲生日這天,林青霞的新書《鏡前鏡後》由理想國、北京日報出版社出版。鏡前動人,鏡後真摯。睽違六年,相遇不一樣的青霞。林青霞說:「我的《鏡前鏡後》在我今年生日出版,算是給自己的生日禮物,也好在疫情中跟大家分享我思、我想和我描寫的人物。」林青霞,著名電影女演員,祖籍山東萊陽,1954年11月3日出生於臺北三重。她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後期最著名的文藝片巨星之一,與林鳳嬌、秦漢、秦祥林並稱「二林二秦」,是當時華語影壇的「玉女」掌門人。
  • 今天66歲生日,林青霞出版了第三本散文集《鏡前鏡後》
    這一天,林青霞的第三部散文作品《鏡前鏡後》在眾所期盼之下終於正式出版,別具意義。「我的《鏡前鏡後》在我今年生日出版,算是給自己的生日禮物,也好在疫情中跟大家分享我思、我想和我描寫的人物。」林青霞說。2014年,耳順之年,出版第二本散文集《雲去雲來》。2020年,「林青霞三部曲」之三《鏡前鏡後》面世。 在《窗裡窗外》和《雲去雲來》之後,林青霞在這部時隔六年後出版的散文集《鏡前鏡後》中,繼續娓娓講述她所經歷的事、認識的人。書末特別收錄幾篇「朋友的話」,他們與林青霞相識於不同時期,也見證著她的成長。
  • 北京海澱區政協委員藍虹散文集—《山有木兮木有枝》出版
    人民政協網9月20日電(記者 劉志國)北京海澱區政協委員藍虹散文集《山有木兮木有枝》9月20日下午在京舉行新書發布會。《山有木兮木有枝》近日已由文化發展出版社出版。這本散文集,就是她走過千山萬水的跋涉和生活中的感悟。愛是本書的主旋律。藍虹對紐約愛情故事的細膩描述,對古詩詞歌賦中的愛情感悟,催人淚下。但是,作為學者,她更有對大自然的熱愛。她筆下的畲寨生活、風情、風俗以及畲族人,猶如一幅幅渟樸的本色圖畫,呈現了畲族人在那山水中,人與自然相依相伴、共生共榮的形態。
  • 國際交流 | 作家李娟代表作《冬牧場》英文版正式出版發行
    《冬牧場 Winter Pasture: One Woman’s Journey with China’s Kazakh Herders》將於2021年2月23日在美國正式上市,由紐約群星出版社(Astra Publishing House)旗下的新銳文學出版品牌Astra House出版和發行。
  • 農諺「冬在頭,凍死牛,冬在中,單衣過冬」,今年啥時候最冷?
    其實北方有暖氣,降溫的影響還真不太大,反而南方沒暖氣,且天氣潮溼,溼冷讓人更煎熬。如今才12月份就那麼冷了,接下來是不是會更冷?今年啥時候最冷?老農的2個諺語告訴你答案。「冬在頭,凍死牛;冬在中,單衣過冬;冬在尾,倒春寒」這裡的「冬」其實是冬至的意思,所謂的「頭」、「中」、「尾」指的是一個月的上中下旬。今年的冬至是12月21日,這個節氣到來後,也就意味著寒冬真的來了。既然是12月21日,又怎麼有「上中下」旬的說法呢?
  • 周明作序,周至籍作家素色的散文集《不是每朵花開都能遇見》出版了!
    周明作序,周至籍作家素色的散文集> 《不是每朵花開都能遇見》出版了!
  • 淺淺的冬,淺淺的暖
    淺淺的冬,淺淺的暖作者 | 呂秀彬朗誦 | 陌上花開當蟬鳴隱匿泥土,雁影逝於南天,一襲流霜,便迎來了淺淺的冬。喜歡初冬,因為她疏離了晚秋凋零的落寞,淡去了隆冬凜冽的悽冷,像一位笑語盈盈的少婦,舉手投足間,洇漫著脈脈溫情楚楚風韻。
  • 廣元日報記者王彩華《珠鏈花開》散文集出版
    (本文系作者為王彩華散文集《珠鏈花開》序,該書近日由四川美術出版社出版)
  • 花開花落,又是冬
    作者:春暖花開朗誦:非凡自由來源:花開心靈驛站 (ID:cnhk667788)編輯:慈懷讀書會(ID:cihuai_dushuhui)▼
  • 花開花落,又是冬(美文)
    作者丨春暖花開來源丨花開心靈驛站(ID : cnhk667788)
  • 《那年的冬天》真,叫,一,個兒,冷 —— 影片拍攝札記
    那年的冬天,是一部描寫五個性格迥異的知青,滿懷保衛祖國的熱情。駐守在冰雪覆蓋的北國邊境。隔江而望的異國公民,對他們來說,即敵視又神秘,一隻叫娜佳的小狗兒往返於大江兩岸,傳遞著難以泯滅的友愛和同情之心。    1989年,童影廠準備投拍此影片。於藍廠長特意邀請了長影著名老導演於彥夫執導,臨時抽調我擔任本片製片主任。也是我擔任製片工作的處女作。
  • 《喬維談藝術》讀高爾純老師散文集
    讀書於當下是一件很奢侈的事,高爾純老師新近出版一套散文和詩集,起初我想選擇性去讀喜歡的文字,當進入內容便被書中的情節吸引,隨著樸實文風帶入卻被獨特的藝術和審美折服。因高老師曾在我的家鄉生活而侵染其滄桑,加上多年尊稱為師的緣由,所以讀高老師的文字總會生出別樣的親近。
  • 朱自清散文集初探
    《朱自清散文集》是2006年西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自清。主要收錄了朱自清的作品。本書主要為收集朱自清先生的精選優秀散文作品。
  • 手心老是「冬冷夏熱」?當心是身體發出的危險警告
    每個人手心都會有溫度,甚至有些會經常出汗,而有人發現自己的手心在冬季會變冷,在夏季會變熱,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出現?是不是身體存在疾病?確實手心如果總是冬冷夏熱要注意,可能是存在問題。手心老是冬冷夏熱是怎麼回事?
  • 「冬在頭凍死牛,冬在尾倒春寒」,今冬在頭還是尾?啥時候最冷?
    我國歷史文化悠久,老輩人留下來的諺語不少與天氣有關,有這樣一句叫農村諺語,叫做「冬在頭凍死牛,冬在尾倒春寒」是什麼意思?如今還靠譜嗎?今年冬天會冷到什麼程度呢?「冬在頭」,這裡的冬並不指冬天,而是指冬至。冬至發生的時間決定著整個冬天的寒冷程度。按照常理來說,冬至在每年陽曆12月21日左右。為什麼還會有「冬在頭或尾」的區分呢?這是因為古時候主要以農曆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