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聽一首完整的音樂作品時,最先感受到的是它的旋律,然後再是節奏與和聲。
而構成一首完整音樂作品的框架組合就是;旋律,和聲,節奏,我們可以以一個樂隊的角色分配來對應這幾點;
旋律由主唱與主音吉他負責,和聲由貝斯節奏吉他,節奏由架子鼓、節奏吉他與貝斯。
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樂隊的形式都是這樣的,因為這樣角色組合剛好可以對應一首完整的音樂作品框架。
完整的音樂作品通過旋律塑造音樂形象,通過節奏確定音的強弱及長短關係,通過和聲對旋律作烘託、陪襯,使音樂作品變得生動、優美與充滿活力,而和聲的基礎則是由一系列和弦的運用來實現的。
舉個例子;節奏吉他 在和弦進行中的某一樂段用的是G A Bm #F 這幾個和弦 那麼貝斯在配合演奏時就需要跟著這幾個和弦走向的根音,而去演奏和聲節奏類型,演奏的方式類似雖然多種多樣,但基本是不離調的,但也有個別的音樂作品會有離調的演奏方式。
好了,接下我們來講下;和弦的概念是什麼?
和弦的概念其實就是;由三個音或三個以上的音,按照一定的音程關係疊置組合起來(同時可奏響)的,稱之為和弦。
但這套和弦概念理論也不是完全絕對的,比如說電吉他演奏常用的強力和弦 A5 C5 F5等和弦,就只有兩個音的,雖然只有兩個音但絲毫不妨礙這些強力和弦所散發出來的魅力。
在講完了和弦的概念後,咱再聊下和弦的分類,和弦的分類從和弦的歷史開始發展到現在,基本上可以說是各式各樣多種多樣的。
在吉他音樂體系裡,這麼多和弦基本又分兩大類,一類稱之為協和和弦,例如12個關係大小調裡面的和弦,一類稱之為不協和和弦,例如增、減和弦,七和弦,九和弦。
而常用的和弦則是12個關係大小調的裡面的和弦,其次再到七和弦,九和弦,減和弦與增和弦,值得一提的是增和弦是這幾款類別和弦裡面用的最少的,這個原因主要是它的音色很「矛盾」。
這其中的12個關係大調裡面常用的和弦基本又分三類,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屬七和弦,舉個慄子;
C調裡面的,C、F、G 是大三和弦,Dm、Em、Am 是小三和弦,G7是屬七和弦。
那麼什麼叫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呢? 前面已經說過了和弦一般是由三個音或三個以上的音組成,而這三個音又稱為;根音、三度音、五度音。
例如;C調裡面的 大三和弦,C、F、G 它們的基本組成音分別是;C(1.3.5) F( 4.6.1')G(5.7.2') 這幾個和弦構成的音程關係是;大三度+小三度 ,音色效果明亮鮮明。
而小三和弦;Dm(2.4.6) Em(3.5.7) Am(6.1.3')這幾個和弦構成的音程關係是;小三度+大三度,音色效果較暗淡傷感,說到了這裡相信童鞋們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了吧?
大三和弦的命名其實就是由音程關係起音的前兩個音所構成的大三度而命名。
而小三和弦的命名則是由音程關係起音前兩個音所構成的小三度而命名。
大三和弦的名稱則由和弦根音命名,例如C=1 F=4 G=5, 小三和弦的原理也一樣,只不過為了區分開來,會在後面加個字母m,例如Am Em Dm 。
說到這裡本篇文章就差不多完結了,怎樣?有get到點東西嗎? 下面再給大家安利一下增和弦,減和弦與屬七和弦 ;
增和弦一般分為增三和弦,增七和弦,增九和弦。
減和弦一般分為減三和弦,減七和弦,減九和弦。
屬七和弦一般分為大七和和弦,小七和弦,屬七和弦屬於七和弦類,但不能代表七和弦,因為七和弦的種類比較多,但屬七和弦卻是最常用的,例如大七和弦C調裡的G7,小七和弦Am小調裡的E7和弦。
在這裡需要提一下的是,帶七帶九的和弦不是有7個音或9個三音,而是由於它的音程關係而決定的。
例如G7和弦(5.7.2'4')實際只有四個音,它的音程關係是;大三度+小三度+小三度,第四個音稱之為七度音,九和弦則是七和弦上面再加一個九度音,例如G7和弦的和弦音是(5.7.2'4')再一個音九度音5'就成了G9和弦(5.7.2'4'5')。
PS:了解和弦的音與音色,能更好地學習理解與去演奏樂器演奏吉他,so那些樂理無用論的童鞋,註定是「沒前途」的……。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說(編)到這裡了,歡迎留言分享點讚加關注喲,咱下回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