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下午,2020年「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發布」活動在浙江烏鎮舉行,來自國內外的15項領先科技成果揭開面紗。
2020年「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發布活動」15項成果名單
一、「科技抗疫」專項發布成果(1項)
1.科技向善,協作無間——騰訊會議實踐
——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
2.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大數據平臺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電子科學研究院
3.思愛普基於分布式、開源技術的新冠病毒密切接觸者預警系統
——思愛普(SAP)中國有限公司
4.新型冠狀病毒國家科技資源服務系統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5.AI抗疫——美團無人配送整體解決方案
——北京三快在線科技有限公司
二、獨立發布成果(14項)
1.面向服務的未來網絡試驗環境與技術創新
——江蘇省未來網絡創新研究院
2.神龍:新一代軟硬一體化虛擬化技術架構
——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
3. 360全息星圖網絡空間測繪系統
——三六零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內生安全——新一代企業網絡安全框架
——奇安信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5.RINA Europa Air217:遞歸網際網路體系結構(RINA)在智慧城市項目「La Base 217」中的實施
——RINA Europa
6.億級神經元的神經擬態類腦計算機
——浙江大學、之江實驗室
7.高通驍龍X55 5G數據機及射頻系統賦能中國首批5G物聯網終端和應用落地
——高通技術公司
8.地平線徵程2——車載人工智慧計算晶片
——北京地平線機器人技術研發有限公司
9.銀河航天首發星的研製與衛星網際網路技術驗證
——銀河航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10.「設計即安全」的工業網關-IKS1000GP
——卡巴斯基及子公司APROTECH
11.人機協同的智能微創醫療裝備系統關鍵技術及應用
——合肥工業大學
12.ACE智能交通
——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
13.微軟 Surface Duo
——微軟公司
14.智能體:智能升級技術參考架構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其中,浙江有兩項成果入圍: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神龍:新一代軟硬一體化虛擬技術架構」以及浙江大學、之江實驗室聯合研發的億級神經元神經擬態類腦計算機。
△記者 倪雁強 攝
浙江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潘綱在接受天目新聞記者採訪時提到,浙大和之江實驗室聯合研發的這款類腦計算機主要是探索下一代計算的技術和模式,從硬體層面更高效地模擬人腦的運行機制。他說,將來在這個基礎上還可以做一些更具實際應用性的算法和系統。
潘綱認為,浙江的數字經濟為這些技術提供了重要支撐。「從這次疫情中我們可以看到,數字經濟發揮了很大作用。大數據和先進技術結合起來,能為一些新的經濟和形式提供及時服務。」
△記者 倪雁強 攝
他也特別肯定了阿里集團的優秀技術:「阿里推出的健康碼能快速推廣到全省乃至全國其他地區,和我們良好的數字經濟基礎有很大關係。這次阿里雲推出的神龍伺服器也是一個很大突破。」
記者了解到,阿里雲在2017年首次發布神龍雲伺服器。今年7月,阿里雲推出了第三代神龍雲伺服器,與上一代相比,第三代神龍雲伺服器的綜合性能提升高達160%,比目前全球頂級雲伺服器快30%以上。
這些數據太燃了!
數數中國網際網路發展
有多少個「世界第一」?
11月23日下午,《世界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藍皮書新聞發布會在烏鎮舉行。藍皮書系統全面客觀反映了過去一年來世界和中國網際網路發展情況。其中有多項數據,中國網際網路已躍居「世界第一」。
1.截至2020年3月,中國網絡文學用戶規模達4.55 億人;網絡音樂用戶規模達6.35 億人。
2.截至2020年6月,中國網絡視頻(含短視頻)用戶規模達8.88 億人;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5.62億人;網路遊戲用戶規模達5.40億人。
3.在信息基礎設施方面,中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信息通信網絡。
截至2020年5月底,中國光纖網絡全面覆蓋城鄉;光纖用戶佔比達到93.1%,位居世界第一。20Mb/s以上寬帶用戶佔比達到98.3%,100Mb/s以上寬帶用戶佔比達到86.1%,千兆寬帶用戶達到225.9萬戶。移動通信領域,2019年全國4G基站總數為544萬,移動網際網路接入數據流量消費1220億GB,居全球第一。5G基站建設數量至2020年9月已超過48萬。
在基礎資源領域,截至2020年7月,我國已申請的IPv6地址資源總量達到50209塊(/32),也位居全球第一位。
4.在數字經濟方面,2019年,中國數字經濟總量規模和增長速度位居世界前列,規模為35.8萬億元,佔GDP的比重為36.2%。
2019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34.81萬億元,同比增長6.7%。直播電商等新業態爆發式發展,農村電商迅速崛起。
5.網絡內容繁榮發展,網絡直播等新業態爆發式增長,滿足疫情期間網民生活需求,截至2020年6月,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5.62億。網絡安全威脅複雜多變,中國不斷完善頂層設計,擴大網絡安全產業規模,規模達500-600億,網絡安全保障能力穩步提升。
6.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期間,中國網上購物、在線教育、在線問診、在線娛樂、遠程辦公等一系列線上需求呈井噴式增長,服務業數位化水平加速提升。其中,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3.81億,較2018年底增長近一倍。
7.網絡信息技術自主可控技術能力逐步增強,5G、作業系統等技術取得突破,人工智慧專利申請數量首次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
8.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產業數位化和數字產業化規模不斷擴大,數字經濟的總量規模和增長速度位居世界前列,規模為35.8萬億元。
9.網絡扶貧方面,中國貧困地區網絡覆蓋目標提前超額完成,貧困村通光纖比例由實施電信普遍服務之前不到70%提高到98%;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實現對832個貧困縣全覆蓋,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由2014年的1800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1.7萬億元,規模擴大了8.4倍;網絡扶智攻堅工程成效明顯,全國中小學(含教學點)網際網路接入率從2016年底的79.2%上升到2020年8月的98.7%;網絡扶貧信息服務體系基本建立,遠程醫療實現國家級貧困縣縣級醫院全覆蓋,截至2019年6月,全國行政村基礎金融服務覆蓋率達99.20%。
(見習記者 黃心怡 謝履冰 記者 王嘉楠 )
大家都關注
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開幕了!這些網際網路「大咖」來了!數字科技如何助力抗疫?來網際網路之光博覽會一探究竟杭州繞城高速三墩收費站湖州、嘉興方向匝道封閉施工 繞行方案看這裡人社部:月薪達不到這個標準,單位違法!
開天目,見美好
來源:天目新聞
主編:車軼嫿
編輯:葉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