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物經歷
米高楊,男,榆陽區政協委員、榆林市旅遊形象大使、陝西省音樂家協會會員、陝西省最美導遊大賽冠軍、中央電視臺《越戰越勇》擂主、山西衛視《歌從黃河來》晉級選手、榆林職業技術學院音樂教育導師。
米高楊和陝北民歌
米高楊擁有一副高亢嘹亮的嗓音和一身高佻魁梧的身材,短短的黑髮,總有一種與其他歌手與眾不同的風採。
米高楊並非出生於一個音樂之家,但陝北廣闊的地域和濃厚的民歌氛圍開啟了他的音樂之路。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人,小時候一邊幫家裡幹農活一邊在田埂上唱歌,他說:「在田埂上唱歌是發自內心的,是原生態的。」到了小學,別的同學都努力表現自己,爭搶著當班幹部,「三好學生」。「只有我自己盼望著六一兒童節,因為在這一天我可以盡情地唱歌,用歌聲表達我內心對唱歌的那份熱情。」他笑眯眯地說道。在這一天,他也必定會拿到屬於自己的那份榮譽。初中的時候,米高楊選擇了個人愛好,決定走音樂這條道路。最終,在老師和父母的支持下,米高楊走進了榆林市藝術學校。
1999年,米高楊與著名民歌手王二妮成為同班同學,共同學習三年。2002年在榆林市巴拉素鎮志慧小學支教並在陝西師範大學進修。2006年起專職從事演唱和整理陝北民歌工作。他以清新的舞台風格,優越的嗓音條件,紮實的民歌演唱功底多次榮獲國家、省、市區級多項獎勵:2006年榮獲全國藝術新星大賽二等獎。2007年榮獲全國首屆聲樂器樂大賽青年組一等獎。2008年被榆林市政府評選為「榆林市旅遊形象大使」。2009年,受邀參加中央電視臺《民歌中國》欄目錄製,演唱陝北民歌《這麼好的妹子見不上面》,並參加了中央電視臺舉辦的「群星耀榆林大型聖誕晚會」,與國家一線演員同臺演出。2010年,榮獲中央電視臺青年歌手大賽榆林賽區優秀獎。2011年,參加山西衛視《愛唱老情歌》欄目錄製,演唱民歌《陝北酒麴》。2012參加雲南衛視《完美聲音》節目,獲全國五十強。
同年,被綏德縣委評為「十佳青春榜樣」並授予綏德縣「五四青年獎章」。2013年因其在公益活動、慈善事業中的突出貢獻,被榆林市委文明辦授予「榆林好人」榮譽稱號。2014年春節期間,參加CCTV7錄製的中國民間春節晚會。三月份參加CCTV15《歌霸天下》欄目錄製,演唱陝北民歌《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
近年來,米高楊曾多次受邀參加全國大型晚會、演唱會,演唱陝北民歌,推廣宣傳榆林本土文化。多次登上中央電視臺、北京衛視、陝西衛視、山西衛視等多家衛視的舞臺;其傑出表現曾被多家電視臺、報紙、電臺、網絡等媒體採訪報導。
傳承陝北民歌 弘揚中國文化
傳統文化的流失已是不爭的事實,作為中華民間藝術寶庫中的瑰寶——陝北民歌,雖說仍然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但很明顯的表現出後繼無人的趨勢。幸好還有像米高楊這樣的年輕人投身在內,憑著對民歌的喜愛,擔當起了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的重任。
作為80後,米高楊身上有著這一代人獨特的印記,他陽光、健康、自信、善良、富有同情心,熱衷公益事業;有理想,有抱負,有擔當,敢闖敢拼,肯百折不撓的追尋自己的夢想。他代表了絕大數80後青年積極上進的一面,他一直在尋找榆林這塊土地上的文化之根,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創造,為傳統注入了新鮮的血液,讓陝北民歌有了更好的傳承與發揚。
近年來,米高楊逐漸被大眾和媒體所熟知。然而,米高楊的歌手之路走得並不順暢,但他堅持了下來,他對民歌有著自己的理解,對經典的民歌曲目進行了全新詮釋,令其重放光彩。
他說:「坎坷到處都是,但是我把那些困難都當做墊腳石,只要我爬起來就會更高。」因為父母有段時間是反對他唱歌的,看到同齡的人都成家了,自己的事業與家庭都還沒有著落,父母便有些失落。可是他仍然堅信對的路只有一條,而錯的路有千萬條,所以他並沒有放棄唱歌。相反,在朋友的激勵下,他決定去參加各種唱歌比賽,不管是大比賽還是小比賽,只要能鍛鍊自己的,他都會去參加。因為他覺得,比賽意味著成長。其中,錄製中央三套的《越戰越勇》節目是他感觸最深的一次,「我第一次在這樣華麗的舞臺上唱民歌,讓更多的人聆聽我們草根人物的故事。」他激動地說。
現在的他雖然獲得了一些榮譽,但是在陝北民歌的傳承上還在繼續研究著。他整理了200多首陝北民歌,把傳統民歌進行整理和改編,將陝北民歌更廣泛地傳播出去,「讓全國的人民都喜歡陝北民歌」是米高楊的一直以來的追求。
2005年,初出茅廬的米高楊榮獲榆林市陝北民歌大賽優秀獎。
2006年,米高楊受邀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禮堂表演,以一首《山丹丹開花紅豔豔》獲得在場領導觀眾的一致好評。並在全國藝術新星大賽中獲取二等獎,同年參加首屆陝北民歌創作改編會,以一首不同風格的《淚蛋蛋》贏得黨音之等一些專家的肯定。隨之被媒體以《米高楊——淚蛋蛋唱得心花花碎》為題進行報導。
2007年,榮獲榆林電視臺「綜藝之星」稱號。同年《榆林新青年》雜誌專訪米高楊後刊登文章《對酒當歌米高楊》。
2008年,米高楊被榆林市政府評選為「榆林市旅遊形象大使」,積極從事榆林市旅遊業的宣傳與推廣活動。
2009年,在CCTV音樂頻道演唱陝北民歌《這麼好的妹子見不上面》,同年被推薦為榆林市「十大傑出青年」候選人。並在中央電視臺舉辦的《群星耀榆林大型聖誕晚會》中演唱陝北民歌。
2010年,在北京衛視演唱《陝北酒麴》。
2011年,參加錄製山西衛視《愛唱老情歌》欄目,並以一首《陝北酒麴》成功晉級。同年,被網絡媒體評為「西部民歌王子」稱號。
2012年,其時在綏德工作的米高楊因其青春勵志的形象,在對陝北文化的宣傳推廣中的作用及積極從事公益活動等事跡,被綏德團縣委評為「十佳青春榜樣」並授予「青年五四獎章」。
2012年米高楊參加雲南衛視《完美聲音》,獲全國五十強,西安賽區十強。
2014年春節期間,米高楊參加演出CCTV7錄製的中國民間春節晚會。三月份參加CCTV15《歌霸天下》欄目的錄製,演唱陝北民歌《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
多年來對陝北民歌的執著追求和深入鑽研,讓米高楊走出了一條不同尋常的演唱之路。他的歌藝在成長,表演在成熟,受到了業內的肯定。
著名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沈小岑稱:「米高揚把流行元素融入陝北民歌之中,唱出了自己的風格。」著名女中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中國音樂學院聲歌系主任馬秋華認為,米高揚對陝北民歌有著獨到的理解,在未來陝北民歌的舞臺上必定有他的一席之地。米高楊,正在成為陝北民歌手中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關注弱勢 獻身公益事業
出生於普通農民家庭的米高楊,一邊憑著改善農村教學環境、提高農村教學質量的滿腔熱血,多少年如一日,紮根於條件艱苦的農村小學,為農村教育事業,默默的耕耘奉獻著。一邊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多次組織發起公益募捐活動,使數以百計的貧困學生及需要幫助的人得到及時的救助,讓他們重新燃起希望的火炬,感受到了祖國大家庭的溫暖。
2002年,米高楊懷著一腔熱血去榆林市巴拉素鎮三場村志慧小學支教。志慧小學是一所由民辦教師邊志慧在賣光家底、負債纍纍的情況下所創辦的一所愛心小學,邊校長一心要讓家鄉兒女通過教育擺脫貧困,緣於愛心,緣於良知,米高楊積極參與其中,為學校為學生盡心盡力,在待遇低條件差的情況下一幹數年,並多次帶動朋友以及企事業單位捐錢捐物給學校。
2005年,米高楊發動數千名網友,在榆林市團市委牽頭下舉行盛大的獻愛心,助教育活動。為志慧小學的學生募集了大量的書籍文具等學習用品。此次活動掀開了榆林網絡界投身公益事業,傳承中華民族助人為樂的美德,建設美好家園榆林的序幕。
米高楊並不富裕,支教結束後的米高楊毅然選擇做了一名職業的陝北民歌手,辛勤的奔波演出並未換來豐厚的回報,但他仍然咬牙堅持,執著地行走在追夢的路上。而公益活動始終是他的一個美麗的心願,已經成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微薄的收入有時讓自己餬口都很困難,卻未能讓他放棄這些。即使在最困難的情況下,他都沒有忘記從事公益活動。他總是說,還有比我更需要幫助的人。他尤其喜歡資助品學兼優的貧困家庭的孩子,為他們能夠繼續接受教育搭建夢的橋梁。因為他是一個追夢人,他也更願意幫助別人實現他們自己的夢想。
2007年,在金雞灘鎮政府的組織下米高楊為金雞灘某高考貧困大學生資助學雜費三千元。
5.12汶川地震發生後,米高楊積極參與了榆陽區電視臺與榆林紅十字協會等單位共同舉辦的募捐活動。為地震災區籌集善款而東奔西走。
2010年,米高楊組織了「關愛貧困 圓夢大學」資助2010年度綏德縣貧困高考大學生活動。資助了兩名家庭貧困的一類本科院校大學生四年的學雜費。同時組織了百名網友去巴拉素鎮毛烏素沙漠「愛心林」植樹活動。
2012年在綏德團縣委組織的 「關愛貧困大學生資助活動」中,米高楊再次資助了兩名貧困大學生。綏德縣團委郝主任稱讚米高楊,作為一個80後,有這樣的大愛實在難能可貴。
2013年米高楊慷慨資助榆林白血病女孩楊佳,鼓勵她早日康復。這一年,因為他在公益活動、慈善事業中的突出貢獻,被榆林市委文明辦授予「榆林好人」榮譽稱號。
米高楊還先後組織實施了多次為貧困地區學齡兒童募捐活動,以及旨在「美化環境,宣傳環保」的植樹活動、為作家路遙的弟弟家境貧寒的肝硬化患者王天笑及靖邊女教師、癌症患者、詩人煙雨的募捐活動,引起了廣泛的社會反響,讓榆林籠罩在濃濃的春意中。
熱愛生活,熱愛藝術,追求上進,無私奉獻,米高楊身上體現出了一位新時期榆林青年的美好情懷,在接受社會陽光般普照的同時也在儘自己最大所能奉獻社會,回饋社會,為建設和諧榆林,創造美好生活而執著奮鬥著。
2、部分榮譽
2006年榮獲全國藝術新星獎;
2007年獲榆林電視臺「綜藝之星」稱號;
2008年獲榆林市「旅遊形象大使」稱號;
2011年獲山西衛視「民歌王子」稱號;
2012年被綏德縣委評為「十佳青春榜樣」並授予「 青年五四獎章」。
2013年被榆林市委精神文明辦評為「榆林好人-- 優秀志願者」。
2014年參加CCTV15套《歌霸天下》欄目。
2015年參加「中國夢--陝北情大愛榆林系列愛心活動」義演。
近年來,為了傳承陝北民歌藝術,米高楊多次走進校園進行演講,為陝北民歌的傳承做著一個歌手應有的貢獻,在傳承發揚陝北民歌的道路上,他正在用自己一名歌者的實際行動使陝北文化更加發光發亮。
請添加關注,了解更多信息!
一燈居士整理 2020年9月13日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家園,文藝是時代的號角,傳承中華優秀文化咱們一起同行!
聲明提醒:本號所有內容為〈叮咚文化〉頭條號原創或轉載整理,若有措辭不當敬請諒解,轉載的內容如有不適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