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往事》涉嫌「醜化」李小龍

2021-01-09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環球網

環球網8月6日電「在電影院裡聽著人們嘲笑我父親(李小龍),很不舒服。」正在北美上映的昆汀新作《好萊塢往事》因「醜化」李小龍引發爭議,也把這位在中西方擁有無數擁躉的功夫傳奇再度拉回觀眾視野。美國人究竟如何看待李小龍?他雖已去世46年,但依然以各種形式出現在當今的影視作品中。在這種爭議背後,也可一窺東方文化在歐美傳播的變化。

《好萊塢往事》,侮辱還是致敬

李小龍非常尊敬拳王阿里,且工作態度非常職業,在片場不可能與人私鬥。

——李小龍弟子丹·伊魯山度

《好萊塢往事》中關於李小龍的情節只有短短幾分鐘,如今成為美國社交網絡上最熱的話題之一。片中,美籍韓裔演員麥克·毛飾演的李小龍稱自己的雙手是致命武器,可以輕鬆擊敗拳王阿里。但一動起手來,這個版本的李小龍秒變「繡花枕頭」——在與布拉德·皮特扮演的特技演員較量中,被打得灰頭土臉。

導演昆汀解釋,這一情節安排僅僅是為了塑造布拉德·皮特的角色形象,並非對李小龍不敬。麥克·毛也稱,想通過這一段戲向心中偶像李小龍致敬。不過在李小龍的親朋好友看來,這段無中生有的情節是對李小龍的侮辱。「昆汀在故意取笑我父親,並且把他描繪成可笑的笨蛋」——李小龍的女兒李香凝如此表示,並對昆汀拍攝之前完全沒有與自己或其他親人商量表達不滿。李小龍遺孀琳達·埃莫瑞也說片中李小龍的戲份「非常糟糕」,「讓李小龍顯得愚蠢,而且帶有侮辱性,簡直看不下去」。李小龍曾經的弟子、出演過李小龍作品《死亡遊戲》的丹·伊魯山度指責電影歪曲李小龍的形象:「李小龍一直非常尊敬拳王阿里,還讓我們學習他的步伐和攻擊方式。而且李小龍工作態度非常職業,在片場不可能與人私鬥。」

和親屬一樣不滿的還有華裔影迷:「當聽到全影院的人取笑片中的李小龍時,我感覺他們就是在嘲笑我。」有影評人直言不諱:「影片反映的就是系統性的種族主義。」著名中國電影研究學者傑夫·楊則說:「『致敬』和『不當利用』的界限到底在哪裡?本片中李小龍的劇情讓人憎惡,又毫無必要。」也有昆汀粉絲辯白,「導演有創作的自由,任何人都可以被惡搞」,還有粉絲說,「昆汀內心深處絕對無比敬仰李小龍,看看他之前的電影吧,李小龍和中國功夫的形象無處不在。在《殺死比爾》中,女主角的服裝就是直接致敬李小龍的……」

與李小龍有關的銀幕形象爭議,這已不是第一次。就在幾周之前,漫威製作華裔超級英雄電影《尚氣》的消息,就在影迷中扔出一顆炸彈。「尚氣」誕生於李小龍電影火遍全球的20世紀70年代初,尚氣的形象從外形到動作都酷似李小龍,故事則充斥不少對黃種人和亞裔的偏見:出生中國的尚氣一開始站在邪惡的父親「滿大人」一邊,直到接觸來自美國的超級英雄後,才慢慢改變立場,為正義而戰。這種設定在如今的影迷看來是明顯的「西方至上」思維定式。

赤手空拳成就「平民英雄」

李小龍和以他為代表的東方哲學,是治療西方精神焦慮的一味良藥。

——英國學者保羅·鮑曼

李小龍之所以屢遭好萊塢電影人「魔改」,是因他自身的巨大文化影響力和傳奇地位。直到今天,位於西雅圖的李小龍墓依然是該市地標性景點之一。李小龍在好萊塢唯一完整拍攝的電影《龍爭虎鬥》近些年常常在美國電影院作為懷舊經典進行特別放映,場場爆滿。該片的翻拍也提上日程,執導過《疾速追殺》和《死侍2》的動作片導演大衛·雷奇或將執導。就連李小龍生前尚未完成的電視劇本手稿,也被HBO拍攝成為功夫題材美劇《戰士》,今年4月播出的第一季反響不錯。

英國卡迪夫大學的保羅·鮑曼是歐美研究「李小龍現象」的權威之一,出版了包括《理論化李小龍》等多部專著。在他看來,李小龍除了實現亞裔在好萊塢的形象突破,還在更深刻的社會層面與整個美國文化的變革相契合:在李小龍之前,歐美電影中的英雄形象多半是007式的優雅白人,靠各種高科技裝備擊敗敵人。這些英雄固然瀟灑帥氣,但觀眾卻可望而不可即。可李小龍身後沒有任何來自國家政府層面的高科技裝備,或是類似超人與生俱來的超能力,而是完全憑藉自己赤手空拳除惡揚善。上世紀70年代前後正是美國平權運動蓬勃發展的時代,對於社會底層的平民來說,同樣出身普通的李小龍顯得更加親切。

如今的影迷可能已不太記得,40多年前當李小龍的電影第一次在美國公映時,主流媒體罵聲一片。例如《紐約時報》批評影片「情節單薄,就是為了打架」。當時社會主流的輕視,反而增強了美國底層人民對於李小龍這一「平民英雄」形象的認可。也正因此,李小龍當時不僅是亞裔英雄,更是黑人和拉丁裔等其他少數族群的偶像。事實上在李小龍之後,就有一部以黑人為主角、致敬李小龍的電影《黑帶大師》(1974年)。

鮑曼還認為,李小龍在功夫中注入大量諸如「心如止水」的東方哲學內容,讓功夫不僅成為克敵制勝的武術,更是一種對於修煉者精神的提升。在現代消費經濟讓人浮躁的當下,李小龍和以他為代表的東方哲學在很多人眼中是治療西方精神焦慮的一味良藥。也正因這些超越種族的元素,李小龍才能以相對較少的拍片數量,成為東西方公認的電影巨星。

李小龍題材作品

1974年:《一代猛龍》

(何宗道版)

1992年:《李小龍傳 龍在江湖》

(吳大維版)

1993年:《李小龍傳》

(李截版)

2008年:《李小龍傳奇》

(陳國坤版)

2010年:《李小龍 我的兄弟》

(李治廷版)

2016年:《龍之誕生》

(伍允龍版)

李小龍參演作品

1966年:《青蜂俠》

1966年:《蝙蝠俠》

1967年:《無敵鐵探長》

1969年:《菲利普·馬洛》

1971年:《唐山大兄》

(主演、編劇)

1972年:《精武門》(主演)

1972年:《猛龍過江》

(主演、導演、編劇)

1973年:《龍爭虎鬥》

1978年:《死亡遊戲》

1981年:《死亡塔》

李小龍編劇作品

1978年:《沉默的長笛》

2019年:《戰士》

(作者是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李婷)

相關焦點

  • 《好萊塢往事》到底有沒有醜化李小龍?
    但這次,昆汀的第九部電影大作——《好萊塢往事》讓人倍感失望。電影最後的反轉是昆汀對血腥案件的童話般的重寫,也是導演的對該事件的一絲惋惜與溫柔,對過去的1969年好萊塢的紀念。1969年《好萊塢往事》的故事發生在1969年的洛杉磯,結合了當時的幾大知名事件及人物——西部片的逐漸沒落、花花公子、李小龍、嬉皮士運動、曼森組織以及曼森殺人案。
  • 《好萊塢往事》內地撤檔?曾被指醜化李小龍
    據《好萊塢報導》消息,原定本月25日在中國內地上映的電影《好萊塢往事》已決定撤檔,此前李小龍的女兒李香凝(Shannon Lee)曾指責片中醜化了其父親的形象
  • 《好萊塢往事》「醜化」李小龍撤檔、昆汀拒重剪,博納「躺槍」?
    18日當天,《好萊塢報導者》(THR)引用接近博納和廣電總局電影事業管理局的知情人士消息稱,此舉是因為李小龍的女兒李香凝直接向廣電總局投訴,要求廣電總局命令修改片中對其父親的描繪。她表示片中李小龍的形象被「醜化」,公開發聲指責昆汀將李小龍詮釋為一個「傲慢、愛吹牛的蠢貨」。19日,《好萊塢報導者》稱昆汀·塔倫蒂洛拒絕為中國市場重新剪輯。
  • 《好萊塢往事》「醜化」李小龍?導演昆汀:是在向他致敬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李婷】「在電影院裡聽著人們嘲笑我父親(李小龍),很不舒服。」正在北美上映的昆汀新作《好萊塢往事》因「醜化」李小龍引發爭議,也把這位在中西方擁有無數擁躉的功夫傳奇再度拉回觀眾視野。美國人究竟如何看待李小龍?他雖已去世46年,但依然以各種形式出現在當今的影視作品中。在這種爭議背後,也可一窺東方文化在歐美傳播的變化。
  • 昆汀,你在《好萊塢往事》醜化李小龍,是要給全國人民謝罪的!
    好萊塢作為美國本土的影視工業基地,它的排外性質是十分嚴重的。尤其是種族歧視,在其中更甚。這一點在昆汀之前拍攝的《好萊塢往事》之中,對於李小龍個人形象的醜化,就可見一斑。李小龍在片中被塑造成了一個傲慢無禮的角色,最後被白人主角一腳踢翻。
  • 昆汀,你在《好萊塢往事》醜化李小龍,是要給全國人民謝罪的
    這一點在昆汀之前拍攝的《好萊塢往事》之中,對於李小龍個人形象的醜化,就可見一斑。因此,在片中引發的爭議,甚至讓《好萊塢往事》在中國大陸地區取消了上映資格有人建議他去好萊塢試試。說到做到的李小龍,立馬打包前往好萊塢。1964年,24歲的李小龍來到福克斯公司試鏡《青蜂俠》之中的加藤一角。
  • 《好萊塢往事》居然把李小龍醜化成這樣,昆汀這次玩得真大
    《好萊塢往事》是昆汀塔倫蒂諾的第九部長片,相比較於以往昆汀成噸飆血的暴力美學作品,《好萊塢往事》要相對溫柔得太多太多。很多人指出這是《好萊塢往事》是昆汀寫給好萊塢的一封情書,這句話在看完電影後,覺得並不過分。影片雖然根據真實好萊塢故事改編,但卻在昆汀的筆下被虛構,被篡改,被寫成了昆汀自己對1969年黃金時代的好萊塢的一種情愫。
  • 在好萊塢往事:昆汀萊昂納多和李小龍的眼中
    昆汀帶來了他的新作《好萊塢往事》(OnceUponaTime……inHollywood,2019),向我們展示了20世紀代好萊塢的多彩景象。童話的開頭也是給觀眾的一個提示:這是一個童話。呼吸明星掙扎史《好萊塢往事》(OnceUponaTime……inHollywood,2019)的賣點之一是兩個大帥哥巨星布拉德皮特(BradPitt)和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LeonardoDiCaprio)。如果看這部電影需要動力,這兩個好萊塢巨星就是一個很好的理由。萊昂納多飾演是過時的好萊塢明星,皮特是萊昂納多在電影中的替身和助手。
  • 《好萊塢往事》辱華,昆汀請你尊重李小龍!
    周五,在大家對李安的新片《雙子殺手》失望之後,又一個壞消息傳來了:原定於10月25日在中國上映的電影《好萊塢往事》確定撤檔。 原本這部電影就改編自真實事件「曼森殺人案」,又是昆汀導演,別看預告片裡歡聲笑語,到了正片八成是血漿橫飛。之前定檔真像奇蹟一樣,但是這次緊急撤檔卻是因為另外一個原因。
  • 昆汀電影因醜化李小龍被撤檔?李小龍被神化了,是該降降溫
    據報導,「原定本月25日在中國內地上映的電影《好萊塢往事》已決定撤檔,此前李小龍的女兒李香凝(Shannon Lee)曾指責片中醜化了其父親的形象
  • 取材「曼森殺人案」 的《好萊塢往事》「侮辱李小龍」 引中國觀眾...
    建議通過這些經典的電影,了解昆汀電影敘事的方式,和昆汀拍電影的風格,還能讓觀眾更好地了解《好萊塢往事》和昆汀想要通過這部電影傳達的內容。《好萊塢往事》劇照《好萊塢往事》整部電影都已灰色調為主,高度還原上世紀六十年代的美國。
  • 昆汀《殺死比爾》對中國功夫推崇備至,《好萊塢往事》卻黑李小龍
    好萊塢大導演昆汀他的《落水狗》《低俗小說》《殺死比爾》系列等積累了大量中國粉絲,作為好萊塢最特立獨行的電影大師,號稱一生只拍十部電影的昆汀,拍了他的第九部電影《好萊塢往事》,然而,這部電影中涉嫌辱華,不尊重李小龍,帶有種族歧視導致不能中國上映
  • 昆汀,你在《好萊塢往事》中誹謗李小龍,感謝全國人民
    這可以從《好萊塢往事》在昆汀之前的拍攝和李小龍個人形象的醜化中看到。在電影李小龍中被描繪成一個傲慢無禮的角色,最後被白人主角一腳踢翻身。這種陰謀故意破壞了李小龍的個人形象。因為在李小龍生前的各種採訪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李小龍並不是一個傲慢的人。相反,他是一個執行他的想法「be water」若水的人。因此該片引起的爭議甚至使《好萊塢往事》取消了在中國中國大陸的放映資格。
  • 「侮辱李小龍」風波持續發酵,博納參與投資的《好萊塢往事》命運...
    但如果你是李小龍的鐵桿粉,你可能會對昆汀憤怒地喊出《落水狗》中出現頻率最高的那個單詞。02李小龍家屬及粉絲的憤怒儘管在全球收穫無數讚譽,儘管能夠導演和兩位演員在國內擁有無數粉絲,但在中國,《好萊塢往事》會是一部評價兩極分化的作品。目前,《好萊塢往事》在豆瓣上的評分為7.5分,這一分數尚可,但在其執導的9部長篇中屬於墊底水平。
  • 昆汀·塔倫蒂諾的《好萊塢往事》中竟有李小龍的事?
    上一期我們講到了《好萊塢往事》的歷史背景,這期我們繼續深挖這部明年好萊塢的「炸雷」。隨著時間的推進,昆汀·塔倫蒂諾的新片《好萊塢往事》逐漸揭開面紗,我們獲取到了更多的關於《好萊塢往事》的消息,今天我們就透露一個重磅信息。
  • 昆汀新片《好萊塢往事》劇情跟李小龍命案有關?
    ­  昆汀第9部個人長片《好萊塢往事》一直受到大家的關注,因為這部電影的演員陣容真的太強大了,小李子、皮特、「小丑女」瑪格特·羅比,還有「教父」阿爾·帕西諾,都是好萊塢的一線大牌。­  近日,《好萊塢往事》終於曝光了首支預告,小李子騷氣熱舞,皮特帥氣依舊,小丑女魅力十足,瞬間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 好萊塢往事上映,被質疑歪曲李小龍形象,好萊塢近期國內頻碰壁
    最近在美國上映的《好萊塢往事》,引發了一些波瀾和討論。因為影片涉及到了華人電影的驕傲——李小龍。《好萊塢往事》是一部昆汀的作品,他個人的第九部個人長片。昆汀的名字對許多國內觀眾來說並不陌生。此次昆汀導演的這部《好萊塢往事》,電影還原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好萊塢圖景,出現了當時那個年代的許多真實人物——麥奎因、Jay Sebring、莎朗·塔特等,也聚集了一眾好萊塢大牌明星,皮特、萊昂納多、阿爾·帕西諾,引起不少觀眾的關注。但電影少了昆汀標誌性的暴力+血漿的應用,少了密集輸出的吐槽,但卻依然存在著種族歧視和性別問題。
  • 《好萊塢往事》看不懂?那這些好萊塢歷史你得補補了
    不過本屆奧斯卡這眾多8分佳片中,有一部例外,它就是《好萊塢往事》。他只有7.3分。儘管它在才頒布不久的奧斯卡獎中提名了最佳影片,還收穫了最佳藝術指導及布拉德·皮特的最佳男配角。儘管它是大名鼎鼎的昆汀·塔倫蒂諾所執導的。
  • 《好萊塢往事》中國上不了,在美國又重映,損失的是誰?
    喜的是原來不知道何時能見天日的《少年的你》突然在10月25日上映了,而憂的是原本要在這天上映的另一部年度巨作《好萊塢往事》卻在一周前被撤檔,何時能見天日,不知道。「銷聲匿跡」了20多年的李小龍之女「李香凝」,也因《好萊塢往事》的撤檔而進入大眾視野。《好萊塢往事》的撤檔,現在地球人都知道是李香凝「幹」的。
  • 扮演者談《好萊塢往事》爭議情節:李小龍沒輸?
    1905電影網訊自《好萊塢往事》在北美上映後,片中「李小龍自負挑釁對方,結果敗於布拉德·皮特所飾演的替身演員」這段情節就不斷引發爭議,李小龍的女兒和徒弟都已發聲。近日,在《好萊塢往事》中飾演李小龍的演員麥克·莫(Mike Moh)也在採訪中談了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