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戀戀筆記本》
首先當然是不要錯過氣質女神瑞秋·麥克亞當斯與紳士男神瑞恩·高斯林主演的《戀戀筆記本》啦~
故事採用反覆倒敘的手法,在一所風光旖旎的療養院內,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先生,一遍又一遍地給另一位老奶奶講述著一本泛黃筆記本上記載的發生在一個炙熱的夏天發生的愛情故事。
如果僅從愛情角度而言,正如影片臺詞所言:「愛情沒有那麼多藉口,如果不能圓滿,只能說愛得不夠。」一個高貴的大小姐與一個貧窮的木匠小子因為愛情擦出了奇妙的火花,帶給了女孩她以前從未體驗過的生活。
《戀戀筆記本》給了我們「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希望,在試婚紗那天,在報紙上看到長滿鬍子的他和曾經與他約定的房子,她朝他飛奔過去,他們在雨中相擁哭泣,原來發現他們還深愛著彼此。
2.《怦然心動》
全篇發生在暖色調的背景下,單是這場景就由不得讓人怦然心動了。
一段發生在五十年代的美國人人稱羨的青梅竹馬故事。電影全程都很安靜,有時放著悠悠的背景音樂,分別從主角朱莉和布萊斯的口吻來獨白,以不同的角度,描繪著同樣的故事。
「怦然心動」這四個字仿佛就是為青春而生的,懵懂的女孩子與男孩子初次見面的時候,女孩子面紅耳赤的感覺,像老舍先生說過:「從前沒有胭脂,女孩子的臉只為心上人而紅。」
愛是一個相互成長的過程,不僅僅只有兩個人的情愫。朱莉在愛中學會了放手,布萊斯在少了朱莉後發現自己對她深深的愛。影片的最後兩人一起種下了一棵樹,他們的愛情終於暗暗地萌芽了。
3.《情書》
有人說《情書》是銀幕史上暗戀的極致,這是幾個人的舞臺劇,也是一個人的獨角戲。
少年時的暗戀不會被忘卻,它是心裡的蜜餞子,想到就會有種微微的甜與澀,它是能讓你舔起嘴唇的滋味,然後心裡的柔紅藏在指箋裡封存,永遠留在了青春最青澀的一刻。
一封遲到了十年的情書,一場穿越歲月最終來自天國的纏綿悱惻的心酸告白。
4.《狼少年》
在那個傳統的年代,也顛覆了少女所有的觀念,她喜歡的少年竟然是個怪物。影片的最後引得許多觀眾淚目,狼少年一個人堆著雪球,女主的車子已經走遠,他呆呆地看了一會,因為他想要被摸頭一百次。
5.《傲慢與偏見》
改編自簡·奧斯汀的同名小說,女主角凱拉·奈特利主演過《加勒比海盜》、《贖罪》等等獲得影視界眾多好評的電影,十足是一位影后。
在《傲慢與偏見》中,她扮演了一位生長在鄉下地主家庭的女孩伊莉莎白,與她的父母還有四個姐姐妹妹生活在一起。
伊莉莎白和達西是小說的主角,在他們第一次見面的舞會上,達西與伊莉莎白結下了梁子。不過在日常的接觸中,達西逐漸愛上了聰明活潑、誠實優雅的伊莉莎白,並忍不住靠近她。可是在當時的英國社會,身份地位、階級差距便是人們思想中一道越不去的鴻溝。
《傲慢與偏見》書本和電影都非常值得花時間去細細品味,告訴我們「初次印象」是不可靠的,而偏見又比無知可怕。
6.「愛在」三部曲
「愛在」三部曲指的是理察·林克萊的《愛在黎明破曉前》、《愛在日落黃昏時》、《愛在午夜降臨前》
影片用一天的光景作為片名,向觀眾講述了什麼是愛情。
美國青年傑西在火車上遇見了法國女學生賽琳娜。兩個人聊得非常投機,彼此之間產生了愛慕。當傑西要下車時,他邀請賽琳娜一起下車,到城裡散散步。就這樣,兩個年輕人因瞬間迸發的熱情而相遇了。
青春的愛總是很浪漫,可是這場相遇總是很短暫的,天很快就亮了,這也意味著分別。他們沒有留下對方的聯繫方式,卻約定半年後在兩人之間的城市相遇。
那麼他們半年後重逢了麼?第一部便戛然而止。
半年之約並未實現,因為賽琳娜的祖母去世而無法前往,而傑西的確赴約了。大多數人如果在他們那樣的境遇裡一定會說服自己「ta一定是沒那麼愛我」。
一晃過了九年,他們在巴黎的咖啡館相遇了。兩人似乎已經沒有了當年的朝氣蓬勃,都被自己的生活所圍困。傑西說,他經常忍不住設想,如果如果當初他和賽琳娜沒有錯過,人生會不會是另一種模樣。
第三部導演模樣選擇讓兩人成為永遠的缺憾但永遠完美的浪漫記憶,而是讓兩個人把一份精神的羈絆發展成了共同的生活。
在一起生活後,到中年的兩人已經沒有當初的心態,爭吵出現在兩人之間。愛和浪漫在心智成熟的不同階段,會表現為不同的樣子。最終,他們表現為讓我們彼此依靠,都更敢於直面人生的起落和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