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是一個成長在農村貧困家庭,卻早開心智的姑娘。當年我們村一些貧困家庭的男人,流行在四川和湖北買媳婦,她和她媽媽在車站流浪時,被帶到了我們村,她從此有了爸爸,有了家。
我們後來聽大人說,她和她媽媽是被她親生爸爸給打出來的,媽媽生不出男孩,女孩子是賠錢貨,不受待見。她的身世、貧窮、外地人、長得太過漂亮等各種原因,讓她和村裡的小孩格格不入,她成長中一直被同齡的小孩孤立排擠。
但她不怨不怒,一言不發,該做飯做飯,該下地幹活就幹活,閒來就是讀書,從不和我們玩鬧。連大人都說這小姑娘的心思真深沉。沒有辦法啊,她沒有零花錢,她還要經常作為爸媽吵架時的出氣筒。當我們愛玩、愛鬧、愛笑,買1毛錢一包的零食和花裡胡哨的發卡的時候,她永遠參與不進來。
從初中起她就立志要過好生活,只嫁有錢人。她說到做到,這是後話了。
初中時我們一起住校,她和我說這話的時候,咬一口鹹菜,再咬一口饅頭。她的早飯和午飯常年如此,很少能吃到菜,晚飯則不吃。
上了兩年中專後,她就隨著打工潮來到了廣州,靚麗的外形讓她順利入職港資企業,做了前臺小妹。因為個性好、外形出眾,又學了電腦,很快就調到辦公室工作,成了一名白領。她工作更努力了,還自學了會計課程。追求她的人很多,她通通不為所動,一心只想好好工作,再學個技能,待價而沽。
曾經有個香港的老闆,暗示她做情人,她毫不猶豫地拒絕了。貧窮帶給人的最大的副作用,就是短視,大部分女孩遇到這樣的誘惑,大概率是會妥協的。可是這個當時僅19歲的姑娘堅定地拒絕了。或許正是從小時候開始的一場場獨自吞咽的孤獨,在她身體裡積蓄了刺骨的力量,令她來日裡的每一步,都走得無比堅硬而正確。
她工作的時候,我才上高三。高中時的同齡人還只會捧著言情小說傻樂,幻想做個只知風花雪月不管現實的言情女主,根本就不知道錢是什麼玩意,又談何立志嫁有錢人呢。
可有些人就是知道。她們的成熟,遠比同齡人來得更早,心智也時常伴隨不合年齡的堅忍。
我作為她唯一的還算得上朋友的人,曾經問過她,為什麼她會不走彎路,精準地得到自己想要的?她說,她很早就明白,自己沒有退路,不能犯錯,她人生的每一步,都必須無比精準地踏在正確的節拍上。即使是在最易神魂顛倒的感情問題上,也不會迷失心智。
這麼一個極其堅韌清醒的人,拿到了會計證,就離開廣州來到深圳,重新找工作,隨即在二十四歲,工作穩定的這一年,找了一個家世很好、博士畢業,性格溫良的男人結婚生子。老公是公務員家庭,父母是小官,而且其他兄弟都有經商背景。結婚後老公就安排她在弟弟的公司做高管,待遇非常優渥。
她雖然學歷不高,但刻意學習積累,很有見識,談吐不俗,外貌綺麗,老公很愛他。她的婚姻也維護得非常成功,老公非常尊重並支持她的事業,她也一直掌握著家裡的經濟大權。
她少年時候就是溫柔沉默,不吵不鬧,講話輕聲細語的人。結婚後的她待人,更溫暖,熟絡,熱情洋溢,尤其是對老公溫柔周到,對孩子疼愛有加。
我一直想問她,從那樣陰暗孤獨的童年、少年時期成長起來的人,怎麼會這麼陽光明媚?或許,在漫長的歲月裡,她不但一遍遍地練習著生存,還練習著柔軟,練習著愛。
當我得到答案時,我知道我猜對了。她對我說,老公在她最疲憊的時候,真心地愛護遷就她,給她安全感;而孩子,她希望他能成長在一個好的原生家庭裡。為了給她安全感,老公上交了一切身家,工資卡也都在她手裡,這樣的生活,她除了選擇溫柔維護,還有別的更正確的選擇嗎?
她腦袋裡的那根弦,從來從來就沒有放鬆過,絲毫都沒有過。她不是一直溫柔,而是唯有溫柔,才是正確的。正確的積蓄力量度過少年時期,正確地維護現在家庭的幸福,正確地做到讓老公一直疼愛有加,甘心把所有身家交付。
你已經很好了,已經安全了,可以放鬆一些,我對她說。她笑笑,不說話。沉默了一會,她說:「我很珍惜現在的一切。但我需要更多的安全感。所以我們家一定是我掌握經濟大權。如果老公不主動交,我也會說服他。女人還是要抓住更多實際的東西。婚姻中女性是弱勢的,她們生子撫育孩子,照顧家庭,付出的更多,承擔的風險也更多。從經濟學角度,婚姻其實是更符合男性的利益。還好,我不用費勁,我就得到了。」
我看著她神採風揚的面龐,真想好好擁抱她,你這麼努力、清醒、又善良的女人,你值得這美好的一切!
朋友認為在#婚後誰管錢更合適#這個問題中,毋庸置疑應該是女人。
女人掌管經濟大權,會帶來安全感和情緒的愉悅穩定,這對家庭的幸福安定至關重要。
男人交付經濟大權,是對妻子的肯定,也是對女性承擔更多風險的補償。
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呢。
關注@人間悠然客 ,看身邊事,觀世間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