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紀80年代,臺灣樂壇崛起,冒出了一個又一個實力派唱作人,如像李宗盛、羅大佑。今天要說的這個人也是在自己的輝煌年代去世的,他就是歌手張雨生。張雨生的很多歌曲都耳熟能詳,比如說一天到晚遊泳的魚以及情非得已等歌曲,都是張雨生生前創作的歌曲。
張雨生不僅僅是一位歌手,他還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創作人,在他的歌裡聽不到無病呻吟的愛情,也聽不到虛偽做作的賣弄,他只是通過音樂表達內心所想。張雨生1966年出生在澎湖,出生的那幾天剛好下著小雨,看著窗外的父親隨即就想到「雨生」這個名字。父親是國民黨老兵,母親是泰雅族姑娘。但即便如此,父母還是竭盡全力的讓每一個孩子都健康快樂的長大。9歲隨家人遷往臺中縣豐原市定居。張雨生的少年時代很少花費時間念教科書,反而用大部分的精力來聽音樂、打籃球、遊泳和看自己想看的書,甚至嘗試寫作。妹妹15歲那一年,在梨山附近的山澗遊玩時,不幸溺死,妹妹的「離世」,成了他心中永遠的痛。1985年進入國立政治大學之後,張雨生聽了很多的西洋歌曲,更因為喜歡彈吉他寫了很多歌。大學三年級的時候,張雨生寫了一首描述退役軍人生活的歌曲《他們》,因此而獲得了學校創作歌謠比賽的第一名。
1988年,正在念大學的張雨生在木船西餐廳駐唱,演出結束後,張雨生被一位用餐的客人攔住,這位客人遞給他一張名片,邀請張雨生來公司唱歌。張雨生既緊張又驚訝,因為這位客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翁孝良,著名曲作家,音樂製作人,發掘和培養過很多明星歌手。張雨生之後推出了單曲《我的未來不是夢》,這首歌一經推出直接火遍了大江南北。歌曲《大海》、《我期待》等就是他創作出的音樂,這些歌后來也在國內爆火。張雨生和他的助理兼女友小玲(黃惠玲)的關係,如果不是一場意外,恐怕到今天還不會曝光。
張雨生在生前如此小心地維護著兩人間的感情,是因為他們的戀情開始之初,幕前和幕後的身份組合受到不少阻力。最早,張雨生還在飛碟唱片的時候,小玲就是他身邊的宣傳,兩個人朝夕相處,愛情也在不知不覺中滋長,讓從學生時代就和張雨生形影不離的初戀情人黯然引退。但是,這段來之不易的感情並沒有從此風平浪靜,過去飛碟唱片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公司的工作人員不能與旗下的藝人談戀愛,使得他們的戀情有不能公開的委屈。張雨生早期也創作幾首歌,在專輯《想念我》裡有一首知乎不能提的歌曲,發現好玩了之後來了一張《帶我去月球》,銷量大滑後公司趕緊讓其停手,上《大海》《一天到晚遊泳的魚》兩張。《大海》裡有一首在部隊創作的《心底的中國》,《一天到晚遊泳的魚》裡有《妹妹晚安》,其實前期創作還是會看到張雨生創作能力的稚嫩,在未臻純熟的時候拿嚴肅的商業來實驗自己的音樂想法,不是對自己高估,就是對商業低估了。於是在《帶我去月球》之後,每張專輯只放一首自己的歌,在騰出來的時間裡拼命學習,於是在《一天到晚遊泳的魚》後一年,奉上《卡拉OK》的大招。
1997年凌晨,張雨生獨自駕車返回家中時,因為疲勞駕駛導致車速過快,最後在路口發生非常嚴重的車禍,頭部中創,車禍發生的前的一晚,他一直都在與劇場工作人員為12月份的演出進行彩排,直到凌晨才收工。然而,由於過度的勞累在他駕駛汽車返回淡水的途中撞上了路邊的隔離帶。送到醫院搶救了23天後去世,年僅31歲。31歲正是大好的年齡,人生還有很多的風景和美好,可張雨生卻被一場意外奪去了他餘生所有的期待。張雨生的母親把兒子和女兒一起安葬在了一起,還給其取名為「雨生園」。曾經有一顆耀眼的明星騰起又落下,他就是張雨生。即使他已經去世17年,他清亮的嗓音、單純的書卷氣、知識分子的滿腔熱忱都讓人難忘。偶像歌手似乎與音樂人是兩條平行線,但張雨生在他的音樂「理想國」裡卻能將其匯聚成河,在短短的時空裡,交互綻放光亮。無論是誰,無論是否足夠優秀,生命都只有一次,人生除了眼前的苟且之外還有更多美好,因此珍惜生命才是無愧於自己的最好選擇。
本欄目編輯:馬枚素
作者簡介:宋薔,本名:阿伊曉仙吉,2001年出生於新疆庫爾勒,熱愛文學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