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你和車,誰是爹的問題
話糙理不糙,說的不好聽,但折射的是一種價值觀,也是一種人生態度。沒有誰對誰錯,只是選擇不同而已。
有的人把車當成寶,當成老婆一樣,新車提到家又是貼膜又是鍍晶,車內各種裝飾就更別提了,琳琅滿目。不能說人家不對,自己賺的錢,人家願意怎麼花怎麼花,而且這是人家生活的一部分——他裝飾車,實則在裝飾自己的生活,處處都是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嚮往。其實也是很正面的人生選擇。人家活得認真。這種情況,人家有點小磕碰當然會心疼了,而且不修不舒服。似乎車上有個劃痕,生活就不完美了。
也有的人對待車很「渣」,別說貼膜了,洗車都是加油免費送的券。怎麼舒服怎麼來,車就是個工具,汽車和自行車在人家眼裡沒什麼實質區別。他們非常清楚,車是消耗品,再怎麼細心保養,一輛車也很少能開20年的,或者他們中的很多人已經做好了幾年後換車的準備——我現在細心呵護那是給下一任車主做的,沒必要。就是正常使用,正常保養罷了。出現小剮蹭,呵呵了,一點都不慌,反正坐在車裡也看不見。
其實我是屬於後一種的,精緻的生活過不來,車跟著我也精緻不起來。別說車了,自己身上有小磕碰我創可貼都懶得貼。當我的車,你就要有這種覺悟——小剮蹭,傷與痛,這是你的宿命,這就是不完美的生活。
修復劃痕的車主更加感性一些,追求精緻的生活,而我這樣的車主則比較理性,性子也比較糙。
小磕小碰不用修,因為划不來
精緻的生活意味著高昂的成本,並不是沒有代價的。
比如說前保險槓的一處小劃痕,去4S店的話,人家為了避免出現色差,要整個保險槓重新噴漆。七八百起步。不過話說回來,你劃1處是800,十個劃痕也是800!讓你說,你是有剮蹭就修,還是等攢多了一起修呢?都想著攢著一起修,可是現在這條劃痕怎麼辦?黑色的車拿水性筆塗一下,白色的就抹點牙膏。別的顏色網上買個補漆筆,來兩筆湊合湊合就完了。誰沒事盯著你前保險槓看啊?離遠點,加上車再髒一點,基本看不出來。
一條劃痕的時候你還挺心疼,劃第二次的時候就差不多了。等到第三次,第四次,就已經習慣了。於是,你也懶得去修了。每個人都不是一開始就那麼理性,都是從感性過來的,可是禁不住一道道劃痕,禁不住生活的捶打。
修車其實不只是八百塊錢的問題,還意味著你至少半天時間沒了。生活節奏這麼快,大家都那麼忙,一周就休息兩天,多少事呢?沒事跑4S店呆半天,就為了那一道小小的劃痕,值嗎?
另外,日後賣二手車的時候,你沒修補過那叫原廠原漆,價格還會高一些。補漆,哪怕一點色差都沒有,也會因此貶值。
所以,大多數人在發生小剮蹭的時候,都選擇——湊合。像是車門等金屬部位,露了底漆那是要去修的,防止接觸空氣發生鏽蝕。但前後保險槓,乃至於某些車的尾門,都是塑料的,不存在露底漆的問題,所以根本無傷大雅。或許今天剛補好,明天不小心又來一道子。開車小剮蹭是難以避免的,可能你技術好,可是保不齊別人不會蹭你。不知道什麼時候,你屁股就被人追尾了,到時候換保險槓就完了。
不去修的理由很充分,當然,你選擇去修也沒錯。這就是一個選擇的問題,一個更感性,一個更理性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