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黑羊 來源丨記者站
(ID:jizhezhan001)
除了上古年代的《中國有嘻哈》外,去年改名的《中國新說唱》和今年的2,都不是給OG(OG=老炮兒)看的。
OG連槽都不想吐。
其實《中國有嘻哈》也不是老炮兒的菜,只不過PGone後來那點髒事兒太燥了,真是場上peace場下real,結果就是再也不能有嘻哈了。
可是這蛋糕實在太大太好吃,但愛奇藝也就吃了一口。然後接下來你也看到了,新說唱1在豆瓣上4.8分,上星期剛播的新說唱2第一集僅僅5.6分。
到底real不real,管他呢?除了贊助商」有錢花」,愛奇藝其實並沒有讓你記住說唱。
1、
今年2月,說唱團體紅花會官宣了今年的巡演計劃;同期,知名的地下說唱團體「更高兄弟」也宣布推出新單曲。
雖然紅花會巡演這件事兒後來上了各大票務網,但最終卻沒了消息。不過,地下說唱在靜悄悄地崛起。
要說這股風潮的內在推動力,說唱綜藝算是其中之一。
從當年《中國有嘻哈》開始,三年來,說唱綜藝節目始終只有《中國有嘻哈》和《中國新說唱》。這個領域始終沒有同質化內容和跟風者,甚至連批評都清一色的整齊,一直以來節目都被批「不夠real」——《中國有嘻哈》未開播時已被圈內rapper們寫了數十首diss曲,《中國新說唱》又被吐槽太過peace。
不過紅花會的「官宣」中還是提到《中國有嘻哈》。
說,「近幾年隨著《中國新說唱》和《中國有嘻哈》的熱播,國內的嘻哈音樂逐漸開始走紅……有人都對這種自由真實的音樂飽含期待。」
另一廂,《中國新說唱》在豆瓣上評分撲街,總導演車澈的那篇檢討信,一時間被媒體解讀了無數次。
信裡他說要在《中國新說唱2》裡做到keep real。「我們做這個節目的心情是很悲壯的,因為《新說唱》是中文說唱的唯一出口。」
意識到這一點的不僅僅是車澈,團隊裡,《中國新說唱》的總製片人陳偉也把real掛在嘴邊。他曾對媒體說,:「有人diss我們作為一檔說唱節目,內容一派祥和,只有peace,沒有意思。是的,很抱歉,因為去年我們確實膽子小,不敢real。」
接下來,陳偉話鋒一轉,「今年要用更能體現說唱battle基因的賽制和更刺激、更有態度的用戶參與的互動玩法,還原最正最swag的說唱音樂和青年文化。」
豪言壯語不如看結果。然而結果真是挺「悲壯」,《中國新說唱2》上星期播出了第一集,豆瓣網友給出了5.5分。
其實第一集就是一場海選,還看不出究竟real與否,但在陳偉看來,real並不意味著負面情緒,「如果吵架要是real的話,菜場裡面全是real。」他認為,real更重要的是一種年輕人追求真實的人生態度。
這一季《中國新說唱》的slogan是「就很炸,沒在怕」。話說的挺狠,不過節目組對real可能是有些誤會。
2、
回到現場。
今年的《中國新說唱2》回歸了千人海選。上千名全國各地rapper聚集到體育館內,按號排位,每人一段阿卡貝拉,並接受四位導師——吳亦凡、鄧紫棋、張震嶽和熱狗的評估,得到被視為門票的金鍊子後,方可晉級參賽。
(至於鄧紫棋是怎麼跟這個節目發生聯繫的,我們先不討論……)
海選也是這一季被批評最多的環節。比如很多人認為參賽的選手水平不高;還有人吐槽熱狗和張震嶽在給金鍊子時候,」很不專業「的給了門外漢,而忽視了一些國內知名的地下團體。
現場因為這件事甚至起了爭執。在隨後的採訪中,節目組強調這種小範圍的,因為晉級而發生的爭執,是節目進行當中的意外,這體現了選手們real的一面。
另外被視為real的,比如之前以嚴格高冷著稱的吳亦凡,在本季中的人設「溫暖謙遜又和藹」;而以往「像鄰家哥哥般」的潘瑋柏則繼承了吳亦凡的之前人設,變得鐵面無私不斷出殺。
這種突如其來的變化,目前除了讓節目多出一堆問號外,暫時還看不出有何用意。
但當下能看到的是,除了找出更多real的點呈現之外,愛奇藝在努力讓這檔節目與以往不同,加入更多的變化或回歸來進行自救。
畢竟這節目是否real,其實愛奇藝心裡應該很清楚。
不過在場外,愛奇藝明白僅僅靠說唱綜藝本身,是無法鋪設更為寬闊的「錢途」。記者站(ID:jizhezhan001)在本月14日的一篇文章「《中國新說唱2》今晚開播,愛奇藝的地下生意」中寫到:
《中國有嘻哈》剛結束時,摩登天空就找到了TT和紅花會等人,並給了他們一份合約。而其他選手也紛紛被另外的經紀公司籤走,或留在原本的廠牌繼續發展……所以愛奇藝後來也長了個心眼兒,《中國新說唱》後,愛奇藝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兒,提前用刺蝟兄弟籤下尚未有經紀公司歸屬的rapper。
且為了保證藝人不被挖角,愛奇藝規定合約到期前暫不能再籤其他公司,而已經有經紀公司的選手,其公司將與愛奇藝共享經紀合約。
刺蝟兄弟後來為旗下的rapper開了「刺蝟現場」演唱會,並用「練習生」的方式對rapper進行培養,為他們和愛奇藝編織資本的網。
這其實是節目本身之外,最為money的地方。
3、
導演組這麼努力,《中國新說唱》在豆瓣上還是低分。這給愛奇藝和刺蝟兄弟的「rapper經濟」模式,打了一個問號。
不過還有另外一張王牌。《中國新說唱》的獨家冠名播出叫「有錢花」。
百度百科對「有錢花」這樣描述:有錢花是原百度金融信貸服務品牌,定位是提供面向大眾的個人消費信貸服務,打造創新消費信貸模式.「有錢花」依託百度技術和場景優勢,為用戶帶來方便,快捷,安心的網際網路信貸服務.
就是說,「有錢花」是百度旗下的金融產品,而百度是愛奇藝的大股東。這相當於大老闆拿著錢投了自家的節目,宣傳自己手裡的買賣。
因此「有錢花」在節目中不停地曝光。不僅在鏡頭裡,還在選手的手機上,甚至選手freestyle的歌詞裡,節目廣告中。
有錢花當然也符合這檔節目的觀眾定位,年輕人。這裡還必須說一下「嘻哈原教旨主義」群體——年輕、有活力,十分西化且重於享受,但普遍沒錢。所以才會有「生活在城市\根兒在地下\家在ghetto\混在街頭」這樣real的歌詞。
像有錢花這樣的自家廣告主投來橄欖枝,也是和《中國新說唱》節目的一種互助。
2017年,愛奇藝推出《中國有嘻哈》時,最初立項的投資金額僅有幾千萬元。儘管節目被指抄襲韓國選秀綜藝《Show me the money》,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嘻哈文化在中國的爆發。
節目的上線也給愛奇藝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中國有嘻哈》總決賽當天,直播中的廣告達到了3000萬。
2018年愛奇藝上市路演PPT中,公布了這樣一組數據——去年引領嘻哈文化熱潮的《中國有嘻哈》,節目視頻播放量達到30億次;短視頻播放量達到80億次;在新浪微博的50個熱門話題中佔據了36個席位;該節目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應,大結局60秒的廣告位置為人民幣4500萬元。
隨後《中國有嘻哈》選手出格的行為以及連續爆出的醜聞差點讓這檔節目徹底停擺。但面對優酷和騰訊視頻的步步緊逼,愛奇藝不甘心這樣的吸金 IP 被廢掉。
但愛奇藝一面想要節目更real吸引眼球,一面又怕節目過於real引發自爆,舉棋不定間面對越來越懂行的觀眾,「新說唱」的bug也越來越多。
豆瓣上有人這樣評論《中國新說唱2》:隔壁優酷已經把街舞還給街舞,愛奇藝什麼時候把說唱還給說唱?
這個評論真是太荒唐了。
對話新聞實驗室方可成:寫文章不為爆款,當記者無需讀研
找易烊千璽「帶貨」,喜馬拉雅終究還是為流量折了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