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劇毒蛇類-鋸鱗蝰

2021-02-19 動物世界

鋸鱗蝰 是蝰蛇科下的一種劇毒蛇類,體型細小。它們主要分布於亞洲,尤多於印度次大陸。目前為止,在紀錄中鋸鱗蝰咬人事件有高達20%的致命率。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爬行綱 Reptilia

目: 有鱗目 Squamata

科: 蝰蛇科 Viperidae

屬: 鋸鱗蝰屬 Echis

種: 鋸鱗蝰 E. carinatus

鋸鱗蝰長度40-60釐米,最大長度約80釐米。

鋸鱗蝰的身體顏色以灰色、橄欖色或棕色為基調,背部及兩側有多種顏色的變化,但多數伴隨著白色的小斑點,鱗緣呈深棕色。身體背側有波浪形的白色帶紋縱向地分布。腹部呈白色或粉紅色,間中或有棕色小斑點。

頭額位置有白色的十字架狀或三叉狀的斑紋,雙眼至下顎一帶亦有傾斜狀的白色帶紋。

頭部與頸部有明顯的分野,鼻端圓短,鼻孔分布在三片鱗片上,額冠鋪滿細碎的尖刺狀鱗片,部分鋸鱗蝰擁有明顯較為大片的眶上鱗。

身上的背鱗有25至39組鱗片,成尖刺狀,鱗片末梢有小孔,兩側鱗片呈鋸齒狀排列。

鋸鱗蝰能棲息於很多不同的地理環境之中,包括沙漠、巖石群、軟泥地及灌木林。

它們多在夜間或天色微明的時份活動(雖然也有發現鋸鱗蝰亦會於日間活動),日間時鋸鱗蝰多會在洞穴、巖間躲藏起來。而居於沙地的鋸鱗蝰,則會將身體稍為潛藏在沙土中,只將頭部露出。

在雨天過後,或潮溼夜間,鋸鱗蝰將處於最活躍的狀態。它們亦會於矮樹叢或灌木林間攀移往來,有時更會攀至離地兩米之高。在雨天時有八成的鋸鱗蝰都會躲進矮樹林間,曾經有人發現過一群不下於20條的鋸鱗蝰集中地攀附在一株仙人掌或矮樹之上。

鋸鱗蝰多捕食鼠類、蜥蜴、蛙類,與及一些節肢動物如蠍子、蜈蚣,也會捕食大型的昆蟲。它們的獵食對象範圍甚廣,視乎其棲息地區附近有什麼活躍生物。

鋸鱗蝰常採用側行式移動,讓它能於快捷移動的同時隨時保持靈活及警覺。它們能以直線式作移動,但由於它們常身處於沙漠地帶,因此較常以側行式活動。而且使用側行式移動時,鋸鱗蝰的身體只有兩點會接觸到地面(作為力點而向外拋出的頭部,以及身體上作為支撐點的最強肌肉群),這樣可避免身體被高溫的地面所灼傷。

在鋸鱗蝰分布地的較北地區,由於天氣普遍較為寒冷的關係,冬天時鋸鱗蝰可能會進入冬眠狀態。

鋸鱗蝰是造成最多蛇咬個案的種類之一。這主要是因為它們的外表不易被發覺。

當處於戒備狀態時,鋸鱗蝰會擺出一副獨特的姿態:將身體蜷曲成數重緊壓的圈狀,並將頭部置在正中間,讓全身的肌肉蟄伏並保持彈性,準備隨時作出強烈的咬擊。

鋸鱗蝰能一次過分泌平均18毫克的毒液,最高紀錄是72毫克。它們能向生物注射12毫克的毒素,而只需要5毫克的毒液就能將一名成年男子殺死。

中毒後,生物的身體機能系統會受到嚴重的破壞,更會導致死亡。被咬數分鐘內,傷口即時會出現疼痛、腫脹等症狀,嚴重時更會令被咬傷的肢體在一至兩日間出現大量膿泡。目前為止,在紀錄中鋸鱗蝰咬人事件有高達20%的致命率。

鋸鱗蝰毒素有機會帶來更多嚴重的中毒症狀,包括:流血不止、凝血異常、咯血、黑糞、血尿、異常狀態下的流鼻血,更會導致低血量性休克。而且中毒者亦可能在短時間內出現寡尿、尿閉情況,若導致急性腎衰竭的時候更要接受腎臟透析治療。不過血壓急降很少會導致這種情況,實際需要視乎患者中毒後血管內的溶血反應。有時候,由於患者出現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因此需要進行腎臟透析。

一般而言,在被鋸鱗蝰咬傷並中毒後的數小時內,能否接受相應的血清治療,是非常關鍵的。目前至少有八種多用途血清及專門血清能有效地應付鋸鱗蝰的蛇毒。

鋸鱗蝰的亞種與分布

鋸鱗蝰主要分布於亞洲,尤多於印度次大陸,其分布地包括印度、斯裡蘭卡、孟加拉國及巴基斯坦。

另外,鋸鱗蝰亦分布於中東的阿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伊拉克及伊朗西南部。中亞地區的阿富汗、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尼斯坦及塔吉克斯坦亦有相當分布量。

鋸鱗蝰指名亞種 E. c. carinatus

地理分布:印度半島。

阿斯託拉鋸鱗蝰 E. c. astolae

地理分布:巴基斯坦的阿斯託拉島。

多鱗鋸鱗蝰 E. c. multisquamatus

地理分布:巴基斯坦、伊朗、烏茲別克斯坦等。

斯裡蘭卡鋸鱗蝰 E. c. sinhaleyus

地理分布:斯裡蘭卡。

蘇氏鋸鱗蝰 E. c. sochureki

地理分布:阿富汗南部、巴基斯坦、印度北部、伊朗中部及南部、阿曼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鋸鱗蝰是卵胎生的蛇類。在北印度,鋸鱗蝰多於冬天進行交配,於四月至八月時便會誕下幼蛇。幼蛇身體約長11-15釐米長,每胎約能生產3至15條,最多能生23條。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動物世界」

微信公眾號:iltawcom

投稿郵箱:iltaw_tg@sina.com

動物世界-QQ群:211689174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我們的微店

裡面有些不錯的書

相關焦點

  • 中國劇毒蛇類圖鑑,我們身邊的隱形殺手
    於是乎老汙結合自身經驗然後再查閱了一些資料,整理出「中國九大劇毒蛇類圖譜」給大家收藏轉發。內容有點多,先來個提綱:一、常見劇毒蛇類識別方法二、中國常見劇毒蛇類介紹三、蛇類習性四、戶外活動著裝建議五、毒蛇咬傷及其救治
  • 全球劇毒蛇類圖鑑:小心那些隱藏在戶外的「大自然殺手」!
    3.黑色鑽石響尾蛇這種危險的響尾蛇號稱有不少於7個不同的亞種,其中一些亞種具有攻擊神經末梢的劇毒毒液,需要更高劑量的抗蛇毒血清來治療。它們漫遊在北美的西半部,從不列顛哥倫比亞到墨西哥北部。二、歐洲歐洲沒有其他大陸毒蛇的種類和力量,但是一些蛇類仍然會導致人類死亡。1.鼻角毒蛇分布在歐洲東南部,從匈牙利和奧地利、義大利、羅馬尼亞、前南斯拉夫和阿爾巴尼亞北部。
  • 劇毒蛇類-眼鏡蛇屬
    雖然世上也有不少其他蛇類的名字包含「眼鏡蛇」一稱(如眼鏡王蛇),但它們因演化親緣性不足而並不歸為此屬。眼鏡蛇屬的成員主要分布於中東、東南亞、非洲、印度尼西亞等地。以其他細小蛇類、兩棲類、魚類作為主要食物。所有眼鏡蛇屬的成員都有致命的毒液,毒液中主要含有攻擊神經系統導致麻痺的神經毒素,而大部分的成員也帶有細胞毒素,可導致內出血及流血不止。平均排毒量80毫克。平均15毫克即能致人死亡。
  • 7種劇毒毒蛇曝光!
    今天就跟大家科普一下眼鏡王蛇——又叫過山峰、大眼鏡蛇,屬爬行綱有鱗目眼鏡蛇科體型巨大的劇毒蛇類。銀環蛇——為爬行綱有鱗目眼鏡蛇科環蛇屬蛇類,是我國毒性最強的劇毒蛇。形態特徵:頭橢圓形,體背具黑白色相間的橫紋,黑色橫紋遠寬於白色橫紋,有約32-48橫紋,紋約1-2個鱗片寬;體腹面白色,有大小不等的黑褐色細斑點。
  • 平頭哥是蛇類的天敵,那是沒遇見過亞馬遜森蚺,根本不配擁有天敵
    平頭哥是蛇類的天敵,那是沒遇見過亞馬遜森蚺,根本不配擁有天敵有人說平頭哥是蛇類的天敵,因為平頭哥吃起蛇來就像吃辣條一樣,但其實並不是所有蛇類平頭哥都敢吃,面對很多懷有劇毒的蛇,即便是平頭哥也只能繞道而行。天敵是什麼?
  • 新—中國蛇類圖鑑(全)
    趙爾宓編寫的中國蛇類屬於比較舊的資料,最近幾十年來發現了不少新種,並且有些蛇換到了別的屬,有了新的名字。
  • 粵東三種黑白相間蛇類的對比圖,教你辨別要點
    ↑↑↑ 喜歡看蛇的朋友們可以直接點擊上方的「粵東蛇類」專輯進入查看。
  • 這種蛇長得像有劇毒,實際上是人畜無害的無毒蛇
    無毒蛇和毒蛇的區別還是比較大,很多關注蛇類的兩腳獸也都耳熟能詳。
  • 這幾種蛇外表豔麗,看似劇毒無比,實際上卻都是無毒寵物蛇
    把自己的外形變成色彩豔麗的模樣,是很多動物用來恐嚇天敵的一種方法,蛇類也是其中一種,有些蛇甚至還會把自己的模樣變得和某種毒蛇相差無幾,比如我們最熟悉的竹葉青蛇,這種毒蛇雖然很少會危及人的性命,但給人帶來的疼痛甚至比致命毒蛇還要強烈。
  • 星巴尋蛇記——遇見劇毒竹葉青
    偶然聽說安徽黃山九龍峰地區常有五步蛇和竹葉青蛇出沒,也就做出計劃在9月2日到訪九龍峰,希望能夠找到這兩種劇毒毒蛇,了解它們的生境以及對人類近距離接觸的反應。五步蛇(Deinagkistrodon acutus)和竹葉青(Trimeresurus stejnegeri)都是中國南方比較常見的毒蛇。相對來說,竹葉青蛇更為常見,分布很廣泛,也是造成咬人事件最多的毒蛇。
  • 到底哪種動物是所有蛇類的壓倒性克制天敵?蛇的壽命有幾年?
    總有人說,人是所有動物的天敵,這個觀點就有些偏激了,且不說並不是所有動物都可以食用,尤其是一些身藏劇毒的生物,實際上有不少動物的自然棲息地都不適合人類涉足,一方面可能環境都難以適應,另外,刺身肉搏我們也佔不到優勢。一說到蛇類動物的天敵,很多人首先想到的都是「平頭哥」,它更書面化的名字叫做非洲蜜罐,身上頂著「無所畏懼」的光環。
  • 這4種眼鏡蛇有劇毒,尤其第三種,專門吃自己的同伴
    它們並不會射出毒素,而是噴灑毒素到敵人身上,若毒素射進眼睛,就會產生劇毒或失明。眼鏡王蛇的食物通常是其他蛇類,眼鏡王蛇的體內有抗毒的血清,所以當其他毒蛇對眼鏡王蛇施咬時,眼鏡王蛇通常會安然無恙。食物包括體積適合的蟒蛇,其他種類的毒蛇與無毒蛇,像眼鏡蛇、金環蛇、銀環蛇、鼠蛇等,而當食物不充足時,它們甚至連其他同類也會吃,因此,眼鏡王蛇又被稱之為「蛇類煞星」。
  • 地球上10大最美麗的蛇類, 眼鏡王蛇第七, 黑曼巴第五, 竹葉青第三
    3、竹葉青:竹葉青:頭呈三角形,瞳孔垂直呈紅色,頸細,全身鮮綠色,尾端焦紅色,上頜僅具管牙,有劇毒。 8、紅竹蛇:紅竹蛇全長80-90公分。頭頸部同粗,鱗片平滑。 10、奶蛇:奶蛇也是一種美國本土蛇類,當然也就成為美國蛇類業者的培育對象。在寵物蛇市場上也是很熱門的種類。
  • 海口一倉庫驚現劇毒眼鏡蛇!別擔心,它不跑,因為…呃,吃得太飽了!
    南沙路地質局物業工程部的設備倉庫中驚現一條劇毒的眼鏡蛇,將前來取東西的工作人員嚇了一跳,但該毒蛇卻因吃太飽跑不動,最終被消防官兵輕鬆抓獲。  該毒蛇什麼時候進入倉庫,在倉庫多久,知否只有一條蛇等信息無從得知。
  • 海口一倉庫驚現劇毒眼鏡蛇!別擔心,它不跑,因為…呃,吃得太飽了
    海口市南沙路某單位物業工程部的設備倉庫中驚現一條劇毒的眼鏡蛇,將前來取東西的工作人員嚇了一跳,但該毒蛇卻因吃太飽,跑不動,最終被消防官兵輕鬆抓獲
  • 上下顎「脫臼」 蛇類四肢高度退化
    雖然,「蛇吞象」這一事件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但這生動地反映了蛇的吞食能力——大多數蛇類的確能吞下比自己頭和身體寬得多的獵物。不過,大多數人對蛇吞食獵物的行為的了解可能還是來自科普書籍或是紀錄片,仍然有很多細節值得探索和推敲。蛇能吞下的最大獵物是什麼?能不能把人吞下去?在搞清楚這個問題之前,不妨先看看蛇的骨骼主要分為哪幾部分。
  • 好多蛇,還有劇毒!
    消防員到達現場後,在居民們的指引下,對蛇出現區域進行搜查,發現一條長約1米的黑色眼鏡蛇藏在一樓樓梯旁的舊柜子底下,因為眼鏡蛇有劇毒,指揮員在捕捉前下達命令,要求大家做好個人防護與警戒,防止居民進入蛇的攻擊範圍內。
  • 江西有60多種蛇其中12種屬於劇毒蛇 抗眼鏡蛇毒血清零存貨
    我省有60多種蛇其中12種屬於劇毒蛇  無獨有偶,去年8月就有媒體報導,江西龍南縣一名38歲的壯漢在田裡拔草時,突然一條蛇從草中冒出朝他的右手掌咬了一口,隨後該壯漢被送到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急診科,醫生檢查後發現,雖然傷口前期處理得比較好,但要想完全脫離危險,還需注射抗眼鏡蛇毒血清。醫生找遍了贛州和周邊地市,都沒有找到這種血清。
  • 【緊急擴散】梁金山再現劇毒蛇!咬一口可致死!這是新面孔!
    金環蛇是一種具前溝牙的劇毒蛇。金環蛇廣泛分布於廣東、廣西、福建等南方省份,怕見光線,白天往往盤著身體不動,把頭藏於腹下,但是到晚上十分活躍,捕食蜥蜴,魚類,蛙類,鼠類等,並能吞食其它蛇類及蛇蛋金環蛇是一種劇毒的神經毒蛇的毒蛇,被金環蛇咬傷會導致嚴重的中毒症狀。更讓人措手不及的是,金環蛇咬傷很難發現,被金環蛇咬傷以後,患者都不敢確定有沒有被咬傷,只是很小的紅點,不疼不癢,也不流血,直到出現困意,眼臉下垂的毒性發作症狀後,才知道被金環蛇咬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