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喜歡阿雲嘎,他唱功了得,綜藝感強。最近看《我們的歌》和蔡健雅第一次合唱那期,覺得很迷,唱歌不背詞,全靠提詞器這個梗一點都不好笑,還有些不尊重人,這一點還是要克服啊。關於是否走流量路線,有人評價「騎虎難下」, 用得是很對的,聲入人心以前,阿雲嘎和所有人都不會想到現在這樣算是「火了」的局面,特別是關於音樂劇的市場。然而火了,他也不可能立馬轉身全身心加入音樂劇行列,因為很多原因。
這裡有提到初心與現實(經濟)的問題,很對,但是這樣講出來以後對他形象的理解是很有影響的,不是完全說不好,只是關於「初心」這種,真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所以再具體一點:圈子,嘎子說實話演的音樂劇不多。
他社交能力再強,花了那麼多時間在娛樂圈,音樂劇那個圈子對於他來說,可能還沒有目前所佔的位置更舒適。背靠央視,本身就已經成為了一種拉力,實力,他實力很強,但這麼多年,他更常出現在屏幕前演出。
也就是大家所說的構不成降維打擊的跨圈經驗,不算嘎子粉絲(我更喜歡大龍),但是我說這麼多,是我認為「選擇」本身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甚至可能是不那麼現實的現實。尊重他的選擇,生活本來就很難了,一腳踏進流量圈,能有一份體面的工作不錯的收入,以後有合適的機會回到舞臺上,還有朋友粉絲和夢想能陪著他就很好。語言關確實需要克服,有時候他表達的不是那個意思,但是說出來,可能會讓漢語母語的人覺得彆扭,希望以後越來越好吧,總之,路還長,只要足夠愛,到不妨等一等,看看初心會不會朝著他,朝著我們走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