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秦同學沒失蹤,只是太忙了以及太懶了。
我應該是全網最後一個聊樂夏的人。因為樂隊太多,我只講講我最喜歡的幾個表演以及爭議最大的那個。
輕緩的節奏、慵懶的人聲,若隱若現的電子元素點綴。這首歌兒最大的亮點就是對於音樂氛圍的營造,中國做這種音樂的樂隊很少。清晨5:10正處在夢境與現實的臨界點,這種游離感被他們貫穿歌曲始終。我去年推過這張《夜長夢少》專輯,當時給的評價是「氛圍營造到極致的唱片」。如果讓我選,我會認為《夜長夢少》這首歌更適合舞臺競技,這首歌更能在觀眾可聽性與自我風格表現上取得均衡。
傻子與白痴
如果憑空給我一首這樣的歌,我會以為這是在愛爾蘭,柏林,冰島或者底特律的電子音樂人製作出的作品,但又不似歐洲那些電子音樂那樣純工業風,編曲裡的氛圍升級讓整首歌不只是前衛,還多了很多可聽度。拋開超齡的演奏技術不談,超前的音樂意識就足以讓他們在這個舞臺上站穩。將人從正拍一個鼓點反拍一下貝斯的中式車載電子樂拉升至世界最前衛的另類電子領域。這屆《樂隊的夏天》有不少玩兒氛圍,玩兒新元素,玩兒融合的樂隊,最終能讓多少人接受還不好說。當然了,年輕人有顏值就另當別論了。
Mandarin
太帥了,哈哈哈哈哈哈哈。看到他就想起我的某位佛山同學。廣東人與眾不同的獨特痞氣融入到音樂裡,歌詞裡儘是市井又野蠻的原生力量。有時我會想,讓這些從塵埃裡,街頭巷尾走出的樂隊融入這個脫離現實的流量時代是好還是壞?這樣最真實,最市民化的力量與感悟,會不會隨著生活環境的大改變而消逝?
五條人
世人渺小而無力,思念與牽掛無邊。人類天馬行空,透過一切去發現音樂新的可能性。各類風格,各類手段,前衛的,高級的,時尚的,五彩斑斕的……然而音樂與人類情感的連接始終沒有斷開。音樂伴隨著人類最原始的情感,無論在哪個時代都可以直抵心田。淚流滿面
福祿壽
我小時候看過一個童話電影,叫《查理的巧克力工廠》。這是木瑪眼裡無數舊城沒落消逝的變遷,這也是中國音樂行業一個時代消亡另一時代璀璨又隕落的變遷。然而這也是我們每個人生活的大時代,人們四周匆匆,得意的,潦倒的,永遠在變幻著。這首歌裡寫的是什麼,我覺得是木瑪的寂寞。你抓不住一切,你望不見邊際,但我們還是要體面,從容,優雅的落魄下去。
木馬樂隊
半夜打開手機,看見水木年華淘汰上了熱搜,才意識到《樂隊的夏天》開播了。粉絲們為水木年華的淘汰抱不平我能理解,因為看節目之前,看到樂評人說「油膩」我也無法接受,畢竟從小學到高中每逢畢業,必唱《同桌的你》或者《一生有你》。水木年華淘汰冤不冤,我們可以探討一下。
如果華語樂壇要以「青春」為題材為音樂排名。那第一名是老狼《同桌的你》第二名一定是水木年華的《一生有你》。如果拋去「青春」這個前提,水木年華還可以呼風喚雨嗎?
在《樂隊的夏天》裡也是同樣的問題。《青春再見》這首歌放在特定條件下,它是一首不錯的音樂,或者說水木年華本身就帶有「青春情懷」,沒人比水木年華更懂青春,如果有那也只有川普了。水木年華並非不好,但同場的音樂人太五光十色,甚至有的樂隊大放異彩。
水木年華
我們再聊回《青春再見》這首歌,前段編曲十分有意思,快節奏的貝斯給人一種時光不等人的感覺,但副歌一來,一切都回到了老套搖滾編曲,就像是春晚的汪峰,中國好聲音的某酒吧歌手。你硬要說水木年華好不好,也要看跟誰比。是與自己比,還是與同場其他樂隊比。
觀眾意難平,因為他們是水木年華,也只因為他們是水木年華,觀眾才會意難平。水木年華淘汰遺憾嗎?遺憾!水木年華淘汰冤嗎?算不上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