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逐夢三十年——浦東新區政協提案故事(二十)

2020-12-27 澎湃新聞

編者按

高揚風帆三十載,使命在肩立潮頭。浦東新區政協成立以來,始終牢記「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工作宗旨,努力做到與區委同心同德、同向同行,與浦東開發開放的重要節拍同頻共振。我們梳理了三十個優秀提案,深情講述了三十年來浦東新區政協在浦東改革開放的創新實踐中積極履職盡責的擔當作為;生動展現了三十年來政協委員們心繫國家發展、情牽社會民生的家國情懷;熱忱謳歌了三十年來在積極採納落實一件件提案過程中,浦東各級部門所共同譜寫的華彩樂章。

浦東政協公眾號將陸續為您講述這三十個提案故事,敬請關注。

建言在金橋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

提要

在2014年1月浦東新區政協五屆三次會議上,工作在金橋開發區內的李幼林等11名政協委員提交了一份聯名提案《關於以金橋開發區轉型為試點,探索浦東經濟發展升級版的建議》。

提案針對企業需求,梳理出金橋產業轉型升級中有關產業定位與資源整合、產業功能與城市功能、產業高地與政策窪地之間存在的一系列困擾與矛盾,並提出出臺支持發展智能裝備產業的專項政策措施,在金橋開展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試點,深化金橋生產性服務業改革、改善交通配套等具體建議。

提案主辦單位新區發改委主動與經信委、建交委、審改辦、財政局、規土局、公安分局等會辦單位溝通協調,積極採納吸收提案建議,並體現在浦東新區有關規劃、計劃中,特別是關於促進智能製造裝備、機器人產業發展及應用的相關意見措施等的編制中。提案有效推動了區級層面的政策制定和金橋區域的定向支持。

金橋產業園區

「回過頭看當年的提案,當初提出的所有建議,現在都實現了。」再一次拿起七年前的提案,李幼林心中充滿了成就感。地鐵通了,斷頭路通了,更重要的是在某種程度上推動了金橋開發區經濟轉型升級,抓住了新興產業發展的先機。

產業競爭,不進則退

時間迴轉。2012年10月31日,經國務院批覆同意,金橋開發區由「上海金橋出口加工區」正式更名為「上海金橋經濟技術開發區」,標誌著金橋開發區「優二進三」轉型發展戰略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此時的金橋開發區正從「金橋加工」「金橋製造」向「金橋智造」嬗變,同時,產業轉型也帶來了局部陣痛。2011年金橋開發區工業總產值達到歷史最高峰值2097億元,2012年卻直線下降到1887億元。

與工業產值下降形成鮮明對比的,開發區二產、三產結構比由五年前的9:1調整為6:4,基本形成了先進位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二元驅動的轉型發展新格局。

時任上海金橋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的李幼林在走訪企業、聽取意見,以及一場場與企業老總的座談中發現,反映最多的問題有著共性。

「企業落戶時,你們說2012年地鐵就會修到園區,可是2012年已經過去了,地鐵呢?」企業老總「責難」的背後,是對金橋交通多年沒有改善的不滿。

「隨著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在金橋開發區內的青年從業者激增,交通、生活配套不足的問題,成了困擾企業發展的難題。」面對企業的不滿,李幼林感同身受。

此外,還有更難解決的難題。產業創新轉型陣痛期也是金橋開發區亟須「輸血強身」的關鍵時期,產業高地與政策窪地之間的矛盾卻越來越突出。區域吸引力下降,企業關停並轉遷逐年增加。

「金橋開發區所有未開發土地,就連馬路邊的『邊角料』加起來,總共只有一平方公裡。」李幼林至今都記得當年調研後所得到的這個數字,「沒有土地,新的項目如何落地?產業轉型升級,土地二次開發,轉變土地屬性的難題就擺在面前。」

抓住先機,群策群力

產業競爭的制勝之路充滿挑戰,不進則退。如何推動區域經濟轉型升級、抓住新興產業發展的先機?

土地資源稀缺、製造成本驟漲、政策優勢跌低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大型製造業項目減少,招商引資進入瓶頸窄口;產業結構調整尤其是製造業轉型升級同樣進入「臨界」點……問題已經擺在面前,能解決的解決了,剩下的便是難啃的「硬骨頭」。

然而這些難啃的「硬骨頭」,單靠開發區層面是難以突破的,只能尋求更高層面來推動。李幼林說那時候「臉皮」特別厚,市裡區裡各種會上他都會藉機反映金橋遇到的轉型「瓶頸」。正值2014年新區「兩會」召開在即,李幼林充分利用起自己另外的重要身份——浦東新區政協委員。通過政協平臺尋找對策,無疑成了一項不容錯失的選擇。

李幼林將金橋開發區內的其他10名政協委員召集在一起,大家發揮自己的特長,群策群力,務必要為現有的問題找出最可行的解決方案,提出一份可操作、可落實的提案。

委員呂康楚來自海立集團,而海立已經建成了兩條機器人智能生產線,同時還擁有「兩頭(研發、銷售)在滬」「中間(生產)在外」的「微笑曲線」;劉榮民來自金橋集團,對於金橋視頻產業發展的瓶頸一清二楚,而之前在發改委的工作經歷讓他對相關政策也非常清楚……11名委員職業不同,經歷不同,相同的是肩負著金橋發展的責任與使命。

眾人拾柴火焰高。大家的智慧結晶,形成了《關於以金橋開發區轉型為試點,探索浦東經濟發展升級版的建議》,核心就是以金橋開發區創新轉型為試點,積極探索新形勢下浦東經濟發展的升級版。

順勢而上,主動而為

提案梳理出金橋開發區在產業轉型升級這一特殊的轉型發展陣痛期、關鍵期所面臨的 「產業定位與資源整合之間的矛盾,產業功能與城市功能之間的矛盾,產業高地與政策窪地之間的矛盾」 等一系列瓶頸問題。

「我們想要解決的問題不少,但是在提案中,並沒有面面俱到,而是要抓住最主要的問題,順勢而為,主動而為。」對於提案的撰寫,李幼林並不是一味地做「加法」,反而是艱難地做著「減法」。

提案的主旨是建議浦東新區以金橋開發區為試點樣本,出臺金橋開發區轉型發展專項扶持辦法,探索建立適應區域經濟轉型發展的綜合評價考核體系以及財力結算體制,提高開發區統籌協調區域資源能力,引導並激勵開發區進行觀念、規劃、產業、管理、功能轉型,積極探索浦東經濟發展的轉型升級版。

「人才公寓我們想要嗎?想要!但是我們只在問題中提出了人才公寓的不足,在建議中,我們還是要圍繞產業和產業相關性最大的問題提建議,圍繞企業反映最強烈最集中的問題找辦法。」李幼林說。

產業方面,提案提出出臺支持金橋開發區大力發展智能裝備產業(含機器人、3D列印等)的專項政策措施,帶動金橋開發區製造業創新轉型,打造「金橋智造城」;依託分享上海自貿區的溢出效應,推動金橋開發區管理轉型升級,推廣上海自貿區負面清單管理模式以及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經驗,在金橋開發區進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試點;

配套方面,提出開設前往金橋開發區中心區域的公交短駁線路,部分緩解開發區企業上下班交通「最後一公裡」駁運問題;打通錦繡東路(金橋路至金滬路部分)、金科路(龍東大道至金海路部分)、拓寬東陸路(金海路至新金橋路部分),緩解早晚高峰期車輛進出開發區的擁堵問題;推進地鐵9號線三期、14號線早日開工建成,從根本上解決開發區早晚上下班高峰潮汐式、大流量的問題。

這篇力求從多層次、多方位解決金橋發展中瓶頸問題的提案,終於在新區政協五屆三次會議上正式提交了。

過程曲折,結果滿意

收到提案後,主辦部門浦東新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高度重視,因為涉及部門多,發改委會同經信委、建交委、審改辦、財政局、規土局、公安分局與委員們積極溝通協調。

「通過面對面溝通,我們反映的關鍵問題都有回應,響應度很高,政府各部門的支持很實在,乾貨滿滿。」 提案答覆中明確表示:「您們提出的建議精準、務實,我們將在規劃、計劃和政策編制中作為參考意見採納吸收,努力在政策扶持引導及示範推動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積極推動金橋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轉型發展」。李幼林戲稱提案辦理是:過程艱難曲折,結果理想滿意。

事實確實如此,最終,從大的政策方面,《浦東新區關於促進智能製造裝備產業發展及應用的若干意見》和《浦東新區促進機器人產業發展及應用若干財政扶持措施》制定推出,並在金橋、康橋、臨港布局智能製造產業園,新區財力將向金橋等重點區域傾斜。新松機器人、膠囊機器人等關鍵項目先後落戶金橋。

小政策方面,設立金橋開發區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專項扶持資金,重點支持視訊產業、總部經濟、研發設計、服務外包等生產性服務業快速發展。就連工作人員也笑稱,「這份提案含金量高的」。

專項扶持資金對於企業的吸引力不容小覷。中電信的天翼視訊嘗到了「甜頭」。中國移動原本只有一個運營部門在金橋,在專項扶持資金的激勵下,中移動在金橋註冊了視訊總部,也就有了如今的咪咕視訊。隨後幾年,央廣視訊等一大批視訊龍頭企業「蜂擁而至」。

2014年,金橋的三產營業收入首次超過二產,尤其是生產性服務業蓬勃發展。同時,傳統支柱產業與大數據、AI、5G等跨界深度融合發展,逐漸形成了金橋開發區未來車、智能造、大視訊、新通信四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當年取得社會轟動效應的特斯拉項目2014年4月23日正式入住金橋,集展示、銷售、維修、售後服務於一體的特斯拉「旗艦店」就在碧雲國際社區的藍天路上,那兒還有特斯拉當年最大的超級充電站。

而今,上海地鐵12號線早已通達金橋,9號線三期東延伸段楊高中路站至曹路站也已開通運營,困擾金橋多年的斷頭路已經成了通坦大道。開發區內及周邊共有17條公交線路,園區內500米半徑站點覆蓋率達到98%,僅次於陸家嘴金融貿易區……

「看到金橋開發區今日的發展變化,想到其中也有我們這批政協委員的一份力,內心真的非常滿足。」雖然已經離開金橋多年,雖然已經不再是政協委員,但是作為委員時的那份付出與回報,依然在李幼林心中激蕩起層層漣漪。看到建言轉化的成果,這是對政協委員建言獻策、履職盡責的最高褒獎,回想當初,李幼林等政協委員們覺得值。

(執筆人:任姝瑋)

提案名稱:關於以金橋開發區轉型為試點,探索浦東經濟發展升級版的建議

提案形式:委員(聯名)提案

提案者:李幼林(第五屆浦東新區政協委員、中共界別)

呂康楚(第五屆浦東新區政協委員、工會界別)

劉榮明(第五屆浦東新區政協委員、中共界別)

蘇 燕(第五屆浦東新區政協委員、特邀界別)

李 飛(第五屆浦東新區政協委員、經濟界別)

李 懿(第五屆浦東新區政協委員、青聯界別)

宋 婕(第五屆浦東新區政協委員、工會界別)

何烈輝(第五屆浦東新區政協委員、經濟界別)

唐 雯(第五屆浦東新區政協委員、少數民族界別)

盧敏放(第五屆浦東新區政協委員、經濟界別)

楊煥鳳(第五屆浦東新區政協委員、科技界別)。

原標題:《同心逐夢三十年——浦東新區政協提案故事(二十)》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上海市浦東新區政協召開常委會議,通報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12月16日,浦東新區政協召開六屆二十五次常委會議。浦東新區區委常委、區政府常務副區長董依雯專題通報浦東新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8位新區政協中共黨員常委在會上述職。會議提出,面對新形勢、新機遇,新區政協要始終堅持與新區區委、區政府同心同向、同軸運轉,做到新區區委、區政府工作推進到哪裡,政協履職就跟進到哪裡、作用就發揮到哪裡;始終堅持積極主動的工作理念,把政協工作融入區委全局工作謀劃推進;始終堅持開拓創新的工作思路,把政協事業發展視為與時俱進、不斷突破的進程。
  • 文彥督辦政協「一號提案」時強調 推動銀湖灣濱海新區建設提質
    ,新會區委書記文彥對新會區政協今年的「一號提案」進行督辦,要求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把銀湖灣濱海新區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緊抓實抓好,儘快把銀湖灣濱海新區打造成為新會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 ...故事——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編《100件有影響力重要提案的故事...
    同樣,我們講故事,也不是隨意的構想,而是建立在對萬萬千千提案的整理、研究之上。首先,我們編寫了兩本書:《人民政協提案工作70年》《做好新時代人民政協提案工作》,總結了提案工作的特點、規律和方法。然後,我們在理論指導下評選了100件全國政協成立以來有影響力的重要提案。在這些基礎上,我們才開始編寫這本提案的故事。為的是用形象生動的故事,求證提案工作的邏輯和道理。
  • 三十年改革潮湧,三十年滄桑巨變,《而立浦東》即將播出
    紀錄片取意「三十而立」,全景式地鋪開浦東堅實的成長道路,從浦東開發開放的生動故事中,讀懂上海的發展路、讀懂中國改革開放的過往歷史、讀懂新時代改革開放再出發所呈現的美好前景。11月的上海,一場盛會如約而至。作為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接待服務中心之一,浦東機場悅納四面八方來客。
  • 我在浦東新區為完成國家賦予浦東改革開放新的重大任務盡綿薄之力
    浦東而立再出發!祝我最愛的浦東始終以探索者的姿態勇立潮頭,把握新機遇,繼續創造開發開放新奇蹟!她,就是而立之年的浦東。「我和我的浦東」在上海居住了24年,20年都留給了浦東。我在浦東一步步起家,浦東於我的感情非同一般。我在成為浦東新區的政協委員和新區新媒體從業人員聯誼會會長以後,經常走街串巷感受浦東不同維度的變化,調研提案。
  • 2020年龍崗區政協1號重點提案獲評「滿意」
    原標題:2020年龍崗區政協1號重點提案獲評「滿意」 12月9日下午,龍崗區政協舉行2020年政協主席專題協商暨1號重點提案辦理情況票決評價會議,以「1號重點提案+重點課題調研+主席專題協商」的形式,為推動龍崗成為深圳基層治理先行示範的排頭兵獻策出力。
  • 穿越浦東30年:燃情歲月,逐夢東方
    ,也是新區開發開放30年來一個生動的截面。  今年是上海浦東新區開發開放30周年。在這個特殊節點,新華社播發重磅文章《潮湧東方再揚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心浦東開發開放紀實》,探尋浦東從「一張白紙」變成「一面旗幟」的密碼,汲取改革開放繼續前進的動力。  浦東故事,就是上海故事,也是中國故事。
  • 上海市政協提案委員會召開全體會議審議提案工作報告
    會議審議政協上海市第十三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十三屆三次會議以來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送審稿)。會議審議市政協2020年優秀提案特別獎建議名單、市政協2020年優秀提案候選件、通報閉會期間提案審查立案工作情況。優秀提案特別獎、優秀提案獎經市政協提案委全體會議審議通過後,將報市政協主席會議審定,並在上海市政協網站公示獲獎名單。會議通報提案委員會委員讀書活動方案。
  • 政協委員提案辦理
    2020年,縣經開區共辦理政協提案1件。所有提案全部按時辦結,並書面答覆建議人。開發區黨工委高度重視提案辦理工作,嚴格落實「五定」要求,把好「六關」。開發區主要領導對提案辦理工作提出明確要求:一是承辦科室要認真研讀提案內容,吃透提案的內容實質;二是分管領導要帶領具體承辦人員與提案人見面、協商溝通,徵求意見,所有辦理結果均由黨工委研究後答覆;三是辦公室按照規定做好提案辦理工作的組織、協調、督辦、考核、公開工作。
  • 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提案委員會關於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提案審查...
    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期間,政協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和政協各專門委員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黨和國家中心工作、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等提出提案,凝心聚力、建言獻策。截至5月22日20時,共收到提案5709件。
  • 浦東新區|舉行2015-2019年度雙擁模範(先進)命名表彰大會
    12月18日上午,浦東新區2015-2019年雙擁模範(先進)命名表彰大會暨「浦東30年,謝謝光榮的您」主題活動成果展拉開序幕。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翁祖亮,上海警備區副政委周夕根少將出席大會,共同為浦東新區的「全國雙擁模範城」五連冠獎牌揭牌。
  • 政協委員對提案辦理滿意率達100%
    「提案辦理情況非常好,我們作為提案提出者,對提案辦理非常滿意。」在市政協五屆四次會議即將召開前夕,市政協委員謝江對提案辦理結果表示滿意。「政協委員及政協參加單位參政議政的熱情高漲,撰寫了一批高質量的提案,很多提案情況說得明、問題找得準、建議提得實,有高度、有深度、有力度。」政協玉溪市委員會提案委員會主任趙永雲介紹。市政協常委會牢牢把握新時代人民政協新方位、新使命,堅持把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貫穿提案工作全過程,以高質量服務推動提案工作高質量發展。
  • 巴州政協不斷提高新時期提案工作質量
    「早就知道周家昌委員一直在為『滿足家電家具個性化智能化需求』這一提案進行調研,當看到他的提案初稿時,高質量的提案讓人心生敬意。」 20日,幫助委員進行提案質量把關的巴州政協民族宗教僑務委員會主任裴豪傑說。「我還要再推敲一下,儘量使提案盡善盡美後再提交。」
  • 傳承紅色基因 同心逐夢前行 嶽陽林紙「百年夢」行動計劃啟航
    「傳承紅色基因·同心逐夢前行」嶽陽林紙「百年夢」行動計劃啟航式12月16日,「傳承紅色基因·同心逐夢前行」嶽陽林紙「百年夢」行動計劃啟航式在北京舉行。嶽陽林紙與來自中央、省市出版界共62家單位116名代表真誠攜手,黨建引領,同心共建,為傳頌黨史國史、推進教育事業、促進文化傳播做出新貢獻,譜寫新篇章,追逐新夢想。
  • 李璇領銜督辦政協重點提案
    李璇領銜督辦政協重點提案 發布時間:2020-12-18 08:27:44 來源:
  • 這撥兒「虛擬政協委員」的提案,被真的政協委員「看」上了!
    每個人還都撰寫過 優秀的提案呢! 為啥看上這件提案? 聽聽校長委員怎麼說! 如何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我想關文政團隊的這件提案給出了一些答案。這件提案以新高考制度改革為前提,建議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專業、進行人生規劃。這為我們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路。
  • 快來認識浦東這幾位了不起的好少年-附18-19年度新區「新時代好...
    在履行區少代會代表職責時,嚴季灝撰寫了兩份高質量的提案,其中一份成為「十佳提案」的候選提案。 浦東新區華林小學 胡博文 浦東新區浦三路小學 吳豫嘉 浦東新區金陸小學 張筱唯 浦東新區竹園小學 高怡蓁 上海市東溝中學 顧俊傑 上海市浦東新區特殊教育學校 沈芸倩 上海市高行中學 李俊樂 上海市上南中學北校 朱釔澄 上海南匯中學 匙逸然 上海市浦東中學 楊駿婕
  • 廣東省政協表彰2019年優秀提案及履職優秀委員
    中國網廣州1月12日訊(記者 盧佳靜) 2019年,廣東省政協各參加單位及廣大政協委員為開創新時代廣東改革開放新局面作出了積極努力。為樹立典型、激勵先進,更好發揮政協委員在政協工作中的主體作用,更好促進提案工作提質增效,廣東省政協決定對《關於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落地實施的系列提案》等39件優秀提案、馬志達等21名履職優秀委員予以表彰。
  • 北京市海澱區政協表彰2020年度優秀提案
    人民政協網北京1月6日電(記者 王亦凡 位林惠 宋寶剛)33件優秀提案、9個先進單位、29名先進個人……1月6日,政協北京市海澱區第十屆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在北京開幕。開幕會上,北京市海澱區政協副主席陳雙宣讀了關於2020年度優秀提案及2020年度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進單位和個人的表彰決定。
  • 張黎在政協委員重點提案辦復工作見面會上強調 提升提案辦理質量...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8月24日,副省長張黎召開政協委員重點提案辦復工作見面會,就《關於進一步推動青港兩地青少年交流的提案》辦理情況答覆政協委員,聽取意見建議,安排部署下步工作。省政協副主席張守成應邀出席會議並提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