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8月28日,日本電視臺Abema TV主動宣布一個不幸的消息,參加綜藝《突然閃婚》的女藝人濱崎麻莉亞(Hamasaki Maria)已經去世,年僅23歲,一位1998年出生的美麗女孩。而具體死亡的原因沒有公布。
日本電視明星瑪麗亞·濱崎(Maria Hamasaki)
有日本網友表示,濱崎麻莉亞參加的這檔綜藝直接造成了她的死亡。
《突然閃婚》是一檔8對男女體驗30天共同生活的戀愛類節目,節目一開始是舉辦各對「情侶」結婚儀式,然後才開始30天生活,在最後一天決定是否會在現實生活中結婚。節目在今年8月1日開播,已經是第四季了,這季是以濱崎麻莉亞為特色。
在錄製此檔節目期間濱崎麻莉亞就曾表示:「想要生很多小孩,所以想要快點結婚。」但是很多的日本網友卻一直不很待見她,常常有很多謾罵評論。
而此前她還曾是日本版《單身漢》第3季的參賽者,這是日本流行的美國約會現實系列綜藝《單身漢》的日本改編作品,該系列的特色是一群爭奪單身漢的女性。
濱崎麻莉亞最早以女演員和模特出道,自進入娛樂圈以來,她一再受到來自社交網絡的負面評論和批評的嚴重壓力。
此外她還有自己的生意,根據她的網站顯示,濱崎市經營著一家提供韓國化妝品的業務,並且還擔任模特兒。
雖然現在電視臺已經將節目暫停播出,也還未給出具體死亡原因,但不要忘記今年5月底女摔跤手木村花在參加類似的戀愛類綜藝《雙層公寓:東京2019-2020》後,因為不堪忍受網絡暴力,在家自殺,留下遺書,除了寫下感謝媽媽之類的話外,還寫了一句「我希望在生活中被愛」。
而木村花為什麼會遭受網絡暴力呢,就是因為在綜藝中一位男嘉賓將木村花非常重要的比賽服洗壞後,木村非常生氣並責罵了該男性。節目播出後,木村在社交媒體上收到了大量辱罵她的信息。
在日本,網絡暴力有另一個稱呼叫網絡欺凌,相較於國內不同的是,日本文化對於欺凌現象很少願意主動插手管理,這和日本文化有關,也就是不願給他人製造麻煩同時也不想給自己添麻煩,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整個社會的冷漠。
《白雪公主殺人事件》中被網民誣陷的女主
作為在媒體平臺拋頭露面的藝人,一旦被網友群起攻之,就會被發展到線下,甚至會有人主動找到家裡進行威脅警告,對藝人進行各種的侮辱。
其實網絡欺凌只是欺凌的一種表現形式,更為廣大的欺凌來自周邊,學校、同學、路人,甚至家人。
在日本社會,尤其在上學期間就滋生了欺凌文化,小孩子長得醜、特別內向、家境不好等等,只要你很特別,往往被當做另類遭受欺凌,而常見的欺凌方式:孤立、冷暴力、語言攻擊、惡作劇、勒索、肢體攻擊、以及網絡傳播惡意評論和內容等等。就連日本皇室的公主也無法倖免。
再加上日本社會文化就奉行「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所以很多被欺凌的人就只能自己默默承受,造成很多的抑鬱症,有的無法通過內心的排解自殺也是常事,而自殺也是靜悄悄的死,也會考慮自己哪怕死也不能給別人造成麻煩。一直以來日本的自殺率就很高,也造就了一批自殺死亡「聖地」,像富士山下的自殺森林等。
日本「死亡森林」——青木原樹海
根據日本官方在2015年6月5日公布的《兒童和青少年白皮書》顯示,日本校園欺凌現象愈演愈烈,長達6年的跟蹤調查中,近九成學生曾經遭遇校園欺凌。而欺凌方式多種多樣,既有肉體欺凌又有精神欺凌,既有暴力折磨又有網絡圍攻。
《告白》劇照
對於欺凌來說,如果是發生國內,我們還會看到很多見義勇為,積極幫助這些被欺負的人,並且政府也會極力表揚這些勇於幫助的人,但是日本卻完全不同,不僅不會表揚,而且因為擔心讓自己陷入「麻煩」之中,幾乎看不到中國式的「路見不平」的俠義行為。
上面我們說到了日本人最怕給別人添麻煩,但是反過來是不是能說不怕給自己找麻煩呢?當然不是,不管是給別人添麻煩還是給給自己找麻煩,日本人都不願意,為什麼呢?從表面上看不給他人添麻煩好像是為別人著想,其實還是怕自己陷入麻煩之中,因為一旦麻煩別人,自己以後就會感到愧疚對方,一定要償還,為了避免以後的麻煩,寧願自己承受也不麻煩他人。
其中在1989年一起震驚日本社會,乃至修改《少年法》的綾瀨水泥殺人案就是一起典型的旁觀者冷漠的最好說明,由於事件過於血腥殘忍,詳細經過我不在贅述,網上有詳細的資料。但是事件中就發生了犯人多次向女高中生實施迫害的時候,有過多次目擊者在場,但是出於「怕麻煩」的考慮,沒有一位目擊者報警,這讓當時的警方也大為吃驚。
報導「綾瀨水泥殺人案」的報紙
當自己受到欺凌時,我們不應該忍氣吞聲,不應該讓沉默成為他人可以肆無忌憚的理由,而應該拿起各種「武器」反抗,我相信這個世界「好人還是多於壞人」的,同時作為旁觀者應該機智靈活的實施幫助,而不是也選擇「沉默」,因為說不定下一次就是你被欺凌。
美好社會需要我們共同營造,希望不幸去世的人們,能夠在天堂安然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