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1980年代初期的「影遊聯動」作品,但貧乏至極的內容使其更應該被稱為騙錢之作。
對於ACG文化盛行的日本來說,將流行動畫、漫畫作品改編成遊戲是一種十分常見的做法,拿現在流行的說法,這也可以是一種「影遊聯動」。發售於1985年12月10日的FC遊戲《超時空要塞Macross》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顯而易見,這款遊戲改編自1983年完結的同名電視動畫,原作身為「超時空要塞」系列作品的開山之作,這部動畫開創性地將機器人題材與科學幻想世界觀、三角戀愛、偶像潮流等當時日本社會極為流行的文化符號融合在一起,再加上自身的優秀畫面表現以及出色的故事情節,成為1980年代與「高達」、「宇宙戰艦大和號」等作品齊名的優質動畫作品。
極具欺騙性的遊戲封面
這不是「超時空要塞」第一次被改編成遊戲,此前已經有相同題材的街機和PC-88平臺作品,不過要論在大陸地區的影響力,顯然還是這款由南夢宮製作、萬代發行的FC版《超時空要塞》流傳範圍更廣。
遊戲在標題畫面裡就表明了自己的身份,碩大的紅色LOGO以及「超時空要塞」的漢字讓粉絲一眼就能認出這款作品出自何處,再加上動畫本身當年也以「太空堡壘」(英文名Robotech,是美國金和聲公司將三部日本動畫串在一起的改編作)的身份被引進過,所以當三段形態的戰機、有巨大雙腳的敵機以及綠色的傑特拉帝(天頂星)戰艦出現在屏幕上時,玩家的激動心情可想而知。
這部作品本身是一款從左至右的橫版射擊遊戲,玩家控制的自然是VF-1瓦爾基裡戰機,在太空戰場中與傑特拉帝的各種機甲以及戰機對戰,關卡末尾會進入綠色的戰艦內部,只要擊毀核心就算是過關。但這部作品最不厚道的一點是整個遊戲只有這一關,對,你沒有看錯,只有一個關卡,擊毀戰艦後玩家又會回到關卡最開始,把這個過程不斷重複,沒有任何新內容。
擊毀核心後遊戲會從頭開始
和動畫中的設定一樣,遊戲裡的瓦爾基裡戰機同樣擁有飛機、機器人、半人形三種形態,並且後兩種能夠顯著減慢畫面捲動的速度,從而降低遊戲的整體難度。但除此之外遊戲沒有像《沙羅曼蛇》那樣的武器系統,除了「林明美」在開頭敲鑼以外沒有任何劇情過場,從頭到尾只有用於加血(加油料)的「P」和代表炸彈的「B」兩種可拾取道具,就連BGM都只有一首林明美的「小白龍(シャオパイロン)」midi變奏版,遊戲體驗可謂相當單調。
遊戲各方面都乏善可陳
這部作品放到今天毫無疑問會被貼上「騙錢作」的標籤,不過在當年還是讓很多對於遊戲機還感到十分新奇的玩家樂此不疲,光是能操作VF戰機翱翔宇宙就已經是一件值得興奮很久的事了。
本文來源:愛玩網 作者:熊貓命 責任編輯: 葉航_NG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