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5馬赫已是「高超音速飛彈」,為何衛星速度輕鬆可達23馬赫?

2021-01-08 天下布武

在中學課本中我們可以了解到,近地軌道衛星的繞地速度一般略小於第一宇宙速度,也就是略低於7.9千米/秒(約合23.2馬赫),這是一個非常快的速度。而對於一些飛彈來說速度能達到1倍音速(1馬赫)已經是很了不起了,而達到5倍音速及以上就已經被稱為「高超音速飛彈」了,這已經是全球頂尖的技術了,為什麼差別那麼大呢?

首先,在稠密的大氣層中飛行的飛彈等飛行器,速度越快其受到的空氣阻力也就越大,想要加速就需要發動機提供更大的推力,同時需要的燃料也就越多,如此「惡性循環」,飛彈想要達到更高的速度所消耗的燃料就會幾何倍式的增長。而這對於體型有限且需要遠距離飛行的飛彈來說顯然是不可取的,所以在全程大氣層中飛行的飛彈速度達到8馬赫(俄羅斯的「鋯石」飛彈可以達到8馬赫),已經是常規飛彈中速度最快的了。

但對於繞地衛星就不一樣了,衛星一般都運行在距離地面高度150公裡外的太空,大氣已經非常稀薄甚至可以忽略不計,所有飛行器在這一高度飛行幾乎不用考慮空氣阻力的問題。而且,根據萬有引力公式表明,當衛星本身重力等於其向心力時,衛星可以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

這時候衛星不再需要其他動力,也就是說理想狀態的下的繞地衛星如果不進行變軌的話是不需要燃料的,所以衛星的大部分燃料只需將其在進入預定軌道時加速到第一宇宙速度即可,之後便可保持這一速度(23馬赫)持續繞地飛行。

另外,飛彈的速度也不是都那麼低,對於射程在10000公裡以上的洲際飛彈來說,其末端再入大氣層突防速度也是可以輕鬆達到20馬赫以上的。因為洲際彈道飛彈也要衝出大氣層,本身就需要極高的速度,而且中段高度可以在1000公裡以上,可以依靠地心引力的持續加速。

例如,上世紀80年代,美國在試驗「和平衛士」洲際飛彈時,該飛彈的末端再入大氣層速度達到了26馬赫;而喜歡玩核武器的俄羅斯則在去年宣稱其「先鋒」洲際飛彈最大速度可以達到27馬赫,平均速度也有20馬赫;如此來說,飛彈的速度並非不能趕得上近地軌道衛星的繞地速度的。

綜合來說,大氣層中飛行的飛彈和大氣層外繞地飛行的衛星,因為在飛行方式方面有著本質的區別,所以速度會有著很大的差別;但對於既要衝出大氣層飛行,又要再入大氣層突防的洲際彈道飛彈來說,最大速度卻可以輕鬆達到20馬赫以上。

相關焦點

  • 美國兩款高超音速武器完成測試:飛行速度超5馬赫,洛克希德和雷神...
    美國兩款高超音速武器完成測試:飛行速度超5馬赫,洛克希德和雷神承包研製  olivia chan • 2020-09-15 16:04:08 來源:前瞻網 E2208G0
  • 不是超過5馬赫的就是高超音速飛彈,印度指望第四,還是洗洗睡吧
    根據《印度斯坦時報》報導,印度近日成功在自己的航天測試基地進行了「高超音速實驗驗證飛行器」的飛行測試,飛彈最高飛行速度一度達到6馬赫,基本上達到了高超音速飛行器的標準,印度聲稱,自己已經成為繼美國、俄羅斯、中國之後第四個成功開發高超音速技術的國家,並為之後高超音速飛彈的開發鋪平了道路。
  • 印軍高超音速飛彈呼之欲出?12馬赫氣流風洞建成,暫列全球第四
    印度方面稱該風洞可模擬5-12馬赫高超聲速氣流。這將為印度未來的飛機以及高超音速武器製造商提供完整的實驗條件,讓未來印度在自主武器製造上擁有重大的技術支持。以現有的國際慣例,以5馬赫為分水嶺,高於5馬赫的屬於高超音速風洞,印度此前在飛彈以及武器研發上很多不靠譜的原因就是在於缺乏實驗支持,導致印度不得不多次通過實際試射飛彈來進行數據收集。而有了這種超高音速風洞,就可以用比例模型進行基礎的空力實驗,不僅僅在費用上更加低廉,在研究效率上的提升則是更加顯著。
  • 美媒:美軍積極推進5馬赫高超音速武器研發
    這種新型飛彈能以5馬赫的速度每分鐘飛行60英裡(約合96公裡),預計會在2023年做好投入戰場的準備,它不僅會拓寬戰爭的維度,還會確保美國跟上或領先於已知的擁有高超音速武器的敵對國家。全文摘編如下:防務博客網上的一篇報導說:「這種新型武器系統將包括4個分別安裝在改裝版M870式40噸級拖車上的「運輸-起豎-發射」車(TEL)以及指揮站。
  • 5馬赫總統專機還不夠,美民營公司斬獲大單:打造1.8馬赫客機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近日美國空軍生命周期管理中心下屬的美國總統和行政人員空運管理局在社交媒體上發布消息稱,該部門已與超音速客機製造創業公司Exosonic籤署了一份研發超音速VIP飛機的合同。
  • 洲際飛彈最大速度:俄27馬赫,美26馬赫,東風-41的速度有多快?
    「天下武功、無堅不摧、唯快不破」,速度超過5馬赫的常規高超音速飛彈,在眾人眼中已經算是「急速」的代名詞了,殊不知這樣的速度在洲際飛彈面前就是「小巫見大巫」,根本不值一提,因為洲際飛彈天生就具備速度優勢,其末端突防速度可以輕鬆超過20馬赫。
  • 俄媒:俄羅斯已經5次成功試射「先鋒」高超音速飛彈
    來源:環球網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22日報導,《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2012-2020年工作總結》中顯示,2012年至今,俄羅斯已經5次成功試射攜帶有高超音速可變軌滑翔彈頭的「先鋒」洲際彈道飛彈。
  • 無偵-8:中國首款「太空無人機」,速度6馬赫,飛行高度可達50000米
    美國的SR-71「黑鳥」偵查機是一款擁有高空高速飛行能力的偵察機,最大飛行速度可達3馬赫,最高能爬到30500米的高空執行偵查任務。 據了解,因為飛行速度過快,就連飛彈都追不上它的步伐,所以在它的一生中,從未有過被敵人擊落的記錄。
  • 俄羅斯新飛彈速度達7.7馬赫,美專家:無法防禦
    SS-N-22「日炙」飛彈已經高出了近一馬赫。超出雷達視距之外後則利用數據鏈系統接收北鬥衛星傳輸目標坐標參數後進行彈道修正。到末端衝刺階段,鷹擊12寬頻掃描雷達開機,在約50公裡攻擊範圍內搜尋目標,然後下降高度進行貼海衝刺,在最後10到20公裡,通過圖像匹配,最終確認目標後進行攻擊,精度可以控制在5米以內。由於鷹擊12還可能運用了先進的雷射抗幹擾技術,在鎖定目標後幾乎可以無視電磁幹擾,幾乎等同於吃雞開了鎖頭掛。
  • 俄羅斯鋯石高超音速反艦飛彈成功試射,目標美航母
    ,故而可能具備比普通高超音速滑翔彈頭更好的機動性。當然咱們也可以認為俄軍這兩次試射都不是全射程試驗,沒有發揮出「鋯石」的全部性能;而從實測衝刺速度來看,這次試射「鋯石」的「最大時速9500公裡,平均時速5700公裡」,大概也就相當於衝刺速度7.76馬赫、平均速度4.65馬赫左右,雖然比諸如P-800「寶石」、P-700「花崗巖」的衝刺速度3馬赫左右、平均速度2馬赫左右有了成倍的提高,但相比早期宣傳的「9倍音速
  • 美國研發超5馬赫的「空軍一號」,比一般飛彈還快
    (設想中的高超音速飛行器,飛行速度超過5馬赫)超音速飛行,曾經被人類視為不可能,但是如今人類的各種超音速飛機已經多如牛毛。而且不僅僅是超音速戰鬥機、超音速轟炸機等軍用超音速飛機,就連超音速客機也已問世很多年。比如英法當年聯合研製的"協和"式超音速客機,就曾經運營多年,並且至今依然保持著民航客機的最高飛行速度記錄。
  • 速度比殲-20還快,全球首款4馬赫戰機公布,空戰升限達到5萬米
    米格-41有何優勢?米格-41的最快速度能夠超過4馬赫甚至達到5馬赫,比米格-31的2.83馬赫大得多,而且其飛行高度達到了5萬米,一旦真的問世,這款戰機將會給俄羅斯空天軍帶來飛躍式發展。
  • 延續蘇聯專用截擊機史,俄羅斯打造米格-41,速度高達4馬赫的怪物
    俄羅斯著名試飛員科沃丘爾此前曾表示,米格-41將是一種能達到4.3馬赫(約5270公裡/小時)的截擊機。也就是說該機將繼承米格-25/31的高速傳統,並進一步發揚光大邁入超高音速領域。米格-41需要如此高速性能的原因當然是為了攔截美國的高超音速武器,截擊機速度的增大不僅能大幅提高攔截彈初始動能,增大武器射程或末端機動性,也能讓米格-41在迎頭攔截失敗後還能獲得尾追截擊機會。為了實現這種高速,米格-41需要配備單獨的渦扇發動機和超音速衝壓發動機,在3馬赫以下時使用渦扇,以上時使用衝壓推進。
  • 全新「空軍一號」項目公布,飛行速度高達5馬赫,飛彈都無法追上
    而且搭載兩臺CF6-80C2B1噴氣式發動機,最高速度達到1000-1120公裡左右。值得關注的是,該飛機裝備全球最為先進的幹擾系統,和最先進的雷達偵察系統,即便沒有安裝任何武器系統,依舊能對任何飛彈進行幹擾,堪稱是「飛行的白宮」。
  • 美軍苦澀的「聖誕節禮物」:高超音速武器又搞砸了
    由於測試失敗,本月已無法繼續推進HAWC原型機的測試工作,所有工作將推遲到2021年。 有人戲稱,高超音速武器又搞砸了,是美軍收到的苦澀的「聖誕節禮物」。 HAWC是美軍一項高度保密的高超音速武器裝備,和目前中俄兩國的高超音速武器相比,HAWC是一種類似於巡航飛彈的高速飛行器,其發動機需要從大氣中汲取氧氣才能正常工作,因此被稱為「吸氣式高超音速武器」,而俄羅斯的「匕首」飛彈和中國的「東風-17」飛彈都採用了火箭發動機推進的設計,飛彈本身自帶氧化劑,不需要從大氣中汲取氧氣。
  • 美軍秘密研發5馬赫超音速武器,指名道姓對抗東風17
    近日,美國《國家利益》網站上發表了一篇名為《美國研發5馬赫超音速飛彈》,然而,就在不久前,美國的軍火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首次公開了「超音速飛彈」的視頻畫面。畫面中顯示出,該飛彈以5馬赫的速度飛行了60英裡,預計會在2023年使用戰場中。
  • 每秒30馬赫,美國建造最快風洞!中國:不好意思,我比你多5馬赫
    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吳大方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和美國已經開始了高超音速競賽」,其中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比拼風洞。作為高超音速技術的工程應用,風洞可以在地面上就能模擬高超音速飛行的環境,從而發現並解決問題,是發展高超音速武器的必備品。
  • 俄新型戰機米格-41將在2025年首飛 速度4馬赫以上 比飛彈都快
    據透露的少量細節,這將是第六代單座單發高超音速飛機,可搭載或不搭載機組人員。它是由米格公司構想的,以取代俄羅斯空軍機隊中舊的米格-31獵狐犬。 米格-41,又稱「未來遠程截擊系統」(PAK DP),是米格飛機製造集團正在研製的遠程高速截擊機項目。米格-41的設計速度達4馬赫以上,比飛彈的飛行速度還要快。
  • 彈道飛彈理論上是但軍方不將其視作高超音速武器
    所謂「高超音速武器」,是繼螺旋槳、噴氣推進器之後,航空史上的第三次革命性成果,主要包括巡航飛彈、滑翔式飛彈、精確制導炮彈等。一般學界認為速度超過5倍音速以上的武器,都屬於高超音速武器;由於此類武器航程遠、速度快、結構簡單、性能超卓而備受各國青睞,目前,美俄中等世界軍事強國,都在研發自身的高超音速武器。前幾年,我國在西部一個飛彈基地第二次試射了一枚Wu-14高超音速滑翔式飛彈,引發了當時國內外軍界的高度重視,被認為是戰時非常難以攔截的武器,具備刺破現有反導體系的能力。
  • 馬赫數怎麼理解,換算成公裡是多少,最快的飛機能達到幾馬赫?
    馬赫數在不同介質和溫度壓力下是一個變量,但在飛行物的衡量中,主要採用在一個標準大氣壓15℃條件下的空氣音速,為340m/s,這樣1個馬赫就是1倍這個條件下的音速,也就是海平面音速為每小時1224km。在習慣用語中,把馬赫數小於1稱為亞音速,指比音速慢;馬赫數大於1,小於或等於5時,稱為超音速;馬赫數大於5稱為高超音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