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央行(People's Bank of China)發行了2015年版第五套人民幣(the fifth set of notes)100元紙幣。
▼2015版百元人民幣進入流通 被稱「土豪金」
這張新版的百元大鈔,與正在流通中的100元紙幣有什麼不一樣?對應下面兩張圖上的數字,我們來給你解說一下。
▼新版
▼舊版
➀
These five areas use a special Intaglio print technique that can be felt by fingertips.
這五處使用了雕刻凹印技術,用手指觸摸有明顯凹凸感。
➁
The tactile strip from the older design is removed and replaced by a serial number printed in blue.
取消了舊版人民幣的凹印手感線,替換為藍色豎號碼。
➂
On the previous bill, the numeral 100 at the lower left changes color when you shift the bill from vertical to horizontal. That"100" has been moved to the center and, with the security strip, turns green as the bill is shifted from vertical to horizontal.
舊版人民幣左下角的數字100在紙幣由垂直變為水平時會變換顏色。新版人民幣中,這個「100」被移至票面中央,和安全線一樣,在鈔票由垂直變為水平時,會變成綠色。
➃
The color and line structure of the floral pattern at the center are changed.
中央團花圖案的花卉色彩和接線形式有所改變。
➄
The see-through register is moved and changed from the antique coin to the numeral "100".
膠印對印圖案位置調整,並由古錢幣圖案改為面額數字「100」。
▌關鍵詞
Intaglio print 雕刻凹印
tactile strip 手感線
numeral 數字
serial number 號碼
security strip 安全線
floral pattern 團花圖案
line structure 接線形式
see-through register 對印
▼第一套人民幣,1948年12月1日發行
歷史上第一套人民幣(The first series of renminbi),由中國人民銀行於1948年12月1日發行。
共計12種面額(12 denominations)62種版別(62 different designs)。
紙幣最高面額不是100元,而是5萬元,堪稱中國人民幣演變史中最高面額紙幣。
▼第二套人民幣,1955年3月1日發行
第一套人民幣流通的第八年,國內通貨膨脹問題越加明顯,該套人民幣額度過大問題也開始凸顯。
為解決第一套人民幣幣值問題,1955年2月1日國務院發布《關於發行第二套人民幣和收回第一套人民幣的命令》,規定收回的折合率(exchange rate)為1:10000。
也因此,第二套人民幣和第一套人民幣形成了鮮明對比,前者成為迄今為止國內發行的五套人民幣中幣值面額最小的,不僅1分錢首次亮相,而且最大面額僅為10元。
▼第三套人民幣,1962年4月20日發行
第三套人民幣,與第二套人民幣比價相等,並在市場上與之混合流通(second- and third-series bills were used concurrently)。
第三套人民幣首次使用了多色印刷技術(multicolor printing technology)。
▼第四套人民幣,1987年4月27日發行
與第三套人民幣相比,第四套人民幣增加了50、100元大面額人民幣。
100元券採用四位領袖(four of the founde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浮雕像;
50元券正面主景是工人、農民、知識分子頭像;
從10元券開始到1角券,正面主景是中國各民族代表人物頭像。
▼第五套人民幣,1999年10月1日發行
第五套人民幣增加了20元面額,取消了2元面額,使面額結構更加合理。
所有面額正面全都採用了毛爺爺的頭像。
同時,這套人民幣對防偽特徵及其布局進行了調整,更易於識別真偽。
歡迎關注「巴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