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卡茜編輯/ 馮寅傑 (本文原載於《創業人》雜誌 原標題《潘辰:愛笑女孩,舞臺「快女」》)
2010年發行第一張EP《出發》,2012年8月發行同名專輯《潘辰》,間隔的這兩年,鏡頭用一秒閃白帶過。再現人前,是紅、白、黑三色的炫酷造型,風格鮮明、個性洋溢的輕熟女潘辰。內心炙熱的雙魚女,大眼忽閃地聊起了歌曲裡為愛而歌的內心戲。
過去人們喚她「超女」,多數人招呼她「美女」,「大潘」、「小寶」是「水滴們」作為粉絲給予的寵愛暱稱,「小十三」是閨蜜好友給她的愛號,沒有最愛,都是唯一,潘辰說這些都是他們眼中的自己,每一個坐標對應的是她多面個性中的一部分,她欣然接受,都分外鍾愛。
「我邊喝咖啡邊等/邊聽窗外雨聲/是的/在最後我們/聊起/那段旅程;我帶著一把吉他/和弦自由的過門/談著自己的人生/我輕輕地哼/我像風箏/ 停停走走」歌詞由方文山創作,取名為《是的旅行,還有風箏》,收錄在《潘辰》這張同名專輯裡。她說,因為《潘辰》,你會更愛潘辰。約訪當天,潘辰一身簡約黑出現在筆者眼前,往日散放的大波浪捲髮收乾淨發尾,連同「風情」一塊梳起。「性感」找到了大紅唇,就不需要假睫毛和粗眼線來調和、襯託了。然後笑著,喝了一口咖啡,眼神炯炯,愉快進入講故事的狀態,語速稍快,不假思索,話題發散,思維跳躍,表情多變,來不及定格一一捕捉,大概是妖精顯靈,才如此可愛又精怪。
《潘辰》這張專輯以紅、白、黑三色打造全新潘辰,沒個性以及低辨識度在歌手這個圈子裡同樣等同於中庸,堅持不唱口水歌的潘辰,也有意要在《出發》之後做一次蛻變的亮相,畢竟沉靜的這段時間裡,她有太多想要表達和發洩的情緒,做一張專輯是歌手表達的最佳出口,但不能一股腦倒在人前,沒有形狀和色彩,那就更無從談造型和鮮明的個人形象了。所以她耐心地等待一切時機的成熟,每一首歌曲反覆修改,不讓其成為流水線上規格相當、質量等同的產品,她也努力嘗試自己寫詞,設計對唱,與張亞東、方文山等知名音樂人合力打造了新鮮的「自己」。如果說紅、白、黑是潘辰的三元色,放置她性格中又會有怎樣的拆解和代入法則呢?
紅:炙熱又叛逆
專輯附有一本小寫真冊,有這樣一段話:紅,炙熱、濃烈、/可以賜予他為之付出生命之勇氣/可以品嘗她的心跳她的吻她的不顧一切。/血一般的色彩燃燒身體裡的衝動,/在以愛為名的戰場裡奮不顧身地轟轟烈烈著。長相大氣、明豔以外,潘辰還是一張高妹臉,再加上大捲髮,電眼,高鼻梁,很容易對上偶像劇、MV裡的女主角的人選要求,眼下她不只穿大紅長裙拍宣傳照,微信朋友圈裡的「每日一抹紅」恐怕也成了粉絲們每日安寢前最好的「晚安」問候,她說女孩子一定要懂得取悅自己。「有時候早上起來覺得自己很慵懶,需要一個好的精氣神給自己打氣,我會畫個大紅唇,很容易就心情大好。」她會敏感,憂鬱。不過第二秒就用陽光把之前的情緒打破。
3月初,潘辰剛過完25歲的生日,這一次雖然沒有像往年那麼鬧騰,終歸還是遵循了溫情浪漫的路線,「以前過生日會找很多朋友出來瘋狂一下,這次就回去家鄉,和幾個好朋友一起過,大家給我放了一次煙火。」對她來說,這就是特別的禮物,她也會忍不住炫耀起今天塗抹的鮮紅口紅,說正是好友相送,言語間的歡喜藏不住了,就調皮地吐了吐舌頭,相當滿足。問起生日願望,她認真作答:「希望今年下半年可以發行一張新專輯。多一些原創的東西。小時候學習了鋼琴,後來又學習了吉他,可以運用到專輯中。」
她是雙魚女,敏感細膩用得好,也能在粗線條的時候中和出一些平靜,作為上海人,潘辰的語速也相當驚人,說起話來精到有力,關聯詞運用頻率頗高,承前啟後做得秩序井然。她笑稱剛下飛機,想到迎接她的一連串滿檔的工作,有些亢奮,或許明天,就又是另一種狀態了。人都有一段時間是表達欲望最集中的時期,回憶起剛出道時的自己,潘辰覺得現在的自己學會了平和。「選秀出來時我二十一二歲,發了一張EP,那時候的自己比較像小孩子,對這個圈子的很多事感到迷茫,《潘辰》這張專輯的製作完成,經過了自己與公司的一段時期的磨合,自己在生活以及情感上的經歷也有很多的融入,對這個圈子多了很多體會,能更看穿一些東西,的確也有過激烈想要得到時那種急功近利的心理過程,現在學會了平靜。」
搖滾容易催生叛逆的聯想,潘辰到現在還是很喜歡搖滾,不過她的那份叛逆多放在從前。現在她的搖滾音符裡仍有吶喊、但少了許多從前有的那種抱怨。「以前會覺得有比較叛逆、率真,對很多東西會有不滿的情緒在裡面。所謂的搖滾,就是吶喊出你心底的那種真善美的東西。搖滾就是一種很直接的表達表示。現在我接觸的音樂風格比較多樣化,爵士也很喜歡。但無論哪種曲風,歌曲表達的意思都是單純的,不要太複雜,都不是去抱怨,而是把生活簡單化。小時候會覺得「怎麼可以這樣?」「為什麼會這樣?」會要說出來,現在也還是要說,但覺得可以換個方式正面地用歌曲表達。」
她內心火熱、性格裡有包容和大愛,但糾結得也很明顯。這種性格放在生活的小事情上,起不了深遠影響,放在像工作此等正經事兒上,發展成了對專業上的挑剔。「有段時間會覺得自己過得「很用力」,像勁兒沒使對的感覺。拿舞臺表現來說,會將細緻著眼在服裝、化妝、聲音狀態上,對外在的高要求,高挑剔,但忽略了從內心裡去體會歌曲。之前唱歌的力用得不太對,現在會花心思去研究歌曲真正要表達的東西。」
白色:純真且善良
一個人邊洗澡邊唱歌持續一個半小時,甚至一個人唱k,這些純真年代傳承下來的熱血和瘋狂,她做起來,也不含蓄。「小時候很黑,並沒有被很多人誇漂亮。黑到別人看不清楚長什麼樣子。人家會覺得我媽媽生得漂亮我自己沒有遺傳到。當有人開始找我拍平面的時候,我才開始意識到可能自己的外形還不錯。」
她說雙魚無愛不歡。信仰愛情。內心裡會永遠憧憬著對最純潔熾熱愛情的嚮往,看到街邊的小孩在哭,就會動惻隱之心,不忍無視,恨不得上前來個九九八十一問。在機場看到收破爛的阿姨驅車吃力,也會忍不住上前助力一把。即使大紅唇、高跟鞋容易引來圍觀也無妨。
她說雙魚的善讓自己變得很二。把自己唱哭過的一首歌《我的內心戲》,這首歌是潘辰自己所寫,歌詞記錄了不久前經歷的一段情感故事。在感情世界裡她自嘲是只打不死的小強。她認為凡事都固有節奏。感情也不例外,在你全身心投入時,也不能把自己的感受不聞不問,忍受所有委屈去做一切改變,去應和,需要找到每段感情的節奏,用心去經營,自尊自愛也很重要。她很喜歡劉若英的《為愛痴狂》,覺得自己是有源源不斷愛的力量的人。未來她還是會全心投入每一段感情,但會更注意經營的方法。
十歲開始就習得彈鋼琴的優雅氣質,爾後又把吉他跨在腰間,痛快把玩,大學專業是英語,這些跟平面模特、歌手都聯繫不上。潘辰還毫不掩飾地自我爆料,小時候常被人叫小黑妞,大人只覺得女兒沒有媽媽生得漂亮可惜了。又聽她說夢想的藍圖史,是單純得令人髮指。「小時候發育比較早,長得比較高,有想過要做T臺模特,但後來有一天,發現個子突然打住不長了,於是T臺夢宣告終結。後來開始學鋼琴,夠水準當老師時,覺得教師的職業責任重大,缺乏自信。後來還想過要當翻譯,直到發現自己最喜歡的是唱歌。不過參加比賽還是在媽媽的一再鼓動下才有的決定。」
年輕人堅持己見,自我主張意識強烈,不聽勸的佔大多數。潘辰也夢想很多,執行力不斷提速的前提下,需要決斷力的時候,她的聰明法則是:「自己太年輕,不要過於自我執拗在一些事情上,聽一些老人言,多看一些別人為人處世的方法是有好處的。也可能幫到自己做一些決定。」
黑色:本分又自命不凡
小時候可能太本分,接觸的流行樂比別人晚,最開始都只聽不太開口唱。初中時好朋友塞給她一盒宇多田光的卡帶,算是跟流行音樂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家裡其實也沒有文藝這方面的基因,媽媽是會計,聽英文歌曲都是受洋氣的媽媽耳濡目染的影響。
從喜歡上唱歌開始就篤定自己以後要當歌手,不過選秀這條路,走的又是「速成」的造星模式,沒給她一個系統的學習過程,也沒人教導她如何更好地適應這個行業。低潮不期而至,這過程自有艱難,委屈和疑問時常侵擾,但凡事正如老話所言,雨後就是晴天。問她最大的心態變化是什麼?她只願做生活裡的阿甘,成就屬於她的自命不凡。張亞東為《潘辰》寫了一首《夜天使》,歌詞寫說:現實在吞噬那些夢想/那麼匆忙/別驚慌/天邊總有星光/抬頭就能/仰望。
習慣裂開嘴大笑的人,比較沒心沒肺,起碼看上去是,潘辰就是。性格外放的她骨子裡也內斂,只怪她有一顆積極的、能在低潮情緒裡急速調回樂觀頻道的極端炙熱的心,把周遭的人都感染了。她會取悅自己,且主意多,主張要對自己負責,提倡簡單一點生活,常掛在嘴邊的話是:願做生活裡的阿甘,成就屬於你的自命不凡。自嘲多是大智若愚的處世態度,自信則是對真正想做的事表現出該有的高調和決斷力。比如做平面模特早就熟門熟路,學鋼琴早就能出師教學,選秀前就有經紀公司拋來籤約意向書,她還是徑直走向了歌手,滿足了嗎?她只說喜歡上唱歌開始,就覺得能成為一名歌者是幸運且幸福的,但做得還不夠,姑娘在未來會一直努力。
⊙ 以上內容版權歸微信公眾平臺「iNews新知科技 By 馮先生失眠中」所有,如需轉載,請務必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