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是一個大「熔爐」,是一所「大學」,是一個圓夢的「舞臺」,都說「當兵後悔兩年,不當兵後悔一輩子」。參軍入伍已經成為了許多年輕人的追求,軍人的社會地位和福利待遇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越來越多人都想去部隊發展。現在參軍入伍的年輕人,按照學歷來劃分可以分為三類,分別是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學生,學歷不同,在部隊的發展也是不同。
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學生應徵入伍基本情況有區別。
初中畢業生當兵,年齡要求18~20周歲之間的男性。就現在目前情況來看,由於學歷過低,能夠應徵入伍的人數是非常少,甚至幾乎不可能。
高中畢業生當兵,年齡要求18~22周歲。就目前來看,高中畢業當兵的情況是比較多,特別是在一些相對落後的城市,高中生當兵的人數相對較多。
大學生當兵,年齡要求18~24周歲之間,如果是女大學畢業生,年齡要求18~22周歲。現在大學生當兵已經成為了社會發展的趨勢。
應徵報名的時候會優先徵集大學生,其次是高中生,最後才是初中生,因為大學生參軍入伍,有4個優先原則,優先徵集報名,優先體檢和政審,優先審批定兵,優先安排使用。
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學生在部隊發展「機遇」有區別。
初中畢業生參軍入伍在部隊的主要發展途徑就是轉士官,由於學歷比較低,轉士官沒有任何優勢可言,需要有過硬的軍事素質,以及堅定的政治立場,在部隊又有良好的群眾基礎,才有可能轉上士官。
高中生,在部隊主要的發展途徑就是,轉士官和考士官學校。高中學歷,在部隊也是沒有優勢可言,轉士官則是下士軍銜。考士官學校是一條不錯的選擇,但是需要有良好的文化底子才行,因為報考士官學校的人數還是比較多,主要的競爭者都是,大學在校生。
大學生參軍入伍在部隊主要的發展途徑有四條。轉士官,考士官學校,考軍校和提幹。
如果是大學畢業生轉士官的時候,有學歷上的優勢,轉士官的時候會優先考慮。而且大學期間視為服役時間,享受相應的福利待遇,轉士官直接就是中士軍銜,享受中士的福利待遇,跨過下士階段。
如果是在校大學生,考士官學校有優勢,因為考士官學校的難度並不是很大,都是高中最基礎的題目,只要在地方能夠考上大學,在部隊就能考上士官學校。考上士官學校之後,就相當於擁有了大專文憑和掌握了一門過硬的技術,因此畢業之後下到部隊原則上可以一路綠燈晉升到上士軍銜,剛好是12年兵,符合現在的轉業安置條件,到時候可以選擇轉業回到地方發展,不用擔心二次就業問題。
如果文化底子比較好,考軍校很有優勢,因為在部隊裡面考軍校,難度要比在地方考軍校小很多,競爭人數也是比較少。如果是在校大學生考上之後,需要到軍校再讀4年;如果是大專畢業生考上之後,需要到軍校再讀兩年,畢業之後都是本科學歷,授予中尉軍銜,享受副連級待遇。
如果是本科畢業生在部隊表現優異,是可以直接提拔為基層幹部,屬於大學生士兵提幹,年齡要求不超過26周歲。通常情況下,如果在部隊立功或者擔任班長,是中共黨員,在艱苦邊遠地區部隊服役,提幹的時候都會優先考慮。
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學生當兵退伍之後的發展有區別。
初中生和高中生當兵退伍回來之後是有相應的技能培訓,如果在部隊服役滿12年,那是符合轉業安置條件。
大學生當兵,退伍回來之後,學費國家給予補償,如果是在校大學生,可以申請轉到更好的專業,把專業知識學精通的情況下,就業問題不用擔心。
大學生當兵回來,學歷的提升有相應的優惠政策。通知明確,從2021年起,擴大「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由目前的每年5000人擴大到8000人,重點向「雙一流」建設高校傾斜。專科學歷學生參軍退役並完成專科學業後,從2022年起,可免試入讀普通本科或成人本科。
綜合以上分析,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學生當兵,主要有這三個方面的區別。一、應徵入伍的時候有區別,大學生優先,其次是高中生,最後才是初中生;二、在部隊發展「機遇」有區別,大學生發展機會最多,其實是高中生,最後才是初中生;三、退伍回來之後的發展和優撫政策有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