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八年,有一部港產電影「風雲之雄霸天下」。
當年的香港票房冠軍影片,香港最終票房4155萬,由正值歌壇巔峰的郭富城和「第五天王」鄭伊健主演,因其劇本改編和特效應用的出色,也是香港影史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武俠玄幻特效電影,打破了影壇「雙周一成」的票房統治,在香港影史上具有相當的地位。
然後通過電影,也知道了有漫畫和小說原著,後來翻閱了小說的部分章節,總體來說情節設計還算不錯,但就筆力而言,顯得頗為勉強。
然後時間過去了十一年後,系列第二部「風雲Ⅱ皇者降臨」方才上映,仍由郭富城和鄭伊健擔綱領銜,影片在香港上映時,可謂萬眾期待,多家影院給出最大排片,入場觀看者也多如過江之鯽,聲勢無雙,奈何因劇情安排的失當,在拿到首日和首周華麗票房紀錄之後斷崖式下跌,最終1539萬收尾。
風雲1、2海報
這裡主要聊聊兩位主演,關於顏值、演技與星途。
雖然原著作者馬榮成曾表示,根據漫畫設定,步驚雲偏歐美人種體格,郭富城體格不夠魁梧。
但在電影中,一頭藍發,沉默少語的郭富城,確實是「不哭死神」的不二人選。
比如「一夜間屠戮無雙城滿門,雞犬不留」,視不相干者命為草芥的冷酷;又比如「孔慈臨死前說出自己也喜歡聶風,他說他步驚雲愛一個人,不需要理由」,這是面對情感的自我唯我;再比如「雄霸以許配孔慈給聶風來挑撥二人時,毫無懼意,當場翻臉「,這是一種桀驁無雙。
華語明星中,若純以五官面目而論,郭富城或可稱第一人。
那一年,正在代言百事可樂的郭富城,舉辦了一連25場的《一變傾城演唱會》;那一年,他連莊香港TVB最受歡迎男歌星;那一年,雜誌說他「讓同志也瘋狂」,嘉禾正在計劃,讓他成為新一代武打巨星,接替成龍遠走好萊塢之後的地位。
總之,意氣風發,志得意滿。
郭富城
相對郭富城,鄭伊健就受馬榮成待見多了,馬榮成直說,這版聶風最符合漫畫原著。
鄭伊健確實演繹出了漫畫原著中「風中之神」的精髓,飄逸隨和,不執著。
命運悽苦的聶風,因被蒙蔽而視殺父仇人雄霸為父,唯命是從。面對情感,軟弱被動。失去愛人後,終日飲酒,頹廢不堪,真相大白之後,攜手師兄復仇時,仍留有最後一絲清明,記得泥菩薩所言「話不可說盡,勢不可去絕」,阻止步驚雲殺掉已經瘋癲的雄霸。
長發鄭伊健,是華語明星中的一道風景。
在風雲之前,他已經憑藉影視作品大紅,尤以根據漫畫改編的《古惑仔》為甚,雖然影片屬於限制類型,卻取得連續三部超過2000萬票房的驕人成績,在以影視為主,並未力攻的歌壇也屢有斬獲,98年在香港紅勘體育館也舉行了8場《22098網上行》演唱會,被稱作「第五天王」。
鄭伊健
九八年的這部電影,很多粉絲爭執過番位問題,但就海報和正片而論,影片是屬於雙雄配置,郭富城排名第一,鄭伊健次之。在當年,兩位都屬於明顯的偶像派演員,演技在導演和劇情的控制下,表現很不錯,但不能稱做爐火純青。
九八風雲海報
而差不多十年之後的「風雲Ⅱ」也印證了一個問題,郭富城和鄭伊健,確實是風雲角色的不二人選,因為當年第一部電影大賣之後,郭富城因擔心角色重複的原因拒絕接拍第二部,坊間傳言製作商欲找古天樂和黎明接棒,但終未成行。
郭富城此時已經兩擒金馬,演技實力已獲得多數專業人士及路人觀眾認可,而鄭伊健自從」雙琪奪面「事件後,人氣逐步下跌,加之個人性格偏閒散,事業心略顯不足,昔日的第五天王,已經風光不再,雖然兩人再次合作,儼然老友,但從片酬、聲勢及演技表現而言,郭富城已強出太多。
「風雲Ⅱ」票房完全不符預期,這其中雙彭(彭發、彭順兄弟)導演要擔負幾乎完全責任,劇情改編支離破碎,幾乎完全淪為了慢鏡特效的超長廣告片,劇中兩位女主的一聲聲哥哥,浪費了影片時間,淪為了搞笑橋段。
片末的終極對決。
郭富城那種眸中有淚,洶湧、盤旋而不墜的狀態,生動詮釋了何為演技。
伊健的狀態則頗為可惜。
但無論如何,
雲師兄與風師弟,港影僅有,不做他人想。
事關顏值與演技的正義[捂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