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最近大家狂刷《人民的名義》,
但是另一部電視劇讓筆者更加關注。
那就是《越獄》第五季!
時隔12年,還是原來的配方:熟悉的聲音、熟悉的味道、熟悉的原班人馬!
2005年,90後還在上小學或者初中。就在那一年,可謂是「全民越獄」的時代,沒趕上那波熱潮的人,是無法理解為啥中國觀眾會對一部美劇如此深情。
多少個夜晚的等待,可以不吃飯,可以不睡覺,甚至可以不想女同學,也要熬夜等到下一集的更新。
筆者記得在那個時候國產劇是《還珠格格》的天下,但《越獄》的出現,改變了很多人對電視劇的看法……監獄、越獄、犯罪、逃犯,這些有別於國產劇的話題瞬間引起了我們的好奇心。
因為,原來電視劇可以這樣拍……
高富帥工程師男主,不惜以身犯險,觸發搶劫警報。
而這樣做的原因是為了救出被關在監獄的哥哥
同時,在進監獄之前做好準備,將監獄的構造地圖都紋在了身上。
劇中有些囚犯看著讓人同情,有些獄警讓人恨得咬牙切齒!
要知道這是12年前的編劇,放到現在依然逼格滿滿!
總之,這部劇中的一些情節設計在國產劇中,從來沒見過!
時隔七年,這部曾經深深抓住內心的美劇播出了第五季。拋開劇情不說,只要那波人重出江湖,越獄迷們就很激動,這種感受,如同見到初戀情人,內心會不斷哽咽。
對筆者來說,與其說是追劇,不如說是回憶滿滿的青春。不少國人第一部啟蒙美劇,或者說是初戀美劇,就是《越獄》。筆者就是其中之一。毫不誇張的說,《越獄》就是那個年代最有影響力的一部。
2005年,美劇=越獄
2005年後,越獄=美劇
作為伴隨我們成長的第一部美劇,即便是七年前的《最後一越》也仍然記憶憂心。原本計劃拍攝七季可為什麼不繼續拍了呢?而且男主角溫特沃斯·米勒可是八國混血的帥哥,這麼多年怎麼就沒紅呢?第四季結束後他更像是銷聲匿跡了。
直到兩年後流出的一張照片,在媒體和無數網站轉發,一夜之間他成為全世界的笑柄。看得讓粉絲們心碎——原來米帥變成了米胖!
面對那幾年的各種嘲笑,他沒有作出任何回應。直到去年,他用一篇小短文主動公布了原因:
其實,這些年來他一直在與病魔,抑鬱症,作鬥爭。他後來透露說,曾經15歲就想到要自殺,心裡一直有條坎過不去。
抑鬱症也是造成他發胖的主要原因,他說道:面對抑鬱症,有人選擇吸毒有人選擇酗酒有人選擇濫交來緩解內心的焦慮,對於我而言這一發洩工具就是食物。
而導致他想自殺的原因,是他反覆掙扎於隱瞞自己的性取向。內心恐懼,又頑強地與之抗爭,讓他沉默了這麼多年。
這個消息公布於眾後,全世界才知道,那幾年他經歷了什麼。而那篇短文,評論13萬條,轉發30萬次,點讚95萬次。粉絲紛紛支持他,同時粉絲們也會留言分享很多相同的經歷。這對他來說是莫大的鼓舞。
「因為現在,每當看見這張穿紅Tee,面帶罕見笑容的照片,我就會想起那段掙扎。
「我面對內在、外在種種惡魔時的堅韌與堅強,就像人行道石縫中鑽出的蒲公英,我堅持挺立。」
「正如生命中的一切,我要自己來決定它的意義。而我賦予這張照片的意義是「堅強」、「治癒」、「原諒」,原諒自己,原諒別人。」
他挺過來了,不僅如此,他後來甚至決定主動站出來為無數跟自己一樣飽受煎熬的人發聲。他說,他想讓世界各地與他遭遇相同境遇的人都知道:「你不是一個人,有我在乎你。」
1972年出生的米勒,已經滿頭白髮不再年輕,但是他依然努力。《越獄》第五季可以說是他為粉絲交出的一份滿意答卷。對他來說,也是最好的人生禮物。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筆者覺得,米勒作為小鮮肉的鼻祖,檔次比國內如今的小鮮肉們高了不知道多少level。目前國內的小鮮肉演員們,演技不好還不敬業,動不動就用替身,片酬還那麼高。而且還是多線發展,演戲不好,可以去唱歌。唱歌不好,可以去綜藝節目,綜藝節目玩不轉就想辦法弄出點緋聞來.真是想不明白為什麼小鮮肉能火得一塌糊塗。僅僅是因為「鮮」嗎?
陳道明在一次採訪中特別提到看不慣現在有些演員動不動就把自己拍戲受傷誇大成功勞,把這點小事就當成是敬業,沒有職業精神。觀點特別直白犀利,還吐槽部分新生代「小鮮肉」演員沒有正確的職業觀。對此,筆者十分認同。
反觀美劇,即使是配角都會認真研究劇本,用細膩的演技徵服觀眾,比如《越獄》中的大反派T-bag,人性的惡在他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可以這麼說,從年輕人到中年人,幾乎每個年齡段的人都有一部自己最愛的美劇。愛看家長裡短的有《摩登家庭》、《絕望主婦》,愛看緊張刺激的有《24小時》、《兄弟連》,愛看神神叨叨的有《迷失》、《英雄》,愛看耍酷扮帥的有《廣告狂人》、《真探》,從經典的《老友記》到現在大熱的《紙牌屋》、《行屍走肉》都圈粉無數。
美劇的世界似乎比我們生活的世界還要真實。就像《紙牌屋》中,人性黑暗和脆弱的一面在政治鬥爭中展現得淋漓盡致,美版的現代「宮鬥」,手段和背後的複雜關係也令人驚嘆。
美劇節奏緊湊、情節有趣,又真實反映社會現狀。劇中每個人的行為都有動機、有邏輯,有預謀也有意外。每個人都在為別人打算的時候也在為自己打算。有壞人逍遙法外,也有好人焦頭爛額。有魅力的壞人總有自己的哲學,似乎盜亦有道。好人會為正義出手,但更多時候是立足於自己的職業、角色、身份而做出判斷。
反觀國產劇現在好像永遠都走不出幾個怪圈,抗日神劇、古裝神話劇、都市婆媳倫理劇等等吧,毫無新鮮感可言。好不容易出了一個現象級的《人民的名義》。但是你信不信,不久之後,一大波反腐劇會接踵而至?
沒有好故事和高演技,浪費了好的IP資源,耗盡了觀眾的期待,任憑他小鮮肉再水嫩也沒什麼用。
希望,在未來的幾年內,
會有優秀的國產劇能像美劇一樣深入人心.
到那時,
對於影視,我們看的不再是劇情,而是情懷。
對於偶像,我們看的不再是顏值,而是努力。
如有侵權 請聯繫我們
★
圖文編輯 | 黑龍江頭條
圖文來源 | 黑龍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