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白鯊
用今天的眼光來看,《大白鯊》是部很不錯的片子。用30年前的眼光來看,《大白鯊》絕對是部經典之作,流傳了30年,不是經典由如何能夠做到?在這部電影中,史匹柏也展現了他出眾的導演才華,無論是結構的安排,還是收放的自如,電影始終以一種流暢的方式敘述,也為他在以後繼續執導《朱羅紀公園》等科幻巨製奠定堅實的基礎
2、烈血海底城
深海版異形,怪物的噁心程度倒是很有殺傷力,堪比《怪形》和《撕裂人》。肢體、人身拼裝組合類型的怪物容易讓人產生一種生理性嘔吐感
3、極度深寒
世界最頂級的豪華遊輪,首次出海便遭遇無人生還。海洋最深處的史前生物,一旦目睹就註定魂飛魄散。躲進廁所,等到的不是救援,是血肉橫飛,馬桶裡的尖叫。打開閘門,看到的不是隊友,是剝皮抽骨,地獄裡的盛宴。不管你是富翁還是強盜,只能暫時把立場放在一邊,因為我們即將面對:前所未有的極度深寒
4、深海狂鯊
雖然沒有《大白鯊》經典,但平心而論,其觀賞性不亞於《大白鯊》。女科學家靠鯊魚細胞造老年痴呆新藥,培養出了三條腦容量擴大的智能鯊魚,結果鯊魚下了盤大棋,毀中心殺職員好逃出牢籠
5、食人魚
1975年《大白鯊》一舉成名後,《食人魚》也不甘示弱。喬·丹特導演的處女作,很驚喜在較為冷門的電影中,看到了這般流暢的剪輯,將戲劇性和恐怖元素完美結合。電影中的配樂也非恐怖而是驚悚,營造的懸念和驚悚甚至超過如今許多恐怖片。七八十年代之際的「怪物」,隔離的軍方實驗禁區,又一部時代驚恐下的「科幻」。然而它誕生於《大白鯊》之後,深受其影響也深受其制約
6、深海圓疑
這片子最為閃光的一點就是設定了一個幽閉但開放的環境,同時在這個環境裡還有著一個或者幾個不定因素。一點點看下來,那種透骨的懸疑和恐怖其實從一開始就籠罩在這片海裡。尤其是球體的這個設定,看似靜止,其實千絲萬縷都與它有關
7、深淵
卡梅隆89年的科幻,有漏洞也有矯情。近十個人物,每個人物都性格鮮明,不再是主角的一個人表演;劇情跌宕起伏,後半段不帶停歇的動作序列堪稱經典
8、顫慄汪洋
這部作品沒什麼花活,貴在真實。不僅是真人真事,拍攝手法也相當寫實,貼著海面的鏡頭,讓觀眾仿若和主角一樣泡在大海中,極具代入感,劇烈浮動的海面,令人深感不安,不時給出的遠景,又讓人領略大海的浩瀚,而陷入無助,片中的演員全部是在海中,與活生生的藍鯊而非道具鯊近身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