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敬自由,一杯敬死亡……
網絡上一直流傳著這樣的說法:
上帝想聽歌了,帶走了麥可·傑克遜;
上帝想用蘋果手機了,帶走了賈伯斯 ;
那麼前幾天,上帝想看《非常6+1》,帶走了李詠;
而昨天,上帝想看武俠小說,帶走了金庸……
何謂偉人,如果一個人的離開,讓世界感到嘆息,給社會上絕大部分的人都帶來悲傷,甚至是一種損失。那麼,我覺得這樣的一個人一定是一個偉人。所以,我覺得金庸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據香港媒體報導,武俠泰鬥金庸(本名查良鏞)逝世,享年94歲。金庸生前被媒體報到「死亡」多次,自己也笑稱「我都死了 20 多回」,這次是真的走了。
有人曾問金庸:「人生應如何度過?」老先生答:「大鬧一場,悄然離去。」
【傳奇人物傳奇故事】
金庸本名查良鏞,生於1924年3月10日,是浙江海寧人。1948 年移居香港 。當代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
金庸年輕時照片
年少時期,金庸是一名宅男。但金庸不是看電視或玩手機遊戲(當時年代也沒有),而是痴迷於讀書,整天泡在家裡的書堆裡看書,而且看得廢寢忘餐。
學生時期,金庸在學校被開除過兩次。第一次是高中,他因通過文章諷刺訓導主任而被開除;第二次是大學,由於他看不慣校風,大膽直言遭遇人生第二次開除。
工作時期,金庸從三千名應聘者中脫穎而出,進入上海《大公報》進入報社工作,從此開始寫作人生。為糾正當時香港比較複雜的政治風氣,為正義發聲,金庸自己出資八萬和同學一起創辦《明報》。(原來《倚天屠龍記》的明教是這樣來的。)
處女作《書劍恩仇錄》
腦補出場BGM
一副對聯總結其14部經典著作,現已廣為流傳並多次被香港和中國內地拍成電視劇與電影,也是「金迷」的必讀書目。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飛─《飛狐外傳》(1960年)
雪─《雪山飛狐》(1959年)
連─《連城訣》(1963年)
天─《天龍八部》(1963年)
射─《射鵰英雄傳》(1957年)
白─《白馬嘯西風》(1961年)
鹿─《鹿鼎記》(1969年)(封筆之作)
笑─《笑傲江湖》(1967年)
書─《書劍恩仇錄》(1955年)
神─《神鵰俠侶》(1959年)
俠─《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龍記》(1961年)
碧─《碧血劍》(1956年)
鴛─《鴛鴦刀》(1961年)
雕兄在哪裡
【經典RPG】
想一次過了解金庸的14部經典作品?
把《金庸群俠傳》玩通關就可以,每個經典故事都生動展現你眼前。
手機截屏
遊戲以「穿越」為背景(不是時空),是主人公打機進入遊戲程序,然後和金庸小說人物結伴而行,共同冒險。通過親身經歷14部武俠小說的故事情節,通關才能回到現實世界。遊戲內自由度非常高,絕大部分的人物、武功、物品及劇情發展都十分忠於金庸原著。
手機截屏
值得一提是,《金庸群俠傳》是由河洛工作室開發的一款中國武俠RPG遊戲,於1996年發行。本人認為這款遊戲是RPG遊戲的師祖,以經典的回合制格鬥的形式決鬥。原來最終最厲害的武功是野球拳orz……
等等!!1996年,一部90後的作品。與現在90後幾乎同時出生的作品,是80後的經(bao)典(lu)回(nian)憶(ling)!當時還是Dos系統,Windows作業系統還沒盛行,而這款遊戲不僅可以運行於90年代的Dos系統,現在已經移植到安卓蘋果作業系統。
喜歡經典RPG遊戲和金庸武俠小說的朋友,絕對值得一試,忽略界面,劇情為王。
【金庸寄語】
金庸對年輕人的期待是希望他們成為 " 俠客 ",幫助別人,堅持正義。
" 年輕人的首要任務就是學習,學做學問,才能武裝自己。其次是學做人。做人很簡單,就是要做正直、坦蕩的人。"——金庸
與馬雲合照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原創文章,轉發請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