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為大家推的片子平淡動人,它改編自森下典子的同名自傳書籍《日日是好日》,「日日是好日」出自佛經《碧巖錄》裡的禪語。
意指透過修行改變心境,以後即便遇上生命逆流,都能以平常心相待。
日日是好日
導演: 大森立嗣
編劇: 大森立嗣
主演: 黑木華 / 樹木希林 / 多部未華子
上映時間: 2018-10-13(日本)
豆瓣評分:7.7/10
本片由樹木希林和黑木華主演,黑木華扮演作者森下典子,而樹木希林則扮演她的老師武田,這部影片於去年10月13日上映,而就在首映前的一個月,樹木希林因病離世,有人說這部《日日是好日》是樹木希林真正意義上的遺作。
2018年度日本《電影旬報》十佳影片第9位。
其實並不盡然,若按照時間線,今年其實還有一部《38歲的伊麗卡》才剛剛在日本上映。
不過,對於喜愛樹木希林的影迷來說,每一部都是不能錯過的,我認為下面這三部都能算作樹木希林的遺作,且每部都很容易找到資源。
這部電影是茶人森下典子習茶二十五年的生活日誌,影片緩緩行進的節奏與作者恬淡低調的文風十分相似。
有人覺得片子有些平庸,但這或許正是茶人風格,如果我們能夠浸入到這種恬靜的氛圍裡,甚至會有一種親歷的錯覺。
故事由兩條線穿插而成,一條是典子的現實生活;
另一條則是典子在茶道裡的感悟,二十五年裡,許多的相遇和別離,但只有茶道與典子不離不棄。
二十歲的典子(黑木華飾)還在上大學,典子媽媽建議迷茫的她去學茶道,可此時的日本滿是來自國外的新鮮東西,茶道對於年輕的典子來說有些老土了,她覺得有這個時間不如去學外語和咖啡,但由於表妹(多部未華子飾)熱情高漲,典子不得不和她去拜訪武田老師。
最初都是學習基礎動作,武田老師會介紹各種各種茶道用具並進行分割教學,哪怕是擦拭器具的手勢都是有講究的,正因為茶道需要注意的細節太多,典子和表妹每一步都會出錯,一天下來渾身酸痛,武田老師在前幾堂課上不斷提醒她們「先有形才會有心」,「不要背下來,要用身體去記住」。
這類似於演戲裡的方法派,即從模仿行為和外在開始,先由外而內再由內而外,從而真正融入角色。
在典子學習茶道滿六個月時已經掌握了基本流程,而這次上課她發現茶室有了不同,道具的配置完全改變令她手足無措起來;
武田老師擺出慎重的介紹手勢,原來「冬天的茶」和「夏天的茶」也是有區別的,之前熟悉的順序完全打亂,所有已經熟知的步驟都像是障礙,典子不得不專注於當下,把現下的每步做好以避免出錯。
典子會和道子交替扮演「主人」和「客人」,客人當然是輕鬆的角色,但武田老師會提醒典子,「觀有所感」也是十分重要的學習,客人要認真觀看主人沏茶,並產生「這個動作真漂亮」的感覺,後來典子第一次正式觀看武田老師沏茶,用眼睛追逐老師手邊的動作,像是用眼睛聽音樂一般,頭腦格外清新愉悅。
學習兩年茶道之後,典子和表姐也都大學畢業了,她們一個在出版社打工,另一個在貿易公司上班,武田老師的周六茶道班也熱鬧起來,添了不少新人;
雖然典子已經是學長似的人物,卻仍在細節上出錯,一是因為茶道的細節和步驟只會越來越繁瑣,二則是,只要心煩意亂便無法將手下的動作完美完成,典子決定只在天氣好的時候去,只是每每倦怠都會心有不安,典子明白,在武田老師的茶室裡,總有什麼吸引著她…
日復一日的堅持終於讓典子有了心境上的改變,正如熱水和清水的聲音不同,梅雨與秋雨的聲音也有不同,六月的雨是嫩葉彈跳的迴響,而十一月的雨卻落寞地滲入土中,聲音是有些無精打採的;逐漸地,典子對過往風、雨、水味道的記憶都霎時間湧現,有所感觸又驟然消失。
時間飛快,大學畢業三年後,典子仍然做著居無定所的工作,而後她的同學一個個結婚生子,訴說著她無法參與的煩惱,在典子看來,大家都在浩瀚的人生之海中泅泳,人生不知不覺中都以不同的方式浪費掉了;
之後典子也沒能考取到出版社的正式職工,但武田老師在茶道教學中的訓話總會無意中點醒迷茫的典子,老師告訴她「出錯了,沒關係,但一定要好好做完,而且任何動作都要用心。」
典子的表妹很快就步入了婚姻,這一年的典子卻失戀了,本打算和男友訂婚,卻因為被背叛而傷心地在車站月臺放聲大哭,婚約解除後,父母一夜之間憔悴了許多,典子在這樣的悲痛裡度過了一個最漫長而辛苦的冬天。
典子在兩個月後繼續回去上課,心情隨著季節交替的起伏而搖擺不定,季節是耐人尋味的,嚴冬過後,典子在大自然的滋養中得到恢復,並在29歲的夏天再次找到愛情,一切都是過程,傷心與釋然皆是人間常情,愛情也如季節一般五味雜陳,順其自然,這樣就很好。
一轉眼,典子已經三十三歲,一個人在外獨居,也不經常回家,唯一不變的陪伴仍是茶道,每每進行茶事,武田老師總會說這是「一期一會」,即「一生一次機會」,然而典子並未能夠透徹理解這句話的深意;
不久之後,典子的父親突然昏倒,並在三天後的早晨在醫院去世,在醫院裡,弟弟對典子說,昏倒那天早晨父親還很高興地說:「明天典子會回來,做些竹筍飯,大家一起吃吧!」。
典子突然明白了「再次」所隱含的冷酷意味,原來人生在世,總有一天會遇上無法「再次」相見的事,正是這些事使得「一期一會」尤為可貴。
很快,典子到了「四十不惑」的年紀,人生的問題接踵而至,家庭、就業、父母……武田老師總是諄諄教導要將心置於「無」之上,然而典子卻覺得自己隨著年齡增長離「無」越來越遠,不過茶道課總能讓典子從諸如此類的煩惱裡逃脫出去;
就像是那個關於「刀掛」的故事,茶室入口之所以設計得矮小,就是為了讓武士們先卸下長刀才能彎腰鑽入,這也是為了讓武士暫時放下重擔,回歸身為一個人的根本。
典子在也在茶道裡卸下重擔,屏息感受「松風」那靜止的數秒,在空白中解放自我,在焦慮之中尋得那短暫的超然。
世事變化急遽,以為絕不會倒的公司倒閉了,永遠不變的秩序也脫序了,唯有周六,鐵打不動的茶道課仍在繼續,茶道一直在重複「春→夏→秋→冬→春→夏→秋→冬……」,每年季節不停地循環;
典子二十歲時開始學茶道,那時武田老師四十四歲,如今過了二十四年,典子已和當年的老師同齡,此時的武田老師已經六十八歲了,老師會對典子說:
「就這樣又到了初釜。雖然每年不斷重複同樣的事,可是我最近常在想,能每年這樣做同樣的事,真幸福啊!」
我們的時間是多麼有限啊,那麼為何還要浪費時間去重複做同一件事呢?
其實所謂放眼世界並不是去獲取更宏大的東西,相反,放眼世界是為了「活在當下」。
茶道雖然繁雜重複,卻教會人們打開自己的感官去對當下加深體驗,每一次的重複都不是毫無變化。
其中細微的差別印證著人的每一步成長,而我們則會在同一個事物的映照下看見不一樣的自己。
電影中的這一幕也很動人,典子提到了一部電影,是費裡尼的《大路》。
這樣的話很令我感觸,是啊,如果無法獲得感動,我們的人生就太遺憾了不是麼。
這也讓我再次想到是枝裕和在樹木希林葬禮上的這段悼詞:
「影片(《小偷家族》)拍竣,六月八日上映,希林女士大約是希望我和她的關係到此為止吧。您抓著我的手臂,拄著拐杖走到臺上,那天道別的時候,您對我說:「你就把老婆子的事忘了吧!你要把你的時間,用在年輕人身上!我就不再和你見面了。」
您說到做到,從第二天起無論我怎麼邀請您喝茶,您都堅決地拒絕。我感到困惑,是因為我沒有像您那樣做好思想準備。
您骨折住院時我知道無法見到您,就寫了一封信投進府上的郵箱。信上寫著沒有能當面說出的對您的感激,我對自己一路來的自我中心,感到萬分慚愧。
以後,沒過多久接到了您駕鶴西去的消息。
樹木希林的拒絕大概就是這「一期一會」之意,美好的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就要學會告別,每當我們在看她的影片時也要做到「一期一會」,感受奶奶給予我們的感動,並在內心想起她感懷她,這樣,一切便完滿了。
PS:追新番字幕組或者豬豬日劇字幕組可找到中字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