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頒獎禮9月29日晚舉行,23歲的「新人主角獎」獲得者、上海芭蕾舞團演員戚冰雪沒出現在領獎臺上。巧的是,三年前,第27屆白玉蘭頒獎禮,戚冰雪的前輩、獲得白玉蘭「配角獎」榜首的上海芭蕾舞團首席演員範曉楓,也缺席了當時的頒獎禮。
戚冰雪憑藉上海芭蕾舞團舞劇《茶花女》獲白玉蘭「新人主角獎」
三年前的頒獎禮,獲獎者範曉楓是在醫院的病床上度過的。頒獎禮前幾天,38歲的她在上海大劇院跳《哈姆雷特》,右腳跟腱斷裂,被舞伴抱下舞臺。躺在後臺的沙發上,她忍不住哭了起來,她在心裡問:以後是不是永遠不能跳舞了?頒獎當天,她已做完手術,腳後跟骨頭磨掉一層,又打了兩顆釘子。等著她的,是漫長又痛苦的康復訓練。許多人勸她,輝煌過了,是時候放棄了。但她不甘心:「我才不要上天幫我做決定。」
三年後的頒獎禮,獲獎者戚冰雪正在演出。上海芭蕾舞團正向全球觀眾直播雲演出《綻放》。戚冰雪在舞臺上演了一段上海芭蕾舞團團長辛麗麗在疫情中創作的《天使的微笑》片段,致敬抗疫一線醫護人員。
得知獲獎的消息,戚冰雪很高興。「這個獎對我來說意義重大,給了我更多站在舞臺上的自信。」在戚冰雪看來,領獎可以請人代替,但演出不行。為了演出而缺席頒獎禮,不遺憾!
辛麗麗告訴記者,這場演出是為了赴一個約定。去年這個時候,上海芭蕾舞團正在布魯塞爾演出,用海派芭蕾的美徵服了當地觀眾,於是雙方約定一年後相聚。但今年因為疫情,線下重聚無法實現,於是有了這場特殊的線上演出。
演出前20分鐘,辛麗麗接受上觀新聞記者採訪 攝影:丁曉文
「這是第一次,我們的演出全場直播,而且是面向全球直播,不知道在鏡頭中會是什麼樣,所以格外緊張。」辛麗麗說,「冰雪跳了《天使的微笑》,我們都覺得她長大了、成熟了。芭蕾舞演員需要一個舞臺去綻放。疫情陰霾漸漸消散,我們每一個普通人的生命也需要綻放。」
演出前40分鐘,作為總導演的辛麗麗還在劇場中指揮工作人員調整鋼琴和大提琴演員的位置、調整燈光的設計。演出前,她總是最緊張的一個,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容不得一點差錯。發現戚冰雪的髮髻有點散,她趕緊跑過去幫她重新紮好。
辛麗麗為戚冰雪挽髮髻 攝影:丁曉文
倒計時30分鐘,上海芭蕾舞團首席舞者吳虎生已經做好準備。「雖然跳了很多年,但每次演出前都會小緊張。」這場演出他不僅是演員,還是編導。《浮生一夢》是他在疫情中完成的新作,西方的芭蕾和東方的崑曲在舞臺上相遇,帶觀眾穿越時空。
吳虎生自編自演《浮生一夢》
最近,吳虎生瘦了整整10斤,但不是因為刻意減肥。因為腳上的傷痛,他增加了輔助練習。運動強度變大,練著練著就瘦了下來。每天早上5:45,他準時起床,到團裡一個人開始核心訓練。9:30再和大家一起開啟一天的日常訓練。為什麼這麼拼?「因為太愛舞臺了。」吳虎生說,30多歲的年紀,對於芭蕾舞者來說,身體素質不如從前,那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在舞臺上多跳幾年。」
演出前20分鐘,範曉楓在舞臺上做熱身練習。「我很幸運,跟腱斷了3年,現在又能穿上腳尖鞋重返舞臺,我很享受這個時刻。一切的一切,就像上天賜予我一個重生的機會。」
範曉楓在臺上跳的《紫》,是吳虎生為她編創的作品。「我很怕我的狀態不夠好,拖累進度,拖累其他演員。可是小虎每次都跟我說,慢慢來、別著急。《青藍紫》首演那晚,我們一起去吃火鍋,舉杯後,小虎說了一句話,『能在舞臺上跳舞還是很開心的事情』。這句話樸實無華,卻很打動我。這是舞蹈演員會和舞蹈演員說的話,是經歷過傷痛和困境的人會說的話。」
範曉楓重返舞臺,演繹吳虎生編創的《紫》
晚上7:30,大幕準時開啟,演出向全球直播。觀眾透過屏幕看到芭蕾之美,卻很少有人看到這美背後的殘酷。
無論是23歲的戚冰雪、34歲的吳虎生,還是41歲的範曉楓,都無比珍惜屬於他們的舞臺。日復一日,他們與身體較勁、與傷痛搏鬥、與年齡賽跑,只為多一點時間留在舞臺上,塑造更好的角色,獻上更好的作品。
來源:上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