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兩齣悲劇:一是萬念俱灰;另一是躊躇滿志。
這句話是大文豪蕭伯納說的。
萬念俱灰和躊躇滿志,代表著人生可能的兩種極端狀態。
再平凡的人,無論是初出茅廬的意氣風發,還是老驥伏櫪的壯心不已,一生中總是有躊躇滿志的時候;而生活裡真正落到萬念俱灰境地的人,總歸是少數吧?
浮浮沉沉乃人生常態,無論事業抑或情感。萬念俱灰和躊躇滿志,更多地是個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在精神和情緒層面反映的兩種極端狀態,不見得客觀的外部環境也處於對應的極端狀態。
同樣的困境,有的人一蹶不振,有的人能絕處逢生;同樣的機遇,有的人功成名就,有的人折戟沉沙。差別在於個體的性格、修養和認知水平。
毛澤東在 《論十大關係》裡說得好:「自己毫無主見,往往由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
傳統哲學提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提醒人們不要讓自己陷入兩種極端情緒。
極端情緒於事無補,於身心無益。
炒股的人,其實是很容易陷入兩種極端情緒的。
入市的人,誰不是夢想著把股市當提款機?等到被市場的驚濤駭浪席捲一空的時候,萬念俱灰的人還真不少,經歷過股災的人應該有體會,尤其是被連續幾次股災摁在地上使勁摩擦的人。
人在躊躇滿志的時候,眼裡看不到風險,好高騖遠,最容易被腳下的一個小坑崴腳,運氣再差點,掉進個大坑,這一輩子都不一定能爬得出來。
人在萬念俱灰的時候,眼裡看不到希望,悲觀絕望,即使機會已經悄然來臨,卻不願意相信自己和生活,在自怨自艾中錯失良機,也許就真的落入個萬劫不復的境地。
手裡的股票,跌到萬念俱灰的時候,要相信「否極泰來」;到心花怒放的時候,警惕「樂極生悲」。
當然了,炒股票,要避免落入到「否極」和「生悲」這樣的局面,畢竟不是人人都有這樣的覺悟和能力去化解困境。
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
信念要以理性為基礎,交易必須用系統來保護。
繼續分享案例。
周二B模型進入的三隻股,周三表現各異,說明同樣的起點,由於股性的差異,結局全然不同。
永貴電器早盤衝高回落,最高漲幅7%,收盤漲幅4.2%,勝率和成功率都達標,沒達到連板預期,未出空頭信號,但考慮到尾盤大盤炸板的股票太多,為了防止後撤,也在尾盤賣出。(什麼時候能徹底擺脫主觀臆斷?)
中利集團早盤低開,全天橫盤震蕩,尾盤收紅十字星,跌幅-3.2%,未出空頭信號,仍持有。
理工光科如願漲停,走勢最佳。
三隻股同期盈虧比4.5,總體表現尚可。所以在這裡再一次強調分倉管理的重要性。
周二按E模型進入的泰嘉股份,碎步上行,維持走勢,收盤漲幅4.3%,勝率和成功率都達標。不知道是不是被朋友拉起來的?哈哈!
周三起床起得晚,A模型趕不上,按B模型進入山河智能、億晶光電和潤和軟體,其中山河智能和潤和軟體在尾盤爛板,買點降級。收盤前給朋友推薦了B模型的北方稀土和豐樂種業。
周二賣出的澳柯瑪,周三繼續大跌-7.2%,空頭信號有效。
好的交易系統,不僅僅是讓你能從市場裡分一杯羹,更為重要的是,首先保證能讓你在市場裡生存下來,不讓你落入萬念俱灰、萬劫不復的境地。
系統控制損失,市場決定利潤。
從現在起,我開始謹慎地選擇我的生活,我不再輕易讓自己迷失在各種誘惑裡。我心中已經聽到來自遠方的呼喚,再不需要回過頭去關心身後的種種是非與議論。我已無暇顧及過去,我要向前走。---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