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默然 來源丨搜狐娛樂
導讀:當大家都在急功近利撈快錢,這個東西就真的走到了盡頭。
繼《同桌的你》、《梔子花開》、《愛之初體驗》等歌曲改編成電影後,高曉松的經典校園歌曲《睡在我上鋪的兄弟》也被拍成了電影,並於4月1日正式上映,首周票房艱難破億。
很快,陳奕迅的歌曲《你的背包》、張學友的《她來聽我的演唱會》、水木年華的《一生有你》、張洪量的《廣島之戀》、宋冬野的《董小姐》等歌曲都將改編成電影。
歌曲IP為什麼會受到如此多投資者的青睞?在未來幾年是否還將大行其道?本期特別策劃將著重探討這個話題。
【現象】歌曲改編電影成風 一大波IP正在來襲
如果是前幾年,有人說要把歌曲改編成電影,一定會被認為是個笑話。可現在,這已經成為了投資者們爭相追逐的風潮。
作為成功案例的《同桌的你》改編自高曉松的經典校園歌曲,曾經是70後80後的共同記憶。2014年,這首歌由創作者高曉松改編和編劇,變成了在大熒幕上映的電影,票房達到4.56億。
2015年7月,首次充當導演的何炅把自己的經典校園歌曲《梔子花開》搬上了電影熒幕。雖然被「金掃帚獎」評為最令人失望導演,這部電影仍拿到了3.78億的票房。
而在前幾天,另外一部根據高曉松歌曲改編的電影《睡在我上鋪的兄弟》也上映了,不過這部電影可沒那麼好運,雖有陳曉、秦嵐等明星的加盟,又在清明假期上映,破億的道路卻走得十分艱難,上映6天票房才9600萬。
除了這幾部已經上映的電影,大批根據歌曲改編的電影已經通過了廣電總局備案立項即將開拍,其中包括張學友的《她來聽我的演唱會》、陳奕迅的《你的背包》、宋冬野的《董小姐》等等,另外水木年華的《一生有你》和張洪量的《廣島之戀》也都公開宣布要開拍,而金玟岐的單曲《才華有限公司》據說也被買了版權要改編成電影。未來幾年內,一大波歌曲改編的電影將要來襲。
面對這股改編風潮,製片人和歌手都坐不住了,他們希望能找出更多可供改編的曲目。網友們也坐不住了,吐槽的聲音一浪接一浪:「別再玩情懷了,你牛X改編《忐忑》啊!」「《套馬杆的漢子》我覺得是個很好的題材,絕對比之前的青春片好,起碼可以不說校園了。」
電影《梔子花開》海報
【解析】那些雷同的電影主題 劇情不夠「顏值」湊
為什麼經典歌曲在這兩年被集中改編成電影?
首先是電影行業的蓬勃發展促成的,在多渠道的熱錢湧入,稍有名氣的遊戲和網絡小說都被瓜分後,投資者把眼光看向了經典歌曲。
其次,相較於小說IP,歌曲IP主題明確,原創性也強,而用一首老歌點題更是能勾起大家懷舊情緒。尤其是《同桌的你》《梔子花開》開了一個好頭後,低成本的歌曲IP改編的青春片更是受到青睞。
總結這些歌曲IP改編的電影,你能發現一個特點,它們基本上打的都是「情懷」牌,內容大同小異,不是懷念年少時候的友情就是愛情,基本上墮胎、打群架、喝啤酒、癌症、車禍、劈腿、出國幾個詞就能概括。
譬如《同桌的你》講述一對男女從初中到大學直到畢業十年後的青蔥記憶;《梔子花開》講的是大學生為了夢想、友情、愛情奮鬥的故事;正在上映的《睡在我上鋪的兄弟》顧名思義,也是大學同學在理想和現實之間的故事。至於那些立項的電影呢,也是同樣的路子。
《你的背包》講的是兩男一女的愛恨糾葛,舊背包是重要道具;《董小姐》則乾脆發生在演唱者宋冬野的公司摩登天空,講述大明星與雜誌編輯相戀的故事。《她來聽我的演唱會》不用分析,青春的記憶絕對是演唱會、卡帶、音樂這些,當年近三十的女生發現了塵封已久的箱子,回憶就此開始了……
由於劇情簡單,這類型電影對選角十分看重,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環,有人氣的小鮮肉就成為製片人和導演的最愛。
《同桌的你》主演是林更新和周冬雨,在當年他們並不算最當紅的CP,號召力也很有限,不過由於這部電影正好趕在了青春懷舊的「大年」,又有高曉松歌曲的前期打底和精準的營銷,最終成為年度票房黑馬。《梔子花開》的主演選擇了人氣正旺的李易峰,還有蔣勁夫、魏大勳等鮮肉陪襯,也獲得了不錯的票房。
由此看來,假期上映的《睡在我上鋪的兄弟》破億如此艱難,除了電影本身的硬傷之外,選角也是重要原因。作為靠「顏值」吸粉的青春電影,陳曉和秦嵐的搭檔顯然是不夠看的。
《同桌的你》海報
【探討】歌曲IP新鮮感不再 青春片熱度已過?
作為今年第一部歌曲IP,《睡在我上鋪的兄弟》在上映之前其實頗受期待,前有同類型青春片的高票房為例,後有高曉松的同名經典歌曲墊底,算是一部能勾起懷舊情緒的青春片。但它上映首周后,票房沒有達到預期,上映後也沒有引發太多聲響,這不僅讓人對歌曲IP的前景產生質疑。
搜狐娛樂採訪了電影行業資深從業者,對方表示《睡在我上鋪的兄弟》票房不到預期,不僅僅是歌曲IP改編或者選角的問題,而是整個青春片的熱度不再了,「前兩年是青春片的大年,賣座的青春片一部接一部,隨隨便便都是好幾億,各個影展參賽的青春題材也很多。但現在觀眾已經不覺得新鮮了,內容大同小異,情節狗血誇張,很多觀眾都是邊看邊罵。」
他以《小時代》和《同桌的你》為例,「前幾年成本不高的電影過幾億很容易,現在票房增加這麼快,按道理類似的電影票房應該能增加個30%,顯然青春片沒有這樣的上升趨勢,票房都是一億多點。」
深究其原因,除了青春片大同小異、影迷新鮮感不再,也與觀眾的逐漸成熟有關,他們開始由「觀眾」向「影迷」過度。
這個變化不僅在欣賞品味上,也在選片的方式上——前些年,許多觀影青年還採取電影院隨機選片的方式,更多是衝著明星,電影只是約會的附屬品。而現在,大家對電影本身更加在意,專業媒體、自媒體、影評人的引導也頗具效果,好口碑的電影更容易獲得高票房。
這也是為什麼《烈日灼心》能獲得3億票房,《老炮兒》票房破9億的原因。要知道以前類似的片子就算拿獎了,也不會在票房上如此成功。
該從業者篤定表示,既然青春片已經進入到下行階段,那以歌曲IP改編的青春片自然會隨之下行,「歌曲的粉絲沒有小說IP的粉絲那麼強大,前幾部改編電影能夠獲得成功,跟時機有很大關係,就好像是股票牛市基本都能賺錢。但淘金潮已經過去了,當大家都在急功近利撈快錢,這個東西就真的走到了盡頭。」
-完-
《傳媒圈》微信自媒體平臺,是一個領先的有關傳媒、影視、品牌、營銷等領域的信息庫和智慧庫。每天受到20萬品質人士關注,年閱讀量超過五千萬人次。
如希望交流,請加個人微信號:dianyingquan,將有機會參與線下溝通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