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自古至今都是非常好的盆景樹材,為樁景「十八學士」之一;在傳統八大樁景流派中的徽派、川派裡應用很多。紫薇有露根的特點,而且樹齡愈老,其根愈虯曲奇異,有一種遒勁、古樸、高雅、點睛的功效。許多紫薇盆景都很好地利用了其露根的特點。盆景製作應想方設法模擬紫薇露根,從而使作品具有自然野趣。
紫薇上盆後進入蔭棚管理,15天即可恢復生機。紫薇幹較細,因此小苗制盆景多採取多幹扭合法加粗主幹。即利用紫薇根際萌生的枝條,逐一沿著主幹成螺旋式纏繞,經1-2年的時間,枝條和主幹便能癒合在一起,成為整體,並顯得蒼老古樸。
紫薇耐修剪,發枝力強,新梢生長量大。因此,花後要將殘花剪去,可延長花期,對徒長枝、重疊枝、交叉枝、輻射枝以及病枝隨時剪除,以免消耗養分。如將不同花色的小苗合栽一穴,基部捆綁在一起,使主幹互相纏繞,經2-3年後也可形成相同的效果。紫薇的枝條細長而多,不適於過度扭曲造型,一般可用修剪整形法使其更美觀。
1、紫薇小苗制盆景可採取多幹(枝)扭合法加粗主幹。利用紫薇根際萌生枝逐一沿著主幹呈螺旋式纏繞,並用細繩固定,免其鬆開。經2~3年的時間,枝條和主幹便能癒合在一起,成為整體,使主幹明顯增粗,並顯得蒼老古樸;也可將不同花色的紫薇小苗合栽一穴,基部用棕絲捆綁在一起,把各主幹互相纏繞,攀扭在一起,用細繩固定,經3~4年時間,主幹形成蒼勁古樸而又粗壯,並且同株花色豐富,別具一格。
2、紫薇的修剪整形,一般都在冬季進行一次強度修剪,修剪時保持枝條分布均勻及樹冠完整,剪除過密枝和幹上的萌櫱枝及部位不適當的枝條,徒長枝剪短 2/3,一般保留枝條為上年冬季剪口的6cm左右;春季新枝長至15cm左右時,進行摘心,保留下部10cm左右,促使長出頂端的兩叉枝,當兩叉枝長至 20cm左右時,再進行摘心,保留下部15cm左右,促使萌發新枝,對其它影響觀賞和造型的枝條全部摘除。經過修剪後的枝條長出花序後,剪去較弱花枝和與造型無關的芽。花開後剪去殘花,如修剪得當,花可開至國慶節前後。
3、紫薇是落葉樹種,在自然條件下10月中旬開始落葉,為了花後延長觀葉期,可在9月上旬內摘除老葉,注意摘葉時不能將一個枝條上的葉子一次摘除,應分批摘除,摘葉後,要經常往枝條和餘下的葉片噴水,15~20天就有新葉發出,長出的新葉小、紅色、質厚、有光澤,wWw.PJcn.orG未木質化的枝梗全部為紫紅色,能觀賞到 12月份,而且不影響第二年開花和發葉。
4、紫薇枝條多細長,應採取「剪扎結合」的方法,不宜過多強意扭曲,主要幹、枝適當蟠扎,其餘側枝採取修剪整形。蟠扎多選用棕絲。金屬絲蟠扎易碰傷紫薇樹皮,不宜使用。蟠扎時間多選在晚秋至翌年初春進行。
5、為使光滑平整的紫薇樹皮呈現蒼老斑駁之戀,在生長旺盛期,用刀斧砍傷或擊局部樹皮,在木質部塗石硫合劑,使用全變白,給人以久經風霜的感覺,也可將枝幹劈裂、折斷、扭破等,待長出愈傷組織後,樹幹上就會斑瘤累累,顯示出蒼老之態,還可將光滑平整的紫薇大樁,用利斧劈去大塊(視樹樁大小和創作立意及構思而決定)露出的木質部用電鑽、木鑿等進行雕飾,使其顯出自然枯朽的形態。劈下的大塊樁片,用生根粉和殺菌藥物處理後,扦插於圃地,保持盆土溼潤,注意遮蔭,使其正常生根發芽,一般1~2年即可上盆,用這種方法可製作小型或微型枯乾式盆景。
整形修枝:
1、一般紫薇盆景的整形修枝,在落葉後要根據盆景造形需要,普通枝條每枝留1-2芽進行重剪。
2、生長季節修枝主要修除過密枝、繞亂樹形的徒長枝、基部幹身上萌發的無利用價值的枝條,都要及時抹掉或剪除。
3、為了使紫薇盆景在一年內多次開花,開好花,每次花謝後要及時摘除殘花,防止結果,促進次生花蕾快速膨大,形成多次開花,但花期有先有後不夠整齊;另外,在花謝後如果次生花蕾不多,每個枝條留1-2個芽進行重剪,一般14天現蕾,35天左右可以滿樹繁花,這樣可使紫薇盆景樹枝更加粗短(平均枝長在15公分以內),樹形十分緊湊,花繁色豔,賞心悅目。
4、拉枝、撐枝、拿枝。這三種技法主要是在5-10月間,根據紫薇盆景的造型需要,對紫薇盆景枝條進行調控,加大和控制枝條部位角度,隨意進行調整枝位角度方向,使養分集中,積累營養物質,特別是當紫薇盆景有的枝條被拉、撐、拿技術使用後,部分枝條呈弓形,在其弓形背上長出多個極短的小花枝(10公分以內),這樣,不但大大增加開花枝和花蕾的數量,而且紫薇花的顏色十分豔麗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