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博心理撰稿人:張茜
《不完美的她》中出現了好幾位母親,但只有一位是主角認定的「好媽媽」——惠英紅飾演的養母袁玲。這位母親出場就虎虎生風,自帶一種英姿颯爽的氣質。眉目間的果斷和堅定,會讓女性觀眾第一眼便心生好感,這大約就是傳說中的「霸道女總裁」吧!
袁玲因為沒有生男孩而遭遇男尊女卑的歧視,離婚後獨自帶著3個女兒。她沒有被命運打敗,一面艱難地撫養孩子,一面開拓事業,終於闖出了自己的天地。她身上,我們能看到時代新女性的典型特質:勇敢堅強、獨立自主。
她用自己的經歷在告訴人們,女性不是男性的附屬品,婚姻也不是女性唯一的歸宿。人可以活出各種各樣的姿態。袁玲的經歷讓人看到了女性的更多可能。
惠英紅飾袁玲
這樣的女性在我身邊有很多,我自己跟過好幾位女性領導,其中有事業做的非常大的「行業巨頭」。在與女上司們的相處中,從來沒有因性別而出現過問題。
那些經常被人提及,女性在商場上智力因素、社交手段、經營頭腦不如男性的論調,我統統沒有感受過。對待事業的認真,面對挫折和困難的韌性與堅強,在我看來,男女都是一樣的。
我用的第一支蘭蔻香水是上司送的,那位當時三十出頭的女士認為,女人任何時候都要美美的,即使下一秒就要去拼殺。職場上女性的堅強可能不會像男性那樣外顯,但依然堅定,當然也會帶有自身的特點。
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19胡潤女企業家榜》顯示,中國佔全球最成功女企業家的六成,前十名中僅3位不是中國的,前四名都是中國的。榜單顯示,前50名上榜女企業家中,白手起家的有36位,佔比67%。女性造富能力如此突出,大多也是靠自己努力打下一片天。另外,《2019胡潤女企業家榜》顯示,此次有8位「80後」進入中國女企業家前50名,女企業家也有著年輕化的趨勢。胡潤表示:「中國女企業家的創業精神是世界上其他任何國家的女性都比不上的。這些女企業家平均32歲創業,現在已經成為全球女企業家的標杆。」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言論,把女性的「崛起」和男性的「衰退」強行掛靠在一起。好像女性強大了,男性就要變成「過街老鼠」,這真的非常好笑!男女並不是站在對立面上的群體。我們在成為男人女人前,先都是人類。既然是人,那麼,我們天生就享有相同的能力和機會。在實現自我價值、創造社會財富這些事上,不分男女,甚至不分年齡。
回到電視劇中,即使袁玲這樣的女性 ,在面對孩子的時候,也是柔軟的。
劇情裡有一段,袁玲和林緒之吃飯。在狹小的空間裡,林緒之上來便板著臉,問自己生母的信息,展示自己的調查成果。本來開心的袁總瞬間就消沉了很多。她強顏歡笑地說,「你是我女兒,這個身份還不能讓你平靜嗎?」
後來她們換了地方,袁玲問女兒最近生活怎麼樣,有沒有交男朋友,對將來都如何打算?還講起小時候的一些往事。而女兒並沒有給她回應,講到後來,她自己已經淚眼婆娑,聲音哽咽。
看到這一段時,彈幕都在說「好氣啊!養母對她這麼好!」「媽媽在保護你!」我們暫且不說林緒之對生母和被遺棄這件事造成的傷害問題,單從袁玲這裡來看,突然就感受到了為人父母的不容易。
父母恨不得把全世界的美好,統統擺在孩子的面前,就為看到一張笑臉。可現實往往讓我們無能為力……
袁玲在外面有多強硬,在女兒面前就有多柔軟。
有話叫「為母則剛」,好像說,只要你的身份是「媽媽」,你就會變身超人,上天入地,無所不能。可這是不可能的啊!
媽媽也是人,媽媽也是小女孩長成的。她在成為「寶寶媽」「貝貝媽」「壯壯媽」以前,也是「Lily」、「Jacie」、「Selena」。當女性成為母親時,我們不能完全忘記她的真實身份,而只讓她做「誰的媽」。我們尊重為人之母的付出、奉獻,但不能用這個稱呼來道德綁架。
袁玲的前夫好賭,把收到的替人買貨的十幾萬輸個乾淨。袁玲因此失去了一個懷了六個月的女兒。丈夫賭咒發誓,說著不著邊際的誓言,她無奈痛苦,甚至靠酗酒來迷茫度日。這樣一位滿手爛牌的女性,你說她堅強?勇敢?獨立?開玩笑呢!
人的堅強不是一夜之間,或因為某種稱呼就會忽然獲得,他在成為堅強的人之前,肯定遇到過很多問題,解決了很多問題,才能在面對其他困難和挫折時,顯得遊刃有餘。
堅強是一件盔甲,傷一回,才加一塊。
女強人袁總在面對家人時,露出的永遠是最柔軟的那一塊。所以,孩子的一句無心之言或行為,會傷害到她。
袁玲的二女兒遇到了不負責任的男人,未婚懷孕,要去墮胎。袁玲對她說,你要去把孩子打掉,我陪你去做手術,如果你改變主意要生下來,我會支持你,也會一直陪著你。彈幕紛紛在喊,「你為什麼要支持她把孩子生下來?」「這媽真奇葩!」
從外人的角度來看,似乎把孩子打掉才「合理」,可這樣的建議都忘了一件事——有沒有問過當事人?
二女兒雖然一直是說她自己還得靠別人照顧,怎麼去照顧一個娃?可卻興致勃勃問姐姐「當媽是什麼感覺?」
也許,她也對腹中的生命充滿期待,對母親這個身份有一些嚮往。
對她而言,有一百一萬個理由打掉孩子,肯定也有想留下孩子的理由。
母親給了她選擇。這位堅強的女性在女兒最需要的時候,成為她的後盾,讓她不管做任何決定都可以只關注事情本身,而不用考慮其他因素。
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們在生活的磨礪中,常常感到孤立無援或者無可奈何,曾幾何時,「有選擇」「能選擇」也是一種安全感。有這樣的母親,是她的幸運。
在和不同行業朋友交往時,發現了一個「隱形規律」。
女性在三十幾歲,特別是孩子開始上幼兒園小學的時期,會有一波求職潮。這個時期工作的女性,對待工作更認真,在職情況更穩定。
很多女性也是在這個時期,事業有了突飛猛進的提高,甚至開始創業。
和媽媽們聊天,結果發現她們都有這樣一種心態:「我想給孩子更好的未來,我現在更要努力。」
父母、家庭給予子女的愛,常常被比喻成一棵大樹。這棵樹也在努力生長,就怕有朝一日無法為孩子擋風遮雨。可對孩子來說,被什麼保護,就被什麼限制。大樹是無法讓小樹不生長的,他們也需要開枝散葉,長出自己的天地。
父母的強,多強都不夠強。這是生命發展的規律,也是為人父母的心酸。
袁玲是女兒口中的「好媽媽」,但她依然不是「完美的她」。
這世間沒有完美的關係,完美的人,我們都是摸著石頭過河。
當媽媽得有把自己武裝起來的勇氣,也希望你保留作為人的溫和。
對於女性來說,結婚是你的權利,不結婚也是,生孩子是你的權利,不生也是。
女性,你或許是女兒、妻子、母親,但在那之前,你就是你自己。
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就去做什麼樣的人。
你和任何人一樣,都會有自己的鎧甲,也會有自己的軟肋。
這裡是宥唯心理,我是阿貘,也是心理諮詢師張茜。雖然我們只是心理學界的一顆小樹苗,但是我們努力做到我們的最好;用真誠的態度、客觀、專業的方式向每一個願意關注我們的人,分享一切你想知道,而我們又恰好了解的心理學知識。
請記得不管你在哪裡,世界和我陪伴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