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宋昊鵬 張黎明公懷之號昨天,我們回顧了歷史上的奉天瓦斯作業所,今天我們來回顧一下離它不遠的高千惠小學。
歷史上的高千惠小學,位於原來奉天瓦斯所南端儲氣罐的東南方,在鐵道大街(勝利大街)沿南九條通(南九馬路)東走二百米,在南側路邊就是歷史上頗有名氣的日本人子弟小學——高千穗小學。
——下圖是《1939年大奉天新區劃明細地圖》標定的高千惠小學地理佔位。
——下圖為高千穗小學當年東北角拍攝的學校外景,照片上方為兩位校長和校旗。
——下圖為冬季的學校操場一角澆制的滑冰場。
高千穗小學,建於1931年,是專招收日本學生的小學校。該校設施較好,有大禮堂和大操場。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後該校停課。
——下圖是學校大操場。
1946年4月22日,國民黨新一軍進駐瀋陽後在該校設立軍部。下屬部隊分別駐防現南八馬路與民族南街北側的原瀋陽軍區前進歌劇團、抗敵話劇團、遼中三臺子、蘇家屯、姚千戶等地。
——下圖有學校講臺、禮堂、旗杆、煙囪等。
國民黨新一軍駐防期間,在該校北面的東西牆角修築了兩個碉堡,在正門左右各修築了兩個略小於東西牆角的帶槍眼的哨兵崗樓。此後不久國民黨新一軍與新六軍換防,新六軍也曾在此以及鐵嶺一帶駐防。
——下圖是高千惠小學同學錄封面圖片。
1948年11月2日瀋陽解放後,東北軍區後勤部接收了該校,後改為瀋陽軍區後勤部辦公樓。1964年交地方,改建為瀋陽市一〇一中學,2011年,位於今南九馬路1號的高千穗小學舊址重建為瀋陽一三四中學總校區。
——下圖是1965年改建為101中學的圖片,看的出,那時候的建築還留有顯著的「和風」。
如今,據說這裡已列入瀋陽市歷史建築名錄。但老建築幾乎看不見了,唯一可見的是學校門口(北門)裡的那棵大樹。
——近五十年部分經典時刻的史時回放。
——下圖是學校現址北門。
——下幾圖是學校現在西門。
——下幾圖是學校現在的求知樓。
——下圖是學校現在的求真樓。
——下圖是學校現在的求索樓。
——下圖是學校現在的健身樓。
——下圖是教學樓(求知樓)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