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軍世】相比較於印度的雄心,印度的國產軍事裝備,總會在不經意間有些「拉胯」,不過相比較於LCA戰鬥機、阿瓊主戰坦克和國產直升機,印度國產航母至少一直給予印度不少的希望,雖然時間有點長。
印度國產航母通過系泊試驗:十年啦,終於有點水花了
11月30日,印度的國產航空母艦「維克蘭特」號完成了港口系泊測試,4臺LM2500燃氣輪機都已經成功啟動,同時還有一個消息就是這艘航母預計將在2021年進行海上航行測試,再用一年左右的時間就可以交付印度海軍了,這對於印度而言是個可以「喜大普奔」的好消息。
當然,對於印度「維克蘭特」號航母的建造時間表,多數小夥伴都已經看膩了,主要是更新得太「頻繁」了:2005年開工的該艦,2009年安放了龍骨,原定於2011年下水,不過此後的時間表,也就不知道誰說的算了。
2011年維克蘭特號航母「下水」了,但是卻只是給別人讓地方,2013年正式下水,建造進度卻只有30%,2015年有下水了一次,終於有了成型的航母外形,當然,還只是個「殼子」,此時距離開工已經10年。
要知道,美軍一艘10萬噸級的尼米茲級航母,從開工到服役,一般也就5-7年的而時間,而印度的維克蘭特號標準排水量僅有3萬7500噸,還沒有到海試節點,就已經用去了15年的時間,從安放龍骨算,也用了11年的時間了。
而印度一直認為「維克蘭特」號是亞洲地區第一艘開工建造的現代化航空母艦,這是個值得驕傲的成績,不過,其實更多網友記住的是,已經建造了15年,並且還在不斷延長的建造時間紀錄。
一艦載裝備令人匪夷所思:早已被主流趨勢淘汰
作為一艘新建造的現代化航空母艦,也是印度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維克蘭特號有比較特別的地方,作為一艘有著蘇俄式風格的滑躍式航母,維克蘭特號不僅繼承了滑越甲板和碩大的艦島,同時還繼承了另一個特點:艦載武器裝備。
維克蘭特號裝備了多達64單元的垂髮防空飛彈,與印度加爾各答級驅逐艦一樣,使用的是巴拉克-8中程飛彈,作為一艘本就噸位有限的航母,卻裝備了一艘7000噸級驅逐艦才配置的64單元垂髮,這一點設計,令人匪夷所思。
一方面,巴拉克-8中程飛彈本身能力有限,最大射高1萬6000米,最大射程70公裡,最小射程500米,在現代艦載防空飛彈中,能力談不上出色。
另一方面就是對艦體空間的影響,以及實際作用很有限,要知道,航空母艦最大優勢在於海上武器裝備平臺,搭載戰鬥機等其他裝備的能力越強,實際戰鬥力和艦載航空兵投射武力的能力就越強。
但是,在航母上布置過多的火炮、飛彈發射裝置會之分佔用空間,這一點,蘇俄1143.5型航空母艦,也就是現在的庫茲涅佐夫號,其在飛行甲板下方安裝了12單元的反艦飛彈垂髮系統,不過實際證明,這種「操作」實際意義不算大,反而影響了機庫空間,發射時還會影響飛行甲板的操作效率。
而航母搭載如此多的防空飛彈,其實有些不給航母編隊中的其它擔任防空護衛認為的驅逐艦「面子」,畢竟這才是他們的主業,而印度航母這是要成為當年提康德羅加級那種編隊防空核心的節奏,而美國海軍的尼米茲級雖然也裝備了防空飛彈,但都是海麻雀和拉姆短程防空飛彈,數量也很少,因此印度國產航母這種設計,比較難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