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兩天,在熱搜裡幾乎佔據了半壁江山的《乘風破浪的姐姐》終於落下了帷幕,當大家都以為要平靜一段時間的時候,又是晴天一個大霹靂,把網友們炸開了鍋:
夭壽啦!!央視要開始搞選秀啦!!!
△ 「立華彩之風骨,強中國之少年」
看看央視爸爸這兩張海報,簡直就是「正道的光,照在了大地上」....
而此時此刻 ,網友們的想法:
調侃海報風格的、暢想未來的、玩「正能量」梗的,評論裡應有盡有,還有網友看熱鬧不嫌事大,喊著讓「央視F4」出來做導師,給央視的主持人們統統安排了一遍...
△ 圖源網絡
央視不是第一次搞選秀。
《星光大道》《青歌賽》《夢想中國》——這些都是時代的眼淚。央視的選秀節目也曾經紅極一時,打造了阿寶、鳳凰傳奇等草根明星,但最後因傳統媒體日益沒落,加上與時代脫軌嚴重而慢慢被各類網綜所取代。(只有鳳凰傳奇還活躍在廣場舞的曲單裡)
△ 星光大道節目目前還在更新
這次央視再度搞選秀,看起來是認真的,話題當天就竄上了熱搜榜,連續霸榜兩天。熱度足夠,但是不知道最終選秀的結果會不會依然是在「轉型」與「傳統」的天平上反覆橫跳呢?
疑問歸疑問,但央視的一系列「大動作」著實是展示了什麼叫「少說多做」。其實,當撒貝寧、朱廣權、尼格買提、康輝這四位主持人組成F4團隊在央視出道的時候,改革就已經在進行中。
△ 央視「F4」
最近幾年,央視愈發「潮流化」、「年輕化」,一掃「驕矜精英範」,反而化身成接地氣的的「隔壁有才青年」。
以往我們提到央視的時候,腦海中浮現的可能是正兒八經的穿著正裝,梳著蓬蓬頭的「新聞主持人」,端正、嚴肅、有內涵有才華,但卻又「高高在上」。而現在,梳著「蓬蓬頭」的主持人們已經會在臺前比心,各種網絡熱詞比我用的還6了。
然而,如果只會「蹭」網絡熱點,卻沒有「核心能力」的主持人,無論是否能「貼合」年輕一代的審美,在當今這個泛娛樂化的時代,都絕對走不遠。
舉個例子,撒貝寧作為目前知名度最廣、最愛「跨界」的央視主持人之一,他的爆火,難道就靠在節目上「玩梗」,用一些「網絡用語」嗎?
幽默、會玩梗的人太多了,總共也就出了一個「撒貝寧」。
從撒貝寧的經歷來看,他的「三商」之高,絕對遠超旁人。進入北大後幾乎一路綠燈,拿獎保研,順風順水,24歲就以「外行人」的身份拿下了主持人大賽冠軍,後面的經歷我們都知道了——他進入央視,成為了《今日說法》的主持人。
而在主持業務上,他思維敏捷,口條清晰,即興能力和應變能力及其出眾。在湖南臺熱播的綜藝節目《明星大偵探》裡,撒老師幾乎就是行走的「梗王」,綜藝感爆棚,連圈了一大波的粉絲。
網友對他的評價是:「義正言辭說段子,如沐春風引經據典。」
天生幽默的綜藝感,深厚的文化底蘊,極高的思想精神境界,隨時控場、把握節奏的即興應變能力,才是撒老師安身立命的核心競爭力。
如果央視選秀沒有年齡限制,我真的很想「你一票,我一票,今天貝寧就出道」,送撒老師也來一次青春熱血,在選秀節目裡也拿一次冠軍。畢竟,行走的「梗王」,要文化有文化,要情商有情商,誰會不喜歡呢?
那麼看到這裡,有些人可能會說:「這都是天賦啊!」
的確,能讓人發笑的幽默能力和綜藝能力,是與生俱來的天賦。
但邏輯思維能力、即興與應變能力,是可以後天培養的;甚至連「語商、情商、智商」都是可以通過訓練來提高的,這些能力,也是當代人必備的「競爭優勢」。
別不信,這其中最廣為人知的真實案例,就是英國歷史上最偉大的首相——邱吉爾。
從一名口吃患者,到一名出色的演說家;從反應緩慢,笨笨呆呆,懼怕社交的「可憐蟲」(邱吉爾老師的評價),到發表了令歷史銘記的「最精彩的演講」,足以說明,「說」的力量。
語言能力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語言是最終的呈現,而語言承載的是思維的厚度與重量。能說、敢說、想說、越不行越要說,光說還不行,還要通過語言應用能力訓練,去養成良好的思維模式和思維習慣,最終讓「說話」成為核心優勢和競爭優勢,這才是最終目的。
希望花少的每一位學員,都能通過語言訓練,成就自己的核心競爭優勢。
讓「說」和「思維」之間無壁壘,讓心的溝通無邊界。